论债权人受领迟延

论债权人受领迟延

论文摘要

债务的履行中,因给付的性质不同,有的不需要债权人的协助履行,如不作为债务;更多情况下债务的履行需要债权人的积极配合。如果债权人不为或者无法向债务人提供必要协助的话,债务人将无法履行债务,为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民法学中出现了受领迟延制度,借此以消除这一履行障碍带来的不良影响。债权人受领迟延,是指在特定债权债务关系中(履行中需要债权人受领方能完成的债务),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提出的合法的给付应当及时受领而没有受领的事实。各国法律均对债权人受领迟延做出相关的规定,但是关于受领迟延的法律性质是债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向有争议;对于受领迟延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在各国立法中也存在不同的学说;对于债权人受领迟延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各国也是规定不详;对于一些特殊合同中的债权人受领迟延法律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合同法体系中没有债权人受领迟延制度的专门规定,但在部分涉及到债权人迟延的合同中,规定了债权人受领迟延的部分效果,我国的这些关于受领迟延的规定零碎不成体系,没有系统规定受领迟延的构成要件,对于受领迟延的法律后果也仅仅做出提存一种设定,对于利息支付、权利抛弃、费用偿还等其他法律效果没有涉及。这种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之处,已不能适应市场交易中对于该制度的立法需求。对于受领的性质,纵观国内外的立法及理论研究,主要有义务说、权利说、折衷说和不真正义务说。本文将以介绍这些学说为基础,从债权人受领迟延的定义和法律性质入手,将债权的受领界定为一种不真正义务,并结合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相关立法规定,逐步探讨受领迟延的构成以及法律效果等方面,并明确债权人受领迟延的归责原则、举证规则和免责事由,将迟延效果终了的方式作出分类,最后以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委目的,将债权人受领迟延制度放在一些特殊合同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概念辨析
  • 一、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概念
  • 二、受领是权利还是义务
  • 三、我国法律中该制度的体现
  • 第二节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研究意义
  • 一、受领迟延制度的研究意义
  • 二、受领迟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构成要件
  • 第一节 债务履行的配合性
  • 第二节 债务人具有适格履行能力
  • 一、给付不能与受领迟延的关系
  • 二、微不足道的瑕疵
  • 第三节 履行方式的合法性
  • 一、提出之人的合法性
  • 二、受提出之人的合法性
  • 三、提出时间的合法性
  • 四、提出方式的合法性
  • 第四节 债权人未予受领
  • 一、拒绝受领
  • 二、不能受领
  • 第三章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归责原则
  • 第一节 受领迟延的归责方式
  • 第二节 受领迟延的免责事由
  • 第三节 受领迟延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四章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法律效果及终了
  • 第一节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法律效果
  • 一、债务人责任的免除或减轻
  • 二、债务人自行消灭债务的权利
  • 三、债务风险的转移
  • 四、债务人请求赔偿的权利
  • 五、债务人解除合同的权利
  • 第二节 债权人受领迟延的终了
  • 一、基于债务本身原因而终了
  • 二、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终了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受领迟延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受领迟延制度的构建
  • 一、关于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性质问题
  • 二、关于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构成要件
  • 三、关于债权人受领迟延的归责原则、免责事由及举证责任分配
  • 四、关于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效果
  • 第二节 迟延受领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
  • 一、拒绝受领微不足道的瑕疵的给付是否构成受领迟延
  • 二、债务人迟延给付下债权人拒绝受领、部分给付下债权人拒绝受领
  • 三、双务合同中的受领迟延
  • 四、连带关系中的受领迟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东≠债权人[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2(01)
    • [2].国际债权人的转机:平等条款的新解释[J]. 法商研究 2016(01)
    • [3].论债权人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权[J]. 黄海学术论坛 2010(02)
    • [4].丈夫婚前债务,婚后债权人有权向我追讨吗(外3则)[J]. 祝你幸福(知心) 2011(08)
    • [5].吴英案最大债权人林卫平的忏悔[J].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2(03)
    • [6].加强企业与债权人财务关系的协调[J]. 魅力中国 2009(18)
    • [7].企业债权融资中债权人风险的分析及应对策略[J]. 江苏商论 2014(09)
    • [8].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法律保护[J]. 法律适用 2012(06)
    • [9].浅论债权人受领迟延性质[J]. 商品与质量 2011(S3)
    • [10].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1].重整期间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控制权之建构[J]. 商业研究 2016(10)
    • [12].债权人治理与审计收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时代金融 2013(12)
    • [13].论公司债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01)
    • [14].论有限责任下非自愿债权人的救济[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11)
    • [15].公司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J]. 商场现代化 2008(16)
    • [16].公司认缴登记制对债权人权益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8(01)
    • [17].反思与重构——新破产法视野下的债权人知情权保护[J]. 法治论坛 2010(04)
    • [18].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问题及策略[J]. 商业时代 2014(10)
    • [19].债权人治理效应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 2014(16)
    • [20].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公司投资行为分析[J]. 经济师 2013(02)
    • [21].专访最大债权人林卫平:不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J]. 中国经济周刊 2012(06)
    • [22].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J]. 民营科技 2011(01)
    • [23].专用性投资、不完全契约与债权人财务[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24].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保护制度[J]. 民办教育研究 2009(02)
    • [25].专用性投资、不完全契约与债权人财务[J]. 中国流通经济 2008(12)
    • [26].论罗马法上债的保全——以反欺诈债权人为中心[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 [27].论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权利[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07)
    • [28].论重整计划正常批准模式对异议债权人的保护[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9].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债权人权益保障视角[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11)
    • [30].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探析[J]. 特区经济 2011(04)

    标签:;  ;  ;  

    论债权人受领迟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