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集散中心:88条游线迎客(论文文献综述)
吴贵军[1](2021)在《LT公司环江县风情花海园旅游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尚应建[2](2020)在《特色小镇“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小镇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实践,产业结构退化、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愈发严重。在供给侧改革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作为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成为各个地方争先研究的热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就特色小镇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并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了特色小镇内涵,指出特色小镇是推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针对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建设、房地产思维、文化缺位等问题,2019年,国家发改委在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指出,要统筹推进规范纠偏和典型引路“两手抓”,坚决纠正概念不清、触碰红线、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规范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发展。会议指出,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发展特色文化、特色建筑和特色环境,形成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东营市在“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要围绕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立足黄河文化、石油文化等多元地域特色文化,牢牢把握“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品牌内涵,发展成为亲近母亲河、体验原生态、享受慢生活的入海口文明标志地。垦利区作为刚刚崛起的东营市北部新城,将与东营市东西城组成新的“市域主中心”,尤其是位于垦利入口处的民丰湖片区,其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对于促进城区未来资源空间合理利用和经济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国家及省市有关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在对国内外城镇产业理论、规划理论及特色小镇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生态、文化、形态“四态合一”的特色小镇规划发展路径。以笔者亲自参与的民丰湖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为实践案例,针对民丰湖片区建设现状及遇到的发展问题,运用本文提出的“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植入、外观形态四个方面对小镇提升提出相关建议,试图破解上述四个要素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探索形成发展路径与建设实践背后的行动逻辑,呈现出一个特色小镇从初始规划到最终落地过程中的整体联动机制。(1)分析归纳国外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有关的经济产业指导理论和规划指导理论,提炼对特色小镇“四态合一”发展路径的指导意义,取其精华,为“四态合一”发展路径的提出提供理论指导。(2)在国内费孝通先生对特色小镇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研究国家部委关于特色小镇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结合近年来国内各学者对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的探索,为“四态合一”发展路径的提出提供政策支持。(3)选取国内外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小镇发展成功因素的提炼总结,分析提取小镇成功的经验做法和核心要素,为“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的可行性提供了案例实证。(4)在分析前期问题以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态合一”的特色小镇规划发展路径,明确产业、文化、生态、形态四要素在整个发展路径中的地位作用和实践要点,使四要素相辅相成、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小镇规划路径体系。(5)立足项目实践,以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特色小镇为应用对象,在当前垦利区城市规划、土地控制指标前提下,通过对人口数量、产业现状、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分析估算,按照“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分析研判小镇产业发展方向,改造提升现有景观,植入当地历史人文特色,结合交通规划、形态设计、风貌打造等方式,使民丰湖小镇形成独具特色的持续竞争力,推动小镇创新发展。随着特色小镇的落地推广和对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不断修正总结,其相关发展路径理论也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日益完善。本文结合传统城镇化规划发展理论,在相关政策指引及现实案例的辅证下,提出了“四态合一”的特色小镇规划发展路径,并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民丰湖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和规划建设,实现了理论对的实践应用,有力促进了供给侧改革下东营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邹成成[3](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陈立柱[4](2019)在《绍兴市柯桥区民宿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生态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良好。继农家乐之后,民宿旅游也呈蓬勃的发展势态。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民宿旅游有望成为统筹发展城乡区域化的新经济形势。柯桥区处于浙江省绍兴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柯桥区的民宿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到2018年底已形成一定规模,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个性不足,缺乏品牌,同质化严重,缺乏统筹管理与有效连接等,导致游客体验一般,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绍兴市柯桥区民宿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体验理论、服务营销理论、社区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对柯桥区民宿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针对政府部门和民宿经营者两方面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府领导,规范管理;鼓励合作,多措并举,强化队伍保障;加大投入,改善旅游硬件;建立社区参与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构建乡村建设反哺机制;经营模式差异化转变;服务向优质化转变;民宿产品向多样化转变;努力提高民宿文化附加值等在内的一系列建议。
刘艳姣[5](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改造 ——以益阳市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逐步趋向稳定,社会的发展进程也逐步加快,人们的审美标准也随之不断提升,在新城区的建设与老城区的改造上,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如今,城市作为人们的主要活动场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结合,以及场地精神与地域文化的呼应,二者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丰富的地域文化可以提升城市旅游价值和整体风貌,但目前滨水风光带的设计中还存在地域文化内涵欠缺、设计形式大同小异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总结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益阳市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滨水风光带为研究对象,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对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城市滨水风光带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改造的必要性,对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改造策略进行了探析和总结。(2)综合实地调研、资料查找等方法,选取五个与滨水风光带规划设计以及地域文化景观应用的优秀设计案例进行研究,从设计特色、借鉴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滨水风光带设计提供了借鉴。(3)通过对场地现状的分析、对益阳古城文化要素的梳理与提取,结合上位规划、设计依据、构思、定位、主题、目标等对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滨水风光带进行了改造,在主要节点改造中重点着眼于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场所中去,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设计。本文旨在通过对前人成果的研究以及实际案例的改造,来对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改造策略进行探析总结,从而为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滨水风光带设计提供理论与参考。
陈维彬[6](2019)在《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2017年10月,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乡村振兴成为接下来的我国的工作重心,而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乡村发展新动力,如何借力乡村旅游振兴乡村发展是当前的问题。杭州市临安区作为“千万工程”的先行践行区,其乡村规划起步较早,已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与成果,并于2017年3月提出建设村落景区工作,重点培育10个试点村落景区,摸索美丽乡村的转型升级路径。因此探索乡村振兴导向下临安村落景区规划策略是解决目前临安乡村建设瓶颈、引导村落景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途经。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文献研读、理论剖析、实地调研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理论推演,总结概括村落景区的概念定义、特征类型,分析当前村落景区存在的问题,解析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内涵,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助力临安乡村发展,并为同类型的乡村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结合文献综合分析与相关理论推导,分析当前城乡统筹、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明确界定“村落景区”的定义、特征与类型,为读者勾勒出清晰的认知体系;(2)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临安乡村规划的发展趋势,总结目前村落景区建设的可取之处,剖析村落景区业态、游览体验、乡土特色、建设氛围、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运用德菲尔法,通过文献查阅、相关标准查阅总结归纳出影响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的指标因子,构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侧重点,为后文构建村落景区的规划策略提供评价体系支撑(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辨析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内涵,基于此构建村落景区关于产业振兴、环境振兴、文化振兴、制度振兴、社会振兴五方面的规划策略,总结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的规划模式;(5)依据前文的研究成果,将规划策略与模式运用到笔者参与的村落景区实际项目中,验证规划策略与模式的可行性。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这一乡村建设发展新路径的本质,就是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将村落与景区统筹建设,充分吸收政府、社会资本、村民主体的力量,破解乡村发展的瓶颈,构建利于乡村现代化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以达到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最终目的。
陈捷[7](2019)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远大于平原面积,山地人口也大于平原人口。山地与自然水乳交融,地貌的独特性便使人们对于山地环境产生了特殊的感受:亲近山水,寄情其中已成为人们调整生活节奏,舒缓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山区人民由于受到人均可利用面积小、经济落后的影响,公共游憩场所的数量极其缺少,分布亦不能达到应该有的标准,人们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建立山地度假区,在为人们提供了公共场地的同时,不仅能丰富当地旅游格局,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符合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需要,平江县连云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连云山位于平江县嘉义镇南部,前身为平江县连云国有林场,2003年经平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县级森林公园。与308省道相邻,外部公路交通发达。地处以武汉城市旅游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潘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集群,是“中三角”旅游环节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黄金旅游区域的腹地。平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本文即以此为契机,对连云山进行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本文运用文献研读法、案例分析法,阐述了山地以及山地度假区概念和定义,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环境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的深入研究,归纳提炼出适合于本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为连云山山地度假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案例分析方面选取了班夫国家公园、平顶山山顶公园、长沙桃花岭公园、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重庆市云浮山生态园五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中充分借鉴了这五个案例在规划理念、景点安排、功能布局、游线设计、分期建设以及社区共同参与等各方面的成果。山地度假区规划面积为46.5平方公里,规划以“云梦连云山·康健两秀水”为主题。从旅游资源的特点、空间组合、开发条件及项目设置等方面分析,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分为五大功能区: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云梦伟业·综合服务区、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以连云山顶为核心,纯溪与徐家洞溪为两条活动极,开展了31个旅游项目。针对以避暑养生为主题的康养度假市场,以山地运动为主题的极限探险市场,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市场,以科普、历史、民俗为主题的研学市场四大市场,开发了以“心动”为主题的高端舒适康养度假,以“灵动”为主题的童真亲水溯溪体验,以“运动”为主题的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以“悸动”为主题的惊险刺激高空产品,以“触动”为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项目五大旅游产品体系。目标在增加人民的休闲娱乐用地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将连云山山地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际康养度假胜地”。
魏超[8](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李健[9](2018)在《北川新县城民族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挖掘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建城8年以来,随着新时代、新形势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城镇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在旅游规划中将羌族文化传承和适应旅游发展特点相结合的具体方案和对策,为研究北川新县城及其周边同质性羌族特色小镇旅游规划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论文对内国外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平武县白马王朗旅游小镇、贵州丹寨万达小镇、西昌自驾车营地等3个案例进行了分析,从规划设计、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氛围营造、自驾车营地建设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对北川新县城民族特色旅游小镇规划研究的启示,采取SWOT分析法、旅游资源定性和定量分析、旅游资源竞合分析等方法,研究北川新县城当地旅游发展和城镇规划的现状,对北川新县城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旅游整体布局进行了优化、对重要节点和交通等配套设施体系进行了优化,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根据北川羌族自治县2011—2016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从工业、农业、金融商贸、旅游业上对新县城发展方向综合分析,提出了以旅游业为城镇发展的产业导向,通过民族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实现旅游业引领带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建设“羌族文化+现代城市文化+休闲之都”的生态宜居羌城定位;在总体规划发展上,提出布局规划中部禹羌文化深度体验区、南北中羌医药养生温泉度假区、西部航空旅游功能体验区的建议方案;针对北川新县城体验性、参与性、展示性少,巴拿恰商业步行街两条副街冷清等问题,提出了规划布局羌婚广场、羌酒广场、羌舞广场、羌戏广场的新县城中轴线主题广场规划提升方案,将巴拿恰商业步行街两条副街打造为特色美食街和特色酒吧一条街的功能规划提升方案,以及充分利用流经新县城的安昌河、永昌河打造滨水休闲景观带的优化建议;提出了建设综合功能高端自驾车营地、“野趣”为主题的自驾游营地和羌族风情主题汽车营地3个各具特色的自驾车营地的设想。同时,从旅游产品体系、配套设施体系、旅游服务体系和城市品牌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全民旅游和全域旅游规划进行“产城一体”城镇规划的意见建议,并就论证编制项目、合理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任苏敏[10](2019)在《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时空特征研究 ——基于长三角区域的统计分析》文中指出当前,跟团游依然是游客出游的重要方式之一。迪士尼乐园作为全球最具现代意义的主题公园落地上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为上海都市旅游以及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将长三角作为研究区域,以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各大旅行社网站爬取关于上海迪士尼的跟团游线路作为基础数据,并构建了14个统计变量,运用数理统计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深入探讨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的时空特征及区域内景点热冷状况,发现如下特征:从时间上来看,上海迪士尼跟团游出游天数以3天和6天为主,平均购物时间为1.78小时,园区内的停留时长主要分布在10-13小时,且在上海停留时间最长,其次为杭州和嘉兴,在江苏平均停留时长不足0.5天,在苏州和南京两地停留时间相对较长。从空间上来看,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以单目的地、完全环游和区域环游模式为主,单目的地模式以3天行程为主,环游模式以5/6日游为主;功能上,上海是唯一的单一型目的地,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是重要门户型和出口型目的地,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因经济和交通发达,承担了枢纽功能;旅游目的地呈现“核心—边缘”等级化分布的空间结构,核心及重要旅游目的地集中在沪、浙北、苏南地区,且表现出向热点城市集中的空间流向特征;住宿区域较多分布在上海市(除迪士尼园区内和浦东新区)和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集中在杭州、嘉兴和苏州三地。从旅游线路空间网络来看:上海迪士尼跟团游旅游线路空间网络呈现出“核心节点少、边缘节点多”的结构分层特征,表明网络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节点间联系不紧密。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乌镇、外滩、城隍庙旅游区等是核心景点,在网络中处于支配地位,与其他节点联系密切,而陆家嘴、虎丘、上海科技馆、田子坊等是网络中的边缘节点。其次,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获取自助游游客的行为数据。利用自助游线路数据与跟团游线路进行辅助性对比分析,并根据自助游游客的偏好,进一步提出上海迪士尼跟团游优化方向。一是,调整线路的时间安排。自助游游客客源地多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并偏好于选择短于3天的短时游,因此旅行社应重视长三角客源市场,增加3天以内的短时游线路。其次,自助游线路中的购物时间明显短于跟团游线路,因此旅行社推出的跟团游线路应适当降低行程中的购物时间,合理安排高品质的购物点,以提高游客体验。再者,应优化停留时间安排,充分发挥游客在行程中的自主化程度,缩短在边缘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尽可能延长游客在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二是,优化线路空间结构。旅行社应注重开发多目的地环游线路,避免游客走回头路,提高游客的游览价值。其次,应规划和设计跨区域的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充分发挥上海的带动作用和枢纽型目的地功能,并凸显节点城市特色,加强区域内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联动和互动。此外,还应注重完善迪士尼园区内和浦东新区的住宿设施分布并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三是,推动线路空间互动。旅行社线路较自助游线路网路结构更紧凑、节点联系更为密切,核心和边缘景点分布有所差异。受到迪士尼辐射带动作用的景点(如西湖、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和乌镇等),应积极推出“迪士尼+”的特色旅游线路;处于迪士尼阴影区的景点(如七宝古镇、中华艺术宫、盘山景区等)应实施错位竞争战略,创新和升级产品,推出差异化线路。
二、上海集散中心:88条游线迎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集散中心:88条游线迎客(论文提纲范文)
(2)特色小镇“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特色小镇产生及发展 |
1.1.2 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1.1.3 民丰湖特色小镇发展背景机遇 |
1.1.4 民丰湖片区发展优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特色小镇规划发展路径相关理论 |
2.1 特色小镇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聚集经济理论 |
2.2 国外规划发展路径理论研究 |
2.2.1 田园城市理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
2.2.2 工业城市理论——产业发展路径 |
2.2.3 “区域核”理论——小镇自循环系统建设 |
2.2.4 “灰色区域”理论——城郊经济发展 |
2.3 国内规划发展路径理论研究 |
2.3.1 费孝通产城合一小城镇发展路径 |
2.3.2 围绕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展开探讨 |
2.3.3 围绕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 |
2.3.4 特色小镇建设评价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成功案例分析 |
3.1 英国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七橡树小镇案例分析 |
3.1.1 英国特色小镇发展历史 |
3.1.2 田园城市典范——七橡树小镇 |
3.1.3 产业引领下的多要素融合发展 |
3.1.4 七橡树“四态”成功经验分析 |
3.2 美国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格林尼治小镇案例分析 |
3.2.1 美国示范城市计划 |
3.2.2 对冲基金总部——格林尼治基金小镇 |
3.2.3 产业集聚对经济结构调整作用分析 |
3.2.4 格林尼治“四态”成功经验分析 |
3.3 日本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赤泽小镇案例分析 |
3.3.1 日本“造村运动” |
3.3.2 森林疗养圣地——赤泽自然修养小镇 |
3.3.3 生态资源优势的多元价值转化 |
3.3.4 赤泽“四态”成功经验分析 |
3.4 韩国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京畿道影视小镇案例分析 |
3.4.1 韩国城镇发展计划 |
3.4.2 韩国文旅IP建设——小法兰西影视小镇 |
3.4.3 文旅联动循环发展 |
3.4.4 京畿道“四态”成功经验分析 |
3.5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莫干山小镇案例分析 |
3.5.1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
3.5.2 乡村旅游发展样本——莫干山特色小镇 |
3.5.3 产业带动下文化生态融合发展 |
3.5.4 莫干山“四态”成功经验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四态合一”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
4.1 “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简析 |
4.2 产业研究与集群打造 |
4.2.1 产业选择 |
4.2.2 产业链打造 |
4.2.3 产业培育 |
4.3 生态环境开发建设 |
4.3.1 生态景观开发利用 |
4.3.2 海绵城市理论的生态实践 |
4.4 文化资源挖掘与塑造提升 |
4.4.1 加强特色文化挖掘 |
4.4.2 文化旅游业态发展 |
4.4.3 融入小镇开发建设过程 |
4.5 特色形态风貌打造 |
4.5.1 土地集约开发利用 |
4.5.2 优化完善交通体系 |
4.5.3 特色风貌引导 |
第5章 实践应用——以民丰湖特色小镇为例 |
5.1 民丰湖小镇发展现状 |
5.2 主导产业选择与链条打造 |
5.2.1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
5.2.2 文旅产业链纵向拓展 |
5.2.3 文旅产业链横向拓展 |
5.2.4 配套做好产业集群培育 |
5.3 提升完善小镇生态系统 |
5.3.1 民丰湖水系治理修复 |
5.3.2 民丰湖绿地系统完善 |
5.4 黄河口文化挖掘与开发传播 |
5.4.1 深挖垦利区文化特征 |
5.4.2 小镇文化旅游业态打造 |
5.4.3 融入民丰湖景观配套建设 |
5.5 小镇功能分区规划控制 |
5.5.1 土地集约利用 |
5.5.2 交通道路系统完善与优化 |
5.6 建筑风貌控制引导 |
5.6.1 小镇建筑形式与色彩 |
5.6.2 建筑天际线打造 |
5.6.3 视线通廊和眺望系统 |
5.6.4 街区风貌控制 |
5.7 小镇建设成效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绍兴市柯桥区民宿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民宿 |
1.4.2 民宿旅游 |
1.4.3 农家乐 |
1.4.4 乡村旅游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服务营销理论 |
2.1.2 旅游体验理论 |
2.1.3 社区共生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民宿旅游发展的现状 |
2.2.2 民宿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2.2.3 综合评述 |
3 绍兴市柯桥区民宿旅游发展条件及概况 |
3.1 绍兴市柯桥区发展民宿的条件 |
3.1.1 自然、人文条件 |
3.1.2 旅游效应 |
3.1.3 基础设施及城市建设 |
3.1.4 政策支持 |
3.2 绍兴市柯桥区民宿旅游发展概况 |
4 绍兴市柯桥区民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样本概况 |
4.1.1 样本选择说明 |
4.1.2 样本概况 |
4.2 游客基本情况与特征分析 |
4.2.1 年龄结构 |
4.2.2 收入结构 |
4.2.3 旅客来源 |
4.2.4 职业构成 |
4.2.5 获取民宿信息的渠道 |
4.2.6 消费能力 |
4.2.7 交通选择 |
4.2.8 民宿消费者出游方式选择 |
4.2.9 住宿时间与消费偏好 |
4.2.10 出游的时间段 |
4.3 游客对民宿满意情况分析 |
4.3.1 民宿环境卫生评价 |
4.3.2 客房服务评价 |
4.3.3 餐饮服务评价 |
4.3.4 娱乐服务评价 |
4.3.5 综合体验评价 |
4.4 小结 |
5 柯桥区民宿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个性化产品不足 |
5.2 缺乏专业的管理 |
5.3 民宿宣传途径单一 |
5.4 缺乏有效监管行业协会引领不足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民宿经营者方面的相关建议 |
6.2.2 行业方面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5)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改造 ——以益阳市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景观美学理论 |
1.3.3 景观生态学 |
1.3.4 环境行为心理学 |
1.3.5 场所精神 |
1.3.6 文脉延续理论 |
1.3.7 符号学理论 |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改造策略探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滨水景观 |
2.1.2 地域文化 |
2.1.3 地域性滨水景观 |
2.1.4 场所文化 |
2.2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滨水景观改造原则 |
2.2.1 统一性原则 |
2.2.2 保护性原则 |
2.2.3 生态性原则 |
2.2.4 地域性原则 |
2.2.5 人本性原则 |
2.2.6 安全性原则 |
2.3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
2.3.1 地域文化的构成元素 |
2.3.2 地域文化的特性 |
2.4 地域文化的筛选与提取 |
2.4.1 地域文化的筛选 |
2.4.2 景观元素提取及表达方式 |
2.5 地域文化的表达载体 |
2.5.1 园林建筑 |
2.5.2 景观小品 |
2.5.3 植物景观 |
2.5.4 硬质铺装 |
3 典型案例分析 |
3.1 查尔斯顿滨水公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设计特色 |
3.1.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3.2 圣安东尼奥河滨步道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特色 |
3.2.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3.3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特色 |
3.3.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3.4 张家港小城河景观改造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特色 |
3.4.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3.5 株洲沿江风光带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特色 |
3.5.3 项目总结与借鉴 |
3.6 小结 |
4 益阳市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滨江风光带改造实例 |
4.1 现状分析 |
4.1.1 研究范围 |
4.1.2 自然条件 |
4.1.3 人文条件 |
4.1.4 场地周边现状 |
4.1.5 空间结构现状 |
4.1.6 功能分区现状 |
4.1.7 交通流线现状 |
4.2 现状问题与对策 |
4.2.1 民意调查 |
4.2.2 存在问题 |
4.2.3 解决策略 |
4.3 益阳古城文化梳理 |
4.3.1 益阳古城文化 |
4.3.2 益阳古城文化的筛选与表达 |
4.4 设计总则 |
4.4.1 上位规划对接 |
4.4.2 设计依据 |
4.4.3 设计构思 |
4.4.4 设计定位 |
4.4.5 设计主题 |
4.4.6 设计目标 |
4.5 总体改造 |
4.5.1 总体改造策略 |
4.5.2 景观空间结构改造 |
4.5.3 景观功能分区改造 |
4.5.4 景观交通流线改造 |
4.6 节点改造——益阳古城文化再现 |
4.6.1 大禹广场 |
4.6.2 碧津晓渡 |
4.6.3 斗魁塔 |
4.6.4 龙洲广场 |
4.7 专项设计 |
4.7.1 道路交通设计 |
4.7.2 竖向设计 |
4.7.3 驳岸设计 |
4.7.4 照明亮化设计 |
4.7.5 植物景观设计 |
4.7.6 服务设施规划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民意调查问卷 |
附录B 益阳市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设计主要图纸 |
(6)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点 |
1.1.2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趋势 |
1.1.3 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及遇到的问题 |
1.1.4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兴未艾 |
1.1.5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综述 |
2.1.1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演变过程 |
2.1.2 城乡统筹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综述 |
2.2.1 国外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2.2 国内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综述 |
2.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
2.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
2.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综述 |
2.4 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 |
2.4.1 国外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
2.4.2 国内乡村旅游建设实践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村落景区构建的理论解析 |
3.1 村落景区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与概念界定 |
3.1.1 相关概念解读分析 |
3.1.2 村落景区概念构建的逻辑解析 |
3.2 村落景区的概念界定 |
3.2.1 村落景区的定义 |
3.2.2 村落景区的名字提出缘起与释义 |
3.3 村落景区的构建动因与特征解析 |
3.3.1 村落景区的构建动因 |
3.3.2 内部特征 |
3.3.3 外部特征 |
3.3.4 村落景区的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旅游发展与村落景区现状分析 |
4.1 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发展分析 |
4.1.1 国家层面的乡村旅游地分布情况 |
4.1.2 浙江省乡村建设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 |
4.2 临安乡村规划建设阶段 |
4.2.1 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点 |
4.2.2 美丽乡村精品线:线 |
4.2.3 村落景区:面 |
4.3 临安村落景区规划建设情况 |
4.3.1 临安村落景区的建设基础 |
4.3.2 临安村落景区的分类情况 |
4.3.3 临安村落景区的资金投入情况 |
4.3.4 临安村落景区的运营管理 |
4.4 临安村落景区存在的问题 |
4.4.1 业态创新不足 |
4.4.2 游览体验不佳 |
4.4.3 乡土特色不强 |
4.4.4 建设氛围不浓 |
4.4.5 运营动力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乡村振兴内涵解读 |
5.2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景区内涵解读与构建目标 |
5.3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评价指标的选取 |
5.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4.2 构建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的判断矩阵 |
5.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4.4 分配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
5.5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5.6 综合评价体系指向下的村落景区注意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6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6.1 村落景区规划的资源要素分析 |
6.1.1 村落景区的区位资源 |
6.1.2 村落景区的旅游资源 |
6.1.3 村落景区的设施资源 |
6.2 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规划模式的路径构建 |
6.2.1 生态维育策略:优化乡村环境 |
6.2.2 文化重塑策略:重现乡土风情 |
6.2.3 三产发展策略:促进三产融合 |
6.2.4 多方治理策略:实现有效治理 |
6.2.5 社会更新策略:增强乡村活力 |
6.3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流程与模式结构图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的规划实践—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 |
7.1 天目山景区及周边村落群概况 |
7.1.1 天目山景区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
7.1.2 天目山村落景区各村落基本情况 |
7.2 天目山村落景区现状特征 |
7.2.1 交通区位 |
7.2.2 行动计划背景 |
7.2.3 生态格局解析 |
7.2.4 人文资源解析 |
7.3 天目山村落景区存在问题 |
7.3.1 产业结构不完善 |
7.3.2 景村环境不协调 |
7.3.3 文化氛围不浓郁 |
7.3.4 治理基础较薄弱 |
7.3.5 发展活力较不足 |
7.4 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策略 |
7.4.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景区品牌形象 |
7.4.2 确立各区主题,构建村域产业体系 |
7.4.3 导控村域风貌,优化村域旅游环境 |
7.4.4 彰显月乡文化,丰富村域人文活动 |
7.4.5 完善治理体系,打造村域和谐社会 |
7.4.6 搭建致富平台,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三 :“乡村振兴导向下村落景区规划综合评价指标评估”AHP专家咨询问卷(乡村规划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7)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规划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规划背景 |
1.1.2 规划意义 |
1.1.3 规划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 |
1.2.3 国内外山地度假区规划发展历程 |
1.2.4 相关评述与展望 |
1.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1.3.1 规划内容 |
1.3.2 规划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2.1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分析 |
2.1.3 经验借鉴 |
2.2 平顶山山顶公园 |
2.2.1 项目概况 |
2.2.2 项目分析 |
2.2.3 经验借鉴 |
2.3 长沙桃花岭公园 |
2.3.1 项目概况 |
2.3.2 项目分析 |
2.3.3 经验借鉴 |
2.4 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 |
2.4.1 项目概况 |
2.4.2 项目分析 |
2.4.3 经验借鉴 |
2.5 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云浮山生态园 |
2.5.1 项目概况 |
2.5.2 项目分析 |
2.5.3 经验借鉴 |
3 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 |
3.1 规划背景 |
3.1.1 政策背景 |
3.1.2 区域发展背景 |
3.1.3 上位规划解读 |
3.2 规划区域条件 |
3.2.1 区域位置 |
3.2.2 自然资源条件 |
3.2.3 社会经济条件 |
3.3 生态环境评价 |
3.3.1 空气环境质量 |
3.3.2 地面水质量 |
3.3.3 土壤质量 |
3.3.4 负氧离子含量 |
3.3.5 植物精气 |
3.3.6 小气候 |
3.3.7 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 |
3.4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3.4.1 旅游资源调查 |
3.4.2 旅游资源分级 |
3.4.3 区域景区竞合分析 |
3.4.4 结论与对策 |
3.5 客源市场调查及SWOT分析 |
3.5.1 旅游开发现状 |
3.5.2 市场知名度 |
3.5.3 专项旅游市场分析 |
3.5.4 游客接待量预测 |
3.5.5 SWOT分析 |
3.6 规划总则 |
3.6.1 规划范围 |
3.6.2 规划期限 |
3.6.3 规划性质 |
3.6.4 规划依据 |
3.6.5 规划原则 |
3.6.6 规划目标 |
3.6.7 规划定性、定位 |
3.7 规划结构布局 |
3.7.1 分区原则 |
3.7.2 功能分区 |
3.8 规划分区 |
3.8.1 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 |
3.8.2 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 |
3.8.3 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 |
3.8.4 云梦伟业·综合服务中心区 |
3.8.5 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 |
3.9 产品规划 |
3.9.1 游览产品规划 |
3.9.2 游览线路规划 |
3.10 环境容量测算 |
3.10.1 环境容量估算原则 |
3.10.2 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3.10.3 环境日容量估算 |
3.10.4 住宿设施规划 |
3.11 道路交通规划 |
3.11.1 规划原则 |
3.11.2 交通现状 |
3.11.3 交通规划 |
3.12 基础工程规划 |
3.12.1 给排水规划 |
3.12.2 电力电信规划 |
3.12.3 服务设施规划 |
3.13 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
3.13.1 资源保护规划 |
3.13.2 环境保护规划 |
3.14 智慧景区建设规划 |
3.14.1 规划目标 |
3.14.2 大数据中心规划 |
3.14.3 综合管理系统规划 |
3.14.4 立体感知系统规划 |
3.14.5 网络运营系统规划 |
3.15 防灾与安全规划 |
3.15.1 地质灾害防治 |
3.15.2 水文灾害防治 |
3.15.3 森林防火及森林保育 |
3.15.4 安全防护 |
3.16 土地利用规划 |
3.16.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16.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
3.16.3 土地利用规划 |
3.17 实施与保障规划 |
3.17.1 资金保障 |
3.17.2 人力资源保障 |
3.17.3 组织机构保障 |
3.18 分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
3.18.1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一 |
3.18.2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二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致谢 |
附件 |
(8)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选择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资料获取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大城市 |
2.1.3 大城市边缘区 |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
2.1.5 旅游转型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城乡互动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2.4 旅游转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乡村旅游研究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态势 |
3.1.3 研究评述 |
3.2 旅游转型研究 |
3.2.1 国外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研究态势 |
3.2.3 研究评述 |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3.1 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国内研究态势 |
3.3.3 研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
4.3.1 市场消费特征 |
4.3.2 产品供给特征 |
4.3.3 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发展演化特征 |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
5.1.1 转型原则 |
5.1.2 转型目标 |
5.1.3 转型战略 |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
5.2.1 初始阶段 |
5.2.2 发展阶段 |
5.2.3 成熟阶段 |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
5.3.1 旅游产品维度 |
5.3.2 空间结构维度 |
5.3.3 参与主体维度 |
5.3.4 旅游效应维度 |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
5.4.1 供给要素 |
5.4.2 需求要素 |
5.4.3 支持要素 |
5.4.4 技术要素 |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
5.5.1 需求系统 |
5.5.2 中介系统 |
5.5.3 引力系统 |
5.5.4 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
6.2.1 旅游产品转型 |
6.2.2 空间结构转型 |
6.2.3 参与主体转型 |
6.2.4 旅游效应转型 |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
6.3.1 转型影响要素 |
6.3.2 转型内部动力 |
6.3.3 转型总体思路 |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
6.4.1 景区升级模式 |
6.4.2 社区提升模式 |
6.4.3 文化重构模式 |
6.4.4 主题休闲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7.1 典型案例选取 |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
7.2.1 木兰草原概况 |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
7.3.1 杜堂村概况 |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
8.1.1 制度障碍 |
8.1.2 需求障碍 |
8.1.3 能力障碍 |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北川新县城民族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家政策层面对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研究论证 |
1.2.2 学术层面对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研究论证 |
1.3 理论运用 |
1.3.1 旅游城镇化理论 |
1.3.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3.3 田园城市理论 |
1.3.4 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调查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5.1 北川新县城永昌镇发展方向研究 |
1.5.2 永昌镇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小镇定位研究 |
1.5.3 永昌镇旅游小城镇规划及主要区域优化提升策略研究 |
2 旅游小镇规划建设案例分析 |
2.1 平武县白马王朗旅游小镇案例分析 |
2.1.1 概况 |
2.1.2 规划建设及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
2.1.3 发展模式经验分析 |
2.1.4 对北川新县城民族特色旅游小镇规划研究的启示分析 |
2.2 贵州丹寨万达小镇案例分析 |
2.2.1 概况 |
2.2.2 规划建设及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
2.2.3 对北川新县城民族特色旅游小镇规划研究的启示分析 |
2.3 西昌自驾车营地建设案例分析 |
2.3.1 概况 |
2.3.2 规划建设及旅游发展经验分析 |
2.3.3 对北川新县城民族特色旅游小镇规划研究的启示分析 |
3 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旅游小城镇分析 |
3.1 新县城发展方向综合分析 |
3.2 资源分析与评价 |
3.2.1 北川新县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3.2.2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3.2.3 区域旅游资源竞合分析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遇分析 |
3.3.4 风险与威胁分析 |
4 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民族特色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
4.1 民族特色旅游小镇的特点 |
4.2 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小镇规划发展思路 |
4.3 目标定位研究 |
4.3.1 城市主题定位 |
4.3.2 旅游产品定位 |
4.3.3 旅游市场定位 |
4.4 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
4.4.1 总体布局策略研究 |
4.4.2 旅游小城镇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加强论证、编制项目 |
5.2.2 合理进行规划建设 |
5.2.3 全面提升建设品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时空特征研究 ——基于长三角区域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迪士尼成为上海都市旅游新元素 |
1.1.2 需求升级提升跟团游线路品质 |
1.1.3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区域交通条件 |
1.5.2 旅游资源概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旅游线路研究综述 |
2.1.1 旅游线路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旅游线路特征的研究 |
2.1.3 旅游线路与游客行为的关系研究 |
2.1.4 旅游线路设计的研究 |
2.2 迪士尼乐园研究综述 |
2.2.1 迪士尼乐园发展历史 |
2.2.2 迪士尼乐园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3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相关研究 |
2.3 相关概念 |
2.3.1 旅游线路相关概念界定 |
2.3.2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 |
2.3.3 旅游目的地类型 |
2.4 理论基础 |
2.4.1 距离衰减理论 |
2.4.2 旅游地阴影理论 |
2.4.3 社会网络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案设计 |
3.1.2 旅游线路时空特征要素设计 |
3.1.3 变量统计标准确定 |
3.1.4 问卷设计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1 跟团游线路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2 问卷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时间特征分析 |
4.1 出游天数 |
4.2 购物时间 |
4.3 在上海迪士尼园区内的停留时间 |
4.4 在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 |
4.4.1 在沪停留时间分析 |
4.4.2 在浙停留时间分析 |
4.4.3 在苏停留时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空间特征分析 |
5.1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 |
5.1.1 单目的地模式 |
5.1.2 区域环游模式 |
5.1.3 完全环游模式 |
5.1.4 往返模式 |
5.2 旅游目的地类型 |
5.2.1 单一型目的地 |
5.2.2 门户型和出口型目的地 |
5.2.3 枢纽型目的地 |
5.2.4 途径型目的地 |
5.3 旅游目的地角色 |
5.3.1 核心旅游目的地 |
5.3.2 重要旅游目的地 |
5.3.3 边缘旅游目的地 |
5.3.4 孤岛城市 |
5.4 旅游线路空间流向分析 |
5.5 住宿区域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空间互动网络研究 |
6.1 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
6.1.1 网络整体结构型态评价指标 |
6.1.2 个体网络节点结构评价指标 |
6.2 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空间互动网络的构建 |
6.2.1 网络构建思路 |
6.2.2 网络结构图 |
6.3 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空间互动网络特征 |
6.3.1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 |
6.3.2 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优化研究 |
7.1 调整线路时间安排 |
7.1.1 适当增加短时游线路 |
7.1.2 合理降低行程购物时间 |
7.1.3 优化节点停留时间安排 |
7.2 优化线路空间结构 |
7.2.1 注重开发多目的地环游线路 |
7.2.2 加强节点城市联动 |
7.2.3 完善住宿设施分布 |
7.3 推动空间互动 |
7.3.1 优势区景点推出“迪士尼+”特色线路 |
7.3.2 阴影区景点形成差异化线路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二分矩阵 |
附录二 上海迪士尼自助游线路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上海集散中心:88条游线迎客(论文参考文献)
- [1]LT公司环江县风情花海园旅游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吴贵军. 广西大学, 2021
- [2]特色小镇“四态合一”规划发展路径研究 ——以东营市垦利区民丰湖小镇为例[D]. 尚应建.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3]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绍兴市柯桥区民宿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立柱.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改造 ——以益阳市资江南岸五桥至三桥段为例[D]. 刘艳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6]乡村振兴导向下的村落景区构建路径研究[D]. 陈维彬.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7]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D]. 陈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北川新县城民族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研究[D]. 李健.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1)
- [10]上海迪士尼跟团游线路时空特征研究 ——基于长三角区域的统计分析[D]. 任苏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民宿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