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有机系统的界面极化、注入与输运研究

铁磁/有机系统的界面极化、注入与输运研究

论文摘要

有机半导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其丰富的功能特性。从小分子到高分子,其电磁光等特性越来越明显。对具有准一维特征的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和物性,特别是它的电特性,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无论从量化还是物理建模出发,都得到了与实验基本一致的理论结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是有机分子材料的二个重要应用,目前以小分子合成的发光器件已经实用化,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也达到实用标准。另一方面,聚合物是软凝聚态物质的典型代表,也是理解有机体、生物物质的基础。有机分子电子学、DNA分子电子学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单个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已经研制成功,由此可设计分子尺度的电子逻辑计算。DNA分子处于动力学无形态,具有宽带隙的非晶半导体特征。所有这些工作都揭示出有机材料存在丰富的物理功能特性,同时也表明对有机材料的研究必须综合物理、化学甚至生物学的各种手段。 随着巨磁电阻(GMR)现象的发现,磁电子学或自旋电子学已成为凝聚态物理或微电子学中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电子自旋注入和自旋相关输运是当前感兴趣和被广泛研究的课题。自旋注入包括从铁磁金属到超导体、铁磁金属到导体、铁磁金属到非磁性半导体以及磁性半导体到非磁性半导体,或这些构型的复合。有机半导体由于其弱的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互作用,相应的自旋扩散长度比较长,因而是实现自旋极化输运理想的候选材料。研究有机半导体内的自旋注入和输运对进一步理解有机材料的物理性质,探讨其在自旋电子学及生命系统中的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虽然有机功能材料的很多表观性质与无机半导体类似,但是有机材料也有它的特殊性,如具有结构上的“软”性,低维性等。自旋注入有机材料与通常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注入电子(或空穴)不是以扩展态的形式存在,而是形成所谓的“自陷态”或“局域元激发”,如孤子,极化子或双极化子,它们具有不同的电荷—自旋关系,只有中性孤子和带单个电荷的极化子携带1/2自旋。当前关于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的相对稳定性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选择极化子容易产生的材料和条件对于实现有机体内的自旋极化输运至关重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有机共轭聚合物的功能特性
  • 1.2 有机共轭聚合物中的元激发
  • 1.2.1 孤子
  • 1.2.2 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 1.2.3 激子和双激子
  • 1.3 自旋电子学
  • 1.4 有机自旋电子学
  • 1.4.1 自旋极化注入有机体的实验研究
  • 1.4.2 自旋极化注入有机体的理论研究
  • 1.4.2.1 经典图像
  • 1.4.2.2 量子图像
  • 1.5 理论模型
  • 1.6 拟展开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维铁磁/有机共轭聚合物系统中的自旋极化
  • 2.1 引言
  • 2.2 模型和公式
  • 6单链系统'>2.3 一个磁原子/T6单链系统
  • 6单链系统'>2.4 两个磁原子/T6单链系统
  • 6单链系统'>2.5 磁性原子链/T6单链系统
  • 6多链系统'>2.6 磁性原子链/T6多链系统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维铁磁/有机共轭聚合物/铁磁夹层交换耦合研究
  • 3.1 夹层交换耦合
  • 3.2 模型和公式
  • 3.3 铁磁/有机/铁磁夹层交换耦合振荡现象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铁磁/有机共轭聚合物系统中的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 4.1 有机共轭聚合物中的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 4.2 磁场下的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 4.2.1 模型和公式
  • 4.2.2 结果和讨论
  • 4.3 铁磁/有机共轭聚合物中的极化子和双极化子
  • 4.3.1 模型和公式
  • 4.3.2 结果和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电荷和自旋注入有机共轭聚合物动态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和公式
  • 5.3 一维普通金属/聚合物系统的电荷注入动力学
  • 5.4 一维铁磁金属/聚合物系统的电荷注入动力学
  • 5.5 一维铁磁CMR/聚合物系统的电荷注入动力学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表面极化对弱锚定向列液晶盒饱和特性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2(15)
    • [2].介电失配度对沸石电流变液界面极化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0(18)
    • [3].矩形开口环-贴片结构超表面极化转换器特性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9(10)
    • [4].一种共面极化无关的宽带低耗左手材料[J]. 微波学报 2014(S1)
    • [5].基于螺旋单元的超表面极化转换器研究[J]. 微波学报 2017(S1)
    • [6].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特性研究[J]. 防爆电机 2012(02)
    • [7].温度对油纸绝缘介电频谱特性的影响[J]. 高电压技术 2015(12)
    • [8].非均匀铁弹畴变对离面极化压电陶瓷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J]. 力学季刊 2019(02)
    • [9].界面极化层引起P(VDF-TrFE)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的不对称(英文)[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6(02)
    • [10].界面极化注极聚丙烯薄膜驻极体的电荷存储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5(23)
    • [11].论“斑驳化反讽”[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2].基于介电谱分析聚酰亚胺薄膜的老化特征[J]. 绝缘材料 2011(06)
    • [13].新型双钙钛矿基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及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7(11)
    • [14].计算二维海面极化电磁散射的新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
    • [15].电机线圈绝缘介质损耗及其增量的影响因素和处理工艺[J]. 东方电机 2012(04)
    • [16].聚苯胺修饰草酸氧钛钡电流变性能的研究[J]. 功能材料 2008(11)
    • [17].油纸绝缘变压器新型混合极化电路模型及其参数计算[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17)
    • [18].壳聚糖-甘氨硝酸盐法铋掺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性能研究[J]. 安徽化工 2018(06)
    • [19].五层对称人工超常材料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J]. 光子学报 2010(12)
    • [20].陶瓷膜-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模拟处理污水过程中膜污染的介电监测[J]. 膜科学与技术 2016(05)
    • [21].微乳头状宫颈腺癌:44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09)
    • [22].后处理工艺对定子线棒绝缘内异相介质的界面影响[J]. 上海大中型电机 2012(01)
    • [23].交流聚焦激电法煤巷超前探测阻容试验模拟[J]. 煤炭学报 2015(09)
    • [24].平面电磁波在良导体表面掠射实验的研究[J]. 实验室科学 2015(01)
    • [25].利用集总LC元件实现频率选择表面极化分离的特性[J]. 物理学报 2013(14)
    • [26].温度及老化状态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响应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S1)
    • [27].等温松弛法在三元乙丙橡胶绝缘电缆连接器的老化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5(05)
    • [28].中利腾晖与陶氏成功合作开发“PID ZERO”组件[J]. 塑料科技 2014(06)
    • [29].微波裂解硬脂酸钠脱羧成烃机理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02)
    • [30].Fe掺杂CaCu_3Ti_4O_(12)陶瓷的介电性能与弛豫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08(04)

    标签:;  ;  ;  ;  

    铁磁/有机系统的界面极化、注入与输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