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国内目前仍处在试制推行阶段。本文以花辰公路油墩港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对30CrMnSi钢管材质和预压管系统平衡稳定性进行验证;实测分析了梁体反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的发展趋势;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实施监测,梁体的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和桥梁实测刚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水上吊装方案确定与施工控制,为水上吊装施工提供一些经验数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验证了桥梁用30CrMnSi热处理高强度合金钢管的建议设计指标的适用性,进一步验证了预压管系统平衡稳定性。2.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度产生的原因,实测分析并绘制了“瞬时拱、徐变拱”的发展曲线,使反拱度发展与有效预应力的建立相互印证。分析了梁体施加预应力时侧向挠曲变形的成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修正了设计张拉程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施工方法。3.采用应变片法和钢弦式应变传感器法相结合的施工监测方法,主梁主要控制截面应力(包括有效预应力和主要恒载应力)与设计计算值基本一致,实际梁体有效预应力满足设计要求。4.采用超低频高精度拾振器和相应的配套二次仪表间接评价了桥梁的实际刚度。通过实测值与设计值对比,桥梁实际刚度满足设计要求。5.“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水上吊装施工,利用试吊模具探寻出合理的航行轨迹,增设简便实用的梁体横向抗扭措施,以策安全。研究成果对加深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认识,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和预防不利工况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概述1.1 绪论1.2 相关研究概况1.2.1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1.2.2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1.2.3 “先压法”和“后压法”的区别1.3 工程背景1.3.1 工程概况1.3.2 工程地质条件1.3.3 工程周边地貌及场外交通运输情况1.4 研究目的1.5 研究意义1.6 研究内容1.6.1 分析预制阶段梁体的各项质量控制1.6.2 梁体平面滑移、水上吊装过程中的施工控制1.6.3 主梁简支状态、二期恒载加载成桥后施工监控分析第2章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基本工作原理2.1 先压法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特点2.1.1 截面的几何和力学性能指标2.1.2 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工作原理2.1.3 先压法施工工艺2.2 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制场地设计2.2.1 预制梁场地平面设计要点2.2.2 预制梁场地平面设计2.3 本章小结第3章 主梁预制阶段施工控制与应力应变监测分析3.1 施工工艺及施工监测方法简介3.2 预压钢管原材料质量控制3.2.1 预压钢管市场调研与采购3.2.2 预压应力钢管制造、验收3.2.3 预压应力钢管系统配件制作3.3 预压钢管预压应力施工控制3.3.1 先压法张拉应力、应力理论计算分析3.3.2 预压钢管预压实测数据分析3.4 梁体反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控制3.4.1 梁体反拱度、侧向挠曲变形控制必要性3.4.2 主梁预制阶段竖向挠度分析3.4.3 预拉钢束张拉、预压钢管放张实测数据分析3.4.4 预应力张拉时梁体侧向挠曲变形控制3.5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监测分析3.5.1 施工监测简介3.5.2 主要控制截面累计施工应力监测3.5.3 预拱度和侧向挠曲变形监测分析3.5.4 裸梁及成桥状态自振频率检测(刚度评价)3.5.5 主要应力监测结果3.6 本章小结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架设吊装阶段施工控制4.1 混凝土梁顶升、平面滑移施工控制4.1.1 滑道准备4.1.2 梁体上、下滑道构造及牵引设备选用4.1.3 顶梁托架的构造设置和承载验算4.1.4 梁体顶升、平面滑移的施工控制4.2 主梁水上吊装方案设备组合方式4.2.1 驳船载梁过河双机主墩原位抬吊4.2.2 驳运架设一体化大型工程船4.2.3 单船加吊梁扁担架设4.2.4 双船抬吊配合锚缆平衡牵移体系架设4.2.5 四种吊装方案设备组合对比4.3 双船抬吊过程中的施工控制4.3.1 专用吊具设计4.3.2 梁体横向抗扭加固措施设计4.3.3 空载试吊4.3.4 锚缆平衡牵移体系的施工控制4.4 本章小结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刚度评价分析5.1 裸梁刚度评价5.2 部分二期恒载状态下桥梁整体刚度评价5.2.1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比较5.2.2 “频域谱线”以及表中理论计算对比5.3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6.1 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道路工程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施工监测论文; 施工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