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造成了为数众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而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并试图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因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现意义。全文分五个部分对我国目前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以分析:第一部分阐述由土地征用引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物质资料的土地被征用后,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社会问题即生活保障问题、养老问题、医疗保障问题、就业难问题以及教育费用负担问题。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制架构和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的分析。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征地标准的泛化、征地标准不合理、补偿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严重侵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利益第三部分介绍了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关系的历史视角来考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的关系。土地征用行为导致失地农民丧失了原有的生活保障,因此要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应在征地制度中加入失地农民的保障费用的内容。第四部分是土地补偿费用的标准问题。首先应该细化补偿项目,扩大补偿范围;其次要合理分割土地用途转移的增值部分,保证失地农民依法补偿;最后对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基本技能培训和医疗教育保障资金流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关于土地补偿费用的标准和归属的思考。本文认为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制定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因此建立土地价格评估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解决土地补偿费标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