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类型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类型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论文题目: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类型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应用化学

作者: 姚敏

导师: 俞斌,张宇峰

关键词: 土壤,吸附,解吸,长江三角洲

文献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重金属作为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其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和环境因素。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首先和必然发生的过程是吸附和解吸,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动性、分布和富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被土壤胶体所吸附以及吸附的牢固程度,所以重金属在土壤—水系统中的吸附—解吸是控制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归宿的主要作用之一,它决定着土壤对金属离子的缓冲能力和容量,也制约着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数量和容量。根据重金属吸附—解吸数据,可以预测出它们进入土壤溶液的趋势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可以说,土壤的吸附—解吸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特征,对预测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种主要母质发育的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吸附量与解吸平衡液的关系,结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和水质标准,首次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与土水质量标准适配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如下: 一、吸附解吸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1、实验所用的2种土壤对锌的吸附都很快,大部分锌在10min内被吸附,4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解吸则相对较慢,大约需要8h才达到平衡。 2、不同土壤达到吸附或解吸平衡的时间也略有不同,这可能与土壤和吸附(解吸)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土壤和吸附(解吸)溶液的酸碱性相同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较短;反之,由于存在酸碱中和反应而且土壤是一个缓冲体系,中和反应不可能快速完成,所以平衡略为延迟。 3、两种土壤对锌的吸附反应动力学曲线相近,吸附过程基本一致,可以划分为快、慢两个阶段。在快反应阶段,大部分锌被土壤迅速吸附,吸附动力学曲线陡直;此后,土壤吸附量随时间增加的速度减慢,过渡到慢反应阶段,吸附量增加极其缓慢,曲线也趋于平缓。 4、两种土壤对锌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描述最佳,说明锌在两种土壤上的吸附是非均相扩散控制的过程。 二、吸附解吸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受土壤母质影响的规律性颇为明显。大体上,理化性质相近的同种母质的土壤吸附等温线和解吸曲线的线形相似,吸附量也相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对锌的吸附等温线大多为“L”和“H”型等温线。一般情况下,同种母质中pH值高(碱性或中性)的土壤吸附等温线易呈“H”型。采自泰州—靖江—生祠镇的心层淤泥土的吸附等温线则例外,可能是“S”型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土壤

1.1.2 土壤污染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2 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1.2.1 原生环境

1.2.2 次生环境

1.3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1.3.1 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

1.3.2 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迁移转化方式

1.4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

1.4.1 非专性吸附

1.4.2 专性吸附

1.5 重金属的环境化学研究近况及趋势

1.5.1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研究

1.5.2 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的研究

1.5.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

1.6.1 地区概况

1.6.2 环境概况

1.6.3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壤重金属研究近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2 实验方法

2.2.3 计算方法

2.2.4 拟合方程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

3.3 土壤重金属锌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3.1 土壤重金属锌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3.3.2 锌离子在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方程拟合

3.4 土壤重金属锌的解吸动力学研究

3.4.1 土壤重金属锌的解吸动力学曲线

3.4.2 土壤重金属锌的解吸动力学曲线拟合

3.5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母质土壤对锌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

4.1 引言

4.2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吸附-解吸特性

4.2.1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的吸附等温线

4.2.2 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4.2.3 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曲线

4.2.4 长江冲积物母质的同种土壤,表层、心层土的吸附-解吸比较

4.2.5 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率曲线

4.2.6 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化学容量的探索

4.2.7 长江冲积物母质土壤与土水质量标准适配性检验

4.3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吸附-解吸特性

4.3.1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对锌的吸附等温线

4.3.2 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4.3.3 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曲线

4.3.4 河相沉积物母质同种土壤的表层、心层土的吸附-解吸比较

4.3.5 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率

4.3.6 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化学容量的探索

4.3.7 河相沉积物母质土壤与土水质量标准适配性检验

4.4 长江三角洲地区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吸附-解吸特性

4.4.1 长江三角洲地区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对锌的吸附等温线

4.4.2 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4.4.3 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曲线

4.4.4 湖相沉积物母质同种土壤的表层、心层土的吸附-解吸比较

4.4.5 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率

4.4.6 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化学容量的探索

4.4.7 湖相沉积物母质土壤与土水质量标准适配性检验

4.5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吸附-解吸特性

4.5.1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对锌的吸附等温线

4.5.2 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4.5.3 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锌的解吸曲线

4.5.4 海相沉积物母质同种土壤的表层、心层土的吸附-解吸比较

4.5.5 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解吸率

4.5.6 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化学容量的探索

4.5.7 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与土水质量标准适配性检验

4.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3-23

参考文献

  • [1].土壤复合污染体系中重金属的行为研究[D]. 薛庆锋.浙江大学2008
  • [2].改性壳聚糖对地下水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D]. 余宙.上海交通大学2010
  • [3].基于体外提取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研究与评价[D]. 吴小飞.扬州大学2015
  • [4].徐州和苏州土壤中铅铜锌镉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 李玉萍.首都师范大学2007
  • [5].固定化菌吸附矿山废水重金属的研究[D]. 李中华.暨南大学2006
  • [6].镀锌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研究和生态风险评价[D]. 郭华.浙江农林大学2018
  • [7].热解温度对生物炭性质及其重金属吸附特性的影响[D]. 赵丽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 [8].垃圾焚烧过程中半挥发性重金属排放特性及控制研究[D]. 严玉朋.东南大学2015
  • [9].生物炭对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D]. 张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 [10].速生桉林业废弃物去除水中铅、镍、铬离子的研究[D]. 陈玲.广西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三峡库区悬浮态泥沙吸附解吸磷酸盐特性研究[D]. 储柱全.重庆大学2006
  • [2].胶州湾近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研究[D]. 聂新华.中国海洋大学2006
  • [3].水溶性有机物(DOM)对土壤中Cd、Zn吸附的影响[D]. 刘静.华中农业大学2006
  • [4].水稻土中Cu(Ⅱ)、Pb(Ⅱ)、Cd(Ⅱ)竞争吸附和解吸动力学[D]. 谢丹.南京农业大学2006
  • [5].PCBs土壤污染风险及土壤吸附机制研究[D]. 王少岩.浙江大学2006
  • [6].徐州和苏州土壤中铅铜锌镉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 李玉萍.首都师范大学2007
  • [7].有毒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脱附的研究[D]. 马立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
  • [8].长三角地区土壤对Cu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 邵春燕.南京工业大学2005
  • [9].土壤表面电荷特征与Cu~(2+)离子吸附—解吸的相互关系[D]. 凌婉婷.华中农业大学2001
  • [10].吉林玉米带黑土磷素形态及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 王艳玲.吉林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类型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