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森林认证势在必行

入世后森林认证势在必行

一、加入WTO后森林认证工作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刘登攀[1](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郑红玲[2](2019)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对外贸易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在不断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进程中,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不断增大,贸易摩擦频率增多影响变大,诸多问题使中国必须思考产业转型发展升级问题。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对外贸易在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促进竞争、示范学习、扩大市场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利用国内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对外贸易无疑对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思考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于中国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论文先从概念界定、理论梳理及现状分析切入,接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及生产分工四种视角逐一揭示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其间涵盖大量数据及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如面板数据回归、面板Probit回归、面板门槛分析、产品空间邻近矩阵、马尔可夫链等,力求多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度,之后分析了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在不同视角下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论文具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期文献梳理及框架搭建工作。涵盖前三章的内容,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并列出创新点及不足。主要概念与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有关产业升级的概念,从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生产分工等角度对产业升级的概念进行归类界定,然后依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视角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理论梳理部分从对外贸易理论、产业升级理论和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思想进行归纳,之后从市场供求机制、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国际分工效应等方面探讨开放经济下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二部分为实证检验部分。涵盖了五章的内容,由现状分析入手,从产业间、产业内、产品间、产品内进行观察与解读,确定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四重奏:结构演进视角、经济效率视角、产品空间视角、生产分工视角。在对现状分析时,不仅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现状,还分析了产业升级滞后于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结构演进视角下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在产业结构协调度、产业结构轻软度、产业综合效率和产业结构转换度等方面的影响。经济效率视角下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产品空间视角下检验了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在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方面的影响。生产分工视角下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基础,分析中间品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在增值能力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因素分析及归纳总结阶段。涵盖了后两章的内容。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结合对外贸易发展固化性特征突出、国内要素红利已经逆转、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国际市场不完全竞争格局以及服务业基础薄弱等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之后在四个不同视角下对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并提出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以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贸易溢出效应以促进经济效率提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产业攀升能力、不断完善国内价值链以增强产业升级稳定性等建议。论文研究结论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快速扩张,产业发展有显着变化。结构演进视角下,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协调是有益的、对产业综合效率的提升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但对产业结构的转换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着影响;除服务贸易外,其他贸易形式对产业结构轻软度的影响均是负向的,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有助于产业结构轻软度的改善,对产业结构协调和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也是有益的。经济效率视角下,出口贸易发展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率的提升,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反;工业制品出口及服务贸易都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初级产品出口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为负。产品空间视角下,贸易产品蕴含的既有能力禀赋在推进产业升级时,发展中国家的效果好于发达国家,出口产品密度、进口产品密度、经济增长对产业升级均有正向推动作用。生产分工视角下,中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早期阶段,随着国际分工参与度的提高,增值率不断上升,有助于产业升级;而后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成熟,某些领域的低端嵌入压力较大,增值率呈现倒U型轨迹;若考虑到产业关联,则增大全球产业链的融入深度有助于产业升级。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搭建出结构较为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和生产分工四个不同视角下,研究外贸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多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论证,这一研究框架的确立,延伸了同类研究的范围和逻辑,也构建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二是研究内容上,对产业层面的研究,既涉及产业间结构的演进,也涉及产业内效率的提升;对产品层面的研究,既涉及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也涉及生产分工的增值情况,四重奏模式使得研究内容更加完整。三是研究细节及数据使用方面。如变量选择,利用RCA进行升级判断时,不仅考虑逻辑判断,还对原始值进行追溯;对WIOT进行数据分析时,既考虑到中间产品也考虑到最终产品。此外,在数据使用上,从时序数据到面板数据,从产品空间数据到投入产出数据等,为增加论文的说服力,所用数据类型较同类研究更加丰富。

范盱阳[3](2017)在《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利益突破地理疆界,海外经济利益出现了加速拓展的趋势。海外经济利益不仅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重要性日益增强。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十分重视海外经济利益的拓展和维护。维护海外经济利益在一定层面上已经成为大国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增强。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数量、范围、重要性不断扩大。在全球经济治理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和资源依赖性不断增强,对外投资数量不断扩大和对外贸易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不仅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内涵,而且以迅速增长的态势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以多种形式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日益凸显。从外部环境看,原有的不合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存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趋势有所增强,中国企业面临的来自东道国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政策层面、法律层面、社会层面等风险层出不穷;从内部条件看,由于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中国在维护海外经济利益上还存在经验不够丰富、维护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在全球经济竞争态势加剧和中国海外经济利益迅速拓展的背景下,研究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紧迫性。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涉及多个学科研究领域,国内已经有不少研究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学术成果。但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分散在各个相关领域,集中对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进行全面研究的成果尚未出现。本文试图从中国海外经济利益整体出发,通过详细分析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现状和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的风险等问题,借鉴美国和日本在维护海外经济利益上的成功做法,以期从战略层面对维护中国海外经济利益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整体而言,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多层次的风险和挑战。从全球经济治理层面看,由于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存在根本性缺陷,导致全球性经济失衡以及国际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等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从国际贸易层面看,形式多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对外投资和海外资产层面看,由于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导致中国对外投资不仅容易遭受来自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等风险的威胁,还容易受到投资保护主义的制约。从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层面看,由于地缘特点和其它原因,中国海上运输通道面临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在全面衡量可用于维护海外经济利益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稳妥的维护战略。本论文除绪论外,正文共有5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对国家利益、中国海外利益、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等几个主要方面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对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相关概念界定”。本章利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国家利益、海外利益、海外经济利益等概念进行梳理。在全面总结分析国际政治主要理论关于国家利益概念的基础上,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出发,指出海外利益和海外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章还对中国海外利益和海外经济利益的概念和分类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二章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现状”。首先,分析了中国对国际经济体系认识的变化历程,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不断拓展的动因,以及中国目前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利益现状。其次,通过分析中国国际贸易的总体情况、区域分布情况和产品构成情况,说明中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现状。再次,通过分析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结构分布、地域分布等问题,说明中国在对外投资中的利益现状。最后,对其它形式的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作出总体的分析。第三章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首先,本章阐述了由于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存在严重缺陷给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带来的严重威胁。其次,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论述了其对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特别是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再次,从中国对外投资所面临的保护主义和其他风险出发,指出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制约和瓶颈。最后,阐述了中国海上运输通道面临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以及海外员工面临的安全风险。第四章为“典型发达国家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做法”。本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在维护海外经济利益上采取的主要途径。首先,在分析美国实现和维护海外经济利益具体做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美国利用其作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或主导者的地位所获得的巨大经济收益。其次,在阐述日本在实现和维护海外经济利益时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日本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战略性、法律性和多元性等特点。第五章为“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举措”。首先,阐述了中国在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复杂性、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冲突的多元性和中国拥有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其次,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进中国对外贸易升级转型、完善中国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增强外交工作服务海外经济利益能力、适当运用军事力量等方面提出了维护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具体举措。

郭立伟[4](2016)在《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入世后,履行入世承诺修改相关木材贸易制度,为中俄木材贸易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交易量不断下滑,而中国对木材的需求持续增长,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俄罗斯入世后,俄罗斯相关变化开展研究,以调整、转变中俄木材贸易模式为切入点,从宏观制度层面、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剖析,提出可操作的新木材贸易模式,以期为政府制订中俄木材贸易政策、提高木材企业进出口效益,提供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撑。首先,对俄罗斯入世后的中俄木材贸易现状进行梳理,研究表明: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交易量下滑、俄罗斯木材在中国的市场范围明显缩小等说明俄罗斯入世后俄罗斯木材在中国市场比较优势弱化,俄罗斯入世初期的中俄木材贸易旧模式迟滞了中俄木材贸易发展。其次,对俄罗斯入世后影响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俄罗斯入世后,俄罗斯一系列的制度改变会影响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的变化决定着中俄木材贸易模式的选择,独占研究视角。精准解读俄罗斯入世后出台的相关制度和木材贸易法规条款、木材企业生产方面的变化等,发现俄罗斯入世后制度变迁、木材企业生产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模式的选择,研究的视角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转入微观企业层面,贴近中俄木材贸易实际。再次,分析构建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的理论依据。俄罗斯入世后,从宏观制度层面看,中俄木材贸易非正式合约制度依靠信誉机制不能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发生,正式合约制度提高了中俄木材贸易的履约率,合约制度实施质量影响交易成本变化,依据交易成本变化趋势构建俄罗斯入世后的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研究表明:制度因素通过交易成本影响贸易模式。从微观企业看,俄罗斯入世提升木材行业生产率,贸易自由化通过贸易集中、低生产率木材企业退出和高生产率木材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使木材行业生产率不仅通过技术创新,还可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得到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木材贸易模式将随之改变。木材企业生产率提高有一个前提是,中国木材市场对俄罗斯木材存在有效需求。第四,分析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实现的宏观基础。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由非正式合约制度交易成本、正式合约制度交易成本构成,运用诺维贸易引力模型对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第五,分析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实现的微观基础。研究显示,俄罗斯入世后典型异质木材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生产率高于行业生产率,但木材企业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在企业用工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俄罗斯木材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生产率低的中小木材企业无法获得利润,只能破产或者重组。最后,提出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及实现对策。具体包括以大宗商品为主政府引导的中俄木材贸易模式和市场引导的中俄木材贸易模式等。分别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提出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的实现对策。

韩越[5](2017)在《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独立至今,印度一直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其保护的时间、保护的领域、保护的手段都具有特殊性。本文从分析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根源入手,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出发点,分析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影响,印度的社会多元结构对政治的影响,以及特殊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从而得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政治逻辑,揭示印度现行贸易政策和体制的本质,并对其未来的走势做出预判。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梳理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理论,归纳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规律,构建分析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分析殖民地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建国初期印度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背景,论证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必然性;再次,从纵向的维度分析了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过程,将印度独立以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分为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两个大的阶段,细致地分析了每个阶段印度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施及其效果,从而归纳得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最后,从横向的维度,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对以上内容展开研究,并通过分析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尽管印度从严格封闭的内向型经济逐步走向开放,但历届印度政府都坚持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目的就是通过贸易保护使本国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免受外国资本的冲击,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2.从本质上看,首先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是平衡国内多元利益集团的必然选择;其次,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是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最后,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3.从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规律来看,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一般性表现在:在建国初期选择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建立民族工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危机爆发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所有国家的共同选择。特殊性表现在:通常发展中国家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一段时期以后,都会走向经济自由化和出口导向,虽然大国保护的时间较长,但印度并未在国内市场达到饱和时马上实行开放政策,而是仍然继续采取保护政策。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于印度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很难在政策中获益,这部分人的人均收入微薄、消费能力一直处在较低水平,社会总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贸易保护,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印度政府只能继续选择贸易保护政策,尽可能为这些赢得更多的时间提高技术水平或者退出该行业。4.印度贸易保护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长期的、独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熟练地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工具;贸易管理制度成为有效的贸易保护方式。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在长期内存在,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程度,其保护的领域和保护的程度会有所变化,但其内向型的经济特征很难发生根本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总之,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多元利益集团政治博弈的结果,也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智建伟[6](2013)在《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国际分工逐步细化。任何一国想要仅通过本国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都是不可能的。只有积极加入到国际合作中来,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充分流动,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方面依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俄罗斯与我国山水相连,不仅地理位置毗邻,而且在合作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开展区域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的分析是以两国农业合作的互补性特点为主线展开的,通过分析双方农业领域中各个因素的比较优势,明确了两国农业合作要素的流动方向,并针对现存合作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促进两国农业合作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中俄农业合作研究,从互补性角度分析两国的农业合作。引用马克思主义及经济学相关原理证明了中俄农业合作的可行度较高,并通过对合作可行性的规范分析对上述结论加以证实。通过对两国农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双方互补性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本文借鉴了国际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并进行了模式的比较和选择;并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全面、系统地对中俄农业合作进行了分析;为了衡量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带来的效应,因而本文全面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分析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战略思路。本文综合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可以加强国际分工,并互相引进本国所需的稀缺要素,从而大力提高两国的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观点。两国农业合作对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符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通过分析中俄农业合作的外部条件,发现两国经济都显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这为两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双方制定的相应农业政策也将使农业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环境对中俄两国农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些外部因素都在促使两国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在对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的内部条件分析时,可以清晰的得出中俄双方在农业领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在生产要素方面和农产品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通过对内外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互补性的农业合作对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另外,通过引入SWOT分析,发现了中国的基础生产要素竞争力不足而俄罗斯的高级生产要素优势不明显。本文通过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合作、农业科技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了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还处在一个水平比较低,规模比较小,以民间自发为主的合作状态上,没有达到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应有的合作水平。论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合作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在对中国和美国、以色列以及东盟的劳务合作、科技合作和农业贸易合作三个侧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涉及到一系列模式,在进一步深化互补性合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中俄两国农业合作适用的具体模式,而互补型合作模式是最适合两国进行农业合作的模式。本文对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四个主要要素的投入及国际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两国在就某一方面要素进行深入合作时所处的地位:俄罗斯在土地要素和科技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合作时主要作为输出国;中国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农业劳动力输送给俄罗斯;双方资金要素方面的优势都不明显,不具有互补性,所以合作时应注意这一特点。中俄两国其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不尽一致,客观上存在着科技位差和科技梯度。这就为两国的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论文还详细分析了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虽然俄罗斯为保护本国农业发展设置了一些阻碍两国农业合作的政策壁垒,但由于其已经加入了WTO,这些壁垒将会逐渐取消,所以两国合作的环境会逐渐宽松;从量化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两国贸易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优势产品稳定持久的输出给对方,实现农业贸易互补合作。所以两国农贸合作将会是中俄农业合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且具.有良好的前景。中俄农业互补合作会为两国带来较大的效益。论文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俄农业合作带来的效应,两国的农业合作不仅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还使两国在社会发展及生态保护两方面都受益。论文构建了中俄双方的利益分配博弈模型,从理论分析到量化分析全方面地探讨了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产生的效应以及利益分配问题。论文立足于中俄农业合作中现存的问题,根据中俄农业的要素互补优势,提出了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路。本文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分别从互信、长期合作战略、法律和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对两国农业合作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政策性建议。针对中俄农业科技合作方面提出了引进技术和成果转化的建议;针对如何进行劳务合作及资金合作的问题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针对农贸合作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到微观两个角度都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中俄农业合作涉及的要素很多,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将某一要素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合作的各个方面是不科学的。目前现有的研究中,关于中俄两国农业合作要素的系统性研究比较少见,并且关于农业合作中的互补性趋势等尚需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为我国对俄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檀云坤[7](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高爱芳[8](2010)在《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就业形成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已有研究并未紧随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增长步伐,对中国林产品出口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存在一定滞后性,不利于林产业政策的有效制定。本文在全球视角下,系统分析了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并采用CMS模型和出口引力模型,借助面板数据模型计量方法,对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林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林产品出口品种结构与世界并非一致,中国林产品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中国林产品整体竞争力较弱,但呈现不断走强之势;(2)在世界市场上,自2002年以来,中国林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是推动中国林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世界需求增长强化中国林产品的出口增长,而中国林产品出口品种结构和市场分布的不合理则构成阻碍作用;(3)中国实际GDP、国外实际GDP、国外实际人均GDP、人民币汇率、中国加入WTO等因素均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形成正面影响,其中中国加入WTO的正面效应最强,其次是国外生产规模的引致作用,而中国与国外市场的地理距离以及国外林业生产潜能扩大则不利于中国林产品出口增长,其中距离因素的负面影响最大。在进行总体分析的同时,本文还从地区视角,对中国林产品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韩国和日本等地区的出口增长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研究。

黄晓玲[9](2009)在《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森林认证是全球林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必须结合世界范围内的森林认证过程、发展趋势和政府推动治理的转变趋势,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未来中国林业企业森林认证的发展趋势及森林认证体系建设的方向。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市场机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要使中国森林经营及林产工业的发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必须加快推进中国森林认证工作,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的指标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森林认证有利于克服林产品贸易的绿色壁垒并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林业产业及林产品贸易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森林资源发展规律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鉴于森林认证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起步态势,所以研究中国森林认证的进展与存在问题,并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展开系统性研究,进一步探索提升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战略选择,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该项研究也必将对制定以实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提高林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林业综合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为此就中国林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展开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研究是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以林业国际化为研究背景,以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为研究主题,以森林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分析理论、非线性均衡理论、战略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重点调查法、动态模型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生态经济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法等,构建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的动态描述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的合力整合描述模型、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量化分析模型,综合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的成因和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路径选择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研究观点评述、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章,主要构建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的动态描述模型,论证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一步展开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章,分析林产品贸易发展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基本要求,并对林产品贸易发展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推动作用的进行规范分析。着重对森林认证发展系统进行结构与功能分析,并对森林认证系统能力建设对林业企业提升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论证。第四部分包括第六、七章,主要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和生态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针对福建省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森林认证的行为进行案例分析;第五部分包括第八、九章,提出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战略选择,归纳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1)针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其模型的分析表明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在于:林业企业经营者实施森林认证的决策偏好、林业企业森林生态经济效益优化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与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拟合度、社会周围其它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状况、林业企业的竞争压力、政府及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森林认证的支持力度、市场准入制度变化(林产品国际贸易壁垒)、林产品市场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状态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社会周围其它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状况、政府及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森林认证的支持力度、市场准入制度变化(林产品国际贸易壁垒高低)、林产品市场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状态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模式具有间接影响,通过影响其它诸要素改变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2)主成分分析表明林业企业开展森林认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因素,分别是:企业的基本情况;对森林认证的重视度;对森林认证的解程度和企业的经营与森林认证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森林认证的重视度方面,只要政府能够增加森林认证的重视度,例如政府能够对森林认证进行必要的支持,那么林业企业准备开展森林认证的发生比将大大增加,数据显示f 2每增加一个单位,林业企业开展森林认证的发生比将增加2.927倍;其次,对森林认证解程度上,模型的模拟发现,林业企业对森林认证的解程度和周围企业是否有准备开展森林认证直接影响到林业企业开展森林认证的发生比,数据显示的结果是f 3每增加一个单位,林业企业准备开展森林认证的发生比将增加1.758倍。(3)通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发展的规范分析表明未持有森林认证的代价以及持有森林认证的代价正是当前中国进行林产品贸易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在没有考虑林产品溢价的前提下无论作出何种选择都将导致贸易利润的损失。森林认证制度的出现对维持世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产生诸多正面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其又为当今国际间林产品贸易的进行提出新课题。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与推动林产品贸易持续发展应重视规范森林认证手段改善林产品贸易环境,培育专业化的森林认证和林产品贸易人才,政府及林业部门应尽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培训活动,以提高相关林业企业和管理人员对森林认证的认识。(4)加强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必须突破认证科技支撑较弱的局面,突破认证制度和机制的缺陷,以认证科技创新为先导,认证制度能力建设为基础,认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森林认证系统体系的优化,以提高森林认证发展系统的协调能力和持续能力。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影响,如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认证系统自我发展能力、认证系统管理调节能力,同时森林认证系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动态的发展中要受不同作用力的影响。(5)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和生态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表明森林认证机构、政府及林业行政部门应加快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大实行可持续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林业企业经营收益,政府应降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林业企业非法所得,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在开发中必须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好森林资源开发的经济阈值和生态阈值,进一步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生态经济效应。(6)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基本思路和途径是:制定和健全中国规范化的森林认证标准体系;规范森林认证手段改善林产品贸易环境;构建和培育合格的林业企业经营主体;加强林业企业森林认证能力建设;培育专业化的林产品贸易人才;进一步提升林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陈美丽[10](2009)在《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的20年中,全球的森林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过认证的林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外,近年来,欧盟对包括林产品在内的一些进口商品制定了具体的政策。一方面,要求政府采购必须购买生产过程符合欧盟要求的商品;另一方面,采取所谓“贸易鼓励安排”政策,即如果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商品包括林产品,其生产过程符合欧盟的要求,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关税优惠。如果企业能够贴上森林认证标签,可借此向海关申请比例可观的关税折扣。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近年来我国林产品特别是木制家具和胶合板的出口量迅速增加,而且这些林产品大部分是出口到欧美市场。这些环境敏感的欧美国家,它们排斥没有贴森林认证标志的产品,并限制这些林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因此我国开展森林认证,不但可以稳定企业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而且为进入新的市场准入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分析和研究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将更有利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更有利于我国木材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取主动,防止“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加入WTO后森林认证工作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森林认证工作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对外贸易
        2.1.2 产业升级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相关理论与影响机理分析
    3.1 相关理论
        3.1.1 对外贸易相关理论
        3.1.2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3.1.3 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相关理论思想
    3.2 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3.2.1 市场机制的普适性机理
        3.2.2 交易主体全球化的竞争效应影响机理
        3.2.3 全球贸易往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影响机理
        3.2.4 贸易市场扩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影响机理
        3.2.5 对外贸易发展的溢出效应影响机理
        3.2.6 贸易产品的空间邻近效应影响机理
        3.2.7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工深化效应影响机理
        3.2.8 引致需求诱发的要素流动效应影响机理
第4章 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现状分析
    4.1 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4.1.1 货物贸易现状
        4.1.2 服务贸易现状
    4.2 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4.2.1 结构演进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2.2 经济效率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2.3 产品空间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2.4 生产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4.3 产业升级滞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4.3.1 外贸规模膨胀降低了产业升级的内在激励
        4.3.2 产业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占位较低
        4.3.3 外贸的粗放发展加重了产业升级的负担
        4.3.4 服务贸易水平低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度不足
        4.3.5 要素引进推动产业升级的道路曲折
第5章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5.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5.4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5.4.1 商品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2 服务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3 一般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4 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5.4.5 稳健性检验
    5.5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6章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6.2 基础模型设定与相关指标解释
        6.2.1 基础模型设定
        6.2.2 相关指标解释
    6.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效率实证检验
        6.3.1 全国层面的检验
        6.3.2 省际层面的检验
    6.4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经济效率实证检验
        6.4.1 全国层面的检验
        6.4.2 省际层面的检验
    6.5 基于微观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6.5.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6.5.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6.5.3 稳健性检验
    6.6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7章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7.2 产品空间及相关指标解释
        7.2.1 产品空间
        7.2.2 相关指标解释
    7.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7.3.1 基础模型设定
        7.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7.4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7.4.1 具体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7.4.2 检验结果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8章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8.2 投入产出表及相关指标解释
        8.2.1 投入产出表
        8.2.2 相关指标解释
    8.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8.3.1 基础模型设定
        8.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8.3.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8.4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8.4.1 具体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8.4.2 检验结果分析
        8.4.3 稳健性检验
    8.5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第9章 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9.1 贸易惯性削弱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向上流动性
    9.2 要素红利逆转约束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动力
    9.3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限制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利得积累
    9.4 服务业基础薄弱降低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效率
    9.5 频繁的贸易摩擦增大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阻力
第10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研究
        (二) 关于中国海外利益和海外经济利益的研究
        (三) 关于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国家利益界定与分类
        一、主要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二、国家利益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海外利益的概念及其发展动因
        一、海外利益的概念
        二、海外利益发展的动因
    第三节 中国海外利益分类和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分层
        一、中国海外利益的界定、发展和分类
        二、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界定及分层
第二章 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现状
    第一节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利益现状
        一、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制
        二、中国在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利益
        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利益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现状
        一、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和中国的整体收益
        二、中国国际贸易的总体情况
        三、中国国际贸易区域分布情况
        四、中国国际贸易产品构成情况
    第三节 对外投资中的利益现状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情况
    第四节 海外运输通道和海外员工现状
        一、海外运输通道现状
        二、海外员工现状
第三章 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存在严重缺陷
        一、全球经济失衡难以消除
        二、金融危机周期性发生
    第二节 贸易保护主义制约中国对外贸易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三、中国遭受贸易保护主义危害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中国海外投资面临多重风险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重重
        二、中国对外间接投资隐忧犹存
    第四节 海上运输通道面临现实和潜在风险
        一、现实风险形势严峻
        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第五节 海外员工安全风险日益增多
第四章 典型发达国家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做法
    第一节 美国的做法:构建和主导全球经济秩序
        一、制定并利用国际经济制度
        二、通过国内立法保障海外经济利益
        三、发展跨国公司实现利益拓展和维护
        四、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和运用军事力量
    第二节 日本的做法:重视战略规划的作用
        一、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二、制定完善的保障海外经济利益的法规与制度
        三、形成了多元参与、官民合作的保障机制
        四、开展积极的经济外交
第五章 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举措
    第一节 中国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复杂性
        一、中国外交原则和政策的制约
        二、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冲突的多元性
        三、中国海外运用军事力量的有限性
    第二节 加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主导力
        二、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升级转型
        三、完善中国对外投资的体制机制
        四、增强海外经济利益的外交维护力度
        五、探索适当运用军事力量的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异质企业
        2.1.2 中俄木材贸易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新贸易理论
        2.2.2 新新贸易理论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现状分析
    3.1 中俄木材贸易规模和市场份额
    3.2 俄罗斯木材在中国市场范围
        3.2.1 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木材市场范围
        3.2.2 经满洲里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木材市场范围
        3.2.3 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木材市场范围
    3.3 中俄木材贸易商品结构
        3.3.1 针叶木材
        3.3.2 阔叶木材
    3.4 俄入世初期中俄木材贸易模式
        3.4.1 中俄木材贸易模式内容
        3.4.2 中俄木材贸易模式特征
        3.4.3 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4 俄入世后影响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俄入世后相关制度
        4.1.1 俄罗斯木材出口配额制度
        4.1.2 俄罗斯劳工管理制度
        4.1.3 俄罗斯木材出口关税制度
        4.1.4 俄罗斯海关通关制度
        4.1.5 俄罗斯林业投资管理制度
    4.2 俄入世后异质木材企业生产条件
        4.2.1 生产技术条件
        4.2.2 劳动力条件
        4.2.3 生产要素组合
    4.3 本章小结
5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的理论依据分析
    5.1 俄入世后宏观制度变迁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形成
        5.1.1 非正式合约制度与中俄木材贸易流量
        5.1.2 正式合约制度与俄罗斯木材的价格加成
        5.1.3 合约制度实施质量影响中俄木材交易成本
    5.2 俄入世后微观异质木材企业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形成
        5.2.1 俄入世提高异质木材企业的生产率
        5.2.2 异质木材企业生产率提高基础是中方存在有效木材需求
    5.3 本章小结
6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的宏观基础分析
    6.1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构成
        6.1.1 非正式合约制度交易成本
        6.1.2 正式合约制度交易成本
    6.2 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测度
        6.2.1 方案设计
        6.2.2 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测度结果
    6.3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制度交易成本测度结果的分析
        6.3.1 图例展示
        6.3.2 分析的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分析
    7.1 典型异质木材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7.1.1 典型异质木材企业生产函数估算
        7.1.2 生产函数估算结果分析
    7.2 典型异质木材企业生产率高于市场关门生产率
        7.2.1 典型异质木材企业成本分析
        7.2.2 典型异质木材企业成本最小化
    7.3 俄入世后异质木材企业成本上升
        7.3.1 异质木材企业成本最小化分析
        7.3.2 俄入世后异质木材企业利润下降
    7.4 本章小结
8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及实现对策
    8.1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
        8.1.1 以大宗木材商品为主政府引导的中俄木材贸易模式
        8.1.2 市场引导的中俄木材贸易模式
    8.2 俄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新模式政策保障体系
        8.2.1 政府层面
        8.2.2 企业层面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理论综述
        1.3.2 国外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
        1.3.3 国内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
        1.3.4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观点
    1.5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点
2.贸易保护主义的演进及理论
    2.1 民族国家形成与重商主义
        2.1.1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海外贸易的兴起
        2.1.2 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2.1.3 重商主义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2.1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的自由贸易到贸易保护主义
        2.2.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2.2.3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2.2.4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
    2.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
        2.3.1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及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2.3.2 主要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2.3.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2.4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2.4.1 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背景
        2.4.2 主要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2.5 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规律
        2.5.1 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
        2.5.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
        2.5.3 贸易保护主义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2.5.4 贸易保护主义是国家间经济实力竞争的结果
        2.5.5 贸易保护主义是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3.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
    3.1 殖民地时期英国在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3.1.1 殖民地时期英国在印度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
        3.1.2 殖民地时期英国在印度实施贸易保护的实质
    3.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贸易合作失败的历史教训
        3.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贸易政策
        3.2.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贸易保护政策
        3.2.3 二战前自由贸易失败的历史教训
    3.3 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代印度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3.1 英国殖民印度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
        3.3.2 建国初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3.3.3 印度崛起的必然选择
4.进口替代阶段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1947——1990)
    4.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阶段划分与研究内容
        4.1.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阶段划分依据
        4.1.2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阶段划分
        4.1.3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演变的研究内容
    4.2 进口替代战略初期与经济严格管制阶段(1947—1966)
        4.2.1 进口替代战略与五年计划
        4.2.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4.2.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4.3 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调整阶段(1967—1990)
        4.3.1 进口替代战略调整与五年计划
        4.3.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4.3.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4.4 经济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初期阶段(1991—1996)
        4.4.1 经济改革与战略调整
        4.4.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4.4.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5.加入WTO后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1997——2013)
    5.1 WTO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变化
        5.1.1 WTO成立的背景、宗旨及协议框架
        5.1.2 WTO规则关于贸易工具的界定
        5.1.3 WTO规则中关于保护性的贸易工具的界定
        5.1.4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5.2 加入WTO后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1997—2013)
        5.2.1 经济政策调整与五年计划
        5.2.2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5.2.3 贸易保护政策的效果
    5.3 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5.3.1 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政策工具
        5.3.2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化并行
        5.3.3 印度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领域
        5.3.4 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寻求贸易保护
6.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6.1 印度贸易政策的决策与执行
        6.1.1 印度的贸易管理体制
        6.1.2 印度贸易政策体系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
        6.1.3 印度贸易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保护主义
    6.2 政党政治对印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6.2.1 印度政党政治的演变
        6.2.2 印度政党政治的特性
        6.2.3 印度政党政治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6.3 利益集团对印度贸易保护政策形成的影响
        6.3.1 影响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利益集团
        6.3.2 印度工商业大财团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6.3.3 农业利益集团对印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6.4 宗教与种姓制度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6.4.1 宗教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4.2 宗教对政党政治制度的影响
        6.4.3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6.4.4 宗教与种姓制度对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7.结论
    7.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7.1.1 独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7.1.2 熟练地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工具
        7.1.3 贸易管理制度成为有效的贸易保护方式
    7.2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7.2.1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性
        7.2.2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殊性
    7.3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
        7.3.1 平衡多元利益集团的必然选择
        7.3.2 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竞争的必然结果
        7.3.3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English Catalog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重点和难点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
    1.6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国际农业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2.1.3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2.2 其他经济理论
        2.2.1 古典经济理论
        2.2.2 新古典经济理论
    2.3 现代经济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中俄农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3.1 影响中俄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3.1.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2 俄罗斯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 影响中俄农业合作的内部因素
        3.2.1 中俄农业合作的优势
        3.2.2 中俄农业合作的劣势
    3.3 中俄农业合作的SWOT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4.1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的合作
    4.2 中俄农业科技合作
    4.3 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
        4.3.1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规模
        4.3.2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4.3.3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
        4.3.4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主体结构
    4.4 双方现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4.4.1 农业合作环境问题
        4.4.2 农业要素合作问题
        4.4.3 农产品贸易合作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国际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借鉴
    5.1 中国与其他国家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
        5.1.1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
        5.1.2 中国和以色列的农业合作
        5.1.3 中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
    5.2 经验借鉴
    5.3 本章小结
6 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分析
    6.1 我国现有的农业合作方式分析
    6.2 我国国际农业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6.3 可供两国进行农业合作的模式选择
        6.3.1 互换型合作模式
        6.3.2 互补型合作模式
        6.3.3 分布式合作模式
        6.3.4 矩阵式合作模式
        6.3.5 虚拟合作模式
    6.4 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比较
        6.4.1 纵向比较分析
        6.4.2 组织形式比较分析
        6.4.3 成本比较分析
        6.4.4 效果比较分析
        6.4.5 比较分析结论
    6.5 本章小结
7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互补性合作分析
    7.1 土地要素
        7.1.1 中国农用土地的投入
        7.1.2 俄罗斯农用土地的投入
    7.2 劳动力要素
        7.2.1 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
        7.2.2 俄罗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7.2.3 中俄农业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分析
    7.3 资金要素
        7.3.1 中国农业资金的投入
        7.3.2 俄罗斯农业资金的投入
        7.3.3 中俄农业资金的国际流动
    7.4 科技要素
        7.4.1 均衡需求的实证分析
        7.4.2 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趋势
    7.5 本章小结
8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分析
    8.1 双方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政策环境
        8.1.1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8.1.2 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8.2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8.2.1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优势分析
        8.2.2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8.3 中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合作的实证分析
        8.3.1 数据来源
        8.3.2 中俄农产品贸易指标分析体系
        8.3.3 实证分析的结论
    8.4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8.4.1 俄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促进中俄农贸发展
        8.4.2 俄入世后双方农贸合作的机遇挑战
    8.5 本章小结
9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效应分析
    9.1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社会效应分析
    9.2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9.2.1 对中俄农业产业发展的加速效应
        9.2.2 对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扩展效应
        9.2.3 对中俄沿边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化效应
    9.3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生态效应分析
    9.4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效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9.4.1 博弈中的利益分配的原则
        9.4.2 博弈模型中利益的分配方法
        9.4.3 模型的求解—核仁解
        9.4.4 算例分析
        9.4.5 实证分析结论
    9.5 本章小结
10 加强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对策建议
    10.1 改善中俄农业合作环境的对策建议
        10.1.1 加强多边合作增强两国战略互信
        10.1.2 制定长期合作战略
        10.1.3 加强优惠政策和法律的协调
        10.1.4 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
    10.2 加强中俄农业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1 加强中俄农业科技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2 加强中俄农业劳务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3 加强中俄农业资金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4 加强中俄农业基础设施合作的对策建议
    10.3 加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10.3.1 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10.3.2 提高中俄农产品贸易效率
    10.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基本构想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4.1 农业合作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
    4.1.2 农业产业结构
    4.1.3 农产品市场
    4.1.4 农业生产要素
    4.1.5 农业经营管理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4.2 农业合作现状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4.2.2 农产品贸易
    4.2.3 农业直接投资
4.3 存在主要问题
    4.3.1 农产品贸易
    4.3.2 农业直接投资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1.1 基本运作情况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5.2.1 基本运作情况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5.3.1 基本运作情况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6.1.1 研究方法选择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3.1 研究方法选择
    6.3.2 研究对象概述
    6.3.3 引力模型构建
    6.3.4 研究数据来源
    6.3.5 回归分析结果
    6.3.6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2.1 土地要素流动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7.2.3 资本要素流动
    7.2.4 技术要素流动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8.1.1 发展机遇
    8.1.2 发展趋势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8.2.1 基本原则
    8.2.2 总体导向
    8.2.3 模式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8)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林产品范围的界定及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理论和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文献综述与简评
3. 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3.1 世界林产品贸易状况
    3.2 中国林产品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
    3.3 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
    3.4 中国林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CMS 模型的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4.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形式
    4.2 中国林产品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总体视角
    4.3 中国林产品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地区/国别视角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5.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形式
    5.2 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5.3 出口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总体视角
    5.4 出口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地区视角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建议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促进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建议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2.1 不同国家和地区森林认证的发展状态
        1.2.2 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
        1.2.3 中国森林认证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
        1.2.4 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发展的关系研究
        1.2.5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研究的必要性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2 可行性分析
        1.4.3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1.4.4 论文的内容框架
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其模型
    2.1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心态与偏好
        2.1.1 市场准入制度影响
        2.1.2 市场的需求
        2.1.3 林产品市场不健全
        2.1.4 法律环境的制约
        2.1.5 政府的影响
        2.1.6 企业及公司自身的因素
        2.1.7 NGO 及一些国外相关认证组织的影响
    2.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的内涵及界定
        2.2.1 森林认证的目的
        2.2.2 森林认证体系的构成要素
        2.2.3 森林认证的社会经济影响表现
        2.2.4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的界定
    2.3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模型的构建
        2.3.1 模型假设
        2.3.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态模型和动力机制
        2.3.3 分析结论及启示
3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3.1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社会调查分析
    3.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影响变量的确定
        3.2.2 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3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4 林产品贸易发展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基本要求
    4.1 相关概念界定
        4.1.1 林产品的定义
        4.1.2 林产品贸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4.2 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4.2.1 世界林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
        4.2.2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4.3 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4.3.1 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直接影响
        4.3.2 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间接影响
    4.4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发展的规范分析
    4.5 林产品贸易发展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要求
        4.5.1 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
        4.5.2 积极提高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5.3 优化林产品的出口结构
        4.5.4 培育国内森林认证林产品消费市场
        4.5.5 建立和健全森林认证贸易壁垒服务体系
        4.5.6 控制和降低森林认证成本
        4.5.7 拓展森林认证体系
5 森林认证系统体系建设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影响分析
    5.1 森林认证系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5.1.1 森林认证系统体系的结构
        5.1.2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的物质体系诸要素
        5.1.3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调控系统的要素分析
        5.1.4 森林认证系统体系的运行机制
        5.1.5 森林认证系统体系的系统分析
    5.2 森林认证系统能力建设的界定
        5.2.1 森林认证系统能力的定义
        5.2.2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支撑体系
        5.2.3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及重要意义
        5.2.4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特征
        5.2.5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的途径
    5.3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对林业企业提升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互动机理
        5.3.1 互动机理
        5.3.2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的合力模型
        5.3.3 森林认证系统发展能力建设对林业企业提升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基本要素分析
6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和生态经济分析
    6.1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6.1.1 经济效应
        6.1.2 社会效应
    6.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分析
        6.2.1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分析
        6.2.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效益分析
    6.3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构建
        6.3.1 模型的初始构建
        6.3.2 模型的深化完善与确立
    6.4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生态经济分析
        6.4.1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森林经营利用的最优生态经济平衡
        6.4.2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森林经营利用的经济阈值的确定
        6.4.3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森林经营利用的生态阈值的确定
        6.4.4 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的最优森林生态经济平衡分析
        6.4.5 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后森林生态经济效应的方向
7 福建省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森林认证的案例分析
    7.1 公司的背景和发展战略
        7.1.1 公司背景
        7.1.2 公司发展战略
    7.2 永安林业开展森林认证项目的内外因素
        7.2.1 内在因素——森林认证项目工作的驱动力
        7.2.2 外在因素
    7.3 永安林业的森林认证实践过程
        7.3.1 森林认证的前期准备
        7.3.2 评估
        7.3.3 评估结果
        7.3.4 取得主要的阶段性成果
8 提升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动力的路径选择
    8.1 制定和健全中国规范化的森林认证标准体系
    8.2 规范森林认证手段改善林产品贸易环境
    8.3 构建和培育合格的林业企业经营主体
    8.4 加强林业企业森林认证能力建设
    8.5 培育专业化的森林认证和林产品贸易人才
    8.6 进一步提升林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9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1.3.1 国际贸易理论
        1.3.2 环境经济学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结构、方法和手段
        1.4.1 研究的内容结构
        1.4.2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5 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5.1 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2 森林认证和森林认证体系的概述
    2.1 森林认证的概述
        2.1.1 森林认证的起源
        2.1.2 森林认证的概念
        2.1.3 森林认证的要素
        2.1.4 森林认证的费用和效益
        2.1.5 森林认证的目的
    2.2 森林认证体系的概述
        2.2.1 森林认证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2.2.2 主要森林认证体系的介绍
        2.2.3 主要森林认证体系的要点比较
    2.3 森林认证的国内外进展和研究现状
        2.3.1 森林认证的国际进展和研究现状
        2.3.2 森林认证的国内进展和研究现状
3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森林资源基础
        3.1.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3.1.2 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3.2 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规模、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
        3.2.1 原木
        3.2.2 锯材
        3.2.3 人造板和单板
        3.2.4 木浆
        3.2.5 纸和纸制品
    3.3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体制和政策
        3.3.1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体制
        3.3.2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政策动向
        3.3.3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
4 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4.1 森林认证与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关系
    4.2 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积极影响
        4.2.1 有利于我国外向型林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2.2 有利于增加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额
        4.2.3 有利于提升我国木质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2.4 有利于缓解与环境敏感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摩擦
        4.2.5 有利于打击木材非法采伐与贸易
    4.3 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消极影响
        4.3.1 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4.3.2 将增加我国木质林产品的出口成本,短期内减少企业利润
5 我国林产品贸易应对森林认证所采取的策略
    5.1 消费者认知的转变
    5.2 政府宏观对策
        5.2.1 建立我国自己的森林认证体系
        5.2.2 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我国森林认证工作
        5.2.3 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4 为企业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5.2.5 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争取各体系间的相互认可
    5.3 企业的微观对策
        5.3.1 积极的培养市场原动力
        5.3.2 加强对森林认证的宣传
        5.3.3 应积极申请并取得森林认证
        5.3.4 倡导绿色消费
6 案例分析—基于浙江省的案例分析
    6.1 浙江省森林认证现状和需求分析
        6.1.1 森林认证现状
        6.1.2 需求分析
    6.2 森林认证影响的案例分析
        6.2.1 昌化国营林场概况
        6.2.2 昌化国营林场寻求认证的目的
        6.2.3 森林认证对昌化林场森林经营产生的影响
    6.3 推进浙江省森林认证发展的对策
        6.3.1 建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
        6.3.2 制定长远的森林认证发展计划,按轻重缓急以实施
        6.3.3 制定适合浙江省的森林认证管理办法
        6.3.4 采取联合认证的方法
        6.3.5 寻求各方面的资金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加入WTO后森林认证工作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 郑红玲. 辽宁大学, 2019(07)
  • [3]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维护问题研究[D]. 范盱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俄罗斯入世后中俄木材贸易模式转变研究[D]. 郭立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5]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研究[D]. 韩越. 云南大学, 2017(11)
  • [6]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D]. 智建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7]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8]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D]. 高爱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2)
  • [9]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研究[D]. 黄晓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3)
  • [10]森林认证对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陈美丽.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入世后森林认证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