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实验目的:研究异麦芽寡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IMO)在增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保护物质丁酸(Butyric Acid)和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含量及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该制剂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验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异麦芽寡糖)。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采用自由饮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天,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完成后,四组大鼠食用正常饲料、清洁水,另治疗组给予异麦芽寡糖混悬液1次/日灌胃,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1次/日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日灌胃,治疗2周。通过观察动物一般性状来了解大鼠肠道的大致情况;GC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内容物中丁酸含量,ELISA法测定各组结肠组织匀浆中ITF含量。实验结果:1.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平均丁酸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增多(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2.模型组平均丁酸含量与对照组、正常组相比增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相比,ITF含量明显增多(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4.对照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ITF含量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5.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ITF含量增多(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论:异麦芽寡糖能增加实验大鼠结肠黏膜屏障营养保护物质丁酸和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TF含量,改善UC大鼠一般性状。因此,异麦芽寡糖对促进UC大鼠结肠黏膜修复、保护结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