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华侨中学514500
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语文自身审美指语文学习者能够发现、欣赏汉语言文字的字形美、音韵美、修辞美和文学美。在语文教材中作者通过文字的组织描绘了一个个美的意境,从而提供了客观上欣赏美的条件。因此教师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学生引入课文意境中去感受美,培养他们美的语言。
一、赏析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感情往往是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情感加以表现?在语言上往往借助于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古代诗歌中,表现“愁思”,“愁思本无形”,而作者就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加以表现,诸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等。诗句中,“一江春水”、“蚱蜢舟”与“愁思”何干?恰恰在于作者将“愁思”喻为悠悠的春水,似江水之深;将“愁思”变为重负,连小舟也不能荷载。这是多么地形象、生动。因而无论是诗歌、散文或者小说,作者抒发感情,除了较少直接抒发外,大多数是通过渲染景物,或者借助比兴,或者借助人化、物化,或者象征,或者化用典故等来进行表达的。
二、运用多媒体,引入意境,感受美的内涵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推广是历史的必然。文学作品是通过一些抽象的符号来表达意境。初中学生一般不容易体验出来,再说有些事物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又如何去感知呢?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借助实物、挂图、幻灯、录相等手段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感情化、生动化。这样学生就能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进入意境中去感受美。
三、启迪学生,培养高尚的行为美
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语言美的关键是心灵美。心灵美又包含了道德的纯洁、心地的善良、精神的丰富和品行的高尚,内容既抽象又具体,范围既宏大又细微。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从细微、具体处做起,使学生自己的心灵放射出越来越悦目的美的光辉。各种各样报刊读物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美的东西。具体地说,这些美的东西包括文字、标点、语法、修辞等。这些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去抒情,去议论,从而铸造成了文章中美的形象。学生具有可塑性强、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而阅读书刊就成了他们必备的精神快餐。
实践证明:学生在广泛的阅读训练中,做到了对语句的形态色彩等方面的细致分析,通过品味语言,就能辨别出美与丑的形象,提高阅读能力。各种文学作品都蕴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感。所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启发引导学生多阅读些好的文学作品,达到对真、善、美的作品反复地感知、理解,必然牵引学生的思想情感趋向于真、善、美,这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培养审美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语言美
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直接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是联系人的语言的纽带。每个人都有语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语感。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只能产生于学生自身感受的实践,任何人都代替不了。语感包括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具体地说,语感就是规范用字、文从字顺。做到了这些,也就说明具有了语言美。语言美不单表现在书面语言的运用上,还表现在口头语言上。
目前,大多数学生在书面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不强,口头的表达能力较弱,特别是少数地区的学生更是缺乏用普通话交流的具体语境,表达能力自然难以提高。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单位的一位老教师一次跟我说:“现在的学生也太过分了,明明给他们说清作文的思路、结构了,还是无从下手。勉强写了出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多。”我想,学生想好了并不等于写好了写顺了。这也不是学生太过分,更不是学生真的错,而是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没有具体的普通话语境,做老师的又不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爱读书,增加其知识量,拓宽阅读面,反而一味地责怪学生不行,行吗?就算老师把方法讲得再怎么好,做学生的也只能望梅止渴,做空想家。只有学生的阅读面广了,知识量多了,才能在口语表达时不会吞吞吐吐或不知所云,才能在运用书面语言时触类旁通,做到规范用字、文从字顺,真正具有语言美的素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美的关键措施之一。学生的语感越强,语言美的素质就越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体现语言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我不急于求成,也不单刀直入,而是让学生自由畅谈读书以来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名言或故事。学生畅谈后,我先是肯定表扬讲得好的学生,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积极找故事或名言的兴趣。
有了兴趣,我就指导学生给自己订个阅读计划。整个阅读计划体现出目标性、实用性,且符合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认知规律。学生的阅读计划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同时又有整体、统一性。
总之,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头脑中有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意识,就能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出美的因素,充分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