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都市区(圈)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地域发展的主要形态。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理论,融合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学科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哈尔滨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发展背景及条件进行分析,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大都市圈进行了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首先,明确了选题背景及写作的必要性,概述国内外对都市圈研究的进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该研究的意义。其次,介绍了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基本区位情况、发展条件等,并与其他都市圈进行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哈尔滨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点,根据都市圈一般成长的规律,明确哈尔滨大都市圈所处的阶段并指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空间结构优化等相关理论,对哈尔滨大都市圈进行空间结构优化,定性及定量分析后,提出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及建议第五部,总结全文,并提出进一步论证并发展方正这一节点城镇。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1.1.2 都市圈进一步发展要求1.1.3 优化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探讨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外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概况1.2.2 国内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概况1.3 研究意义1.3.1 理论意义1.3.2 实践意义1.4 研究方法及框架1.5 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阐述1.5.1 都市圈1.5.2 大都市圈空间理论1.5.3 核心-边缘模式1.5.4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1.5.5 圈层结构理论1.5.6 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1.5.7 空间结构及空间优化第2章 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情况2.1 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区位情况2.1.1 哈尔滨大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2.1.2 哈尔滨大都市圈在东北亚地区的位置2.1.3 哈尔滨大都市圈在全国及东北地区的位置2.2 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条件分析2.2.1 自然条件及资源2.2.2 产业及经济情况2.2.3 区位及交通情况2.2.4 社会因素2.3 哈尔滨大都市圈与全国其他都市圈的对比分析第3章 哈尔滨大都市圈的空间发展的分析与诊断3.1 哈尔滨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特征3.1.1 中心放射状3.1.2 点-轴系统状3.1.3 集聚与扩散并举3.1.4 哈尔滨大都市圈城镇职能与等级结构特征3.2 都市圈空间成长的一般规律3.2.1 都市圈的发展历程3.2.2 都市圈空间成长的一般过程3.2.3 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现状所处的阶段判断3.3 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3.3.1 二元结构明显,外围城镇发展不足3.3.2 城镇职能类型趋同,产业布局混杂3.3.3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圈内及与省内主要城市联系不紧密3.3.4 区域内生态、环境、资源矛盾加剧第4章 哈尔滨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对策4.1 都市圈空间优化的必要性4.1.1 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4.1.2 有助于消除市场机制的缺陷4.1.3 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4.1.4 调整区域城镇体系不均衡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4.2 空间优化的目标4.2.1 空间结构合理化4.2.1.1 都市圈内城市化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4.2.1.2 都市圈空间结构应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4.2.1.3 都市圈空间结构内各产业的相对地位应协调一致4.2.2 城镇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3 空间结构优化方法的研究4.3.1 哈尔滨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分析的方法评述4.3.2 哈尔滨大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数理统计分析的主要方面4.3.3 城镇间经济联系模型的选择4.3.4 空间结构优化定量分析的结论4.4 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及建议4.4.1 以政策为导向,都市圈发展与区域建设并行4.4.2 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合理并行4.4.3 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加强区域间合作4.4.4 为新型产业集聚区创造条件4.4.5 对都市圈内的资源环境进行合理整治总结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哈尔滨大都市圈论文; 空间结构优化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