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对城镇初中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策略

浅析学校对城镇初中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策略

王阿莲山东省昌邑市实验中学261300

伴随着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推出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不断改革,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初中学生的业余时间不断增多。现今,我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已经减少至190天,充足的业余时间为初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机会。然而学生业余时间的增多并非意味着其业余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业余时间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对于学校而言,对学生进行业余生活的研究和指导是我们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下述四方面科学合理的指导:

一、提高教师素质,构建正确的业余生活观

近年来,学校管理中普遍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开始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活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他们在学校学习和其他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位教师都是导师,首先对自己的定位要把自己从学生的“学业教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面对面的导育活动,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看待他人、积极地处事,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有利于城镇初中生树立自信心、克服消极的心态,以乐观向上的姿态有意义地生活。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对业余生活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业余生活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周末完成了作业后,可以去和朋友们野餐,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根据兴趣爱好发展一项特长(跳舞、弹钢琴、书法等),对于五一、十一、寒暑假这些长假的打算等。城镇初中生显然没有条件去参加夏令营,但是可以从实际出发到户外活动,接触一下大自然,写点日记、随笔,或是做些环保志愿活动等,在课上可以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的描述,笔者认为教学中对初中学生业余生活的引导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合理规划。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学校教师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学生在这里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获得长期积淀的人类文明。良好的校风、学风也是学生受教育的潜在途径,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要继续保持发扬良好的校风,从上到下加强作风建设,为人师表,加强学校管理。学校教师要认真备课,潜心育人,在教育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做学生喜欢和信任的老师,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知识、情感与灵魂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育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习中缺少动力和激情;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个性得到张扬,师生、生生互动,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也使学生“动”了起来,真正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这能使初中生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心和自己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开展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兴趣小组和活动社团,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学校成立合唱、舞蹈、书法、美术、器乐社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报名,由专职教师负责学生活动,并在学期结束进行成果展示,组织文艺汇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断提高了审美情趣,塑造了自己的个性,在活动中又进一步地张扬个性,这也对学生业余生活内容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学校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养老院等社会资源向学生开放,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深入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可针对城镇和农村的生活用水状况、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电池回收、农民种粮种菜使用农药情况等提出课题,指导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各小组从中选择一项作为活动内容进行研究,每组确定一名辅导教师,学期末每小组都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分享。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做这项工作时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思考和感悟,使学生在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素质、增长才干并促进全面发展。

此外,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在教育上形成合力。可通过开设家长课程,让家长来学习有关孩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家长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达成同步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晨初中生闲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石伟丽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浅议[J].学周刊,2011,(7)。

[3]王丽卢新华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4]陈玉洪浅谈如何引导农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8)。

[5]孙平对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几点看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5)。

标签:;  ;  ;  

浅析学校对城镇初中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