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唐代大医孙思邈曾说:“先妇人小儿……是崇本之义也”。在重视子嗣延续的古代中国,儿科疾病一直是广大医者努力和探索的方向。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儿科的疾病发展史中显示出很多独特的认识特点,显示了中医学对于儿科疾病探寻的切入方向和理解角度。对中医儿科疾病及儿科知识详尽的历史梳理及文献研究是必要的,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诊治特色,并能够深入发掘中医儿科的历史经验,促进中医儿科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儿科学有其特殊的认识和实践领域。在古代儿科疾病难以诊断、治疗的社会现实压迫下,历代医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识、解决儿科疾病的方法和理论,对于儿科常见多发疾病如麻、痘、惊、疳等,历史上都总结出了效果显著的诊疗理论和方药,对于千百年来的小儿保健做出了卓越贡献,直至现代社会,这些宝贵经验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的文献梳理从先秦至民国时期为止,广泛搜集了历代各医家对中医儿科学的研究论述资料,在对这些资料的充分整理和分析基础上,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演变历程、生理病理认识特点、临床诊断治疗操作特色做了深入挖掘,总结和归纳了中医儿科理论,提出中医学对儿科疾病的特殊认识,提炼出中医儿科的有效方药,对于现代社会中医儿科的正确发展,对中医儿科宝贵经验的合理继承来说,将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1.中医儿科疾病史文献研究1.1 秦汉三国时期1.2 两晋南北朝时期1.3 隋唐五代时期1.3.1 小儿常见病证1.3.2 小儿时行疾病1.3.3 五官科疾病1.4 两宋时期1.4.1 小儿疾病的分类1.4.2 小儿常见病1.5 金元时期1.5.1 痘、麻专科的分离1.5.2 对小儿常见病的认识1.5.3 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1.6 明清时期1.6.1 惊风1.6.2 疳证1.6.3 痘疹1.6.3.1 痘疮1.6.3.2 麻疹1.6.4 小儿杂病2.历代医家对小儿生理病理的探索2.1 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2.2 对小儿生长发育的认识2.3 对小儿年龄的分期2.4 关于小儿变蒸说3.历代中医儿科病因病机的论述4.中医儿科诊断辩证的发展演变4.1 战国及秦汉三国时期4.2 两晋南北朝时期4.3 隋唐五代时期4.4 两宋时期4.5 金元时期4.6 明代4.7 清代4.8 民国时期5.中医儿科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探要5.1 战国及秦汉三国时期5.2 两晋南北朝时期5.3 隋唐五代时期5.4 两宋时期5.5 金元时期5.6 明代5.6.1 治疗原则及方法5.6.2 小儿推拿术的迅速发展5.6.3 痘疹之治5.7 清代5.7.1 治疗原则5.7.2 对痧痘惊疳四大症的治疗原则5.7.2.1 痘证的治则5.7.2.2 麻疹的治疗原则5.7.2.3 惊风的治疗原则5.7.2.4 疳证的治疗原则5.7.3 人痘接种术5.7.4 牛痘接种术5.7.5 种疹法5.7.6 多种治疗方法5.8 民国时期6.中医儿科的历史总结和学术问题6.1 中医儿科历史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演进6.1.1 对儿科疾病种类的认识代有增加6.1.2 儿科理论探索渐趋深化6.1.3 历代儿科疾病的演变趋势6.2 中医儿科的分科基础和学术问题6.2.1 中医儿科的分科是临床特殊诊治要求的产物6.2.2 中医儿科分科的学术基础是不充分的6.3 中医儿科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学术忧思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中医儿科论文; 文献研究论文; 病因病机论文; 诊断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