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调查发现咸阳地区危害昆虫标本的害虫有4目10科22种,其中鞘翅目数量最多,占调查种群数量的86.2%,皮蠹科占鞘翅目的66.7%,花斑皮蠹个体数占皮蠹科的61.7%、占调查种群数量的31.9%。因此,皮蠹类是该地危害昆虫标本的主要类群,而花斑皮蠹是危害昆虫标本的优势种。室内饲养研究表明:花斑皮蠹在陕西咸阳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昆虫标本体内及标本盒缝隙等处越冬; 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5-7天,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卵期8-12天,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孵化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危害期长达5-7个月,成虫不需要补充营养,交尾呈“V”型,有趋光性、假死性、群居性等习性,成虫平均寿命16d左右;饥饿幼虫无互相残食的习性,饥饿365d以上的幼虫,其成虫生殖力下降60%以上。在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75%左右条件下,花斑皮蠹末龄幼虫头数(x)的对数值-logx与其化蛹历期(Y)间呈近似的线性关系:Y=9.75+14.58logx。其发育的适温范围27.8℃-35℃,当温度高于37.8℃或低于17.8℃时,其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5℃、15.9℃、14.6℃、13.6℃、15.5℃,有效积温分别为113.25 d·℃、513.43 d·℃、71.29 d·℃、43.67 d·℃、716.67d·℃。利用控温设置防治结果表明,越冬幼虫在温度为-30℃条件下处理1-2d、-25℃处理3-5d、-20℃处理5-7d,生长期幼虫在-20℃处理1-2h、其它虫态处理2-3d, 50℃条件下处理3-4个小时、60℃条件下处理1-2个小时,其死亡率均达到100%。采用点滴法测定了4种供试药剂对花斑皮蠹3-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京绿一号1200倍(含0.38%苦参碱)和24.5%虫无敌乳油2500倍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20%杀灭菊酯乳油3500倍,2.0%阿维菌素9000倍效果较差。花斑皮蠹不同虫态对磷化铝熏蒸剂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成虫、3-4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卵。当温度相同时,随着甲酸乙酯对花斑皮蠹成虫处理用量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花斑皮蠹成虫的死亡率越高;在温度为20-35℃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酸乙酯对花斑皮蠹成虫的熏蒸效果降低,20℃时熏蒸效果最好;用50g/m3甲酸乙酯熏蒸48h或55g/m3熏蒸24h,各虫态的死亡率均达到100%。25℃下,用溴甲烷与磷化氢两种药剂以100﹕1、100﹕2、100﹕5、100﹕10的比例熏蒸花斑皮蠹3-4龄幼虫各5h,用Bliss的独立联合作用和Sun的共毒系数进行评价,效果表明四种比例均能使溴甲烷增效,但以100﹕5的比例使用最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文献综述1.1 昆虫标本害虫种类研究现状1.2 花斑皮蠹研究现状1.2.1 分布1.2.2 特点1.2.3 形态1.2.4 生物学1.2.5 防治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4 论文设计思路第一章 昆虫标本害虫的种类调查1.1 研究方法1.2 研究结果及分析1.2.1 昆虫标本害虫种类1.2.2 昆虫标本害虫优势类群分析1.2.3 不同种类昆虫标本的受害情况1.3 结论第二章 花斑皮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2.1 研究材料2.1.1 供试昆虫2.1.2 主要仪器2.2 研究方法2.2.1 花斑皮蠹的生活史2.2.2 花斑皮蠹生活习性2.2.3 花斑皮蠹的发育动态2.2.4 虫口密度对末龄幼虫化蛹的影响2.3 结果与分析2.3.1 花斑皮蠹外部形态2.3.2 花斑皮蠹生活史2.3.3 花斑皮蠹越冬场所调查2.3.4 花斑皮蠹发生规律研究2.3.5 花斑皮蠹生活习性2.3.6 花斑皮蠹的发育动态2.4 小结2.4.1 生活史及发生规律2.4.2 生活习性2.4.3 花斑皮蠹的发育动态2.4.4 虫口密度对末龄幼虫化蛹的影响2.5 讨论第三章 温度对花斑皮蠹发育的影响研究3.1 研究材料3.2 研究方法3.2.1 试验条件的设置3.2.2 温度对花斑皮蠹预蛹、蛹的发育及成虫的羽化的影响3.2.3 温度对成虫寿命的影响3.2.4 温度对花斑皮蠹雌虫的产卵情况3.2.5 温度对花斑皮蠹幼虫发育的影响3.2.6 花斑皮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3.3 结果与分析3.3.1 温度对花斑皮蠹预蛹、蛹的发育及成虫的羽化的影响3.3.2 温度对花斑皮蠹成虫寿命的影响3.3.3 不同温度下花斑皮蠹雌虫的产卵情况3.3.4 温度对花斑皮蠹幼虫发育的影响3.3.5 花斑皮蠹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测定3.4 小结3.5 讨论第四章 花斑皮蠹的温控防治研究4.1 研究材料4.2 研究方法4.2.1 试虫准备4.2.2 试验处理设置4.2.3 试验方法4.2.4 处理后试虫的饲养及死亡标准4.3 结果与分析4.3.1 低温处理花斑皮蠹越冬幼虫4.3.2 高温处理花斑皮蠹越冬幼虫4.3.3 低温处理花斑皮蠹生长期各虫态4.4 小结4.5 讨论第五章 花斑皮蠹的化学药剂防治研究5.1 试验材料5.1.1 供试药剂5.1.2 试虫及饲料配比5.1.3 试验仪器5.2 试验方法5.2.1 四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防治效果研究5.2.2 花斑皮蠹不同虫态对熏蒸剂磷化铝的敏感性5.2.3 甲酸乙酯对花斑皮蠹的熏蒸活性5.2.4 溴甲烷和磷化氢混用对花斑皮蠹幼虫的熏蒸毒力5.3 结果与分析5.3.1 四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防治效果研究5.3.2 花斑皮蠹不同虫态对熏蒸剂磷化铝的敏感性5.3.3 甲酸乙酯对花斑皮蠹的熏蒸活性5.3.4 溴甲烷和磷化氢混用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力测定5.4 小结5.5 讨论第六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花斑皮蠹论文; 生物学特性论文; 杀虫剂论文; 防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