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样机的仿真过程及其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浩[1](2020)在《基于座椅生产线的换模小车总体设计与仿真研究》文中提出自动换模小车针对汽车座椅环形生产线上的模具搬运和卸载工作而设计的。在此之前汽车座椅模具的搬运和装载都是人工完成的,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且耗时长,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自动换模小车的提出和设计初衷是为了代替高额的人工成本、减少企业停线换模的时间,实现不停产线换模,使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大化。首先根据座椅环形线现场的工艺布局以及环形线上台车的机械结构特征,进行换模小车的机械设计需求分析。利用将换模小车进行功能层级化的设计,即不同的层级完成不同的设计需求。接下来是气动回路系统的设计,包括气缸的选型和计算,以及气动回路的优化设计。对起重臂和传送台结构做运动学分析,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对机构执行换模时的负载环境。通过透视仿真数据来指导数字样机模型的设计和优化,利用虚拟样机技术监测仿真过程中气缸的驱动力以及传动轴的驱动力矩的变化情况。在控制系统方面形成了以“机电-气动-PLC”为核心的控制体系。根据气动原理图以及换模小车的机械结构特征对传感器的布局进行设计,传感器对于检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位置和气缸活塞位置尤为的关键。在气动控制系统中引入智能从站模块—阀岛进行分布式从站的设计。在自动换模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难点,是换模小车对于36工位上目标台车的识别、定位与追踪问题。核心难点将会通过36工位中每辆台车的动态物理偏移量的计算、换模方案的可行性判断来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并且利用SCL语言编写自动换模小车对目标台车的识别与追踪程序,以及气缸的执行程序。最后利用博图软件中的PLC—Simulation模块进行程序仿真与调试,验证程序编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传统机械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将虚拟样机技术融入机械设计之中,在无需构建物理原型的情况下利用仿真结果指导工程设计,缩小设计周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设计气动控制系统,编写气动执行程序。论文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包括气动元件的计算选型、气动回路设计优化、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以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符合当今企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率的发展方向。
何俊杰[2](2019)在《基于响应面法的脱水机动力学特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洗衣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白色家电,其声振性能不但深刻影响了使用者的生活体验,而且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追寻洗衣机声振性能的优势性,本文以某型波轮式脱水机为研究对象,以得到更优的悬挂系统参数组合为最终目标,基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仿真研究三个方向的研究方法,针对悬吊元件多自由度方向上的刚度值和阻尼值进行了动力学优化研究。本文基于矢量分析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并围绕脱水机的实体样机模型展开了模态测试试验、筒体振幅测试试验和参数测试试验。通过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试验的规范性。本文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研究对象的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并利用数据验证了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本文以响应面法为理论基础,结合虚拟样机仿真模型,拟合出了脱水机筒体振幅与关键参数的响应面模型,并验证了响应面模型的可靠性。合理选择和改进优化算法,针对得到的响应面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了最终的参数优化结果并将优化参数代入虚拟样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某型波轮式脱水机的抑振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齐良钊[3](2018)在《橡胶履带机器人动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橡胶履带机器人由于履带与地面接触面大、压强小、附着性能优越、越障能力强等优点,已经成为军用、工业用、民用的首选。小型履带式移动遥控机器人具有质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通常用于矿山隧道、工业工厂运输、军事越野运输和作战等复杂的环境。人们对橡胶履带机器人的越障性能不断地加大研发力度,但是由于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未知性、动态性,在目前相关技术水平下,橡胶履带机器人需要实现完全的自主越障行动还比较困难,因此对其动态特性研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橡胶履带机器人的动态特性研究也会越来越全面,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会逐渐考虑完全。本文通过大量的参考文献,研究了橡胶履带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阻碍现阶段发展的问题,通过对ZD-650型橡胶履带机器人进行动态特性研究,推导了直线动力学数学模型和转向动力学数学模型,其中转向动力学模型分别以考虑理想模型、考虑滑移因素影响模型和考虑离心力因素影响模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橡胶履带机器人的运动和轨迹关系的重点在研究机器人的动力学数学方程,橡胶履带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是描述机器人物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包含了机器人的位置、运动速度、加速时的加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时间的微分,是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分析、位置跟踪和控制实现的主要依据。本文依托Simulink软件对橡胶履带机器人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在已经建立了理想动力学数学模型、考虑滑移因素影响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和考虑离心力因素影响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仿真方框图,分别针对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主要参考指标为:主动轮转速比、转向角速度、转向半径、内外侧驱动力、转向中心偏移量、不同转向角速度对偏移量的影响、不同速度对偏移量的影响,以此对橡胶履带机器人进行部分动态特性分析。紧接着,在原有的动态特性仿真基础上,叙述了多体系统动力学,并用RecurDyn软件构建了ZD-650型橡胶履带机器人虚拟样机,搭建了橡胶履带机器人的行走系统,构建了不同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出橡胶履带机器人在不同的路况下的运动轨迹和动态特性。与Simulink动态特性研究一起验证了理想模型、考虑离心力、考虑滑移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为ZD-650型橡胶履带机器动态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张思[4](2018)在《面向压力机多连杆机构的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作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我国在汽车、通信、电器电子等领域高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金属冲压零部件的市场需求,冲压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传动系统的设计是冲压机床设计的重要环节,传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床的性能和质量,同时也将对驱动电机选型、机身强度、机床寿命、加工噪音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某型多连杆压力机六连杆传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完成对该机构设计参数的优化提取,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实际机床产品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某型多连杆压力机六连杆传动机构构型,完成了模型的简化,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数学方程,并借助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完成了对该机构的参数化建模,初步分析了机构输出特性与结构设计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基于特定的冲压工艺要求,在综合考虑传动系统冲压工艺的吻合程度、稳健性、传动效率、行程速比系数、连杆重量等多个设计指标的情况下,建立了该型六连杆机构运动学和静力学两个学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试验设计技术完成了设计变量的灵敏度分析和相关性检验,为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提供了依据。进一步的,采用近似建模技术实现了该构型的建模工作,并验证了该近似模型的精度。然后,本文改进了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型六连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静力学的多目标协同优化,提取了多目标条件下各优化设计变量的Pareto解集,并基于六西格玛稳健性设计理论进一步对上述Pareto解集进行了优化筛选,最终确定了六连杆传动机构的最优结构设计参数组合。最后,本文在前述优化设计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该型六连杆机构的双点式多连杆压力机虚拟样机,通过对该虚拟样机的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结果。
李豪亮[5](2017)在《水下机械臂运动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下机械臂作为一个辅助机械,在水下开采、水下探索、水下装置的布放等领域特别是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布放与回收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作为水下机械臂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机械臂在水中的运动特性研究是机械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复杂水下环境,建立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研究模型,并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通过机械臂运动学分析,建立了针对水下机械臂的运动结构和运动过程的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机械臂不同部件的位姿关系,对运动路径进行优化。在运动仿真的基础上,加入自身与环境受力关系,考虑机械臂水下工况环境以及机械臂动力系统,建立了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械臂工作过程进行动力仿真。仿真中通过分析水下工况产生的复杂流体力学问题,借助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机械臂水下运动产生的定常阻力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切片理论对非定常运动产生的附加质量力矩进行计算。将分析结果以连续方程的形式嵌入到动力学仿真过程中,从而解决动力学仿真中的关键的流体力学问题,是保证水下机械臂动力仿真精确完整的重要内容。仿真过程以虚拟样机技术(VPT,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为基础,通过对机械臂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机械臂运动轨迹与运动空间进行预测,完善运动设计。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机械臂驱动系统在水下运动过程中的驱动力变化,分系驱动力与运动位姿关系,得到驱动力矩极限工况,为动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将动力学仿真结果反馈至运动仿真,进一步完善运动设计。最终,通过对水下机械臂进行完整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研究,得到针对机械臂水下工况的仿真方法,解决机械臂水下工况产生运动与动力问题,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郭远虎[6](2017)在《滚筒洗衣机动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滚筒洗衣机因其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选择洗衣机时的首选。然而其在脱水时产生的振动与噪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而且也制约着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以创维的F751202ND-银蓝直驱式滚筒洗衣机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在脱水工况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洗衣机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结合该洗衣机的结构特点,在对其动力学性能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对其结构进行适当的简化以建立力学模型,再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该洗衣机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获得了脱水工况下该洗衣机外筒的振动响应,为进一步研究洗衣机的动态响应与结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三维软件UG中完成该洗衣机的装配体模型,并利用ADAMS建立滚筒洗衣机参数化的虚拟样机模型,基于ADAMS中的设计研究功能评估了悬挂系统动力学特性对弹簧刚度系数、弹簧原长、阻尼系数、弹簧安装角度及阻尼安装角度的敏感度。在ADAMS/Insight中进行试验设计和优化分析,对悬挂系统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使悬挂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改善。(3)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建立了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生成了箱体的模态中性文件,在ADAMS中对箱体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建立滚筒洗衣机刚柔耦合模型,对其在脱水工况下箱体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4)搭建了用于测试滚筒洗衣机动态特性的试验平台,通过将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及软件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模型与洗衣机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
闫雪锋[7](2015)在《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产品是系统组成复杂、研发过程复杂、管理复杂的一类产品,如航空航天器、汽车等,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装备。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是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并替代物理样机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构建具有良好平台独立性和规约性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可以更好、更快地产品设计,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有建模方法主要针对模型规范化定义,模型之间数据关联及语义关系松散,难以实现更高抽象层次的语义表达,不能直接提取学科模型并进行工程应用。为此,本文从统一建模需求和建模过程出发,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汽车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为典型代表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的统一建模提供有效的、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并定义了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体系概念模型,并对模型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分析,提出了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对统一建模方法基本概念、技术框架、主模型、学科模型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模型定义、构成及形式化表示,并从学科模型的构成、构建过程、提取方法及其CAD/CAE信息联动等方面分析、验证统一建模方法,从而建立了实现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生命周期多阶段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统一模型表达、构建方法以及过程表示等基础理论。2.针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模型构建,本文首先分析统一建模的意义和建模过程,提出了基于元模型建模思想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并从元模型方法、元模型建模层次、面向对象方法、STEP标准以及基于元数据的统一模型构成五个方面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表达的统一模型进行分析和形式化表示,从而为主模型的构建和表示提供了方法实现基础。3.为实现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有效表达主模型,本文研究分析了主模型定义及构成,提出了以过程、产品、资源以及知识的元数据表达的主模型,从而对主模型进行了描述。4.构建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生命周期各阶段学科模型是验证并应用主模型的关键。对学科模型的构建过程、映射方法研究分析,提出了利用元模型的组元“方法”由主模型提取学科元模型,并实例化为学科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MBD方法、参数化建模与特征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技术、网格自动划分技术及划分算法,从而实现学科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为工程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5.为实现以汽车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为例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搭建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研究分析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建模过程,并构建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表达的主模型及其学科模型,从而实现工程分析。
孙健[8](2013)在《熨平板动态特性及其振动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混凝土摊铺机是铺筑高等级路面的主要设备,是边走边作业的施工机械,熨平板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所摊铺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解决摊铺机熨平板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振动过大、振动均匀性差等问题,本文建立了熨平板的动力学模型及虚拟样机模型,对熨平板的动态特性及振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熨平板各参数对其振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结构参数调整,使熨平板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工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工程价值。首先,通过对熨平板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熨平板压实装置双振捣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双振捣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熨平板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熨平板在不同参数下的动态特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法对熨平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系统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其静态变形和主要的振动模态及模态频率。基于模态分析结果,采用灵敏度分析法对熨平板结构进行动力学修改,通过结构优化提高熨平板的刚度,使熨平板的各阶模态频率多数避开了工作频率,提高了熨平板的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依据熨平板的实物模型,建立了熨平板的可视化三维数字模型,根据熨平板的实际约束状态,将斜支撑和动臂视作柔性体,采用ADAMS软件建立了熨平板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详细分析了熨平板在不同作业参数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并设计及进行相应的实物试验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研究,发现了熨平板各作业参数对其振动稳定性的的影响规律,为摊铺机熨平板的设计及施工参数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最后,进行系统结构的改进设计的研究。依据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及动态分析结果,研究提高熨平板振动稳定性的方法。通过优化调整振动机构的结构参数,提高熨平板的横向振动稳定性;对双振捣机构进行惯性力平衡分析,优化其结构参数,减少双振捣机构产生的惯性力对熨平板的影响;研究熨平板的振动机构安装位置及双振捣机构间相位差对熨平板动态特性的影响。以数字方式进行,避免了物理样机的重复建造和改制,能够很好的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且使后续建造的物理样机的性能更加可靠和成熟。通过对熨平板改进前后的对比分析,得到改进后,熨平板的振动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改进效果显着。
马冰冰[9](2013)在《大型压铸设备合模机构的仿真分析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压铸机的开发中普遍采用有限元分析、虚拟样机技术等现代设计分析技术,设计制造的整机在性能稳定性、可靠性、舒适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而国内压铸机的开发技术在这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压铸机制造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以经验为主的传统设计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能满足现代需求的新的设计方法。合模机构是压铸机的基础部件,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压铸件的品质及压铸机整机的性能。所以本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着重对广东伊之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的DM2500型压铸机的合模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提供的图纸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NGINEER建立压铸机的整机实体模型,进而建立压铸机的虚拟样机模型。(2)对压铸机的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合模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利用ADAMS对压铸机的合模机构进行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掌握各部件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而进行多柔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以更好的符合实际情况,为多柔性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提供思路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寿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4)利用ADAMS/Vibration模块取代有限元软件,以一种更合理的和更有效的新方式对压铸机合模机构进行整机柔性体模态分析,了解合模机构的动态特性,为谐响应分析和动力学优化提供依据。(5)对压铸机的合模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合模机构的扩力系数,即在同等驱动力下实现更大的锁模力,提升压铸机的整体性能。本文对压铸机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分析,掌握了关键部件速度、加速度、力学等特性,研究表明压铸机的动强度和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对合模机构整机的模态分析,证明了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对大型复杂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高效性,获取了合模机构的前2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减少振动和噪声提供依据;对合模机构的结构优化,把扩力系数提至23.59,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般26左右),提高工作效率和节能水平,提高了压铸机的整机品质和质量。
贾东亮[10](2013)在《基于新型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的关键设备磨煤机的研究》文中认为煤粉制备工艺是将煤磨制成一定粒度的煤粉并输送至锅炉或储存仓的所有设备及参数所组成的工艺。电站锅炉所采用的大型煤粉制备工艺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中储式和直吹式两种工艺,而工业锅炉所需的中小型煤粉制备工艺研究较少,且随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的应用与推广,对中小型煤粉制备工艺的需求也愈来愈急迫。磨煤机是把煤块磨成煤粉的机械,它是煤粉制备工艺的核心关键设备。对磨煤机的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高速、中速和低速三大类产品,但是国内对磨煤机的研究,多数是对磨煤机进行整体性研究、整机性能特性研究等,很少有针对某种制粉工艺进行的新型磨煤机的设计研究和加载系统机械结构上的研究。本文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一套年产量百万吨级的新型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并针对新工艺,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限元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中速磨煤机,对磨煤机的加载机构进行了设计,最后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磨煤机进行了虚拟实验验证。工艺的设计,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开式和闭式煤粉制备工艺,然后介绍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现在使用的煤粉制备工艺和设备并指出该套工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设计出了年产量百万吨级的新型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的工艺流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原煤仓的体积为1500m3,储粉仓的体积为750m3,通过选取得到热风炉采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发的煤粉燃烧器热风炉,除尘器采用布袋式除尘器。本文完成了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选型,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效煤粉锅炉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也为中小型煤粉制备工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磨煤机的设计,首先针对新型工艺、使用要求和机械设计要求等三方面对磨煤机的设计提出了设计要求。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得到了磨煤机类型为中速辊环式,传动形式为三级减速,加载系统为液压式,分离器为组合式。通过比较分析,应用机械原理相关知识设计了新型加载机构,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和力的计算,得到了加载机构的自由度为2,滑块的移动距离为131mm,加载外力需要177KN。另外还对磨辊轴进行了设计,首先根据一般轴类零件的设计方法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设计的磨辊轴进行强度校核。最后将设计和选用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绘制了新型磨煤机的总装配图。本文提出的磨煤机的设计要求对进一步研究磨煤机的性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加载机构的设计为后续的虚拟样机试验和仿真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样机的试制提供了相关参数参考,磨辊轴的设计将CAD与CAE技术有效结合,完整的展示了轴类零件的现代设计方法,对于工程实际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最后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设计的磨煤机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在运动学仿真中得到了加载机构的自由度为2,滑块位移为131.674mm,在动力学仿真中,在施加177KN的外力下得到的磨机加载力为33951.6N。仿真结果表明,磨煤机加载机构的运动符合设计要求,且磨煤机所需的加载力也与计算值基本相同。同时考虑特殊情况下加载力的变化情况,得出本文设计的加载机构在特殊情况下仍然满足加载力的需求。本文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到磨煤机等煤化工机械的设计研制中来,为磨煤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帮助,也为煤化工机械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实际需求入手,简述了煤粉制备工艺和磨煤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煤粉制备工艺的设计,钊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现有制粉工艺的不足,通过对比分析设计出了一套符合煤粉锅炉事业发展需求的年产量在一百万吨级的新型中储式煤粉制备工艺,并对其中的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和计算。第三章为简述磨煤机的设计要求,分别从煤粉制备工艺角度、使用者角度和机械设计角度对新型磨煤机的设计提出了要求。第四章为磨煤机的设计,通过对现有加载机构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各自的优点,设计了一种便于检修的加载机构,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参数计算。另外应用现代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流程:理论计算—二维图形—三维建模—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新型磨煤机的磨辊轴进行了设计和校核。第五章为虚拟样机仿真分析,首先简述了仿真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和ADAMS软件,选择了样机模型建立方法,应用Pro/E软件对新型磨煤机进行三维立体建模。然后在ADAMS中进行约束和载荷的设置,完成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第六章为全文总结,对所设计的煤粉制备工艺和磨煤机进行,指出还存在的问题。对煤粉制备工艺和磨煤机的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以及对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二、虚拟样机的仿真过程及其建模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样机的仿真过程及其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座椅生产线的换模小车总体设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多刚体运动学、动力学研究与发展 |
1.2.2 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构运动学中研究与应用 |
1.2.3 虚拟样机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 |
1.2.4 PLC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5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自动换模小车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
2.1 自动换模小车机械结构的需求分析 |
2.1.1 座椅环形线的整体机械结构概括 |
2.2 自动换模方案设计 |
2.2.1 座椅环形线换模的三种情景分析 |
2.2.2 环形线上三种自动换模方案的设计 |
2.3 自动换模小车总体机构设计分析 |
2.4 自动换模小车传动机构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压驱动系统的设计 |
3.1 气压驱动系统的硬件选型 |
3.1.1 气缸的选型与计算 |
3.2 气动回路的设计 |
3.2.1 气动回路系统方案设计 |
3.2.2 安全回路设计 |
3.3 气动回路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UTODESK INVENTOR软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
4.1 Autodesk Inventor软件概述 |
4.1.1 运动仿真在三维设计中的作用 |
4.1.2 运动仿真输出结果 |
4.2 运动连接类型分析 |
4.3 举升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
4.3.1 机构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2 矢量方程解析法 |
4.3.3 机构运动学矩阵法分析 |
4.3.4 传送台机构多体坐标系的建立 |
4.4 举升机构运动学仿真的前期处理 |
4.4.1 简化模型,创建焊接组件 |
4.4.2 举升机构之间的运动连接分析 |
4.4.3 举升机构驱动条件设置 |
4.4.4 仿真结果输出 |
4.5 传送台运动学仿真分析 |
4.5.1 传送台运动连接分析 |
4.5.2 传送台驱动条件设置 |
4.6 仿真结果的输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
5.1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 |
5 .1.1 PLC的基本构成 |
5.1.2 基于PROFIBUS DP的总线通信 |
5.1.3 接近开关传感器的应用 |
5.1.4 阀岛的应用 |
5.1.5 PLC的程序结构 |
5.2 自动换模的关键技术研究 |
5.2.1 环形生产线上36工位台车的定位 |
5.2.2 目标台车的识别 |
5.2.3 预换模方案的可行性判断 |
5.2.4 PLC程序设计与分析 |
5.3 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5.3.1 现场传感器的分布 |
5.3.2 气缸顺序动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7-PLCSIM软件的运行和测试 |
6.1 S7-PLCSIM简介 |
6.2 利用博图软件创建PROFIBUS-DP智能从站通信 |
6.3 气动执行程序的调试 |
6.4 目标台车的定位到同步窗口追踪的程序调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基于响应面法的脱水机动力学特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洗衣机发展历史 |
1.2 洗衣机减振降噪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波轮式脱水机悬挂系统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悬挂系统模型简化 |
2.3 悬挂系统数学建模 |
2.3.1 数学建模理论 |
2.3.2 参考坐标系的建立 |
2.3.3 悬吊元件的动力学建模 |
2.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悬挂系统的相关参数获取 |
2.4.1 悬挂系统的相关参数 |
2.4.2 悬吊元件的关键参数 |
2.5 悬挂系统的模态试验验证 |
2.5.1 模态试验标准 |
2.5.2 模态试验设计 |
2.5.3 模态结果对比 |
2.6 悬挂系统的振幅试验验证 |
2.6.1 振幅试验标准 |
2.6.2 振幅试验设计 |
2.6.3 振幅结果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样机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软件 |
3.2.1 虚拟样机技术 |
3.2.2 MSC.ADAMS软件介绍 |
3.3 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建立 |
3.3.1 样机模型简化 |
3.3.2 波轮式脱水机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建立 |
3.4 仿真试验和结果对比 |
3.4.1 仿真试验 |
3.4.2 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响应面法理论基础与建模 |
4.1 引言 |
4.2 响应面基本理论 |
4.2.1 响应面法基本概括 |
4.2.2 响应面法原理 |
4.2.3 响应面模型精度验证 |
4.3 试验方法设计 |
4.3.1 全因子试验设计 |
4.3.2 均匀试验设计 |
4.3.3 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 |
4.4 脱水机振幅的响应面建模 |
4.4.1 建模准备 |
4.4.2 响应面模型建立 |
4.4.3 模型精度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悬挂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优化算法 |
5.2.1 粒子群算法 |
5.2.2 人工蜂群算法 |
5.2.3 遗传算法 |
5.3 优化算法的选择和改进 |
5.3.1 优化算法的选择 |
5.3.2 优化算法的改进 |
5.3.3 参数优化及算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橡胶履带机器人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履带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近况 |
1.2.3 履带移动机器人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橡胶履带机器人动态特性分析 |
2.1 橡胶履带机器人结构 |
2.2 动力学数学推导 |
2.2.1 直线运动分析 |
2.2.2 转向动力学 |
2.2.3 转向动力学影响因素 |
2.3 运动学数学推导 |
2.3.1 建立坐标系 |
2.3.2 转向运动影响因素 |
2.3.3 不同运动状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橡胶履带机器人动态特性仿真 |
3.1 Matlab/Simulink功能简介 |
3.2 Simulink建模分析 |
3.2.1 仿真参数 |
3.2.2 系统方框图 |
3.2.3 不同模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橡胶履带机器人虚拟样机 |
4.1 多体系统动力学 |
4.1.1 多体系统动力学应用 |
4.1.2 机器人行走系统概述 |
4.2 橡胶履带机器人行走系统集合 |
4.3 地面-履带动力学建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橡胶履带机器人虚拟样机仿真 |
5.1 虚拟样机仿真 |
5.1.1 直线路面 |
5.1.2 倾斜路面 |
5.1.3 直角转弯路面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面向压力机多连杆机构的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多连杆压力机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1.3 多目标求解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连杆机构的建模分析 |
2.1 多连杆压力机分类 |
2.2 六连杆机构运动学数学分析 |
2.3 六连杆机构的参数化建模 |
2.3.1 ADAMS软件简述 |
2.3.2 新建设计变量 |
2.3.3 坐标点参数化 |
2.3.4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4 六连杆机构的仿真结果分析 |
2.4.1 运动学分析 |
2.4.2 传动效率分析 |
2.5 连杆的有限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连杆机构的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及近似模型建立 |
3.1 六连杆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设计变量 |
3.1.2 约束函数 |
3.1.3 目标函数 |
3.2 Isight软件简介 |
3.3 基于试验设计的灵敏度分析 |
3.3.1 试验设计方案选择及平台搭建 |
3.3.2 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
3.4 六连杆机构优化的近似模型建立 |
3.4.1 六连杆机构近似建模技术的选择 |
3.4.2 Kriging近似建模计算原理 |
3.4.3 六连杆机构Kriging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多粒子群算法的六连杆机构多目标协同优化 |
4.1 六连杆机构优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
4.2 改进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 |
4.2.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描述 |
4.2.2 种群拓扑结构 |
4.2.3 协同粒子与虚拟中心 |
4.2.4 正交初始化策略 |
4.2.5 种群多样性评价指标 |
4.2.6 算法实现过程 |
4.3 六连杆机构多目标优化设计实现 |
4.3.1 基于Isight的优化平台搭建 |
4.3.2 Pareto最优解的描述 |
4.3.3 优化结果分析 |
4.4 六连杆机构的稳健性分析 |
4.4.1 稳健性设计方法 |
4.4.2 六连杆机构稳健性设计目标 |
4.4.3 六西格玛稳健性设计流程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多连杆压力机建模与仿真 |
5.1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建模流程 |
5.1.1 虚拟样机技术 |
5.1.2 六连杆机构虚拟样机建模流程 |
5.2 样机模型的仿真分析 |
5.2.1 多连杆传动部分转动惯量 |
5.2.2 多连杆传动部分扭矩 |
5.2.3 样机分析结果及实际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水下机械臂运动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下机械臂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水下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
1.2.1.1 水下机械臂运动学研究 |
1.2.1.2 水下机械臂动力学研究 |
1.2.2 虚拟样机技术在水下机械臂研究中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水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研究 |
2.1 水下机械臂几何模型 |
2.2 水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方法 |
2.2.1 水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基础 |
2.2.2 串联多体系统的运动学分析 |
2.3 水下机械臂运动学仿真方法 |
2.4 水下机械臂运动预测与运动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研究 |
3.1 水下机械臂动力学分析方法 |
3.2 水下机械臂动力学仿真方法 |
3.3 水下机械臂流体计算方法 |
3.3.1 定常压差阻力的CFD仿真计算 |
3.3.2 附加质量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
3.3.3 数据整理分析与嵌入 |
3.4 水下机械臂驱动力预测与动力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滚筒洗衣机动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洗衣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数学建模研究法 |
1.2.2 软件仿真研究法 |
1.2.3 试验研究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滚筒洗衣机悬挂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2.1 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1 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组成 |
2.1.2 滚筒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
2.2 悬挂系统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2.1 悬挂系统平面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2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分析 |
2.2.3 悬挂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3 动力学方程数值仿真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滚筒洗衣机虚拟样机模型及参数优化 |
3.1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软件介绍 |
3.1.1 虚拟样机技术 |
3.1.2 ADAMS软件介绍 |
3.2 滚筒洗衣机虚拟样机的建立 |
3.2.1 滚筒洗衣机三维装配体模型的建立 |
3.2.2 滚筒洗衣机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3.2.3 滚筒洗衣机虚拟样机模型的校核 |
3.3 虚拟样机的仿真计算 |
3.3.1 仿真计算前系统设置 |
3.3.2 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分析 |
3.4 ADAMS参数化基本理论 |
3.5 悬挂系统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3.5.1 创建设计变量 |
3.5.2 悬挂系统的参数化 |
3.5.3 目标函数的创建 |
3.6 参数化模型的设计研究 |
3.7 参数化模型的试验设计与优化分析 |
3.7.1 参数化模型的试验设计 |
3.7.2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滚筒洗衣机刚柔耦合模型 |
4.1 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介绍 |
4.2 箱体的柔性化及模态分析 |
4.2.1 ADAMS/F lex与Hyper Mesh介绍 |
4.2.2 箱体模态中性文件的生成 |
4.2.3 箱体的模态分析 |
4.3 滚筒洗衣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4.4 洗衣机刚柔耦合模型的仿真分析 |
4.4.1 ADAMS仿真求解器的选择 |
4.4.2 优化前后箱体的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滚筒洗衣机振动测试试验 |
5.1 振动测试技术基础介绍 |
5.2 虚拟仪器及Tracer DAQ介绍 |
5.2.1 虚拟仪器概念 |
5.2.2 虚拟仪器的体系结构 |
5.2.3 Tracer DAQ介绍 |
5.3 振动测试平台建立 |
5.3.1 试验硬件的选择 |
5.3.2 试验硬件系统建立 |
5.3.3 试验软件系统介绍 |
5.3.4 试验数据处理方式 |
5.4 试验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技术分析 |
1.2.1 产品设计及虚拟样机技术发展历程 |
1.2.1.1 产品设计 |
1.2.1.2 虚拟样机技术与产品设计发展历程 |
1.2.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1.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
1.3.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 |
1.3.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建模技术 |
1.3.3 多领域仿真 |
1.3.4 多学科设计优化 |
1.3.5 系统集成 |
1.4 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1 虚拟样机统一模型构建 |
1.4.2 统一模型表达 |
1.5 研究内容 |
1.6 全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
2.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 |
2.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
2.2.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体系 |
2.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 |
2.3.1 主模型分析 |
2.3.2 主模型的实例化模型表示 |
2.4 学科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 |
2.4.1 学科模型建模过程 |
2.4.2 学科模型提取方法 |
2.4.3 学科模型的几何信息与工程特征属性信息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3.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 |
3.1.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 |
3.1.2 统一建模 |
3.1.2.1 统一建模的意义 |
3.1.2.2 统一建模过程分析 |
3.2 元模型建模 |
3.2.1 元模型与元模型建模 |
3.2.2 元模型基本要素 |
3.2.3 元模型建模层次 |
3.2.3.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元模型建模设计分析 |
3.2.3.2 虚拟样机元模型建模层次分析 |
3.2.4 面向对象的元模型表达 |
3.2.4.1 面向对象方法 |
3.2.4.2 面向对象的元模型表达 |
3.3 元模型的建模数据分析 |
3.3.1 元数据概念模型 |
3.3.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元数据表示 |
3.3.2.1 过程元数据 |
3.3.2.2 产品元数据 |
3.3.2.3 资源元数据 |
3.3.2.4 知识元数据 |
3.4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形式化表示 |
3.4.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 |
3.4.2 STEP标准简介 |
3.4.2.1 STEP标准的体系结构 |
3.4.2.2 中性文件的表达 |
3.4.2.3 中性文件实施原理 |
3.4.2.4 ROSE库 |
3.4.3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设计元模型形式化表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表达与学科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4.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 |
4.1.1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定义 |
4.1.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主模型构成及表达 |
4.1.2.1 过程元数据模型 |
4.1.2.2 产品元数据模型 |
4.1.2.3 资源元数据模型 |
4.1.2.4 知识元数据模型 |
4.1.3 主模型的表达 |
4.2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学科模型构建方法 |
4.2.1 学科模型构建过程分析 |
4.2.2 学科模型建立 |
4.2.2.1 学科元模型映射方法 |
4.2.2.2 学科模型 |
4.2.3 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定义(MBD)方法 |
4.2.4 基于MBD的学科模型CAD/CAE一体化建模 |
4.2.4.1 学科模型集成数据构成 |
4.2.4.2 学科模型集成数据表示 |
4.2.4.3 学科模型的CAD/CAE集成数据联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学科模型实现 |
5.1 运动学结构仿真模型 |
5.1.1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及其数据信息分析 |
5.1.2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 |
5.1.2.1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1.2.2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 |
5.1.2.3 运动结构仿真模型实现 |
5.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5.2.1 有限元模型及其数据信息分析 |
5.2.2 有限元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2.3 有限元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 |
5.2.4 有限元模型实现 |
5.3 电子控制模型 |
5.3.1 电子控制模型及其数据信息分析 |
5.3.1.1 AP210介绍 |
5.3.1.2 电子控制模型的模式 |
5.3.2 电子控制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3.3 电子控制模型的信息关联 |
5.3.4 电子控制模型的实现 |
5.4 液压分析模型 |
5.4.1 液压分析模型及其数据信息 |
5.4.2 液压分析模型的提取过程分析 |
5.4.3 液压分析模型的CAD/CAE一体化建模及模型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及应用 |
6.1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 |
6.1.1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框架 |
6.1.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统一建模设计系统的建立 |
6.1.2.1 统一建模设计系统中性文件的读取模块 |
6.1.2.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中性文件的生成模块 |
6.1.2.3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中性文件实体属性的显示模块 |
6.1.2.4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读取数据库的属性值模块 |
6.1.2.5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的CAD/CAE工具接口模块 |
6.2 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设计过程建模分析 |
6.2.1 自动变速器 |
6.2.1.1 自动变速器结构分析 |
6.2.1.2 自动变速器各系统协同工作过程分析 |
6.2.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设计信息模型构建过程分析 |
6.2.3 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的设计信息模型 |
6.3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设计主模型构建 |
6.3.1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元数据模型 |
6.3.2 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主模型构建 |
6.4 自动变速器虚拟样机的学科模型提取及工程分析 |
6.4.1 行星齿轮机构运动学结构仿真分析 |
6.4.2 输出轴有限元分析 |
6.4.3 电子控制仿真分析 |
6.4.4 液力变矩器流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熨平板动态特性及其振动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摊铺机的发展概况 |
1.3 摊铺机熨平板的研究现状 |
1.4 虚拟样机技术发展概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熨平板装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2.1 熨平板压实工作机构简介 |
2.2 双振捣机构的结构分析 |
2.3 双振捣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2.4 熨平板装置动力学模型 |
2.5 振动微分方程求解 |
2.6 小结 |
3 熨平板装置结构动力学分析与修正 |
3.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3.2 熨平板静力分析 |
3.3 熨平板的固有特性分析 |
3.4 熨平板结构动力学修正 |
3.5 修改后熨平板的动态特性 |
3.6 小结 |
4 熨平板装置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
4.1 熨平板装置三维几何模型建立 |
4.2 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4.3 柔性体建模 |
4.4 双振捣和振动机构液压驱动模型建立 |
4.5 小结 |
5 熨平板装置虚拟样机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5.1 ADAMS 仿真计算方法 |
5.2 双振捣机构仿真分析与验证 |
5.3 振动机构仿真分析与验证 |
5.4 熨平板振动仿真分析与验证 |
5.5 小结 |
6 熨平板装置各参数对振动稳定性的影响 |
6.1 压实机构参数对熨平板动态特性的影响 |
6.2 摊铺材料刚度对熨平板动态特性的影响 |
6.3 偏心振动轴的位置对熨平板动态特性的影响 |
6.4 双振捣机构间相位差对熨平板动态特性的影响 |
6.5 熨平板改进前后振动稳定性对比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型压铸设备合模机构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压铸机合模机构的动力学仿真 |
1.3.2 压铸机合模机构的整机模态分析 |
1.3.3 压铸机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二章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2.1 刚体多体系统动力学 |
2.1.1 刚体系统中的坐标变换 |
2.1.2 刚体上任意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
2.1.3 空间自由刚体的变分运动方程 |
2.1.4 空间约束多体系统的运动方程 |
2.2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 |
2.2.1 模态叠加原理 |
2.2.2 柔体多体系统的坐标系 |
2.2.3 柔性体上任意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矢量 |
2.2.4 动能和质量矩阵 |
2.2.5 势能和刚度矩阵 |
2.2.6 能量损失和阻尼矩阵 |
2.2.7 柔体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模机构的运动学和力学特性分析 |
3.1 合模机构的工作原理 |
3.2 合模机构的运动学特性 |
3.2.1 中板行程 |
3.2.2 活塞杆行程 |
3.2.3 行程比计算 |
3.2.4 速比 |
3.3 合模机构力学特性 |
3.3.1 机构的锁模特性 |
3.3.2 液压油缸推力 |
3.3.3 扩力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模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4.1 基于 ADAMS 动力学仿真分析概述 |
4.2 合模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步骤 |
4.3 合模机构虚拟样机的建立 |
4.3.1 合模机构材料属性 |
4.3.2 实体模型的建立 |
4.3.3 实体模型导入 ADAMS |
4.3.4 合模机构的约束关系 |
4.3.5 约束冗余问题 |
4.3.6 摩擦力及驱动的设置 |
4.3.7 传感器及接触的设置 |
4.4 刚性系统的仿真分析 |
4.5 柔性系统的仿真分析 |
4.5.1 生成柔性体方法 |
4.5.2 柔性体替换刚性体 |
4.5.3 接触参数设置 |
4.5.4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模机构整机模态分析 |
5.1 装配体模态分析概述 |
5.2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
5.3 合模机构的模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
6.1 优化设计概述 |
6.2 合模机构的结构优化 |
6.3 参数化模型 |
6.4 设计变量的选取 |
6.5 约束条件的制定 |
6.6 结果分析 |
6.6.1 优化结果 |
6.6.2 优化前后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新型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的关键设备磨煤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1.2.1 煤粉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2 磨煤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设计 |
2.1 基本概念 |
2.2 现有工艺及其不足 |
2.2.1 现有工艺流程及其设备 |
2.2.2 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 |
2.3 新工艺及其设备选型 |
2.3.1 新工艺流程设计 |
2.3.2 附属设备和部件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磨煤机的总体设计分析 |
3.1 总体设计要求 |
3.1.1 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对磨煤机的设计要求 |
3.1.2 使用者对磨煤机的设计要求 |
3.1.3 机械设计对磨煤机的设计要求 |
3.2 新型磨煤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
3.2.1 新型磨煤机类型的选择 |
3.2.2 新型磨煤机传动形式的选择 |
3.2.3 新型磨煤机加载形式的选择 |
3.2.4 新型磨煤机分离器的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磨煤机的设计研究 |
4.1 新型磨煤机基本参数计算 |
4.1.1 新型磨煤机基本出力计算 |
4.1.2 新磨煤机功率及入口风量确定 |
4.1.3 磨煤机基本结构尺寸计算 |
4.2 新型磨煤机加载机构设计计算 |
4.2.1 加载机构类型及其不足 |
4.2.2 加载机构设计 |
4.3 磨辊轴的设计计算 |
4.3.1 磨辊轴的结构尺寸设计 |
4.3.2 磨辊轴的强度校核 |
4.4 喷嘴环的设计计算 |
4.5 新型磨煤机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磨煤机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
5.1 仿真与虚拟样机技术 |
5.1.1 仿真技术 |
5.1.2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软件 |
5.2 建立仿真模型 |
5.2.1 新加载机构的建立 |
5.2.2 磨辊总成的建立 |
5.2.3 磨环总成的建立 |
5.2.4 总装配体的建立 |
5.3 施加约束与运动驱动 |
5.3.1 施加约束 |
5.3.2 施加运动驱动 |
5.4 运动学仿真分析及结果 |
5.4.1 运动学仿真分析 |
5.4.2 运动学仿真结果 |
5.5 动力学仿真分析及结果 |
5.5.1 施加作用力 |
5.5.2 仿真分析及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四、虚拟样机的仿真过程及其建模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座椅生产线的换模小车总体设计与仿真研究[D]. 唐浩.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响应面法的脱水机动力学特性优化研究[D]. 何俊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橡胶履带机器人动态特性研究[D]. 齐良钊.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4]面向压力机多连杆机构的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研究[D]. 张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5]水下机械臂运动仿真研究[D]. 李豪亮.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6]滚筒洗衣机动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 郭远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7]复杂产品虚拟样机统一建模方法研究[D]. 闫雪锋.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8]熨平板动态特性及其振动稳定性的研究[D]. 孙健.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6)
- [9]大型压铸设备合模机构的仿真分析及优化[D]. 马冰冰. 华东交通大学, 2013(07)
- [10]基于新型半闭式煤粉制备工艺的关键设备磨煤机的研究[D]. 贾东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