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育和农艺性状基因在不同时空差异表达的分子剖析

水稻发育和农艺性状基因在不同时空差异表达的分子剖析

论文题目: 水稻发育和农艺性状基因在不同时空差异表达的分子剖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遗传学

作者: 郭龙彪

导师: 吴平,钱前

关键词: 水稻,株高,分蘖,种子休眠性,群体,群体,氮效率,基因差异表达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解析基因表达是发育遗传学的研究目标之一。根据发育遗传学理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性状的遗传特性是动态变化的,基因具有时空表达特性。而复杂性状可看作是一系列连续地简单特性(成分)构成的一个发育过程的终点。研究数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动态,能有效地检测出特定时段内基因表达的净遗传效应、发育性状的动态变化和特定时段内基因的表达情况。 本研究以典型的籼稻品种窄叶青8号(ZYQ8)/粳稻京系17(JX17)DH群体或珍汕97/明恢63的RIL群体及以它们的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采用条件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双氮环境下株高和分蘖、穗发芽发育行为和产量性状进行条件和非条件OTL定位,以阐明水稻株高和分蘖、穗发芽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规律;剖析不同成分控制的产量QTL,并探讨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发育数量性状的可能性。主要结果如下: 1.共检测到7个条件产量位点,分别位于第1、2、3、5、7和10染色体。其中3个QTL只有在两个产量因子共同作用下检测到。其余4个(yd1a、yd2b、ya7和yd10)条件产量QTL是只在单个产量因子作用时检测到。条件产量QTL比非条件产量QTL多4个。 在不同产量因子作用下,产量基因表达是有差异的。yd2b(RM207-RM208)的效应来自TP、yd10(RG239-C1633)的效应来自GN、yd7(RG128-C1023)的效应来自PSS和GW、yd1b(R532-G359)的效应来自GN、PSS和GW、yd1a(C2340-C86)的效应来自PSS。 通过成分QTL分析,影响最终产量的成分QTL比直接产量QTL定位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YDIYC)的条件QTL显示不同产量因子怎样影响产量的形成。例如,如果想从大穗的途径提高产量,我们通过MAS或图位克隆技术能直接用yd10或yd1a基因,增加粒数,因为这个QTL其他成分没有明显的负效应。类似的,ya7能通过GW途径提高产量,yd2b则通过多穗途径提高产量。 2.在双氮环境下检测到8个株高和6个分蘖的条件基因。在低氮环境下,ph-2和ph-10两个位点只能在1个时期检测到,而其他位点则能在2个或2个以上测定时期测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从“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1.1.1 差别筛选法

1.1.2 mRNA差别显示

1.1.3 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

1.1.4 扣除杂交法

1.1.5 高通量的差异分析

1.2 从“性状表型—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1.2.1 主效基因的分析法

1.2.2 数量性状基因的分析法

1.2.2.1 不同群体同一性状之间的差异比较

1.2.2.2 不同环境同一群体性状之间的差异比较

1.2.2.3 发育遗传学的动态分析

1.3 水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

1.3.1 水稻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1.3.2 水稻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进展

1.4 应用

1.4.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4.2 图位克隆

1.4.3 鉴定种质资源中的有利等位基因

1.4.4 分子设计育种

第2章 不同产量因子影响下产量QTL的差异表达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图谱构建

2.1.4 数据分析和非条件QTL定位

2.1.5 条件产量成分QTL定位

2.2 结果

2.2.1 均值、方差、相关分析

2.2.2 RIL群体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2.2.3 RIL群体单株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2.2.4 非条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QTL定位

2.2.5 条件产量QTL定位

2.3 讨论

第3章 双氮环境下控制水稻株高和分蘖发育QTL的差异表达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DH群体在高低氮环境及不同生育阶段株高和分蘖数的考察

3.1.3 连锁图和氮胁迫QTL定位

3.2 结果

3.2.1 频率分布

3.2.2 双氮环境下的QTL定位

3.3 讨论

第4章 不同发育时期水稻种子休眠基因的差异表达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非条件QTL分析

4.1.4 条件发育性状QTL分析

4.2 结果

4.2.1 种子休眠性表型

4.2.2 种子休眠和有效积温的关系

4.2.3 种子休眠的非条件QTL

4.2.4 种子休眠发育行为的QTL定位

4.2.5 上位性

4.2.6 与他人定位的种子休眠QTL整合比较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9-06

参考文献

  • [1].两个水稻叶形基因的精细定位及遗传分析[D]. 张小惠.四川农业大学2016
  • [2].miR396调控水稻产量的分子机理研究[D]. 高峰.武汉大学2015
  • [3].水稻长叶毛基因Hairy Leaf 6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D]. 孙文强.华中农业大学2017
  • [4].水稻CCT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和Hd1的重新克隆[D]. 章佳.华中农业大学2017
  • [5].fsv1水稻胚珠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及不育机理研究[D]. 杨丽玉.武汉大学2016
  • [6].水稻OsSEC18和OsVPS37基因的功能研究[D]. 孙允芳.武汉大学2013
  • [7].GWAS定位水稻苗期耐冷基因和抗白叶枯基因[D]. 王丹.湖南农业大学2017
  • [8].不同水稻品种对氮素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D]. 剧成欣.扬州大学2017
  • [9].水稻穗颈伸长基因EUI2(t)的精细定位与克隆[D]. 朱宏波.福建农林大学2003
  • [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D]. 陈志伟.福建农林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水稻分蘖和叶片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及突变体基因定位[D]. 姜华.扬州大学2008
  • [2].水稻分子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研究[D]. 叶少平.四川农业大学2005
  • [3].水稻不同品种抗旱机理和相关农艺性状QTL干旱特异表达研究[D]. 金千瑜.浙江大学2006
  • [4].两个水稻花器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D]. 薛大伟.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5].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D]. 吴伟明.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 [6].水稻耐盐相关QTL,SKC1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D]. 任仲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7].水稻低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OsPHR1和OsPHR2的研究[D]. 焦芳婵.浙江大学2005
  • [8].水稻耐盐性的遗传分析及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D]. 邱生平.南京农业大学2005
  • [9].水稻产量构成及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分析和一个穗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D]. 李余生.南京农业大学2005
  • [10].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和主效QTL近等基因系的构建[D]. 张玉山.华中农业大学2006

标签:;  ;  ;  ;  ;  ;  ;  

水稻发育和农艺性状基因在不同时空差异表达的分子剖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