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日趋减少,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公认的社会事实。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考研热”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考研日益成为继高考之后的第二种全国性大考。尽管研究生教育在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生教育中愈演愈热的报考热却在深层次上隐藏着潜在的风险。很多同学只是将考研当作就业的避风港或者提升自己学历和层次的跳板,而不是出于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学习的能力,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最本质目的。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考研更多的是一种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深造或者提升科研能力的考研,应该算是对稀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考研作为一种“选择”是源自于每个考研者所做出的理性判断,作为一种“被选择”则是出于制度安排的结果和社会环境影响所致。读研的机会成本问题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几乎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而社会学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以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对考研这种教育投资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考研作为一种个人的教育投资,虽然会得到预期的考研收益,但是无形中也会耗费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些就是考研的“机会成本”。对于考研者来说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如果不去考研而直接参加工作所能够获得的收益。考研作为一项投资,其收益肯定是考研者做出考研选择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进入就业市场的硕士毕业生越来越多,考研的投资回报率是否还有预期的那么高?考研的机会成本是减少还是增加了?这将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出发,结合人力资本理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对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考研热现象及原因做出分析,明确大学生做出考研选择的主要动机与目的。同时通过实证调查,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中对于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对考研的投资收益进行量化的考察和比较,并引入投资回报率和明瑟收益模型对考研和就业的决策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研究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本科毕业后考研的收益并没有明显大于本科毕业后就业的收益,考研的机会成本已经开始增加。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文综合个体理性选择和环境体制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制度作用对于个体选择的影响,分析了考研“个体选择”是如何变为“被选择”的,个体的理性选择是如何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最后,本文认为让考研回归理性的选择必须通过国家、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共同做出努力,从而使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假设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之处
  • 1.4.5 框架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考研热
  • 2.1.2 机会成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分层理论
  • 2.2.2 理性选择理论
  • 3 关于就业与考研的调查
  • 3.1 就业现状调查
  • 3.1.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 3.1.2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 3.1.3 小结
  • 3.2 考研现状调查
  • 3.2.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本科生考研意向调查
  • 3.2.2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考研成本调查
  • 3.2.3 小结
  • 4 考研机会成本分析
  • 4.1 研究说明
  • 4.2 考研机会成本的测量方法
  • 4.2.1 成本法
  • 4.2.2 收益法
  • 4.3 考研的机会成本-收益分析
  • 4.3.1 考研机会成本的计算
  • 4.3.2 考研收益的计算
  • 4.4 小结
  • 5 "考研热"原因分析
  • 5.1 国家层面
  • 5.1.1 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快发展
  • 5.1.2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学历要求的提高
  • 5.1.3 我国社会精英阶层标准的提升
  • 5.2 学校层面
  • 5.2.1 高校对考研率的追求
  • 5.2.2 高校就业指导的欠缺
  • 5.2.3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 5.3 个人层面
  • 5.3.1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
  • 5.3.2 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
  • 5.3.3 对机会成本考虑的缺失
  • 6 让考研回归理性的选择
  • 6.1 国家:控制扩招规模,弱化分层标准
  • 6.2 学校:合理设置专业,注重因材施教
  • 6.3 个人:准确定位自我,理性选择出路
  • 7 结论与决策
  • 7.1 结论
  • 7.2 理性选择下的决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