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寻的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乐门铃,太阳能电池板,发光二极管
寻的器论文文献综述
唐博[1](2016)在《钥匙“隐身”速寻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找不到钥匙的情况。该出发了,到处找不到钥匙,该有多着急啊!看,细心的我发明了钥匙"隐身"速寻器来解围啦!在找不到钥匙的时候,只要按一下遥控开关,钥匙扣上的速寻器小挂件就会发出悦耳的音乐声,告诉人们钥匙"隐身"的位置。我在设计中巧妙地移植了无线(本文来源于《青少年科技博览》期刊2016年03期)
高思远,刘慧,朱明超,张鑫,白杨[2](2015)在《全捷联激光制导寻的器测角精度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激光制导武器系统成本并保证打击精度,设计了全捷联激光制导寻的器,并对影响打击精度的关键技术指标测角精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影响测角精度的主要因素增益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四通道可变增益放大器进行增益标定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增益控制曲线,接着讨论了离散量控制下增益补偿的方法及误差,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配置模式下增益补偿前和补偿后的光斑重心计算误差。对全捷联激光制导寻的器进行激光照射测角试验,结果表明,增益补偿后能够消除系统误差约5.6 mrad,在中心线性视场范围内,测角精度达到2 mrad。该系统满足某机载轻型空地导弹对激光制导寻的器测角精度的要求,为精确末制导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5年07期)
王立霞[3](2014)在《导弹层析扫描寻的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研究了导弹寻的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对比了红外点源寻的器和红外成像寻的器的优缺点。其中,圆锥扫描寻的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红外点源寻的器,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其定位精度没有红外成像寻的器高。本文将层析成像技术引入到圆锥扫描寻的器中,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成像寻的器,即层析扫描寻的器。文中介绍了层析扫描寻的器结构及构造参数;分析了该寻的器的成像的可能性以及成像原理;推导了它的连续形式和离散形式的成像算法;讨论了系统的信噪比增益。最后给出了实验的仿真数据。为促进本项技术的应用,开展了工程化准备工作:针对原系统中存在冗余及噪声大的问题,在结构上对层析扫描寻的器进行了优化。使用狭缝调制盘取代原扇形调制盘,并使用圆形探测器阵列配置。为提高成像算法的处理速度,提出了利用FHT(Fast Hadamard Transform)变换取代FFT变换进行算法的优化。论文分析了FHT变换实现线性卷积加速的可行性及原理,设计了FHT计算线性卷积的矩阵表达式,推导了哈达玛域的滤波器增益。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影响图像重建精度的情况下,将成像算法的速度提高了近一倍。研究表明,层析扫描寻的器是可行的,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成像精确的优点。可以预见,层析扫描寻的器在将来的导弹制导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张丽芹,李保平,易娟,邓国卫[4](2009)在《基于捷联式图像寻的器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采用捷联式寻的器所面临的几个技术难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针对受扰动丢失目标的情况,分析了让导引头具有的自主检测、识别目标的算法过程;针对图像抖动、视线角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滤波的方案,对这种方案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案能滤掉大部分的载体干扰,消除部分的图像抖动,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孙玉铭,李世诚[5](2009)在《国外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装备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并论述了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09年06期)
林喆,姚郁,马克茂[6](2008)在《捷联成像寻的器ACDKF惯性视线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捷联成像寻的器的惯性视线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中心差分卡尔曼滤波(ACDKF)的惯性视线重构滤波器的设计方案。首先针对弹体本身的模态特性,结合CDKF非线性滤波理论,设计弹体姿态估计器实现弹体姿态的实时更新,然后利用弹体姿态估计的统计特性,结合Saga-Husa时变噪声估值理论,给出ACDKF惯性视线重构滤波器的设计方案。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已知速率陀螺组合测量特性的条件下,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捷联寻的器惯性视线信息的提取精度,为捷联成像寻的系统的惯性视线重构开辟了一种新的处理途径。(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8年03期)
顾宪辉,鲍其莲[7](2007)在《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精确制导系统中红外寻的器的光电对抗能力,利用玫瑰扫描技术实现了光学系统成像探测。该项技术研究的关键是线阵列探测器和卡氏光学系统的设计。通过引入计算机图像帧处理,实现了目标的解算。在介绍技术方案的同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原理样机已在实验室调试完成。导引头的测试数据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导引头抗红外诱饵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该技术研究方案是可行的,可用于便携式防空和舰载末端防空等精确制导武器中。(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07年03期)
姚郁,林喆,遆晓光[8](2007)在《捷联成像寻的器惯性视线重构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捷联成像寻的器,首先给出体视线和弹体姿态到惯性视线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推导映射函数的雅克比矩阵,给出了从体视线和弹体姿态到惯性视线的误差传递公式。通过分析误差传递增益的范数,讨论了弹体姿态和弹目相对位置对惯性视线角计算的影响。由于体视线受到成像寻的器视场的约束,其角度测量值较小,合理简化了误差传递公式,给出了惯性视线误差的近似计算公式。最后应用蒙特卡洛实验,验证了近似计算公式的精度和结论。(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7年01期)
林喆,姚郁,富小薇[9](2006)在《捷联成像寻的器视线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和比较了捷联成像寻的器提取视线角及视线转率的实现途径,通过充分利用寻的器和惯导系统提供的角速率信息,推导了惯性视线角的一阶动态方程,并结合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理论给出了视线重构滤波器设计方法。与传统的视线和视线转率滤波方法相比,本文所给出的方法无需应用成像寻的器无法观测的弹目距离和接近速度信息,也无需对未知目标机动进行建模,从而更方便于应用。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地重构视线角,从而进一步提高视线转率的估计精度。(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06年03期)
高[10](2003)在《叁模式寻的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弹寻的器中使用的单模式传感器有时会受假目标的影响。为了降低虚警率,人们研制出了采用毫米波和红外两种传感器的双模式寻的器。本发明则提供一种叁模式寻的器。它包括一个激光跟踪器、一个毫米波发射器/接收器和一个红外探测器。毫米波发射器/接收器位于主反射器的焦点处。毫米波能量的通路中有一个经过有选择地镀膜的二向色元件,该二向色元件将来自主反射器的红外能量反射到一个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再将红外能量重新成像在红外探测器上。主反射器的外缘或边缘是变形的,这样,入射的激光能量便可以聚焦在远离毫米波发射器/接收器的一(本文来源于《红外》期刊2003年11期)
寻的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激光制导武器系统成本并保证打击精度,设计了全捷联激光制导寻的器,并对影响打击精度的关键技术指标测角精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影响测角精度的主要因素增益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四通道可变增益放大器进行增益标定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增益控制曲线,接着讨论了离散量控制下增益补偿的方法及误差,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配置模式下增益补偿前和补偿后的光斑重心计算误差。对全捷联激光制导寻的器进行激光照射测角试验,结果表明,增益补偿后能够消除系统误差约5.6 mrad,在中心线性视场范围内,测角精度达到2 mrad。该系统满足某机载轻型空地导弹对激光制导寻的器测角精度的要求,为精确末制导提供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寻的器论文参考文献
[1].唐博.钥匙“隐身”速寻器[J].青少年科技博览.2016
[2].高思远,刘慧,朱明超,张鑫,白杨.全捷联激光制导寻的器测角精度分析与优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
[3].王立霞.导弹层析扫描寻的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4].张丽芹,李保平,易娟,邓国卫.基于捷联式图像寻的器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
[5].孙玉铭,李世诚.国外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装备与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09
[6].林喆,姚郁,马克茂.捷联成像寻的器ACDKF惯性视线重构[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
[7].顾宪辉,鲍其莲.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研究[J].应用光学.2007
[8].姚郁,林喆,遆晓光.捷联成像寻的器惯性视线重构精度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
[9].林喆,姚郁,富小薇.捷联成像寻的器视线重构[J].光电工程.2006
[10].高.叁模式寻的器[J].红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