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论文摘要

美声唱法产生在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流派漫延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美声唱法随着“五四”运动的热潮涌入中国,在这片西洋音乐匮乏的土壤中扎根、发芽。二三十年代是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初创期,第一代声乐教育家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声唱法的传入,改变了中国歌曲的传授方法,悄然无息的影响着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在西洋美声与我国传统音乐相互碰撞、借鉴、融合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声乐民族化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综合分析美声唱法的传入背景,对其发展过程以及成就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将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初创期的脉络梳理地更加清晰。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因素的分析,仅对美声唱法传入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进行研究,力争把美声唱法在我国初期发展的全貌更加生动、细致、深刻的挖掘和总结。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这篇论文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美声唱法在中国能够扎根并发展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有了吸收外来的音乐文化的传统,当外来文化融进我们民族艺术的血液中,必将会产生更加美妙的音乐,美声唱法这种西洋艺术的传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这次外来艺术又一次与我国传统艺术相融合,也必将会带给我国传统音乐新的发展契机,也是民族声乐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在近代,自学堂乐歌时代,中国就开始了第一次出国留学热,向国外学习音乐的理念,效仿西方学堂的乐制,直到“五四”运动的兴起,再次掀起了出国留学的热潮,在学习新文化,新思想的指导下,美声唱法也作为外来的先进文化传入了我国,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播种时期,为以后美声唱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声唱法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传播阶段,通过专业院校和音乐会演出的扩大逐步发展。通过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对比,由二十年代的星星之火撒落在大城市中,三十年代已经有了扩展的趋势,说明那时的美声唱法已经有了落脚点,并且在中国还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由西洋的发声技巧和吐字在向具有中国民族的演唱技法中,这个时代的作曲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品把西洋的吐字方法转为中国的吐字方法,把西洋风格的艺术歌曲及歌剧转化成具有中国民族特征的歌曲,使我们在掌握西洋演唱技巧的同时更加有中国特色的韵味,更加适应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这些作曲家不仅推动了美声唱法的发展,对声乐民族化的进程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声唱法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国以周淑安,应尚能,苏石林,赵梅伯为第一代声乐教育家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努力,培养了我国第二代声乐教育家,把学习美声唱法的队伍壮大。在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中,开始把声乐这门抽象的艺术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这在声乐史中是重大的突破。美声唱法带给了中国声乐界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模式、艺术格调以及欣赏导向。美声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它在与我国传统音乐的碰撞和融合中带给了我国民族声乐的无限生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
  • (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吸收外来音乐文化的传统
  • (二) 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使得学习西方、改造中国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三) 西洋音乐文化的大量传入
  • (四) 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影响
  •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一)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引进期(1919年——1927年)
  • 1. 留学生带回的技术及歌曲歌剧的引进
  • 2. 外籍音乐家的传授
  • 3. 个人演唱会及国外艺术团体的出现
  • (二)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萌芽期(1927年——1937年)
  • 1. 专业音乐教育的院校和师资队伍的壮大
  • 2. 音乐会与国际艺术团体的演出
  • (三) 美声唱法在中国传播的路线
  • 1. 从1919年到1927年的传播路线
  • 2. 从1927年到1937年的传播路线
  • (四) 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推动力
  • 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声乐教育界所取得的成就
  • (一) 中国声乐教育届所取得的成就
  • (二) 音乐论著及教材出版
  • (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洋美声唱法在中国的流派
  • 1. 俄罗斯风格的美声唱法
  • 2. 欧洲风格的美声唱法
  • 3. 中国声乐的民族化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跨越百年 弦歌不辍——祁玉珍先生访谈录[J]. 歌唱艺术 2017(09)
    • [2].怀念我的恩师吕水深先生[J]. 歌唱艺术 2017(09)
    • [3].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著名声乐教育家——我的恩师孟玲女士[J]. 广播歌选 2009(05)
    • [4].歌唱的气息与位置[J]. 儿童音乐 2010(07)
    • [5].声乐教育家邹文琴南宁讲学侧记[J]. 歌海 2013(04)
    • [6].艺海明珠——赠著名声乐教育家白定蓉教授[J]. 民族音乐 2013(05)
    • [7].声乐教育家甘宗容的教学理念和贡献——访声乐教育家龚小平、金北凤、翁葵教授[J]. 歌海 2018(06)
    • [8].做教师,就像传递接力棒——声乐教育家杨家洵访谈录[J]. 歌唱艺术 2018(06)
    • [9].用爱教学 用心表达——专访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J]. 歌唱艺术 2018(08)
    • [10].在爱中前行——访声乐教育家闫国宜教授[J]. 歌唱艺术 2016(03)
    • [11].对“整身唱法”相关问题所蕴含的辩证方式的初步探讨——当代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研究·郭凌弼篇(1)[J]. 大众文艺 2011(03)
    • [12].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声乐教育家刘若娥教授访谈录[J]. 歌唱艺术 2017(04)
    • [13].高歌余韵 芝兰留香 纪念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高芝兰先生音乐会[J]. 歌曲 2014(04)
    • [14].优秀青年歌手 宋思明[J]. 民族音乐 2016(05)
    • [15].歌唱让她永远年轻——记我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J]. 小演奏家 2014(05)
    • [16].著名声乐教育家张畴逝世[J]. 歌剧 2018(09)
    • [17].张效忠声乐教学启示[J]. 黄河之声 2014(16)
    • [18].论歌唱的中的声情交融[J]. 黄河之声 2012(07)
    • [19].封面人物[J]. 人民音乐 2017(03)
    • [20].仙花奇葩白定蓉——赠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白定蓉教授[J]. 民族音乐 2015(01)
    • [21].声乐教育家李维渤声乐贡献研究[J]. 戏剧之家 2015(10)
    • [22].“一个唱法两种能力”的民族声乐演唱观念——暨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振嶺教授讲学纪要[J]. 音乐生活 2015(10)
    • [23].论声乐教学中的“断开唱”[J]. 飞天 2011(16)
    • [24].自然打哈欠发声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 鸭绿江(下半月) 2019(12)
    • [25].浅谈声乐教育家潘乃宪先生的教学方法[J]. 陕西教育(高教) 2014(07)
    • [26].不用重槌的响鼓——辽宁歌舞团青年歌唱家史玉学[J]. 歌曲 2008(01)
    • [27].羊城育桃李,芬芳遍神州——声乐教育家陈肖容教授访谈[J]. 歌唱艺术 2020(07)
    • [28].做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者和传承者——访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晁浩建[J]. 音乐天地(生态音乐版) 2015(07)
    • [29].歌唱中几个支点的运用[J]. 大舞台 2010(11)
    • [30].哈尔滨声乐教育家刘凯艺术贡献研究[J]. 艺术教育 2016(08)

    标签:;  ;  ;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