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区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评价及沉陷区生态恢复研究

淮北矿区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评价及沉陷区生态恢复研究

论文摘要

在煤炭资源开采活动中造成的大面积地表沉陷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影响,进行地表沉陷综合环境影响评价非常必要。论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及沉陷区现场调查,探讨了地表沉陷的形态特征及其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环境影响的评价体系,并对沉陷区的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指导煤矿设计施工并减少地表沉陷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为淮北地区的煤矿开采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煤矿地表沉陷的环境质量的全过程控制。论文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因素以及煤矿开采工程等相关因素,在分析地表沉陷一般直接环境影响等基础上,通过对指标体系结构及其构建原则、作用和方法的总结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建立隶属函数的理论和方法构建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影响评价指标隶属函数,通过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并采用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明确。利用概率积分法对杨柳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沉陷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利用煤矿区地表沉陷综合评价系统对杨柳矿可能出现的沉陷所造成的综合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杨柳矿地表沉陷的综合影响程度为中等。最后在探讨煤矿沉陷区生态恢复目的、原则、理论基础以及恢复模式和措施的基础上,对杨柳矿沉陷地的生态恢复和治理进行了规划设计,根据杨柳矿井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将采煤最终沉陷区的综合整治规划为浅沉陷恢复农业耕作区、矸石回填区、水产养殖区等3个区域。经过方案实施可行性分析后表明方案可行并具有很好的效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域概况
  • 1.5.1 基本情况
  • 1.5.2 沉陷现状概况
  • 1.5.3 沉陷区生态恢复现状概况
  • 第二章 煤矿区的地表沉陷
  • 2.1 煤矿区沉陷形态特征
  • 2.2 煤矿区沉陷的环境影响
  • 2.3 煤矿区沉陷的形成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区地表沉陷预测
  • 3.1 煤矿区沉陷预测方法
  • 3.2 煤矿区沉陷的预测模式
  • 3.3 地表移动参数的分析和确定
  • 3.4 预测内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区地表沉陷综合评价体系
  • 4.1 矿区地表沉陷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 4.2 矿区地表沉陷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煤炭开采沉陷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地表沉陷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3 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1 评价标准的来源
  • 4.3.2 评价标准建立方法
  • 4.3.3 评价因子分级标准
  • 4.3.4 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评价标准
  • 4.4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4.4.1 矿区沉陷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4.4.2 评价指标量化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影响评价
  • 5.1 杨柳矿井概况
  • 5.2 杨柳矿地表沉陷预测
  • 5.2.1 杨柳煤矿地表沉陷预测参数
  • 5.2.2 杨柳煤矿预测结果
  • 5.2.3 地表沉陷对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
  • 5.3 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影响评价
  • 5.3.1 指标量化
  • 5.3.2 指标权重量化
  • 5.3.3 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影响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杨柳矿地表沉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
  • 6.1 杨柳煤矿沉陷区生态恢复的目的和原则
  • 6.1.1 杨柳矿沉陷区生态恢复的目的
  • 6.1.2 杨柳矿沉陷区生态恢复的原则
  • 6.2 煤矿沉陷区生态恢复及重建的理论基础
  • 6.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6.2.2 循环经济理论
  • 6.2.3 理论基础启示
  • 6.3 煤矿沉陷区生态恢复模式及措施
  • 6.3.1 煤矿沉陷区生态恢复模式
  • 6.3.2 农林业发展型生态恢复措施
  • 6.3.3 渔业发展型生态恢复措施
  • 6.4 杨柳矿沉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
  • 6.4.1 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总体思路
  • 6.4.2 沉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的综合方案
  • 6.5 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6.6 效益分析
  • 6.7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7.1 加强沉陷区生态修复示范工作
  • 6.7.2 建立和完善沉陷地生态修复市场体系
  • 6.7.3 沉陷区生态恢复执行保证金制度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改进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2种灰色模型在矿区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适用性[J]. 工矿自动化 2020(05)
    • [2].东沟兰州湾煤矿地表沉陷预测数值分析[J]. 价值工程 2020(17)
    • [3].金属矿山地表沉陷的可拓评价预警[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12)
    • [4].煤矿开采地表沉陷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9)
    • [5].祁南矿715工作面地表沉陷预计[J]. 煤 2015(11)
    • [6].浅埋多煤层开采方式对地表沉陷运移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9(11)
    • [7].厚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与治理措施[J]. 能源与节能 2020(02)
    • [8].巨厚砾岩下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模型的改进[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5)
    • [9].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及应用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04)
    • [10].高水材料短壁机械化充填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J]. 煤矿开采 2015(06)
    • [11].地表沉陷治理的新方法[J]. 能源环境保护 2009(04)
    • [12].巨厚覆岩下矿产重复开采地表沉陷预测及其控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9(01)
    • [13].基于挡墙变位诱发的地表沉陷分析开挖安全状态[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S1)
    • [14].多元化开采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 2012(05)
    • [15].郑州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地表沉陷预测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2)
    • [16].矿区地表沉陷控制与沉陷地表土治理措施[J]. 煤炭科技 2011(02)
    • [17].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研究[J]. 山西煤炭 2009(04)
    • [18].采空区地表沉陷对公路的破坏特征及预测技术[J]. 四川测绘 2008(03)
    • [19].减轻煤炭开采中地表沉陷的技术浅析[J]. 科技信息 2008(28)
    • [20].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技术发展状况[J]. 价值工程 2019(06)
    • [21].条带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的确定[J]. 测绘科学 2009(04)
    • [22].正断层存在的地表沉陷特殊性规律研究[J].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0(01)
    • [23].基于PS-InSAR方法监测北京市地表沉降[J]. 无线互联科技 2020(11)
    • [24].煤矿区地表沉陷速度剖面线计算软件开发[J]. 煤矿开采 2018(03)
    • [25].深部厚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J]. 陕西煤炭 2016(06)
    • [26].某煤矿巷式淋浆连采连充工作面地表沉陷预计[J]. 现代矿业 2017(07)
    • [27].高潜水位多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积水区动态演变预测[J]. 金属矿山 2017(10)
    • [28].大采高综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研究[J]. 矿山测量 2015(01)
    • [29].论矿区地表沉陷影响和生态恢复治理[J]. 山西建筑 2013(28)
    • [30].浅析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预防及应对措施[J]. 甘肃科技纵横 2014(11)

    标签:;  ;  ;  ;  ;  

    淮北矿区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评价及沉陷区生态恢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