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导师

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导师

宜春一中杨林芽

对许多高三学生来说,深夜的苦读和黎明的闹钟就是生活的常态,他们不仅要经受学习竞争的压力,还要经受身心极限的挑战。因此,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决定着能否拥有优质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到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的心。如何帮助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高三复习和高考?高三时期,任何班主任都知道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果教育仅仅停留在面上,粗放式地坐而论道,不但不起作用,反而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为此,笔者就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准确的自我定位

成功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概念,有的学生考上重点本科是成功,有的学生考上普通本科是成功,而有的学生只要可取专科就是成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因为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个平行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素质不是很好,班上一度出现厌学,自暴自弃的氛围。为了能营造一个更加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我专门开了一个以“找坐标”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我特别设置了一个“找坐标’环节,并且把我上一届的学生的就业情况用图片的方式展现给他们看。期中有从专科毕业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现在终于考上了公安警察的同学,有专科毕业考取了导游证,正在当导游的同学,也有没有考上大学进入社会,学了汽车修理,现在正在某汽车4s店当技术员的同学……我发现当同学们看这些例子的时候都非常安静,都非常用心。这些例子中的人虽然没并有找到非常体面的工作,但是却非常真实的告诉着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找到适合自己的的位置。只要我们找准了坐标,我们同样可以撑起一片蓝天。通过这次的主体班会,很多同学感觉到原来自己并不是“前途无亮”,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

二、班主任要做好每次高三模考后的心里疏导工作,提高心理疏导的实效性

进入高三后,特别是几次大型模拟考试后,会使学生精神受到很大考验。从而部分学生会出现急噪、焦虑等所谓的“考前浮躁心理”综合症。这种症状起引是对自己高考没有把握,或对自己高考前景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容易无顾走神、仔细课不知道干什么,作什么事都没兴趣,考试成绩直线下降。这时,如何及时予以疏导,就成为高三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后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关键是不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有良好平和的心理。这时,班主任一方面要利用班会或通过个人谈话,帮学生树立自信,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对于有自暴自弃念头的学生,班主任要作到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其化解思想,对于成绩一向好,偶有失误的学生,及时鼓励,抑制其继续下跌的趋势。当然,心里疏导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一般的谈心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搞各种围绕高考的竞赛,畅想未来等文艺活动,在班级营造紧张而不僵化的学习氛围,急时缓解学习压力;在大型考试后,带学生出去爬山,在加强交流的同时,使学生得到一定放松,可能很多家长认为,高考时间紧迫,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其实不然,高三学生更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导学生采用自我矫正法缓解心理压力

学生在复习中和考试前常常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是相当普遍的。事实上,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心理潜力。可是有很多学生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很重,误认为紧张情绪会对考试产生严重的影响,却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样程度的考试焦虑。谁过分看重考试焦虑,谁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轻度考试焦虑想得太多,看得太重。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有利于提高意识的觉醒程度和思维的敏锐性,不紧张不焦虑反而是不正常的,而过度的紧张和心理压力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考试发挥。

四、要尽可能的排除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人常说,一个爬山的人并不是被山的高度所打败,而是被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弯了腰。高考的过程,考的不仅仅的是文化知识,它更是一场心理大战。在“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们除了要抵住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外,还得忍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比如,在改革开发的市场经济里人才如云,没有文凭,就业都困难。有的家庭本来不富裕,艰苦地供学生读书,把学生考取大学视为“家庭的希望”,直接给学生造成思想负担。所有的这些压力,就像蜘蛛网一样把我们稚嫩的学生们缠的死死的。为减轻这方面的压力,教师必须从家庭入手,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以平常心看待学生高考,学生能考上大学是最好的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千锤百炼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冲刺高考,是一段残酷的历程,是带着七分坚韧、二分信心、一分勇气完成一段艰辛的历程。我们教师必须用真挚的爱心给学生排忧解难,减轻思想压力,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去迎接高考、笑傲高考。

标签:;  ;  ;  

如何做好高三学生的心理导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