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多层螺旋CT表现规律与原发病灶部位与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与临床及影像随诊证实且有明确原发灶的肺转移瘤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11~79岁,平均62.2岁。所有病例均行两次以上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和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层厚2.0mm~5.0mm,以常规肺窗及纵隔窗观察转移瘤病灶的数目与分布,评价病灶的边缘、形态及内部结构等。根据病灶的数目与分布规律将100例转移瘤病例分为弥漫转移型(指两肺弥漫性病灶不可计数或每侧肺野病灶数目>10个,或两肺各叶、段均可见到病灶者)、多发转移型与单发转移型三种类型;病灶边缘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征象包括:分叶征、毛刺征、晕征、钙化、小泡、空洞、细支气管气像。本组转移瘤原发灶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乳腺及其他少见部位,其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鳞癌、浸润性导管癌、肉瘤及其他少见类型。分别比较观察不同类型肺转移灶及其CT表现规律与原发灶部位及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对于少见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不做统计学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两位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结果使用SPSS15.0版统计软件包χ2检验行显著性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的标准。结果:(1)弥漫转移型34例(34%),不同原发灶部位与组织学类型来源的转移瘤之间在此种分布形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多发转移型55例(55%),不同原发灶部位与组织学类型来源的转移瘤之间在此种分布形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单发转移型11例(11%),不同组织学类型来源的转移瘤之间在此种分布形式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原发灶部位来源的转移瘤之间在此种分布形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4)转移灶边缘出现分叶征者40例(40%),出现毛刺征者21例(21%),不同组织学类型来源的转移瘤之间在两种征象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原发灶部位来源的转移瘤之间在两种征象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转移灶边缘出现晕征者3例(3%),其中结肠腺癌、直肠腺癌及肺腺癌的各1例;(6)转移灶内出现钙化者7例(7%),其中骨肉瘤3例,消化系统腺癌2例,肺腺癌及颊面部鳞癌各1例;(7)转移灶内出现细支气管气像者9例(9%),其中肺腺癌及结直肠腺癌各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食道鳞癌1例;(8)转移灶内出现小泡征4例(4%),其中肺腺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9)转移灶内出现空洞7例(7%),其中消化系统腺癌5例,肺腺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1例。(10)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者2例(2%),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胃腺癌各1例。(11)肺转移伴淋巴结肿大或转移者52例(52%),伴胸膜增厚或胸膜肿块者53例(53%),伴骨转移者16例(16%)。结论:肺转移瘤多层螺旋CT表现规律与原发病灶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有一定相关性。(1)弥漫转移型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肺腺癌;(2)多发转移型在诸原发灶及组织学类型来源的转移瘤之间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3)单发转移以肉瘤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及鳞癌;(4)转移灶边缘出现分叶征及毛刺征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其次为腺癌; (5)转移灶边缘出现晕征者可见于结直肠腺癌及肺腺癌;(6)转移灶内出现钙化可见于骨肉瘤、消化系统腺癌、肺腺癌及颊面部鳞癌;(7)转移灶内出现小泡征可见于肺腺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转移灶内出现空洞可见于消化系统腺癌、肺腺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9)转移灶内出现细支气管气像可见于肺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总结和掌握肺转移瘤的CT表现规律有助于判断原发病灶的来源与组织学类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