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紫外分光技术、X射线衍射矿物物相分析技术、ICP—AES(MS)元素分析技术,对横跨长江水下三角洲不同亚环境的浅层沉积层序进行了研究,并系统解剖了长江三角洲前缘的无扰动浅层沉积物柱样高分辨率粒度、生物硅、矿物组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记录,揭示了三角洲前缘沉积与长江入海水沙、海洋环境的响应关系,分析了夏秋、冬春两个时段的沉积特征。这是该区首次尝试进行年际和季节性时间尺度的高分辨沉积记录研究,证实可以实现精确的季节性和年代级的高分辨记录。研究表明: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总体上以粉砂质黏土为主,近岸粒度细,向外,粒度逐渐变粗。浅层层序中以发育块状构造、水平层理、生物扰动等构造为特征,并且具有空间上的分带性,从三角洲前缘到前三角洲及过渡带再到正常浅海,生物扰动指数呈低-高-低变化。长江三角洲前缘浅层沉积层序与长江入海泥沙、三角洲环境的季节性波动有着良好的响应关系。夏秋季时输沙多,海洋能量相对较弱,初级生产力高,形成的沉积物偏细、生物硅含量高;而冬春时期,河流输沙少,海洋能量相对较强,初级生产力低,形成的沉积物偏粗、生物硅含量低。这正是进行季节性沉积层序识别的依据所在。夏秋季沉积层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与黏土矿物,次要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具有明显的长江型物源性质。元素组成上表现为:常量元素中Al2O3> TFe>CaO> K2O>MgO>Na2O>Ti2O3,占所有元素组成的34%,其中Al2O3含量为16.02%,CaO和Na2O含量分别为4.31%和1.17%。所分析的六种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Zn>Cr>Cu>Pb>As>Cd,平均含量总值为291.85×10-6。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219×10-6,轻稀土元素含量是重稀土元素含量的4.34倍。较之冬春季沉积层,夏秋季沉积层中Al2O3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CaO与Na2O含量偏低。冬春季沉积层主要矿物仍然为石英、长石、云母与黏土矿物,次要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也具有明显长江型物源性质。其元素组成表现为:常量元素中Al2O3> TFe>CaO> K2O>MgO>Na2O>Ti2O3,亦占所有元素组成的34%,其中Al2O3含量为15.34%,CaO和Na2O含量分别为4.63%和1.43%。Zn、Cr、Cu、Pb、As、Cd的平均含量之和为265.42×10-6。稀土元素总量平均216×10-6,轻重稀土元素含量之比约为4.4。较之夏秋季沉积层,冬春沉积层元素组成表现为Al2O3低、CaO与Na2O高,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另外,沉积层序厚度与长江入海泥沙通量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研究时段19922005年间,年沉积厚度为1.13.6cm。最大沉积厚度发生于1998年,为3.6cm,对应的长江年输沙量4.01亿t;最小沉积厚度发生于2004年,为1.1cm,对应的长江年输沙量仅1.47亿t。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波分频分析法在沉积层序划分及等时对比中的应用[J]. 高校地质学报 2013(01)
- [2].精细井—震标定研究沉积层序旋回的方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6)
- [3].沉积层序形成机制的海平面变化解释:层序地层学的重要科学命题之二[J]. 地层学杂志 2012(04)
- [4].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5].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05)
- [6].梅河盆地古近系梅河组沉积层序演化特征[J]. 世界地质 2015(04)
- [7].珠江口盆地中新统珠江组强制海退沉积层序与有利砂体分布[J]. 古地理学报 2018(05)
- [8].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9(08)
- [9].冀中坳陷古近系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沉积体系的演化[J]. 沉积学报 2009(01)
- [10].用测井曲线形态分析油藏沉积环境[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16)
- [11].鄂尔多斯盆地杏白地区长6段沉积微相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3)
- [12].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萨雷布拉克侏罗系沉积层序及其影响因素[J]. 地层学杂志 2016(02)
- [13].深水沉积层序与沉积演化模式典型实例——莺歌海盆地中深层黄流组[J]. 海相油气地质 2013(04)
- [14].南京长江四桥附近长江古河谷沉积层序[J]. 地层学杂志 2010(04)
- [15].皖南地区志留系霞乡组沉积层序和沉积环境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8)
- [16].塔中-塔北志留系沉积层序的不对称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11(01)
- [17].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周期及其在沉积层序划分中的意义[J]. 地质通报 2020(07)
- [18].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三叠世前陆冲断活动控制的沉积层序特征[J]. 地学前缘 2012(01)
- [19].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9)
- [20].断陷湖盆沉积层序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7)
- [21].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沉积层序充填与盆地演化[J]. 世界地质 2015(04)
- [22].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沙三段构造-层序地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5(06)
- [23].河南省陕县支建矿区铝土矿沉积特征研究[J]. 中国地质 2010(01)
- [24].陆丰13-2油田滨岸相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06)
- [25].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层序研究现状及问题[J]. 地层学杂志 2015(03)
- [26].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层序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05)
- [27].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J]. 岩石学报 2011(08)
- [28].川西坳陷中段西部雷四段气藏沉积层序及其对储层的控制[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7(01)
- [29].柴达木盆地切12区沉积层序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 地学前缘 2019(04)
- [30].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层序特征研究[J]. 石化技术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