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用于治疗髋关节晚期疾病,日益为医患双方所接受。由于不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术后引起的长期并发症如骨溶解、假体松动、应力遮挡、骨质疏松等常常导致假体翻修,部分年龄偏小患者需多次翻修,局部骨质缺损明显影响手术效果。德国L I N K公司与意大利著名的人工关节专家P i p ino医生设计保留股骨颈(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 CFP)的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渐用来救治年轻患者髋关节晚期病变。CFP假体术后保留正常的应力分布,股骨近端骨量未见明显丢失,【1】文献报道,CFP较非保留股骨颈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和股部疼痛发病率明显偏低。假体周围股骨骨折发病率不高,一旦发生其治疗时机的选择有一定的困难,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术后假体使用年限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本组临床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CFP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详细分析骨折的发生原因,提高对关节置换的假体与股骨髓腔以及股骨颈截骨面厚度相关理论进步的探讨,为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实行CFP全髋关节置换263例294侧,双侧31例,其中术中发生假体周围股骨骨折的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男1女,4例为双侧,均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年龄32~62岁,平均47.6岁。按疾病分类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创伤性关节炎1例,髋臼发育不良伴创伤性关节炎2例。同时随机选取相同时间区间内行CFP全髋假体置换术中未发生股骨骨折100例患者,男女各50例,年龄23~71岁,平均48.1岁,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测量发生术中骨折患者小粗隆中点上方20mm髓腔宽度(T+20)、小粗隆中点髓腔宽度(T)、小粗隆中点下方20mm髓腔宽度(T-20)、骨折线髓腔(F)及对应假体宽度,术后转子间窝距离(RLTF),颈干角(CA)、前倾角(FNA)、股骨颈长度(NL)。同时测量这一时间区间内随机选取的100例患者和骨折患者假体末端与髓腔间距冠状径之比(R)、术后转子间窝距离(RLTF)、股骨距高度(CF)。结果:1我院行294例CFP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7例术中发生股骨骨折,发生率为2.38﹪。2 7例发生股骨骨折病例中,2例在股骨颈发生骨折,1例在假体曲度最大对应股骨外侧发生骨折,4例在假体末端股骨处发生骨折。3 7例骨折患者术后转子间窝距离为2.2~17.6mm,股骨距高度16~24mm,假体末端和股骨髓腔冠状径比值在83.3﹪~100﹪。4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术后转子间窝以上距离在12~21mm,股骨距高度16~28.8mm,假体末端和股骨髓腔冠状径比值在66.7﹪~83.3﹪。结论:1截骨角度改变,假体偏向股骨一侧皮质,应力异常分布,易在假体末端股骨应力集中处处发生斜形骨折(AAOS分型中Ⅳ型骨折)。2股骨近段皮质菲薄,且术前与术后比较前倾角和颈干角变化幅度大,易在假体曲度最大股骨处发生粉碎性骨折(AAOS分型中Ⅴ型骨折)。3假体近端直径过大,而末端直径合适时,易在股骨颈和股骨距发生劈裂骨折(AAOS分型中Ⅱ或Ⅲ型骨折)。若假体近端直径合适,末端直径过大时,易紧贴股骨髓腔在假体柄末端股骨处易发生斜形骨折(AAOS分型中Ⅳ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