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62700
当前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结构体系与现实发展和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单调乏味,学科吸引力下降”、“部分地区教学手段老化”等突出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实践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新内容的传授与旧知识衔接不连贯”、“填鸭式教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出现地理知识难、学习兴趣不浓、高考学科选择余地小“等一系列直接导致学生认识上出现偏差的现象。
一、建立“三学”模式的高效课堂
1.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想学”。
教师针对某一课题要精心备课,调动多种途径,形成感性认识,多头并举,保持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2.教法改革,手段更新——保持“学生能学”。
不同的课堂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各有特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中学蓬勃开展,交流甚旺。“慕课”录像教学方兴未艾,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尝试创新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教研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它的最终目标就是体验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法,让学生十分钟的努力创出四十五分钟的成效,关注学法的指导,突出方法的传授。
3.教法创新,开展探究式合作学习——感受“学生会学”。
构建高效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当前席卷全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大力借鉴学习和推广。教师预先设置方案,布置探究式可行性的学习课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小组式分类学习,自制学习方案,分组实践,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引导、讲析。教师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动探讨观点,暴露问题,敢于质疑,在讨论中修正观点,在修正中拓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协作、分析、批判思维等),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合作中全面发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二、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1.教师要正确地有效引导。
科学设置问题情境导入课堂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金钥匙。正确巧妙地设置问题导入,要求教师必须悟教材,知学情,钻研新课程标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导入。如“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可以以最近天气特点与变化为导入话题,视频设置特殊天气(暴风雪、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直观展示,让学生主动认识、感受不同的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师要善于钻研学生特点(性格、心理变化、学习掌握度等)。
教师要不断掌握学生心理和学习知识接受程度的变化情况,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充分地解析评估,把握新课改方向和培养目标,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渗透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完成新课标要求下自主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3.教师要把握高考命题思路。
新课改不断推进深入,总体在高考命题思路中力求“稳中求变”,注重答题思路的培养,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注重社会实际问题的考查。要把握课程标准、高考命题思路,顺应高考改革,创新地理课堂教学。
三、构建高效地理教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1.要设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主动学习的课堂动力。
教师要坚决摒弃“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设计好的互动教学方案,在探讨中化解知识疑点,在交流中关注学生成长。教师要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主动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教法选择等方面要敢于创新,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让学生体验“我探索,我收益”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2.增强学科教学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在自我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有用的地理,重视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展与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的合作学习,在实践考察中探讨,在课堂讨论中分析,发挥学科特点,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要关注学法指导,强调地理学科的整体性特点,提质增效,突出实践价值,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科地位。要不断加强前沿知识的学习和重大社会环境(灾害)的研究,增强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3.课堂教学要关注知识疑点、难题问题的解决。
要科学答疑解惑,化学习压力为动力。地理学科教学在不同知识点的教学上要融会贯通、前后联系,重视知识的衔接连贯,化解知识难点,及时消除疑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和动力。
4.主动学习,科学合理地巧妙分析高考题型。
要灵活应对,找准切入点,把握命题思想,探索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寻找规律,理出知识结构网络体系,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答题准确率,在总结中提高学习成绩,重视日常教学地图、多媒体的应用,化解难点知识。
“三学模式”的教学课堂经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明显可以感受到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更能激发出自主发展和保持可持续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