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大别造山带核部晚中生代岩浆侵位序列与构造体制转换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岩石学
作者: 续海金
导师: 马昌前
关键词: 晚中生代,岩石圈根的拆沉作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底侵,下地壳拆沉作用,构造体制转换,地壳伸展减薄,大别造山带核部,岩浆侵位序列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大别造山带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岩区,而且也是陆—陆碰撞造山作用结束之后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大量年代学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120—140Ma。本文以大别造山带核部晚中生代侵入岩为主要对象,瞄准“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等大陆动力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大别山核部晚中生代侵入岩的侵位序列、形成时代和成因的研究,探讨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地质演化和大陆动力学过程,获得如下重要认识: 1.野外地质研究。(1) 大别山核部晚中生代岩浆侵位次序由早到晚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块→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斑状或眼球状二长花岗岩(主体)→细粒二长花岗岩→酸性岩脉(碱长花岗(斑)岩:钾长伟晶岩→石英正长(斑)岩)→中—基性岩脉。(2)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块与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斑状或眼球状二长花岗岩,在空间上紧密共生,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斑状或眼球状二长花岗岩呈“网格状”侵入或包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块。(3) 走向为NE的正断层错断晚期酸性和基性岩脉,表明岩浆活动结束之后,大别山核部又发生了一次NW-SE向的脆性伸展的构造事件。(4) 石鼓尖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的片麻理走向为NNE向,与全区NE向和NNE向的走滑型韧性剪切带一致,而天堂寨等斑状或眼球状二长花岗岩局部有弱的片麻理,说明在石鼓尖岩体侵位之后和天堂寨等斑状或眼球状二长花岗岩体侵位之前或同时,存在一次NE向的韧性剪切走滑的构造事件,可能受郯庐断裂大规模平移走滑的影响。2.岩相学特征。由早到晚,从岩体到岩脉,岩相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1) 岩体,石鼓尖片麻状石英二长闪长岩,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0~35%)、钾长石(20~25%)、角闪石(20~25%)和石英(10~15%);天堂寨等斑状或眼球状二长花岗岩,似斑状或眼球状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5~40%)、钾长石(25~30%)和石英(20~30%);吴家山和薄刀峰细粒二长花岗岩,细粒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5~40%)、钾长石(~30%)和石英(25~30%)。岩石中石英和钾长石的含量升高,反映岩体的侵位深度变浅,与大别造山带全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变化特征相吻合。(2) 岩脉,酸性岩脉为碱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中性岩脉主要为闪长岩和闪长玢岩;基性主要为煌斑岩类和辉长岩,其次是辉绿岩和辉绿玢岩。反映由壳源向幔源的演化过程和地壳强烈伸展的构造体制,因为碱长花岗(斑)岩和煌斑岩是伸展减薄的构造体制的标志;(3) 从岩体到岩脉,反映地壳伸展减薄的演化过程,以及岩浆侵位依次变浅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侵入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3 选题研究方案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别造山带构造—岩石单元划分
2.2 大别造山带核部地质概况
第三章 岩体地质研究
3.1 野外调研和样品采集
3.2 岩浆侵位序列的地质证据
3.3 花岗岩类中的包体和镁铁—超镁铁岩块
3.4 围岩——大别杂岩
3.5 小结
第四章 岩相学特征
4.1 花岗岩类岩石分类方案简述
4.2 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侵入岩岩性特征
4.3 大别山核部晚中生代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特征
5.1 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侵入岩年代学统计
5.2 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5.3 小结
第六章 地球化学特征
6.1 大别山核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类
6.2 大别造山带及邻区晚中生代脉岩
6.3 小结
第七章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7.1 Sr—Nd同位素简述
7.2 大别造山带及邻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类Sr-Nd同位素
7.3 大别山核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类Sr-Nd同位素
7.4 大别造山带及邻区晚中生代脉岩Sr-Nd同位素
7.5 小结
第八章 大别山核部晚中生代加厚地壳的存在:埃达克岩的实验岩石学研究
8.1 埃达克岩的实验岩石学研究
8.2 大别山核部及中国东部富钾高Sr/Y比值花岗岩类
8.3 小结
第九章 大别造山带核部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9.1 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厚的地壳伸展减薄
9.2 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的重大构造事件
9.3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
9.4 小结
第十章 大别造山带核部晚中生代岩浆侵位序列与构造体制转换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发布时间: 2007-01-12
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研究[D]. 李超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 [2].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地原型分析[D]. 高春文.浙江大学2007
- [3].中国东北佳木斯地块及邻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和构造意义[D]. 孙明道.浙江大学2013
- [4].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系统研究[D]. 时秀朋.中国石油大学2010
- [5].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 丁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 [6].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D]. 申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 [7].华南晚中生代多旋回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热成因机制[D]. 周佐民.中国地质大学2015
- [8].福建省基性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D]. 赵军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
- [9].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和深部过程[D]. 刘建敏.合肥工业大学2015
- [10].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幕式火山岩浆作用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D]. 刘磊.南京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边界断裂中生代变形特征及其对碰撞造山过程的启示[D]. 程万强.中国地质大学2012
- [2].大别造山带碰撞后花岗质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对去山根过程及山根结构的制约[D]. 何永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 [3].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研究[D]. 杜建国.合肥工业大学2000
- [4].大别造山带后造山隆升过程研究[D]. 吴堑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
- [5].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沉积学、盆地分析和构造演化[D]. 李双应.合肥工业大学2004
- [6].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石的超显微构造研究[D]. 刘祥文.中国地质大学2006
- [7].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D]. 钱存超.西北大学2006
- [8].中上扬子上元古界—中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 佘振兵.中国地质大学2007
- [9].大别造山带碰撞后构造热/岩浆演化过程[D]. 许长海.同济大学2002
- [10].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D]. 童劲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标签:晚中生代论文; 岩石圈根的拆沉作用论文; 岩石圈减薄论文; 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底侵论文; 下地壳拆沉作用论文; 构造体制转换论文; 地壳伸展减薄论文; 大别造山带核部论文; 岩浆侵位序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