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思想研究

杨万里思想研究

论文题目: 杨万里思想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作者: 张玖青

导师: 束景南

关键词: 援史入易,道本体论者,诚斋体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杨万里(1127—1206),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南宋当时就好评如潮。杨万里研究,目前学术界就文学的外部研究居多,从现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看,大多研究方式属于微观、典型性研究。而对于杨万里的理学思想和易学思想,历来缺乏全面研究,尤其对于杨氏一生最为代表性的哲学著作《诚斋易传》的研究不够,导致其文学家和理学家、政治家身份的勉强区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杨万里的易学思想、理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在此之前,为做到知人论世,考察了杨万里的生平和思想承传脉络。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杨万里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承传。着重探讨他的学和仕的历程以及他的思想渊源。第二章,杨万里的《易》学思想。本章主要阐述杨万里的《易》学构架,《易》学史上以他为标志的“援史入《易》”的特征,以及他在《易》学研究中所展现的个性化阐释体系。第三章,杨万里的理学思想。南宋时,儒释道三教合流,自然科学日益发展,社会思想异常活跃。人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类生命体,与宇宙万物有着非一般的密切联系。如何面对宇宙、认识宇宙,在杨万里的前辈及其同时代的士大夫看来,非常重要,且上升到理论追寻的高度。在杨万里的思想体系中,宇宙结构论、宇宙演化论及其它现象论,是一种自然哲学的起点,他的观点是以“气”为主体构成的气本源宇宙论。从本体论的角度考察,我们认为杨万里是“道”本体论者。对于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杨万里是天人合一论者,但是他尤为强调人的主动性对改变命运的作用。第四章,杨万里的社会政治思想。因为杨万里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期望君王仁政爱民、强国安邦。杨万里自己的一生官宦生涯,都在践履他的仁政爱民的儒家思想。第五章,杨万里的文学思想。着重阐述杨万里的文道观,以及他的散文观和诗学观。解构他的散文和诗歌的不同风貌的最基本内在因素。 每章的长短不均,主要是根据其涉及杨万里思想或创作的内容,以及本文的中心内容而定。因此,本文按照生平—《易》学—理学—社会政治—文学等思想的逻辑展开。我们期望通过考察杨万里的思想来深入把握完整的杨万里,较全面地揭示和加深对这个历史人物的体认,在准确定位他是文学家的身份之后,准确地把握和复活他在南宋理学史和《易》学史上的位置。

论文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二十世纪以来杨万里研究回顾

第一章 杨万里生平及思想承传

第一节 杨万里的生平

第二节 杨万里的思想承传

第二章 杨万里的《易》学思想

第一节 《诚斋易传》的解《易》体系

一 对《周易》的成书看法及其研究《周易》的目的

二 《诚斋易传》属义理派

三 《诚斋易传》的解《易》体例

第二节 《诚斋易传》的解《易》风格

一 援史入《易》

二 《诚斋易传》中的道本体历史观

第三章 杨万里的理学思想

第一节 杨万里的宇宙论:元气演化论

一 《<天问><天对>解》中的宇宙起源论和天体演化论

二 气有虚实

第二节 杨万里的道本体论

一 《诚斋易传》中的易之道

二 道与阴阳

第三节 杨万里的性命论

一 性论

二 性命之际

第四章 杨万里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一节 上尊下卑:最好的统治秩序

第二节 君主之道

一 富民养民

二 先教后刑

三 立身惟政,克己修身

第三节 人才:国家之命脉

第五章 杨万里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杨万里的文道观

第二节 杨万里的散文观

一 文与用

二 文与气

三 文与法

第三节 杨万里的诗学观

一 诗的本质

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三 味论诗学及其诗味追求

四 学者属文,当悟活法

引用书出版目录

附录 杨万里年谱

杨万里的词研究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4

相关论文

  • [1].杨万里诗风演变研究[D]. 朱连华.西北师范大学2008
  • [2].陆九渊研究[D]. 邢舒绪.浙江大学2005
  • [3].两宋理学与道家思想[D]. 李仁群.复旦大学2005
  • [4].宋代士绅结社研究[D]. 周扬波.浙江大学2005
  • [5].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D]. 陈修亮.山东大学2005
  • [6].苏轼与佛学[D]. 梁银林.四川大学2005
  • [7].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 孙先英.四川大学2005

标签:;  ;  ;  

杨万里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