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伴随着世界课改的大潮,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给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三所学校的教师为例,通过访谈法,对9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0份。对教师适应新课改的状况做了全面的调查。调查发现,新课改实施10年后的今天,教师对新课改普遍认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材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上都与新课改之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出了较高的适应性。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较好的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也能兼顾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教师的教材观念发生了转变,能很好的根据教学情境、学生情况及自身情况来变通整合教材内容,是课程的积极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能够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能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是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但是,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相对落后,过分的关注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发现,教师在新课改适应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式适应过程逐渐的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而推动教师适应新课改的原因是制度影响力、变革环境、与教师的自我发展三个方面;不适应新课改的原因也有外部条件及内部条件两个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教师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应该从行政方面、良好的学校环境、教师主观自身的努力三方面去推进,行政层面为教师更好的适应提供支持性的环境与条件;良好的学校环境给教师提供了人文关怀,为教师适应新课改创造了条件;教师主观自身的努力为教师适应新课改提升了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