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我国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SD模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栗建华
导师: 王其藩
关键词: 经济增长,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失业,系统动力学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使我国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迎来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投入要不断增加,并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达到GDP的4%,但实际上教育投入连续多年一直没有达到这一规定,而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从我国目前存在的巨大失业压力这一实际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SD)、内生经济增长以及劳动简化率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构建了我国教育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SD模型,通过政策模拟,以定量和定性的依据提出了如何在保持一定失业率水平下加大教育投资,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以期获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 具体内容: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手段、方法、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第四章分别就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教育、经济增长与失业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探讨,第五章根据SD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我国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模型,并通过对1995—2002年的实证模拟得出模型稳定可靠的结论;第六章则依据建立起来的模型并以2002年的数据为基年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2002—2026年)内不同的固定与教育及各级教育之间的投资比例关系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政策模拟。通过政策调整模拟得出结论:我国教育投资需要提高,但必须与固定投资之间保持适度比例,并且应采取逐步提高教育投资比重的方式,而不是一步到位。另外,我国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中的比例分配应有所调整,近期仍应提高大中等教育的投入,并逐步加大中等(特别是高中)教育投资的力度为上策。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增加对大中等教育的投入并非指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而是全社会的教育投入,这种投入是多元的,特别是大学教育更应以社会和个人投入为主。国家财政性的教育投入政策应以初中等教育为主,就本文的政策模拟结果看来在当前应以加大中等(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为主,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知识水平不高的初中毕业生因不能升入高中而加入就业大军的行列,造成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障碍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希望本文通过模型模拟所得出的结论,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手段
1.2.1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
1.2.2 内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理论
1.2.3 劳动系数简化法
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2.1 经济增长的涵义
2.1.1 经济增长
2.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认识
2.2.2 新古典主义学派对经济增长的看法
2.2.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教育
3.1 人力资本理论
3.2 人力资本与教育
3.3 教育投资的个人与社会收益
3.3.1 教育投资
3.3.2 教育投资的收益
3.3.3 教育投资个人与社会收益率的计量
3.4 教育与国民经济增长
3.5 基本结论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失业
4.1 失业的定义
4.2 失业理论
4.2.1 失业理论的演变
4.2.2 失业理论的新进展
4.3 失业与经济增长
4.4 我国的失业问题
4.4.1 我国关于失业的定义和统计
4.4.2 我国失业人口大量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4.5 基本结论
第五章 我国教育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SD模型
5.1 教育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5.2 我国教育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SD因果关系图
5.3 子块、方程与函数
5.3.1 子块与方程
5.3.2 函数(重要表函数的说明)
5.3.3 我国教育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SD模型和方程
5.4 1995-2002年模拟检验
5.5 基本结论
第六章 政策分析及对策
6.1 我国教育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SD模型政策模拟
6.1.1 以2002年数据为基准,保持固定和教育投资系数不变的模拟结果分析
6.1.2 改变固定和教育投资系数的模拟结果分析
6.1.3 保持固定和教育投资系数不变,改变各级教育投资比例的模拟结果分析
6.1.4 保持固定和教育投资系数以及各级教育投资比例不变的模拟结果分析
6.2 结论与对策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 周小刚.南昌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