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论文摘要

本文以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当前生活世界的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问题意识,从深层次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从思维方式的历史和时代变迁重新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以期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文化认同。为此,以重新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反思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发展历程,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对思想政治工作与思维方式的关系理解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解、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诉求为思想基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和谐社会建构为时代背景,以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历史梳理、实践反思和辩证认识为理论支撑,以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思维方式”为核心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思维方式”与当前“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契合为理论旨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文化中的认同度,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生命线的重要作用,构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本文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将其中国化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哲学上对人和社会做出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如果对人的本质和现实存在缺乏科学的认识,就难以正确把握人们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即“现实的人”、“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明确了人的本质,确立了人的地位与价值,其思想理论具有无限的思想魅力,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这首先是基于思维方式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实践生成性、批判反思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性,这些特征与其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思维方式的特性。或者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的特征。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思想政治工作自我工作、自我认识的主体意识自觉的活动,这样的思维方式才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途径、方法等相关内容。同时说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更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人为本”的。因此本文在论述思维方式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将思维方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这不但是从更本真的意义上理解思维方式,也是从更本真的意义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理解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并以此反思历史上不同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发现,概括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经历了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思维方式”、建国初期的“建设思维方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斗争思维方式”。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其思维方式的历史梳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思想政治工作及其思维方式的历史变迁的深层次的内在根据是生活世界的改变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当前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与新时期的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结合起来,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当前的生活世界基础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和理论自身为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诉求“和谐思维方式”。历史地考察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我们发现,中华文化、西方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充满着和谐思想的意蕴。“和谐思维方式”在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基础上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体性、二元对立性和绝对理性化的倾向实现了超越。“和谐思维方式”实现了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变,从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性思维转变为生成性思维。在转变的基础上,“和谐思维方式”形成如下特质:“和谐思维方式”是以承认差异性为前提的思维;是以多样性为前提的系统性思维;是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强调多元互动统一的思维。“和谐思维方式”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紧紧围绕人的,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为从“现实的人”出发,关注人的需要,充分体现尊重人的主体性的要求,以追求人的价值性为理论旨趣,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是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本身的工作,力图通过人们思想上的和谐,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经济上的和谐、政治上的和谐,也包含精神上的和谐和思想上的和谐。精神上的和谐和思想上的和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尤为重要。思想支配行为,没有和谐的思想和精神,政治谐和、经济和谐就失去了思想根基,就成为一种空谈。“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要求,也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因此它既符合思想理论自身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必然会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能够通过实现人们的需求认同,实现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认同。“和谐思维方式”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抛开物质空谈精神,而是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都作为人们的根本需求看待,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才更有利于人们对于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认同。“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人们对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作为认同体系的核心问题,对社会文化认同起重要的作用。“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更为鲜明地凸现出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为何再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当代转换问题
  • 二、基本概念
  • 三、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与生活世界
  • 四、叙事框架
  • 五、“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展望
  • 一、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
  • (一) 现实的人
  • (二) 人的本质
  • (三) 人的全面发展
  • (四)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 二、思维方式与思想政治工作
  • (一) 思维方式与思想政治工作
  • (二) 思维方式的“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工作
  • (三) 思维方式的“以人为本”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 三、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历史变迁的当代反思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历史变迁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历史变迁的划分依据
  • (三) 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当代转换的哲学基础
  • (四) 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 四、 当 代思 想 政治 工 作 “ 和谐 思 维方 式 ”的 思 想传 统
  • (一) “和谐”思想的中华文化底蕴
  • (二) “和谐”思想的西方文化传统
  • (三) “和谐”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述
  • 五、论“和谐思维方式”
  • (一) “和谐思维方式”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
  • (二) “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特质
  • (三) “和谐思维方式”与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
  • 六、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 (一) “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
  • (二) “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转换
  • (三) “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
  • 七、“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文化认同
  • (一) 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认同
  • (二) “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认同
  • (三) “和谐思维方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人们对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