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镇旗[1](2020)在《孟加拉湾西北部中更新世早期的印度季风记录》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季风是亚洲季风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诸多区域,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研究的热点领域。孟加拉湾是印度季风及其降水的核心区域,同时拥有众多河流注入使得该区域沉积物是保存印度季风信息的重要载体。底栖有孔虫的种群面貌、形态特征以及保存状况受到所处的海洋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的组合面貌和参数变化特征的分析,对于重建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在印度季风降水核心区域的IODP353航次U1446站位中段的沉积岩心,利用深海氧同位素测年建立了年代地层框架,结合样品深度计算了样品的沉积年龄,年龄介于373.64ka-685.44ka,处于MIS11-16期,通过对沉积物样品中的底栖有孔虫进行鉴定和统计,并对属种进行因子分析,结合底栖有孔虫指标的生态学意义,分析了孟加拉湾中更新世以来的底层水环境,并探讨了底栖有孔虫替代性指标反映的印度季风的变化历史和驱动机制。通过对孟加拉湾U1446孔89个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总共识别出了47属87个种、亚种及未定种,对重要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和常见的底栖有孔虫属种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描述并制作图版。结合前人对孟加拉湾区域的研究,综合本次底栖有孔虫的面貌,发现主要的环境指示种(属)有Uvigerina spp.,Bulimina spp.,Cassidulina carinata,Gavelinopsis praegeri等。底栖有孔虫丰度和沉积通量较低的时期均位于间冰期。在间冰期保存下来的底栖有孔虫多为内生种,表明生活在底表的底栖有孔虫受到了溶解作用的影响。通过对贫氧属种Uvigerina+Bulimina含量等的分析发现,U+B含量在间冰期均呈现高值,表明在底栖有孔虫稀少的样品中,Uvigerina与Bulimina两属占有绝对优势,这两属含量高表明当时处于高的表层生产力,底层水高有机碳低溶解氧的环境中。底栖有孔虫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主因子1解释了全群73.48%的环境信息,且主因子1的方差最大化因子得分呈现明显旋回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印度季风变化的替代性指标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研究区地轴斜率周期—41ka—占有更高的频谱强度,地球的地轴斜率是影响印度季风的主要驱动机制。
吴雨[2](2020)在《安达曼海MIS25期以来浮游有孔虫记录的印度季风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季风作为全球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跨越赤道向高纬度地区运送来自热带海洋的热量及水分的工作。它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响应和驱动作用,在全球尺度的水汽输送、大气环流以及大洋环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它会对人类的经济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印度季风的形成、演化和驱动机制在全球气候研究中倍受重视。安达曼海作为印度季风降水的核心区域,对于研究印度季风有着推动性的关键性作用,海底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组合面貌很好的保存了古气候与古环境信息,对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变化有着明显的指示作用。本文对安达曼海U1448站位上部57.99m的岩心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组合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以有孔虫丰度变化为主,将生物、火山灰年龄事件作为控制点,结合沉积速率和自然伽马(NGR)射线初步建立了MIS2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对浮游有孔虫的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优势种共计5种,分别是Globorotaloides ruber、Globigerina bulloides、Globigerinita glutinata、Pulleniatian obliquiloculata、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常见种共7种。在对基于浮游有孔虫组合的古环境指标进行分析中,获得了能够有效指示印度夏季风强弱变化的替代性指标——有孔虫堆积速率以及MD81349与U1448站位的8月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差。将古环境指标进行综合讨论,与前人关于印度季风的研究进行对比,探讨了MIS25期以来长时间尺度以及冰期间冰期的印度夏季风的演化历史,进一步明确了印度季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结果显示,在较长时间尺度上,中更新世过渡期印度季风强度较弱,中更新世晚期增强但波动剧烈,晚更新世-全新世印度夏季风最强且稳定,印度夏季风强度整体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并且具有显着的冰期间冰期旋回规律。另外MIS25期以来研究区印度季风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到100ka的轨道偏心率和41ka的斜率共同驱动作用。220ka BP以来印度季风受到23ka的岁差驱动更为显着。
张志顺[3](2020)在《150ka以来比科尔岛架碎屑沉积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西菲律宾海是全球海-气和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之一,是全球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因而在研究区域的源-汇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菲律宾岛弧是西菲律宾深海碎屑沉积物的主要源区,然而对于其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特征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而缺少可供物源对比研究的基础数据;对于岛弧物质向深海输入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也缺乏清晰的认识。2006年“国际海洋全球过去气候变化(IMAGES)”MD155航次在吕宋岛东侧比科尔岛架MD06-3052站采集到了高质量的沉积岩心,为开展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对该岩心碎屑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粒度、放射性成因Sr、Nd同位素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碎屑沉积物的来源、输运方式,探讨了碎屑物质向海输入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综合矿物分析仪(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ser,TIMA)分析方法,在比科尔岛架正常海相沉积物中识别出的主要矿物包括方解石、文石、电气石、斜长石、石英、绿帘石。浊流层矿物组成与正常海相沉积层类似,火山灰层以含有火山玻璃为特征,但不同火山灰层的火山玻璃含量和形态存在差异。研究区中的文石和方解石主要是生物成因的,而石英、斜长石、电气石等代表了陆源碎屑组分。150 ka以来碳酸盐的含量在间冰期增加而冰期时减少,石英、斜长石以及电气石的含量变化与其相反,表现为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石英/碳酸盐比值具有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的变化趋势,指示了研究区冰期时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增加,间冰期时输入减少。在MD06-3052孔中,正常海相沉积层位的碎屑物质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砂含量较低,而火山灰层和浊流层中砂含量明显增加。利用粒度参数化端元分析方法,在正常海相沉积层位的碎屑组分中分离出EM1(众数2μm)、EM2(众数10μm)和EM3(众数45μm)三个端元。根据各端元粒径分布,对不同粒级(<4μm和>20μm)碎屑进行了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MD06-3052孔不同碎屑端元主要来源于菲律宾岛弧。此外,通过火山灰层中火山玻璃主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D06-3052岩心中约18 ka(A1)和76 ka(A3)堆积的火山灰来源于皮纳图博(Pinatubo)火山的喷发,而103 ka的火山灰(A4)来自于比科尔弧火山活动区的安山-英安质岩浆喷发。结合碎屑沉积物的来源和粒级进一步分析了各端元输运方式,其中EM1和EM2碎屑端元分别通过表层流和底层流搬运到比科尔岛架,EM3粗粒碎屑端元则是低海平面时期裸露的岛架碎屑沉积物在重力流作用下再沉积形成的。风化碎屑总含量和各端元含量变化,以及粗碎屑(EM2和EM3)质量堆积速率(MAR)的变化相同,并与全球海平面协同变化,150 ka以来表现为冰期低海平面时(40~14 ka和150~130 ka)高而间冰期高海平面时低,而细粒EM1碎屑端元的MAR在40~14 ka低海面时并未明显增加。我们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吕宋岛粗碎屑物质向比科尔岛架输入的主要因素。冰期海平面大幅度降低使大部分岛架裸露并成为新的物源区,这导致菲律宾岛弧碎屑物质在从源到汇系统中的搬运距离大大缩短,从而使粗碎屑向研究站位的输入明显增加。细粒碎屑端元的输入除了受到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洋流和区域降水的影响。
刘振尤[4](2020)在《中印度洋海盆南部中新世以来CCD的演变及意义 ——来自微体化石组合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中印度洋海盆(Central Indian Ocean Basin,CIOB)是印度洋最大的深海盆地,由于远离大陆,陆源碎屑很难到达,因此沉积物以海洋生物沉积和自生矿物沉积为主,沉积速率缓慢。该区域平均水深(5100m)接近于碳酸盐补偿深度(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CCD),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对CCD的变化很敏感,其组合特征的变化能记录到CCD的变化信息,因此是研究CCD变化与沉积环境演变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对CIOB GC18孔沉积物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微体化石组合进行分析,恢复了该区域CCD的演变及环境演化历史,探究了稀土元素富集的载体矿物及富集成因。综合GC18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将岩心从上至下分为五段。第I段(0-30cm):CaO和总无机碳(Total Inorganic Carbon,TIC)从表层向下呈显着下降趋势。SiO2和EREY整体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微体化石主要是有孔虫碎屑,还含有少量的钙质超微化石Calcidiscusleptoporus(弱脐钙盘藻)和Ceratolithus cristatus(具冠毛角石藻)。第Ⅱ段(30-150cm):呈低CaO和高SiO2特征且相对稳定,TIC含量很低,EREY先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然后稳定至本段结束。该段未发现微体化石,主要为深海黏土。第Ⅲ段(150-280cm):CaO和TIC含量较第Ⅱ段增加显着,两者从上到下经历了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过程,SiO2变化趋势和CaO、TIC相反。EREY先呈小幅度下降趋势,然后逐渐稳定至本段结束。本段含钙质超微化石,主要为Discoaster deflandrei(德佛兰盘星石藻)。第Ⅳ段(280-300cm):和第Ⅱ段类似,呈低CaO和高SiO2特征且相对稳定,TIC含量很低,ΣREY较Ⅱ、Ⅲ段略高。第V段(300-415cm):沉积物组分波动相对较大,CaO和TIC平均含量达到最高,SiO2和ΣREY含量相对较低。钙质超微化石非常丰富,以 UmbilicosphaeraJafari(贾法脐球藻),Umbilicosphaerarotula(轮形脐球藻)和Discoaster defandrei为主。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特征表明第Ⅰ段沉积年代为第四纪,第Ⅲ段为中中新世晚期,第V段为中中新世-早中新世。第Ⅰ、Ⅲ和Ⅴ段CaO含量较高,钙质超微化石均有保存,反映当时沉积均处于CCD以上;第Ⅱ、Ⅳ段CaO含量低,SiO2含量高,钙质超微化石没有保存,反映当时沉积处于CCD以下。从第V段到第Ⅱ段(中中新世-晚中新世),CCD整体呈逐渐变浅趋势,这与全球CCD在此期间的变化特征一致。CIOB的CCD自中新世以来经历了深-浅-深-浅-深的变化历史。GC18孔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757 ppm,富稀土沉积(ΣREY>400ppm)占92.8%。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正异常,配分曲线略左倾,轻稀土略亏损,重稀土富集。稀土元素的载体矿物主要是磷灰石。稀土元素的富集主要受沉积速率和沉积物组分变化的影响。沉积速率越低,稀土元素含量越高。沉积物的组分受控于CCD,水深在CCD之下时,沉积物中大量发育深海黏土,稀土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CIOB GC18孔所在的钙质软泥区虽然现代水深在CCD之上,但由于沉积速率缓慢,热液和火山活动影响小,钙质软泥层很薄,稀土元素含量依然相对丰富,该区域是富稀土沉积物的理想发育区域;往北的深海黏土和硅质软泥区,由于水更深,沉积物同样可能富含稀土元素,特别是深海黏土区,是富稀土沉积物潜在的发育区;再往北的陆源沉积区,由于陆源碎屑含量高且靠近赤道CCD相对较深,不具备稀土元素发育的理想条件,可能需要在很深的层位才能发现富稀土沉积物。
计超[5](2020)在《南海琼东陆架海域晚全新世环境地球化学记录》文中认为本学位论文以中国南海北部海南岛东大陆架采集的沉积物岩芯为主要研究对象。获得的沉积柱长45cm,编号为QD2。对沉积柱的210Pb和放射性碳(14C)的年代分析并结合了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过去1900以来年的QD2站位地球化学元素的连续变化过程。通过获得的地球化学元素、粒度、烧失量等,结合年代记录分别讨论了晚全新世南海北部陆架QD2站位的生产力变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于QD2站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通过生物源Ba(Babio),尝试重建了研究区过去1900年的海洋生产力连续记录。结果表明海洋生产力在过去的1900年里变化明显,在中世纪暖期时生产力相对较高,而在气候相对凉爽的小冰期时生产力相对较低。海洋生产力在过去100多年增加迅速,当前Babio约为210μg/g,达到过去19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过与气候环境记录对比,我们发现琼东上升流区海洋生产力受东亚夏季风影响显着,并与温度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气候温暖期,东亚夏季风强度增加,引起沿岸上升流增强,使得海洋生产力提高。同样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对该地区的海洋生产力造成影响。除此以外,发现人为因素同样对研究区中的重金属元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重建的过去1900年中Hg的连续变化记录,结合烧失量(LOI),平均粒度(Mz),陆源的指示性元素铝(Al),稀土元素和汞(Hg),得以推断出QD2站位沉积物中的汞含量变化主要是受到大气沉降的影响。在过去的1900年中,汞的浓度和人为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在过去约150年中,变化明显,人为源的汞通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含量23.7μg/m2/yr),通过富集因子(EF)计算发现过去150年间,人为汞通量的平均含量大约是1850年之前背景阶段的汞通量的11倍。总的来说,在公元1850年之前的大部分沉积物的汞浓度变化同区域性自然环境变化过程相一致。相比之下,可以发现,19世纪中叶以来,汞通量的快速增加过程同人类释放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自1980年代以来,人为汞通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下降了约30μg/m2/yr,其变化过程与全球汞生产量的下降时间相一致。尽管如此,现如今的人为汞通量仍比1850年之前的自然背景阶段高出6.5倍,全球性和地区性的人类活动对于海洋Hg含量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通过富集因子(EF)、《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ISQG)、地累积指数(Igeo)的评价发现,Cu的地累积指数则在近代达到了2~3,属于中强度污染,富集因子指示出来强富集强富集,属于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第三类水平且可能对环境生物产生负面效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快速富集,可能与20是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东南部的虾苗孵化场和虾苗繁育基地大量使用Cu的杀菌剂有关。Hg虽然处于中等富集状态,但未呈现出地累积指数的污染和生物负面效应。As、Zn、Pb元素的富集因子也都在1950年后呈现着稳步增加的变化趋势,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但都未表现污染和生物负面效应。Pb的增加可能受到城市气溶胶的影响,1928年左右的富集可能与欧洲金属加工活动和含铅汽油的使用有关,同时期南极雪坑Pb含量也增加了2-4倍。Cr主要受到自然源影响。Cd的变化具有特殊性,有待研究确定。
张玲芝,向荣,唐灵刚,杨艺萍,钟福昌[6](2019)在《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通过对安达曼海重力柱ADM-C1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分析,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海洋环境演化。研究发现,该区浮游有孔虫群落总体以热带暖水种Globigerinoidesruber、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Neogloboquadrinadutertrei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等为主。其中G. ruber的相对丰度从早全新世至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G. sacculifer则呈大致相反的变化趋势。N. dutertrei的相对丰度从11—7.9ka BP较高,到7.9—3.8ka BP偏低, 3.8ka BP以来又逐渐升高。而P. obliquiloculata的变化趋势则与N. dutertrei大致相反。研究认为,安达曼海不存在与冲绳海槽类似的晚全新世普林虫低值事件。浮游有孔虫群落Q型因子显示全新世海洋环境呈现三个明显的阶段变化:早全新世11—7.9ka BP期间,浮游有孔虫群落以G.ruber、N.dutertrei与G.bulloides为主,反映了该阶段较强的夏季风降水会导致表层水体盐度较低,同时冬季风的影响相对较强; 7.9—3.8ka BP期间,以G. ruber、P. obliquiloculata和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为主,指示水体盐度仍然较低,同时次表层属种显着增多,对应了该阶段强盛的印度夏季风,上层海水混合强烈; 3.8—0ka BP期间,以G. sacculifer、N. dutertrei和P. obliquiloculata为主要特征属种,而G. ruber相对丰度明显下降,表明该时期表层海水的盐度有显着上升,对应了印度夏季风降水的明显减弱。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所呈现的全新世海洋环境阶段性变化和陆地夏季风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也与该孔敏感粒级组分所反映的印度季风的强度变化一致,表明热带边缘海区的有孔虫群落组合可以很好地响应区域海洋环境变化。
邓利欢[7](2018)在《青藏高原南部中—晚新生代古高度与环境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奠定了亚洲气候格局的基础。但青藏高原的形成机制,包括古高度演变历史还存在广泛分歧。这也影响到对亚洲季风的起始时间、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等重要问题的科学认识。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古海拔和古环境演变有助于对高原隆升过程与亚洲季风气候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本论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表土、高原南部的中新生代尼玛盆地和记录高原南部环境演变历史的孟加拉扇U1451站位钻孔沉积物进行了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碳同位素和支链甘油双烷基甘油四醚类脂物(br GDGTs)分析。我们对此做了以下研究:首先,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代表土中叶蜡正构烷烃δ13C、δD和br GDGTs三个有机指标的现代高程效应。其次,通过运用其有机指标来综合重建尼玛盆地的古高度。再次,提取出青藏高原以南的气候环境记录,探讨青藏高原南部隆升与南亚季风演变之间的关系。已获得得主要认识如下:(1)青藏高原东南缘表土中由br GDGTs得出的MBT/CBT和MBT’/CBT温度高程递减率分别为5.0°C/km,3.2°C/km,都低于实测年均温高程递减率(7.2°C/km),但MBT’/CBT温度的高程递减率与附近气象站点>0°C多月均温的高程递减率(3.1°C/km)接近。这说明了MBT’/CBT的温度偏向于温暖季节。另外,高原上C3和C4植物都有分布,使得表层土壤中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与海拔之间关系表现较差,及正构烷烃碳同位素与海拔之间没有相关性。所以,在存在明显季节偏向性的区域,运用br GDGTs重建古温度和古高度时需要考虑其季节性。而在运用正构烷烃δD和δ13C进行古高程重建时需要避开C4植物的影响。(2)尼玛盆地高等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碳同位素以及微生物细胞膜脂br GDGTs得出温度结果分别为-222±12‰、-30.0±0.7‰和20.7±2.9°C,分别选择三者的低地参考值为热带海洋初始水汽δ18O、西瓦里克前陆盆地古植被δ13C和热带海洋表层大气温度,计算出对应的古高度值分别为4546±340m,2800±629m,1340±550m。这三个不同指标得出的古高度值结果明显不同,我们认为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指标指示的是盆地南部阻挡印度洋水汽海拔高度,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指标指示的是盆地内流域的平均高度,br GDGTs指标则指示的是盆地湖水位附近的高度。得出的上述情况可能反映了中新生代盆地所处的班公-怒江缝合带存在高低起伏的古地形,这一研究结果对青藏高原生长的一致性增厚模型提出了质疑。(3)基于孟加拉扇U1451站位沉积物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碳同位素及类异戊二烯和支链甘油双烷基四醚类脂物(iso GDGTs和br GDGTs)分别重建了早中新世以来南亚古降水、古植被、陆地温度(MAT)及孟加拉湾海洋温度(SST)变化历史。75Ma,正构烷烃的δD明显变重了30‰,δ13C发生同步变重了5‰。这表明晚中新世降雨量明显减少导致C4植物扩张。15.5Ma之后,MAT值持续降低了6°C,而SST值在75Ma为增加趋势。MAT和SST的变化趋势为非完全同步性。73.5Ma,SST与MAT差值从4°C快速增加到8°C,这表明晚中新世南部高原可能发生了快速隆升。我们数据显示,晚中新世南亚古降水、古植被和海陆温度差值都发生了同步的显着变化,这可能是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南部发生的明显隆升导致改变海陆的热格局分布,控制着南亚夏季风降水明显减少,造成C4植物扩张。
张洁[8](2017)在《西南印度洋晚更新世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印度洋庞大的厄加勒斯洋流系统,实现了热带印度洋与南大西洋的水体交换。厄加勒斯回流强弱的波动与印尼穿越流有关。由于浮游有孔虫对环境因子变化十分灵敏,有孔虫组合特征的变化能够很好地指示水团和洋流的变迁。因此,了解印度洋海区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该地区的古海洋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前人在南印度洋区获得的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浮游有孔虫组合分析数据,通过对这些样品中浮游有孔虫组合进行聚类分析,将南印度洋划分为8个区域。对各个区域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印度洋南部浮游有孔虫组合与洋流输送有关,呈现沿印尼穿越流-南赤道流-马达加斯加流-厄加勒斯流-厄加勒斯回流属种含量渐变,由暖水组合G.ruber、G.sacclifer和N.dutertrei,变为冷水组合G.bulloides、G.inflata和N.pachyderma sin.。本次研究采集的西南印度洋厄加勒斯流区表层样浮游有孔虫属种以亚热带至过渡带种G.bulloides、G.inflata、N.pachyderma dex.为主,属种百分含量分布在小区域范围内受温度等水文因素影响,显示研究区浮游有孔虫组合能够反映表层海水环境信息,没有受到海底热液作用影响。西南印度洋厄加勒斯回流区MC03、MC04、MC05三个站位沉积速率低,尤其是MC04孔因受到强烈的剥蚀作用,沉积速率仅0.6cm/ka,表层暖水种变化呈现MIS1、MIS3期高,MIS2期低的趋势。赤道东经90°海岭印尼穿越流通道上的MD77150站位,其属种组成以暖水种G.ruber,G.sacculifer为主。比较以上两个区域表层海水温度发现,MIS1期受印尼穿越流影响增强,西南印度洋厄加勒斯回流区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印尼穿越流传输的高温水体对厄加勒斯回流的影响在远距离传输后减弱。对比MC03、MC05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发现,MIS1期副热带海洋锋很可能位于MC03、MC05之间,它的存在是南北两侧水体温盐差异大的原因。而MIS1期内强烈的温度波动,很可能是由于副热带海洋锋锋面位置迁移的影响。
谢建磊[9](2017)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主要气候转型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文中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条件比较脆弱,松散层中孔隙水发育,软土层广布。充分认识上述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脱离不了中国东部,乃至全球新生代以来气候演化的框架认识。上新世以来,现长江河口地区堆积了近500 m的松散沉积。在这一较厚的松散层中,沉积环境的改变和演化不是偶然的,而是气候等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现象。然而受制于测年手段、沉积环境变化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对长时间尺度内的气候事件及其对区域、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比较薄弱、争论较大。因此,本文针对长江口横沙岛松散层厚395.4 m的LZK1孔开展了古气候演化沉积响应的综合研究工作。本次针对磁化率、粒度等传统指标进行了较高密度的采样,并引入了粒径—标准偏差、粒度端元组分模拟、轨道调谐、数字滤波、R/S分析、功率谱和小波分析等线性、非线性的数学处理方法开展了尝试研究,建立了天文年代标尺,综合对比了气候事件的沉积记录,并初步进行了气候周期变化研究,分析了沉积环境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相关方法在具有短时间尺度沉积缺失的持续沉降地区具有适应性,并能取得比较有效的成果。本次主要成果和认识有:1、沉积旋回清楚,沉积物特征复杂,沉积环境多样,沉积速率阶段性明显。研究剖面可划分为213个小层,15个大层。沉积物类型有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粘土—粉砂—砂、细砂、中砂、粗砂和含砾粗砂、砾质粗砂、砂质砾、泥质砂质砾等。上新世以来,先后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湖泊、曲流河、湖泊—河口湾、曲流河、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等多个沉积体系。沉积速率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晚更新世以来沉积速率较高,晚全新世达到最大,平均可达4.18.5 m/ka;晚更新世以前,平均沉积速率整体波动不大。在10761787 ka和52326033 ka间极低,约0.011 m/ka。2、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的粒度效应差别较大,气候指示意义不同。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总体上呈中等的负相关性,但局部层位无相关性,都以1315 m、8090 m、220230 m、290295 m为界发生四次显着变化,其中前三者与平均粒径、粒度组成含量的突变深度相一致。质量磁化率受粒度控制明显,多与250μm以下粒极正相关。频率磁化率除局部层位外,受粒度控制不明显。磁化率的气候指示意义不确定性较大,高磁化率可指示干冷气候,也可指示暖湿气候,而频率磁化率的气候意义较明确,高值指示暖湿气候,低值指示冷干气候。3、建立了剖面约6.3 Ma以来的年代标尺,识别了16次可能存在的极性漂移、亚时事件,且研究表明在有短时间沉积缺失的持续沉降区,可以通过轨道调谐方法建立总体可靠的年代框架。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第四系和Gi/Ga界线、Gilbert底界分别约在41.6 m、107.1 m、143 m、219 m、296.6 m、369.6 m。可能记录了全新世I、全新世II、哥德堡、Mono lake、Laschamp、Blake、M/B Precursor、Kamicatsura、Santa Rosa、Jaramillo-cobb mountain、Olduvai、Feni-Reunion、Keana、Mammoth、sidufjall、Thvera等16个极性飘移和极性亚时事件。调谐后的频率磁化率在轨道周期上与ETP曲线高度相关,相关性超过了95%检验标准。100ka、41ka和23ka周期的带通滤波曲线与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在振幅和相位上吻合较好,但局部时间段有差异,可能与低沉积速率、沉积速率突变或短时间尺度的地层缺失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在具有短暂沉积缺失的持续沉降区域,只要保证样品分辨率,可以通过轨道调谐方法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4、通过粒径—标准偏差分析和端元组分模拟方法,提取了剖面的敏感粒径和端元组分,构建了两个组合端元组分分别作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替代指标。全剖面提取的敏感粒径和分段提取的敏感粒径差别较大,包含关系较差;但全剖面提取的端元组分与分段提取的端元组分基本相近,且能被后者包括。考虑粉尘堆积中悬浮组分通常的上限粒径,认为EM1(2.73.9μm)、EM2(10.814.3μm)、EM3(33.136.2μm)、EM4(76.783.9μm)四个端元组分直接或间接含有气候信息。以长期悬浮粉尘堆积的上限为界,构建了EM1+EM2、EM3+EM4两个组合端元,认为分别具有夏季风和冬季风气候演化指示意义,且与灵台黄土剖面平均粒径阶段具有明显可对比性。5、粒度端元组分、平均粒径、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的H值与区内现代气候指标值十分接近,可以很好地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EM1+EM2粒度端元组分、平均粒径、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的H值较接近,且接近1。它们与现代夏季日照数、年最低日气温的H值相近,这表明其与夏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EM3+EM4粒度端元组分H值与其他四个差别较大,但大于0.5。与冬季平均气温、日照数基本相当,表明与冬季风的强弱密切相关。6、各类气候代用指标具有可比性,综合相关指标提出了上新世以来的气候框架,5.2 Ma、3.5 Ma、2.7 Ma、2.2 Ma、1.5 Ma、1.1 Ma、0.6 Ma等气候转化时间节点,与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研究成果相一致。6.35.2 Ma,以暖湿气候为主,冬、夏季风作用均较强,但都逐渐减弱。5.23.5Ma间,仍以暖湿气候为主。以约4.7 Ma、4.2 Ma为界,夏季风呈减弱—增强—减弱的过程,而冬季风相对稳定。在约5.0 Ma同时发生冬、夏季风的强化事件。约3.52.7 Ma,气候较前一阶段明显变凉、变干,波动加大。夏季风轻微增强的同时,冬季风迅速增强并主导;但在3.03.1 Ma,冬、夏季风发生大幅波动。约2.72.2 Ma,冬、夏季风的同时显着加强,但冬季风仍占主导,气候变暖偏干。约2.21.5 Ma,气候仍较暖,但波动加大。夏季风总体稳定并略增强,冬季风较前明显减弱,两者呈反相关系。约1.51.1 Ma,气候较前阶段偏凉干,大幅波动。夏季风占主导,以1.21.3 Ma为界,由大幅波动转为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冬季风开始增强。约1.10.6 Ma,气候暖湿与干冷交替明显,波动进一步加大。夏季风继续减弱,而冬季风继续增强,两者呈继续反相关。约0.60.2 Ma,气候仍表现为暖湿与干冷交替的大幅波动,但总体呈暖湿特征。总体上,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两者呈反相关系。0.2 Ma以来,气候的暖湿与干冷交替波动加剧,冬、夏季风呈反相关系,表现为大幅度的增强(减弱),但夏季风总体上有所减弱,冬季风加强。MIS5期,气候暖湿,发育MIS5e、MIS5d、MIS5c三个阶段。MIS4期,气候变冷,MIS3期(本剖面仅保留4829 ka阶段沉积),气侯略回暖,夏季风强度相对MIS4应变化不大,但波动明显,而这个阶段的气温转暖可能与冬季风的相对明显减弱有关。末次冰消期始于16 ka,在14 ka附近气候迅速转暖,可能指示B/A暖气的开始。全新世气候呈三分的特征,约11ka5.5 ka间以夏季风占主导。约5.52.0 ka,气候明显变干。约2.0 ka以来,呈降温和变冷过程。7、初步的气候周期表明,不同指标记录的气候周期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岁差和半岁差周期。周期数值波动性较大,具有一定规律性。频率磁化率、EM1+EM2粒度端元组分、Rb/Sr指标的频谱分析表明,区内气候周期主要呈准长偏心率(330 ka)、准200 ka(200 ka、250 ka、166-185ka)、准短偏心率(72125 ka)、准斜率(3850 ka和2633 ka)、准岁差(1623 ka)和半岁差(1013 ka)等周期特征。除长周期外,其他周期都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岁差周期,可能与沉积速率较小或短时间尺度的冲刷侵蚀等因素有关。600 ka、1100ka前后存在偏心率、斜率周期发育的区别,可能与中更新世气候革命有关。8、沉积环境变化与气候演化密切相关,清楚记录了区内在MIS5、MIS3、MIS1期间在气候控制作用下发生的三次海侵事件。气候转型阶段会缺失部分短时间尺度的沉积记录。
李景瑞,刘升发,吴建政,冯秀丽,孙兴全,曹鹏,王宇童,石学法[10](2016)在《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构造-沉积"耦合问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孟加拉深海扇作为世界第一大浊积扇,沉积物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的侵蚀物质,且处于亚洲两大季风区之一的印度季风区,是研究三者相互关系的天然实验室。通过总结该区前人研究成果,对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区尚存争议的主要科学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除来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物质外,孟加拉扇还受到印度、东南亚大陆等源区的影响,另外还有少量生物沉积和火山来源物质等。孟加拉扇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扇体表面遍布浊流通道。浊流和等深流是孟加拉扇主要的沉积动力机制。目前对孟加拉扇扇体沉积模式及其在青藏高原隆升、孟加拉扇"源-汇"过程、"气候-构造-沉积"耦合研究中的作用仍存在不同见解,尚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孟加拉湾西北部中更新世早期的印度季风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印度季风指标研究进展 |
1.2.2 印度季风研究进展 |
1.3 项目依托和主要工作 |
2 孟加拉湾海域特征 |
2.1 孟加拉湾地理概况与构造背景 |
2.2 孟加拉湾气候特征与现代海洋学背景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岩心样品处理与底栖有孔虫统计方法 |
3.2.2 底栖有孔虫鉴定方法 |
3.2.3 底栖有孔虫种群参数计算 |
4 年代地层框架 |
5 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 |
5.1 组合面貌 |
5.2 重要底栖有孔虫属种的生态意义 |
5.3 重要属种鉴定描述 |
6 底栖有孔虫组合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6.1 底栖有孔虫因子分析结果 |
6.2 底层水有机碳通量和氧含量变化 |
7 中更新世印度夏季风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
7.1 中更新世印度夏季风的演化过程 |
7.2 中更新世印度夏季风的驱动机制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2)安达曼海MIS25期以来浮游有孔虫记录的印度季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海洋沉积物研究所揭示的季风变化特征 |
1.2.2 风尘沉积及石笋所揭示的季风变化特征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概况 |
2.1 地质构造背景 |
2.2 现代海洋学背景 |
2.2.1 降水及径流特征 |
2.2.2 季风及表层环流特征 |
2.2.3 表层海水温盐及营养盐分布特征 |
2.2.4 研究区现代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研究样品来源 |
3.1.2 样品预处理过程 |
3.2 研究方法 |
3.2.1 浮游有孔虫鉴定及统计 |
3.2.2 自然伽马射线(NGR) |
3.2.3 表层海水温盐重建的方法 |
4 年代地层框架 |
4.1 火山灰事件 |
4.2 生物地层事件 |
4.3 年代地层框架建立结果 |
5 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 |
6 基于浮游有孔虫组合的古环境指标变化特征 |
6.1 碳酸盐溶解作用 |
6.2 古生产力 |
6.2.1 长时间尺度的古生产力变化 |
6.2.2 冰期-间冰期的古生产力变化 |
6.3 古水温、古盐度 |
6.3.1 长时间尺度的古海水温盐变化 |
6.3.2 冰期-间冰期的古海水温盐变化 |
7 研究区印度季风的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
7.1 MIS25 期以来印度季风演化的历史 |
7.1.1 长时间尺度的印度季风演化 |
7.1.2 冰期-间冰期的印度季风演化 |
7.2 MIS25 期以来印度季风的驱动机制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150ka以来比科尔岛架碎屑沉积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沉积特征 |
1.2.2 沉积物源区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物输运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特征 |
2.2 构造地质背景 |
2.3 火山活动 |
2.4 沉积特征 |
2.5 气候特征 |
2.6 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地层年龄框架 |
3.3 研究技术路线和分析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比科尔岛架沉积特征 |
4.1 沉积物矿物组成 |
4.1.1 正常海相沉积层矿物组成和变化 |
4.1.2 浊流层矿物组成特征 |
4.2 碎屑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1 粒度组成和分布 |
4.2.2 粒度参数化端元分析 |
4.3 碎屑沉积物的Sr、Nd同位素特征 |
4.4 火山灰层沉积特征 |
4.4.1 火山灰层矿物特征 |
4.4.2 火山玻璃主量元素 |
4.4.3 火山玻璃微量元素 |
第五章 碎屑沉积物的来源和输运方式 |
5.1 风化碎屑沉积物的来源:Sr、Nd同位素证据 |
5.2 火山灰层的源区 |
5.3 碎屑沉积物的输运方式 |
第六章 碎屑沉积物输入比科尔岛架的控制因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印度洋海盆南部中新世以来CCD的演变及意义 ——来自微体化石组合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来源 |
1.2 碳酸盐补偿深度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海洋CCD的分布特征 |
1.2.2 新生代以来CCD的变化特征 |
1.3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背景 |
2.3 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来源与前处理 |
3.2 分析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主量元素分析 |
3.2.3 微量元素分析 |
3.2.4 稀土元素分析 |
3.2.5 TIC、TOC分析 |
3.2.6 微体化石分析 |
第四章 GC18孔沉积、地球化学和微体化石组合特征 |
4.1 GC18孔沉积特征 |
4.2 GC18孔TIC、TOC特征 |
4.3 GC18孔主量元素特征 |
4.4 GC18孔微量元素特征 |
4.5 GC18孔稀土元素特征 |
4.6 GC18孔微体化石组合特征 |
第五章 沉积环境的演变与碳酸盐补偿深度的变化 |
5.1 生物地层年代 |
5.2 碳酸盐平衡与碳酸盐补偿深度的变化 |
第六章 稀土元素的赋存矿物及富集成因探讨 |
6.1 物相鉴定 |
6.2 稀土元素的载体矿物 |
6.2.1 磷灰石 |
6.2.2 Fe-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
6.2.3 钙十字沸石 |
6.3 稀土元素的富集因素 |
6.3.1 沉积速率 |
6.3.2 沉积物组分和CCD的变化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GC18孔粒度参数分布表 |
附录B GC18孔TC、TOC、TIC含量分布表 |
附录C GC18孔主量元素含量分布表 |
附录D GC18孔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表 |
附录E GC18孔稀土元素含量分布表 |
附录F GC18 孔稀土元素总含量及δEu、δCe、δY分布表 |
附录G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南海琼东陆架海域晚全新世环境地球化学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类世”的现实状况 |
1.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1.1 拟解决的问题 |
2.1.2 预期效果 |
2.2 研究内容 |
2.2.1 技术路线 |
2.2.2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样品采集 |
3.2.1 QD2柱状样采集 |
3.2.2 沉积柱样前处理 |
第四章 QD2站位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 |
4.1 粒度分析 |
4.1.1 粒度测试及其指示意义 |
4.1.2 QD2站位粒度变化 |
4.2 烧失量分析 |
4.2.1 烧失量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
4.2.2 QD2站位烧失量变化 |
4.3 ICP-MS元素测定 |
4.3.1 主微量元素 |
4.3.2 稀土元素 |
4.3.3 重金属元素 |
4.4 年代学分析 |
第五章 QD2沉积剖面年代学 |
5.1 ~(210)Pb定年原理 |
5.2 ~(14)C定年原理 |
5.3 QD2沉积柱年龄-深度模型和沉积速率 |
第六章 QD2站位过去1900年Hg沉积记录 |
6.1 南海Hg沉积的研究现状 |
6.2 人为Hg通量和富集因子的测定 |
6.3 汞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
6.4 过去1900年的人为Hg沉积记录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区过去1900年海洋生产力记录 |
7.1 古海洋生产力重建方法 |
7.2 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
7.3 基于Ba的古海洋生产力变化 |
7.4 古海洋生产力的控制因素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分析 |
8.1 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8.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8.2.1 富集因子和沉积物质量标准 |
8.2.2 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 |
8.2.3 地质累积指数评价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
2 材料及方法 |
3 结果 |
3.1 浮游有孔虫的群落结构特征 |
3.2 浮游有孔虫的组合特征 |
4 讨论 |
4.1 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响应 |
4.2 全新世普林虫低值事件 |
5 结论 |
(7)青藏高原南部中—晚新生代古高度与环境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进展 |
1.2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气候影响 |
1.3 生物标志物代用指标在古高程与古气候中的指示意义 |
1.3.1 叶蜡烷烃碳同位素 |
1.3.2 稳定同位素古高度计及叶蜡烷烃氢同位素 |
1.3.3 BrGDGTs温度与高程重建 |
1.4 研究选题来源、目标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第2章 区域概况和实验分析 |
2.1 区域概况 |
2.2 实验分析 |
2.2.1 正构烷烃和GDGTs的提取和分离 |
2.2.2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碳、氢同位素分析 |
2.2.3 GDGTs测试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表土中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随高度的变化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与样品分布 |
3.3 BrGDGTs的温度及其高程递减率 |
3.4 叶蜡正构烷烃分子分布特征及同位素的变化 |
3.4.1 叶蜡正构烷烃分子分布特征 |
3.4.2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与高度关系 |
3.4.3 正构烷烃氢同位素与高度关系 |
3.5 小结 |
第4章 青藏高原尼玛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古髙程估算 |
4.1 尼玛盆地的研究背景 |
4.2 样品分析 |
4.3 不同有机分子指标的古高程重建 |
4.3.1 正构烷烃氢同位素 |
4.3.2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
4.3.3 BrGDGTs温度 |
4.4 尼玛盆地不同指标得出古高程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印度洋U1451站位沉积柱早中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变 |
5.1 印度洋孟加拉扇U1451站位概况 |
5.1.1 孟加拉扇地质背景 |
5.1.2 沉积物特征 |
5.1.3 地层年代学 |
5.2 样品分析数据 |
5.2.1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 |
5.2.2 IsoGDGTs的海洋表层温度 |
5.2.3 BrGDGTs的陆表温度 |
5.2.4 小结 |
5.3 南亚降水变化与C4植物扩张 |
5.4 南亚与印度洋温度记录 |
5.5 晚中新世季风与全球变冷及高原隆升 |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西南印度洋晚更新世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构造背景 |
1.1.2 现代海洋学特征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南印度洋表层沉积物样品有孔虫数据 |
2.1.2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表层混层样 |
2.1.3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柱状样 |
2.2 研究方法 |
2.2.1 AMS~(14)C测年 |
2.2.2 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 |
2.2.3 有孔虫的鉴定与统计 |
2.2.4 表层海水温度估算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南印度洋表层沉积物 |
3.1.1 主要属种分布特征 |
3.1.2 分区组合特征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表层混层样 |
3.2.1 有孔虫丰度 |
3.2.2 浮游有孔虫组合面貌概况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3.3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柱状样 |
3.3.1 年代框架建立 |
3.3.2 有孔虫组合面貌概况 |
3.3.3 表层海水温度、盐度估算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主要气候转型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全球上新世以来重要气候事件研究 |
1.2.2 亚洲季风研究 |
1.2.3 长江三角洲及邻近地区上新世以来主要气候事件和研究方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本文创新点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概况 |
2.1 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类型 |
2.2.2 基岩面埋深特征 |
2.2.3 晚新生代地层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室内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
3.2.1 室内试验方法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四章 多重地层划分与年代模型的建立 |
4.1 岩石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分析 |
4.1.1 钻孔剖面分层描述 |
4.1.2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沉积相分析 |
4.2 年代及磁性地层划分 |
4.2.1 晚全新世以来年代地层 |
4.2.2 磁性地层 |
4.3 生物地层划分 |
4.3.1 有孔虫组合特征 |
4.3.2 介形虫组合特征 |
4.3.3 海侵与气候、环境演化 |
4.4 年代模型的建立 |
4.4.1 初始年代模型的建立及沉积速率变化 |
4.4.2 轨道调谐和年代标尺的建立 |
4.4.3 天文年代标尺的评价 |
4.4.4 极性漂移事件的约束及年代标尺 |
第五章 上新世以来以后气候框架划分与主要转型事件识别 |
5.1 气候替代指标的选取和气候意义 |
5.1.1 粒度 |
5.1.2 磁化率 |
5.1.3 地球化学 |
5.1.4 孢粉 |
5.2 粒度敏感粒径和端元组分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5.2.1 粒级—标准偏差分析 |
5.2.2 端元组分模拟法 |
5.2.3 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 |
5.3 磁化率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5.3.1 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2 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5.4.1 常量元素特征 |
5.4.2 主要微量元素特征 |
5.4.3 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 |
5.5 孢粉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5.5.1 孢粉化石分类 |
5.5.2 孢粉组合分带 |
5.5.3 孢粉记录古环境和古气候解释 |
5.6 上新世以来气候框架与区域对比 |
5.6.1 气候替代指标的R/S分析 |
5.6.2 气候指标综合对比、转型事件与区域对比 |
第六章 上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周期和沉积环境制约 |
6.1 上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周期的初步分析 |
6.2 气候变化对区域沉积环境演化的制约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孟加拉扇沉积环境与特征 |
1.1 地形地貌与构造地质演化 |
1.2 输运系统与动力特征 |
1.3 物质来源 |
1.4 沉积特征 |
1.4.1 粒度特征 |
1.4.2 扇体沉积环境划分及其结构特征 |
1.4.3 孟加拉扇沉积模式 |
2 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和沉积作用的控制 |
2.1 高原隆升与大气CO2变化 |
2.2 构造隆升与季风演化 |
2.3 第四纪以来孟加拉扇沉积记录的亚洲季风演化 |
2.4 孟加拉湾海的DSDP-ODP-IODP |
3 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
3.1 砂质沉积在扇体的分布问题 |
3.2 浊流沉积与等深流沉积 |
3.3“源-汇”过程研究 |
3.4“气候-构造-沉积”耦合问题 |
四、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孟加拉湾西北部中更新世早期的印度季风记录[D]. 杨镇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安达曼海MIS25期以来浮游有孔虫记录的印度季风演化[D]. 吴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150ka以来比科尔岛架碎屑沉积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D]. 张志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中印度洋海盆南部中新世以来CCD的演变及意义 ——来自微体化石组合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D]. 刘振尤. 南京大学, 2020
- [5]南海琼东陆架海域晚全新世环境地球化学记录[D]. 计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J]. 张玲芝,向荣,唐灵刚,杨艺萍,钟福昌. 热带海洋学报, 2019(06)
- [7]青藏高原南部中—晚新生代古高度与环境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D]. 邓利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8)
- [8]西南印度洋晚更新世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环境意义[D]. 张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 [9]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主要气候转型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D]. 谢建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进展[J]. 李景瑞,刘升发,吴建政,冯秀丽,孙兴全,曹鹏,王宇童,石学法. 海洋科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