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艾滋病人人权国际保护研究

女性艾滋病人人权国际保护研究

论文摘要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第一例艾滋病病例,1985年中国大陆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在这些已被感染和易受感染的人群中,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她们已经占据了近全球艾滋病感染者的一半,而且有更加恶化的趋势。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和从属性使得她们成为艾滋病病毒传播过程中的易感人群。女性在生理结构上的弱势导致其相比男性更易成为艾滋病侵袭的对象。女性艾滋病人所处的劣势加速了艾滋病在女性中的传播,使得女性艾滋病人群体日益庞大,并且受到社会无情的排斥。而女性艾滋病人所遭受的污名、歧视、暴力和隔离等社会排斥又导致了更多的劣势和社会排斥,从而进一步使得她们遭受艾滋病的侵害,最终形成持久和多重的恶性循环。要改善女性的人权状况,防治艾滋病,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女性艾滋病人的人权保护,从而降低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预防艾滋病的蔓延。目前,对女性艾滋病人人权的保护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和艾滋病防治组织的重视。一般性国际人权文件中作出了关于女性艾滋病人健康权、隐私权和缔结婚姻和生育权等主要人权的规定。为各国履行防治艾滋病的承诺,重点保护女性艾滋病人这一弱势群体,提供了国际法依据。相比一般性的国际人权文件,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文件是国际社会在与艾滋病长期抗争过程中的产物。这些文件对于女性艾滋病人的保护比一般性的国际人权文件对于女性艾滋病人人权的保护更加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它们对女性艾滋病人人权的国际保护制度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中国作为一个艾滋病防治大国,已经逐渐认识到艾滋病传播给国际社会和国内人民群众的生存带来的巨大危害。中国已经主动承担起了一个大国理应承担的防治艾滋病的国家义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但是,面对艾滋病病毒日益猖獗的态势,我国更加需要参照宝贵的国际经验,完善自我的防治艾滋病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保护女性艾滋病人的人权,为防治艾滋病的传播尽到大国应尽的义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女性艾滋病人现状
  • 2.1 女性艾滋病人的地区分布
  • 2.2 女性艾滋病人的年龄分布
  • 2.3 女性艾滋病人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必要性
  • 3.1 保护人权以消除女性更易感染HIV/AIDS 的社会根源
  • 3.2 保护人权使女性更易感染HIV/AIDS 的生理脆弱性得以降低
  • 3.3 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是艾滋病防治的关键
  • 第四章 一般性国际人权文件对女性艾滋病人人权的保护
  • 4.1 保护女性人权的主要的一般性国际人权文件
  • 4.2 一般性国际人权文件规定女性艾滋病人应享有的主要人权
  • 第五章 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文件对女性艾滋病人人权的保护
  • 5.1 与女性人权有关的防治艾滋病国际文件
  • 5.2 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文件对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发展
  • 5.2.1 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女性艾滋病人应享有的基本人权
  • 5.2.2 严格规定了国家的基本义务
  • 5.2.3 明确规定了人权保护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
  • 5.2.4 形成了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特有机制
  • 第六章 中国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 6.1 中国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现状与缺陷
  • 6.1.1 中国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现状
  • 6.1.2 中国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缺陷
  • 6.2 完善我国女性艾滋病人人权保护制度的对策
  • 6.2.1 加强国际合作,履行国际义务
  • 6.2.2 完善立法,提供切实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呵护阳光下的生命[J]. 大自然 2017(05)
    • [2].新西兰国际保护学会议[J]. 国际学术动态 2008(05)
    • [3].从特朗普新移民政策探析非正规移民基本人权的国际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8(07)
    • [4].地理标志国际保护的冲突与协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1)
    • [5].论人权的国际保护界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6].论地理标志国际保护的扩大化争论及其正当性[J]. 学习与探索 2012(02)
    • [7].论西班牙学派“软法因素”与人权国际保护[J]. 学术探索 2012(01)
    • [8].论气候变化对人权国际保护的影响[J]. 时代法学 2011(01)
    • [9].世界遗产的战时国际保护[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3)
    • [10].人权从国内走向国际——以中国为例论新世纪我们如何保护人权[J]. 法制与社会 2009(11)
    • [11].外层空间专利的国际保护[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2].难民保护与人权问题[J]. 法制博览 2017(35)
    • [13].国际保护责任的伦理困境[J]. 伦理学研究 2016(05)
    • [14].论我国品种权国际保护的两大缺陷[J]. 中国种业 2009(01)
    • [15].专利权国际保护的异化:棘轮效应[J]. 特区经济 2008(01)
    • [16].国际保护责任机制的建构与实施——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证分析[J]. 法商研究 2008(03)
    • [17].论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J]. 商品与质量 2012(S7)
    • [18].北部边境地区频率台站国际保护业务研讨会召开[J]. 中国无线电 2015(12)
    • [19].试论网络环境下的版权国际保护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20].论难民的国际保护——难民权利保护的困境及解决方案[J]. 社会科学论坛 2016(03)
    • [21].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主权原则关系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08(17)
    • [22].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J]. 才智 2014(11)
    • [23].妇女人权的国际保护[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
    • [24].美国的“护台法”难显灵光[J]. 世界知识 2020(07)
    • [25].欧洲难民的国际保护问题研究——基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7(11)
    • [26].人权国际保护语境下“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困境与维护[J]. 警察法学 2013(01)
    • [27].《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结30周年暨2015.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召开[J]. 制冷与空调 2015(09)
    • [28].从博鳌亚洲论坛环境司法分论坛谈环境司法的国际保护机制[J]. 中国审判 2015(07)
    • [29].论植物新品种国际保护的发展趋势——兼评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J]. 江西社会科学 2011(10)
    • [30].2016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在京举办[J]. 制冷与空调 2016(09)

    标签:;  ;  ;  ;  

    女性艾滋病人人权国际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