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在水稻穗部为害产生稻曲球,是一种世界性水稻真菌病害。稻曲病过去仅在中晚稻田零星发生,一直不被人们重视,被世界各地作为次要病害防治,仅从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杂交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和相应增产措施的采用,稻曲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往对稻曲病的研究多限于自然发病的田间观察和调查,而对病原菌的侵染过程、致病性分化、寄主的抗病机制及抗病育种等深层次的研究报道较少,由于人工接种发病率低,目前还没有关于稻曲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的报道。本试验将主要对稻曲病菌进行致病性、培养性状和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为该病害的防治和抗病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其结果如下:1稻曲病菌菌株之间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以岗优182、岗优94-11为供试水稻品种,对2006年从四川省14个市区采集分离得到的稻曲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各个菌株所致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有很大差异,病穗率与病指的差异可以作为致病性分化的体现。稻曲病菌致病性的这种分化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未显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并且与寄主品种关系不明显。2稻曲病菌菌株培养性状具有多样性。在胁本哲氏培养基上,以菌落颜色、形状、表面隆起或凹陷等方面为依据,59个菌株共表现出了8种菌落形态,各种形态的菌株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其中第1种和第8种形态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25.42%和23.73%。在PS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7d后,共表现出了4种菌丝体形态,其中第1种所占比例最大为33.90%;同时,各个菌株的产孢能力也不相同,稻曲病菌株培养性状的差异及产孢能力的不同与菌株的致病性分化没有直接的关系。3稻曲病菌在小范围内遗传比较稳定,各菌株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62以上,共产生清晰可见的条带数129条,其中多态性条数88条,占总数的68.22%。聚类结果显示,聚类类群与菌株地理来源有一定的关系,与水稻品种不存在专化性互作,同时显示,聚类结果与菌株的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一一对应。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华南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化检测与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2)
- [2].寄主诱导下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08(02)
- [3].河南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致病性分化与多样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 [4].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分布及致病性分化研究[J]. 大豆科学 2016(04)
- [5].桉树青枯菌菌株致病性分化与其菌量增殖及胞外多糖产量的联系[J]. 中国森林病虫 2008(03)
- [6].基于丽江新团黑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 [7].不同来源向日葵菌核病分离物致病性分化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4)
- [8].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等位酶及蛋白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S1)
- [9].新疆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6)
- [10].江西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J]. 植物保护学报 2009(06)
- [11].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20(05)
- [12].黑龙江地区向日葵核盘菌致病性分化研究[J]. 植物保护 2016(01)
- [13].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性分化研究[J]. 玉米科学 2016(05)
- [14].黑龙江省核盘菌致病性分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 [15].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RAPD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09(S1)
- [16].云南水稻条纹病毒致病性分化及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5)
- [17].花椒干腐病的寄主抗病性与病原菌致病性分化[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06)
- [18].新疆北部棉区黄萎病菌种群致病性分化及变异[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02)
- [19].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的致病性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08(05)
- [20].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几种鉴定技术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8)
- [21].松材线虫病病原种群分化研究现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2].核盘菌弱毒现象及其生防潜能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03)
- [23].新疆南部棉区黄萎病菌种群致病性分化及变异[J]. 棉花学报 2012(02)
- [24].河北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分离株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