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07年3月—10月中旬,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野外调查方法和T检验、主成分分析等内业处理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扎龙湿地白枕鹤营巢地、巢址选择、领域面积、觅食地生境选择及迁徙集群地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营巢地主要选择在芦苇沼泽中(100%),苇茬高度、植被密度、水深及人为干扰点距离是巢址生境选择时期主要限制性因子。通过不同时期白枕鹤生境利用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水深、距明水面距离及距人为干扰点距离3个因子是限制白枕鹤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领域面积:野生白枕鹤领域面积大小为1.11±0.272 km~2,散养白枕鹤领域面积大小为0.665±0.148km~2。白枕鹤在扎龙地区的主要栖息生境是芦苇沼泽,由于芦苇沼泽在扎龙地区是优势植物,由芦苇所决定的相关植被因子,对白鹤栖息地选择都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植被高度、密度以及剩余苇丛等因子对白枕鹤的生境选择不很重要。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所有白枕鹤巢下水深都在5~25cm左右,距离明水面都在100m以内,觅食地的选择也都在明水面的附近,因此可以说水是扎龙白枕鹤生境选择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另外扎龙地区近年来打渔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为活动对于白枕鹤生境选择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剧。从白枕鹤所选择巢址及觅食地距离人为干扰距离都在0.6km以上来看,与人为干扰的距离也是白枕鹤生境选择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之一。通过散养与野生白枕鹤觅食地面积与领域大小的比较,白枕鹤的领域大小与其觅食地食物的充足与否成反比关系,食物越充足,其领域面积就越小;食物不充足,则领域面积就要相应的扩大。也就是说食物越少,觅食地面积就越大,则领域面积也就越大;反之,食物越充足,觅食地面积就越小,领域面积则也相对较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课题背景1.2 国际鹤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 鹤类保护和研究进展1.2.2 国际鹤类研究的方法与设备1.2.3 由宏观逐渐向微观深入1.2.4 国际鹤类研究动向1.3 我国鹤类研究现状1.3.1 国内在鹤类种群、数量分布方面的研究1.3.2 国内在鹤类生态习性方面的研究1.3.3 国内在鹤类饲养、繁殖和疾病方面的研究1.4 白枕鹤研究概述1.4.1 白枕鹤的分布、数量及迁徙1.4.2 白枕鹤的繁殖、行为、生理解剖及疾病等方面的概述1.5 鸟类的生境选择研究概况1.5.1 鸟类繁殖生境选择的研究1.5.2 鸟类觅食生境选择的研究1.5.3 鸟类巢址选择研究1.5.4 鸟类生境选择模式1.5.5 生境分析与评价1.6 无线电遥测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1.7 本论文研究意义2 研究区概况3 研究方法3.1 研究时间及地点3.2 研究方法3.2.1 白枕鹤捕捉方法3.2.2 无线发射器安装及遥测方法3.2.3 巢址调查3.2.4 孵化和育雏期觅食地及秋季迁飞集群地的生态因子测量3.3 内业数据处理3.3.1 白枕鹤巢址选择和不同时期觅食生境选择分析3.3.2 白枕鹤领域面积的计算3.3.3 白枕鹤觅食生境喜好生境分析4 结果与分析4.1 白枕鹤繁殖期巢址生境选择4.1.1 巢址的生境因子4.1.2 白枕鹤巢址生境因子差异性分析4.2 白枕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4.2.1 白枕鹤孵化期觅食地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4.3 白枕鹤育雏期栖息地选择4.3.1 白枕鹤育雏期栖息地生境因子4.3.2 白枕鹤育雏期栖息地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4.4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选择4.4.1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生境因子4.4.2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4.5 白枕鹤领域面积的比较4.5.1 散养白枕鹤与野生白枕鹤领域面积的比较4.5.2 育雏期野生白枕鹤领域的动态变化4.6 白枕鹤栖息地生境评价4.6.1 白枕鹤巢址生境评价4.6.2 白枕鹤不同时期对觅食生境选择因子喜好程度5 讨论5.1 白枕鹤巢址选择5.2 白枕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5.3 白枕鹤育雏期觅食地选择5.4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觅食地生境选择5.5 白枕鹤不同时期觅食地对比分析5.6 白枕鹤领域面积比较分析5.7 白枕鹤领域的变化5.8 白枕鹤领域与觅食地生境的关系结论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扎龙湿地论文; 白枕鹤论文; 生境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