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鹏[1](2021)在《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量表编制及其与自主性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春期是建立自我价值感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与家庭的关系角度认识自我是中国人自我认知的重要倾向,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家庭角度去研究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指在家庭领域内,个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于家庭内部因素的程度,即个体在进行自我价值评价时受到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将自我价值感权变性聚焦在家庭领域,开发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测量工具。同时家庭与个体自主性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界致力探讨的主题,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可为研究个体自主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研究一: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量表编制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18名中学生进行访谈,对279名中学生发放开放性问卷,确定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因子;其次根据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因子,编制对应条目,依据相关领域专家,形成《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初稿);再次对329名中学生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311名中学生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不合理题项;最终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以及内部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形成《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正式)。研究二:探究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发展特点及现状采用《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对474名中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发展特点,以及在性别、是否独生、居住地、家庭结构以及共同生活背景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三:探究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和《青少年自主性量表》对543名中学生进行施测,采用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典型相关探究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关系。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包含家庭融入、家庭评价、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条件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四个子维度。2、自编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包含20个题项,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中学生在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发展特点及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各个维度上得分均处于中等以上,在年级、性别、家庭结构以及共同生活背景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差异。4、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作为一个多维变量,其不同维度对中学生的自主性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家庭融入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正向预测自治性自主(行为自主性和认知自主性),负向预测分离性自主(情绪自主性);家庭评价和家庭条件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均正向预测分离性自主(情绪自主性),负向预测自治性自主中的认知自主性;家庭关系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既能正向预测自治性自主中的认知自主性,也能正向预测分离性自主。5、典型相关分析更深一步理清了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关系,在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对个体自主性的影响中,家庭融入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家庭评价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对分离性自主性(情绪自主性)影响最大。
杨宁[2](2021)在《家庭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伴随着幼儿肥胖率的不断飙升与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降,使幼儿体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话题。幼儿体育行为作为幼儿体育研究的基础则变得尤为重要。幼儿体育行为的形成与养成是幼儿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在三种因素中家庭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最早,影响也最持久,家庭的资本状况作为家庭的基础环境是影响幼儿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家庭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充实家庭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方面的研究内容。同时呼吁更多的家长重视幼儿体育行为的养成,引导更多的家长为幼儿提供优良的体育环境,使幼儿体质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为幼儿终身体育理念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本研究以家庭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全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3-6岁的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结合家庭资本以及班杜拉社会学习的相关理论。首先对家庭资本现状进行了解,明确三种家庭资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将家庭资本划分为高、低两个水平组进行幼儿体育行为的对比研究;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索家庭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影响幼儿体育行为的主要家庭资本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各家庭资本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幼儿体育行为的表现受家庭资本水平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家庭经济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其中,幼儿体育行为受家庭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较高。(2)家庭社会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中等。且家庭社会资本各要素对幼儿体育行为各维度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最高。其中,家庭中文化产品和文化氛围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最高,而父母的学历高低不是决定幼儿体育行为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得到的研究结论,主要提出以下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强政府对幼儿体育的推动引导,提高幼儿体育宣传力度。第二,加大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联动,共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第三,提升全民体育锻炼意识,创设更加浓郁的幼儿体育环境。
武海波[3](2021)在《初中生符号消费研究 ——以Y校两个班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消费,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依据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河北省H市Y校初中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描述Y校初中生的消费现状,以及符号消费的类别与特征,探讨过度符号消费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分析初中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复杂原因,并提出相关切实可行的建议。本研究通过对Y校11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Y校20名初中生、Y校2名老师与3名Y校周边商户店主进行无结构访谈发现,当前初中生消费存在着较强的符号化特征,主要表现在青睐品牌和表达个性两个方面。过度的符号消费对社会稳定、校园和谐、家庭幸福和个人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初中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广告消费流行、监督管理不足和互联网络发展为符号消费创造了社会传播的土壤;学校消费教育缺位与校园环境商业化也对其有重要影响;初中生符号消费在家庭层面的原因,客观上看是消费重心下移,主观上看是缺乏良好沟通;个人层面的原因主要是自我满足、炫耀心理和同辈压力。因此笔者建议大众传媒和政府部门共同联合优化社会风尚习气;学校应从思想上引导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从行动上开展阳光健康的消费教育活动;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教育他们形成理性与科学的消费观念,并努力改变子女的消费方式;个人要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学习正确的理财知识。从以上四个方面综合用力,对初中生符号消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减少学生在消费领域中的奢侈、攀比、炫耀等不良消费行为,使他们真正把心劲用在学习上。
茅铭芝[4](2020)在《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和培育水平决定了个人一生的技能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Heckman and Mosso,2014)。正如《科尔曼报告》(1966)所强调,解释学生成绩的绝大部分差异是家庭特征而非学校特征。家庭的培育(Parenting)在解释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有利和不利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人力资本的差距早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传统的教育政策无法完全弥补弱势家庭中父母投资不足造成的伤害。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儿童,面临着所谓的“命运岔路”,也即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机会不平等。由家庭培育不足导致的弱势群体低度开发的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而言,既影响了个人的社会经济成就,也制约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效地开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培育模式在儿童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影响机制。在本文的框架中,父母的培育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人力资本,还会以社会互动(同伴效应)的形式影响孩子同龄人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分别考察了来自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家庭陪伴模式差异,以及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差异的影响。研究既实证检验了这三种培育模式是如何影响并塑造儿童的人力资本,理解弱势家庭存在的培育缺陷;还进一步探讨了因家庭培育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变异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第一,通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学校抽样调查数据CEPS,发现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儿童在中学阶段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通过将样本限制在遵循随机分配规则的学校以克服学校数据中常见的自选择问题,进一步发现了早期投资存在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比例的提高会改善全班同学的人力资本。相较于城市中产热衷于“推娃”的教育竞争,社会上依然存在一些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本研究样本中将近20%)。研究表明,缺乏学前教育的经历不利于儿童的长期发展;但班级中存在的高能力(接受过学前教育)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促进那些缺乏早期投资的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即证实了“近朱者赤”效应。第二,通过分析CEPS和CFPS等微观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导致的陪伴缺失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存在显着的陪伴缺失儿童的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父母陪伴缺失儿童的占比提高不会显着影响其他学生的教育发展。研究表明,相较于那些与父母同住的学生,陪伴缺失儿童的认知测试分和考试成绩表现得更差,其教育期望也显着下降。通过区分陪伴模式,发现母亲的陪伴缺失会对儿童造成显着的负面效应。更进一步,研究尝试解答为何陪伴缺失这一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没有在班级层面产生“近墨者黑”的同伴效应。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陪伴缺失的儿童在班级中被孤立,因而缺乏与同龄人产生互动,这一视角也反映出这类弱势儿童所处的困难境遇。第三,利用CEPS微观数据,结合发展心理学,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分为四类(权威型、专断型、放任型和消极型),实证考察了养育方式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研究发现,养育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和信念偏好来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关家庭养育方式的同伴效应则体现出“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班级中接受最佳养育方式的学生比例的提升,会显着提高其他学生的认知技能,但是也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从家长互动的视角对这种同伴压力进行了解释。本文实证检验了家庭培育模式是如何以直接效应和同伴效应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并进一步探讨了潜在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弱势家庭的培育缺陷,在本研究中表现为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父母的陪伴缺失,以及不利于发展的养育方式,都会对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当前人力资本投资中主要探讨了家庭投资的直接作用,本文则进一步探讨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同伴效应,发现了由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同伴效应(具体表现为“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以及同伴压力”)。这些培育模式差异在经济不平等加剧的当下可能长期存在,成为较长时期阻碍社会流动的潜在威胁。本研究认为,尽管政府和社会无法让孩子选择父母,但是却可以尝试改善或解决弱势家庭在发展子女人力资本方面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缺陷等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有利于提高全民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儿童所处成长的不同阶段,本文认为政策的着力点可以归纳为两类。首先,针对成长于弱势家庭而面临着养育缺陷的学龄前儿童,政府应该重视其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缩小养育差距背后的机会不平等。早期投资既可以是直接对弱势儿童进行干预,也可以是对处于弱势境遇的家庭及其家庭环境进行投资,例如指导父母如何科学养育孩子。其次,针对已经处于学龄期(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那些经历过早期抚养劣势或正处于不利养育环境的儿童,公共教育政策可以着力在如何分配学生在班级中的组成,发挥同伴效应中积极的一面,以促进不同背景的学生共同积累人力资本。
欧阳鹏[5](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曹胜东[6](2020)在《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家庭是每个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其影响会伴随人的终身。家庭体育在青少年的体育观确立、体育行为发生与运动习惯养成方面起到了养成教育应有的作用。初中学段正是青少年三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期,家庭体育通过影响孩子的体育认知与体育意识,引导孩子的体育行为,从而对孩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然而,学术界与社会非常重视学校体育,而对家庭体育的重视程度则参差不齐。初中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可以说,家庭体育是其成长的关键时期,直接关乎其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与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养成。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归类法,运用养成教育理论,以黄山市屯溪区的屯溪三中,屯溪五中的300名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透过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细胞,研究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与环境提出相应策略与建议,进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改变父母体育观念,同时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为学校体育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待体育是持支持的态度,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够与孩子进行体育方面的互动,家长和孩子的运动频率大多是每周1-2次,运动时间大多是在91-120分钟,项目多以跑步或者球类运动为主。(2)大多数初中生的体育态度是积极的,对待体育态度较好且体育成绩不错,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是跑步和球类,运动时间大多都是91-120分钟,锻炼频次大多是一周1-2次,都是中等强度和大强度运动为主,都习惯在学校和公园进行锻炼,并且初中生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和同学一起。(3)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与初中生的体育态度,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次是具有正相关性的,与体育成绩是没有相关性的;(4)家长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初中生的体育态度,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次和体育成绩具有正相关性的;(5)家长与孩子一起锻炼的强度与初中生的锻炼强度,锻炼时间和体育态度是具有正相关性的,而与锻炼频次,体育成绩则是不具有相关性;家长陪同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频次与初中生的锻炼频次是具有正相关性的。(6)家庭所拥有的体育器材与初中生的运动持续时间,体育态度,体育成绩是具有正相关性的,与锻炼强度,锻炼频次则是无相关性的。(7)家庭的体育消费与初中生的体育态度,体育成绩具有正相关性,其他的则是无相关性;家庭的体育气氛与初中生的体育行为都呈正相关的关系。(8)对体育支持程度越高的家庭,孩子往往表现出来的体育行为也越好。初三学生与其家长的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趋于一致,对待体育是支持的态度,主要原因是为了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9)在初中阶段,学习任务重和缺乏相应的体育场地是影响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主要原因。
王思玉[7](2020)在《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最初接受教育的起点以及继续接受各种教育的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个体来自家庭,成长于家庭,最终回归家庭,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致深、致远且不容忽视。父母不仅是孩子成长成材路上的教育启蒙者,而且是终身教育者。近年来,诸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肥胖、超重、疾病、近视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久坐行为、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等问题造成的。对于课程学习时间长、负担重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过往十多年来,学校体育承担着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任,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解决?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社会共担责任,形成合力。家庭是人一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体育行为具有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扬州市江都区第一中学、扬州中学、邗江中学三所学校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利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扬州市三所中学高中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高中生的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详实的调查研究,再运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深入探讨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引起家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也为家庭体育、体育行为以及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研究结论如下:1、扬州市城区高中生家长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一般,家庭体育氛围良好,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运动持非常支持的态度;但与子女一起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得人数较少,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大约每周一次,持续时间在60分钟左右,参与的体育项目以跑步、散步为主,球类项目次之;偶尔谈论体育话题或者观看体育比赛的家庭居多,超过55%的家长会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2、扬州市城区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一般,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不深;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集中在每周1-2次,时间大多在30-60分钟左右,体育锻炼的强度以微出汗和中等出汗为主,运动项目以跑步、散步和球类运动为主,体育课成绩良好率最高,体育消费水平较低。3、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或者观看体育比赛的频次与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体育课成绩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高中生平均每个月的体育消费水平之间不具有显着相关关系。4、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活动给予过技术指导、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次、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等家庭体育行为与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体育课成绩、平均每月消费水平有显着的相关关系。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真[9](2020)在《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驱动路径研究 ——家庭投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教育、培训以及医疗保健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人力资本指通过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指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无论以高等教育入学率衡量还是以测试成绩衡量,我国城乡青少年的人力资本均存在差距。促进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形成、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为“三农”注入内生发展动力、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社会流动性。公共教育投入和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均有利于青少年的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教育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我国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同样存在城乡差距。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在加强农村公共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农村家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结构方程模型、sobel中介效应检验模型、tobit模型和二值选择模型等计量方法,探讨了引导农村家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重构路径和教育价值认知提升路径。参照对象是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的参考、模仿和对标对象。老师、其他家长和子女的同学都可能成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根据Coleman的社会资本理论,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会形成一个社会网络。在这一网络中,家长可以与其他家长、子女的同学以及老师进行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与其他家长的交流有助于家长掌握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信息,从而其他家长可能成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参考和模仿对象;与子女同学的交流有助于家长掌握其他家长的投资信息,也有助于家长掌握子女同学的在校表现,从而子女的同学可能成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参考和对标对象;与老师的交流有助于家长掌握子女的在校表现,从而老师可能成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参考对象。家庭根据参照对象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的的动机可能是为争取更好的学业成绩、也可能是对自身行为和选择具有不确定性时的模仿、还可能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教育价值认知指个体预期能够从教育中获得的效用数量,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随其教育价值认知提升而增加。首先,以城区就读和家校合作为例探讨了参照对象重构路径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城区就读有助于农村家庭结识新的老师、家长和学生,以家长会为代表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农村家庭加强与老师、其他家长和学生的联系与交流,从而重构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就读提高了参照家庭对教育的平均重视程度、提高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提高了参照家庭的平均人力资本投资;以家长会为代表的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认识更多其他家长和子女的同学,提高了家长与老师相互联系的频率。因此,城区就读和家校合作重构了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这提高了农村家庭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并最终促进了农村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然后,以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为例探讨了教育价值认知提升路径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而且得益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提供的丰富数据,在机制检验部分还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对青少年学习态度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距离感,为城乡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有助于扩大城市文化传播范围,增强现代思想观念的可及性。城市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助于冲击农村家庭原有的观念体系,使其更加认同教育的价值,从而提高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以公路和公交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通讯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付出意愿和责任感,因此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教育价值认知;进而激励农村家庭提高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这在直接影响子女学业成绩的同时,也有利于端正农村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并最终有利于促进农村青少年的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最后,以随迁入学和新型城镇化为例探讨了同时影响参照对象和教育价值认知的综合路径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一方面意味着父代进城务工,这有利于农村居民接触和融入城市文化,从而提高教育价值认知;另一方面意味着子代进入城镇接受教育,这与城区就读类似,有助于重构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这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价值认知。同时,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大量农村儿童进入城镇接受教育,有利于重构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随迁入学提高了参照家庭中城镇家庭的比重,提高了参照家庭的平均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提高了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成绩要求;新型城镇化提高了农村学生进入城镇接受教育的概率、提高了农村家庭参加家长会的频率和联系老师的频率,有助于提高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付出意愿和责任感;因此,随迁入学和新型城镇化有助于重构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参照对象及其教育价值认知;这提高了农村家庭对子女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有利于促进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如何促进农村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现有研究往往强调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本研究则侧重于引导农村家庭提高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促进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对两大路径、六条子路径的探讨,本研究有助于为政府和学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工具及对策启发,也有助于提高家庭对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同时,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是提高学校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公共教育投资效率。
解际翠[10](2020)在《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研究》文中提出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居民在注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消费观也从基础生存型逐渐向享受型、发展型等消费类型转变。随着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共同的追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健身意识也都有了显着地提高。同时,国家一系列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为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体现了居民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目前,我国与体育消费有关的理论研究诸多,但有关体育健身消费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且尚无针对济南市体育健身消费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济南市居民家庭体育健身消费为研究对象,以济南市六个城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济南市居民家庭的基本情况、体育健身活动情况、体育健身消费情况以及影响济南市居民家庭进行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根据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济南市居民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实施对策。旨在鼓励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推动济南市居民体育消费发展提供现实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济南市居民家庭类型主要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近一半是高中(含大专),最低的是小学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职业大多是工人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民工比例较少;家庭成员闲暇时间主要活动方式的排序依次是看电视、上网、教育子女、外出游玩、参加体育活动等;家庭经济年收入主要集中在5-10万元、10-15万元两个层面,大部分家庭的消费类型还是以物质文化消费为主。(2)济南市居民家庭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主要以跑步、健步走,舞蹈(健美操、广场舞),球类等为主;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方式主要是与家人、与邻居朋友一起;家庭成员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主要是2-3次/周,每次主要集中在1-2小时;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大都选择在离家近、免费的社区广场、公园等,而去健身俱乐部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少;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缓解压力、调整情绪、陪家人活动等。(3)济南市居民家庭年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男性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女性;25-30岁年龄阶段的人群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个体经营户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消费水平较高;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与体育年消费成正相关。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结构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比例较低,康复型的比例最低。(4)影响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体育消费观念与意识、闲暇时间、体育素养和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国家政策、场地设施、媒体宣传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5)本研究针对影响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内外部因素提出如下对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加大宣传转变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观念;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重视家庭体育教育,提高终身体育意识;加强相关的体育法律法规建设,增加体育市场监管力度。
二、中学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量表编制及其与自主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 |
1.1.1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内涵 |
1.1.2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1.1.3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测量 |
1.1.4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相关研究 |
1.1.5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研究新视角 |
1.2 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提出 |
1.2.1 中国人的自我 |
1.2.2 家庭自我 |
1.2.3 家庭自我价值感 |
1.2.4 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定义 |
1.3 自主性 |
1.3.1 自主性研究 |
1.3.2 自我价值感与自主性的关系 |
1.3.3 家庭因素与自主性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假设 |
2.2.4 研究意义 |
2.2.5 研究方法 |
3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编制 |
3.1 访谈及开放式问卷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与程序 |
3.1.3 研究结果 |
3.1.4 小结 |
3.2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初测量表的编制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2.3 小结 |
3.3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3.1 研究方法 |
3.3.2 信度检验 |
3.3.3 效度检验 |
3.3.4 小结 |
4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现状及其发展特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工具 |
4.2.2 研究对象 |
4.2.3 分析工具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整体水平 |
4.3.2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4.3.3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4 讨论 |
4.4.1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总体特点 |
4.4.2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发展特点 |
4.4.3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特点 |
4.4.4 是否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特点 |
4.4.5 居住地不同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特点 |
4.4.6 不同的共同生活背景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特点 |
4.4.7 不同家庭结构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特点 |
5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关系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工具 |
5.2.2 研究对象 |
5.2.3 统计工具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中学生自主性的整体水平 |
5.3.2 共同方法偏差 |
5.3.3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偏相关分析 |
5.3.4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对自主性的预测 |
5.3.5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4 讨论 |
5.4.1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相关性讨论 |
5.4.2 自主性对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回归讨论 |
5.4.3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典型相关讨论 |
6 总讨论 |
6.1 关于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量表编制讨论 |
6.2 关于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特点讨论 |
6.3 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自主性的关系讨论 |
6.4 建议 |
6.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家庭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家庭资本的研究 |
1.4.2 幼儿体育的研究 |
1.4.3 体育行为的研究 |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对比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家庭资本现状分析 |
3.1.1 家庭经济资本现状分析 |
3.1.2 家庭文化资本现状分析 |
3.1.3 家庭社会资本现状分析 |
3.1.4 三种形态家庭资本间的关系 |
3.2 不同家庭资本水平幼儿体育行为现状的对比分析 |
3.2.1 不同家庭资本水平幼儿体育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
3.2.2 不同家庭资本水平幼儿隐性体育行为的对比分析 |
3.2.3 不同家庭资本水平幼儿显性体育行为的对比分析 |
3.3 家庭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幼儿隐性体育行为与显性体育行为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2 家庭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家庭经济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3.4 家庭文化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家庭社会资本与幼儿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各家庭资本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4.2 幼儿体育行为的表现受家庭资本水平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家庭经济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 |
5.1.2 家庭社会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中等 |
5.1.3 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较高 |
5.2 建议 |
5.2.1 加强政府对幼儿体育的推动引导,提高幼儿体育宣传力度 |
5.2.2 加大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联动,共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
5.2.3 提升全民体育锻炼意识,创设更加浓郁的幼儿体育环境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初中生符号消费研究 ——以Y校两个班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 |
1.1.2 家庭消费重心向子女下移 |
1.1.3 初中生对符号消费的追求与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符号消费理论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调研地点及调研对象概况 |
2.1 调研地点选择 |
2.2 调研地点概况 |
2.2.1 H市与G区概况 |
2.2.2 Y校概况 |
2.3 调研对象概况 |
2.3.1 样本概况 |
2.3.2 访谈对象概况 |
第三章 Y校初中生消费现状及符号消费类别与特征 |
3.1 Y校初中生消费现状分析 |
3.1.1 消费水平 |
3.1.2 消费资金来源 |
3.1.3 消费自主性 |
3.1.4 消费渠道 |
3.1.5 消费偏重 |
3.2 Y校初中生符号消费类别 |
3.2.1 生存资料消费 |
3.2.2 发展资料消费 |
3.2.3 享受资料消费 |
3.3 Y校初中生符号消费特征 |
3.3.1 青睐品牌 |
3.3.2 表达个性 |
第四章 Y校初中生符号消费的影响 |
4.1 社会方面 |
4.1.1 助长社会环境的不良风气 |
4.1.2 导致消费市场的发展混乱 |
4.2 学校方面 |
4.2.1 加大阶层分割 |
4.2.2 阻碍校园管理 |
4.3 家庭方面 |
4.3.1 家庭经济紧张 |
4.3.2 家庭关系矛盾 |
4.4 个人方面 |
4.4.1 形成错误思想观念 |
4.4.2 养成不良生活习惯 |
4.4.3 造成学业成绩下降 |
第五章 Y校初中生符号消费的原因 |
5.1 社会层面 |
5.1.1 广告消费流行 |
5.1.2 监督管理不足 |
5.1.3 互联网络发展 |
5.2 学校层面 |
5.2.1 消费教育的缺位 |
5.2.2 校园环境的影响 |
5.3 家庭层面 |
5.3.1 消费重心下移 |
5.3.2 缺乏良好沟通 |
5.4 个人层面 |
5.4.1 自我满足 |
5.4.2 炫耀心理 |
5.4.3 同辈压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社会风尚习气 |
6.2.2 加强校园内部管理 |
6.2.3 改变家庭消费思想 |
6.2.4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初中生符号消费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与变量介绍 |
1.3.1 培育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
1.3.2 技能形成技术与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
1.3.3 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 |
1.3.4 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s) |
1.3.5 溢出效应与同群效应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形成的新特征 |
2.1.2 认知技能与智商测试 |
2.1.3 非认知技能及其测量 |
2.1.4 人力资本形成的技术 |
2.1.5 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
2.2 人力资本形成的经验分析 |
2.2.1 生命周期的早期影响 |
2.2.2 家庭投资与儿童发展 |
2.2.3 家庭养育方式与儿童发展 |
2.3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
2.3.1 同伴效应的模型设定 |
2.3.2 同伴效应的识别策略 |
2.3.3 同伴效应的经验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模型 |
3.1 多阶段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
3.1.1 多维人力资本 |
3.1.2 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
3.2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
3.3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拓展 |
3.3.1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 |
3.3.2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 |
3.3.3 家庭养育方式选择 |
3.3.4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
3.4 家庭培育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
3.5 小结 |
4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4.1 数据和变量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因变量 |
4.1.3 自变量 |
4.2 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
4.3 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分析 |
4.3.1 基线估计结果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异质性分析 |
4.4 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5.1 父母陪伴缺失现状的制度背景 |
5.2 数据、变量与识别策略 |
5.2.1 数据与变量 |
5.2.2 识别策略 |
5.3 家庭陪伴模式对儿童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 |
5.3.1 OLS估计结果 |
5.3.2 IV估计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潜在机制分析 |
5.4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中长期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家庭养育方式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1.1 数据来源 |
6.1.2 变量选择 |
6.2 养育方式的识别与分类 |
6.3 养育方式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1 基线估计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家庭养育方式的潜在机制分析 |
6.4 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分析 |
6.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6.4.2 识别策略:线性均值模型 |
6.4.3 基线估计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4.5 潜在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小结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6)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
1.1.2 家庭体育对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
1.1.3 家庭体育对体育行为养成的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学术意义 |
1.2.2.2 实际应用价值 |
1.3 理论基础 |
1.3.1 体育养成教育理论 |
1.3.2 家庭系统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养成教育 |
2.1.2 家庭体育 |
2.1.3 体育行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养成教育的相关研究 |
2.2.2 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 |
2.2.3 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研究 |
2.2.4 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5 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影响的研究 |
2.2.6 体育行为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制作与发放 |
3.2.2.1.1 问卷的制作 |
3.2.2.1.2 问卷的发放 |
3.2.2.2 信效度检验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归类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家庭体育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
4.1.1 父母对子女体育行为的态度 |
4.1.2 父母直接参与体育行为 |
4.1.2.1 初中生与父母一同参与的体育项目 |
4.1.2.2 初中生与父母共同参与体育的频次 |
4.1.2.3 初中生与父母共同参与体育行为的强度情况 |
4.1.2.4 初中生与父母共同参与体育行为的时间情况 |
4.1.2.5 初中生与父母共同参与体育行为的活动场地 |
4.1.3 家庭体育开支情况 |
4.1.4 家庭所拥有体育器材情况 |
4.1.5 父母和子女与体育相关的互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1.5.1 父母对孩子进行体育话题讨论的情况 |
4.1.5.2 父母对孩子进行体育指导的情况 |
4.1.5.3 父母与孩子观看体育类节目的情况 |
4.2. 初中生体育行为基本情况 |
4.2.1 初中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 |
4.2.2 初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 |
4.2.3 初中生参与体育行为的强度 |
4.2.4 初中生参与体育行为的时间 |
4.2.5 初中生参与体育行为的频率 |
4.2.6 初中生参与体育行为的主要场所 |
4.2.7 初中生参与体育行为的组织形式 |
4.2.8 初中生体育成绩情况 |
4.2.9 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特征分析 |
4.3. 养成教育理论下家庭体育对于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家长体育态度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养成的相关性分析 |
4.3.2 家长体育行为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养成的相关性分析 |
4.3.2.1 家长体育锻炼时间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2.2 家长体育强度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3 家庭体育环境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养成的相关性分析 |
4.3.3.1 家庭体育器材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3.2 家庭体育消费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3.3 父母和孩子进行体育类话题讨论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3.4 父母对孩子进行体育方面指导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3.5 父母与孩子观看体育赛事直播、体育新闻或阅读体育类的报刊杂志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2.3 家长锻炼频次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3.4 小结 |
4.4 不同类型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4.4.1 不同类型的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4.2 初三阶段初中生家庭体育特征 |
4.4.2.1 体育态度 |
4.4.2.2 体育项目 |
4.4.2.3 组织形式 |
4.4.2.3 体育强度 |
4.4.2.4 体育时间 |
4.4.2.5 小结 |
4.5 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形成“教育合力”的研究 |
4.5.1 影响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的阻力 |
4.5.2 实现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的路径建议 |
4.5.2.1 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 |
4.5.2.2 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体育行为养成教育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5.3.1 研究局限 |
5.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家庭 |
2.1.2 家庭体育 |
2.1.3 体育行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国内家庭体育的综述研究 |
2.2.3 国内学生体育行为的研究现状 |
2.2.4 国内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扬州市城区高中学生家庭体育的基本现状 |
4.1.1 家庭现有体育器材的情况分析 |
4.1.2 家长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
4.1.3 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
4.1.4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
4.1.5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情况分析 |
4.1.6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分析 |
4.1.7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情况分析 |
4.1.8 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和观看体育比赛的情况分析 |
4.1.9 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的情况分析 |
4.2 扬州市城区高中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 |
4.2.1 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分析 |
4.2.2 高中生对体育认知的调查分析 |
4.2.3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频次的调查分析 |
4.2.4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分析 |
4.2.5 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强度的调查分析 |
4.2.6 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项目调查分析 |
4.2.7 高中生体育课成绩情况调查分析 |
4.2.8 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分析 |
4.3 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1 家长和子女谈论体育话题或观看体育比赛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2 家长对子女进行体育技术指导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3 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4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5 家长和子女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3.6 家长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4.4 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2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锻炼时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3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课成绩的线性回归分析 |
4.4.4 家庭体育对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访谈提纲 |
(9)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驱动路径研究 ——家庭投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促进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 |
2.1.1 经济增长视角 |
2.1.2 城乡收入差距视角 |
2.1.3 代际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视角 |
2.2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青少年的影响 |
2.2.1 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对青少年的影响 |
2.2.2 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对青少年的影响 |
2.3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状况 |
2.3.1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与城镇家庭的对比分析 |
2.3.2 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状况——与城镇家庭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理论基础、机制分析和数理模型 |
3.1 参照对象重构路径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 |
3.1.1 理论基础 |
3.1.2 机制分析 |
3.2 教育价值认知提升路径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 |
3.2.1 理论基础 |
3.2.2 机制分析 |
3.3 数理模型 |
3.3.1 基准模型 |
3.3.2 九种情形下的拓展模型 |
第四章 参照对象重构路径的实证检验 |
4.1 引言 |
4.2 子路径1: 城区就读的实证检验 |
4.2.1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4.2.2 城区就读、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
4.2.3 城区就读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 |
4.3 子路径2: 家校合作的实证检验 |
4.3.1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4.3.2 家校合作、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
4.3.3 家校合作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教育价值认知提升路径的实证检验 |
5.1 引言 |
5.2 子路径1: 交通基础设施的实证检验 |
5.2.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实证方法 |
5.2.2 交通基础设施、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
5.2.3 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 |
5.3 子路径2: 通讯基础设施的实证检验 |
5.3.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
5.3.2 互联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
5.3.3 互联网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同时影响参照对象和教育价值认知的路径的实证检验 |
6.1 引言 |
6.2 子路径1: 随迁入学的实证检验 |
6.2.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
6.2.2 随迁入学、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
6.2.3 随迁入学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 |
6.3 子路径2: 新型城镇化的实证检验 |
6.3.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研究方法 |
6.3.2 新型城镇化、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 |
6.3.3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机制检验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田野调查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济南市居民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
3.1.1 济南市被调查居民的性别分布情况 |
3.1.2 济南市被调查居民的年龄分布情况 |
3.1.3 调查家庭类型的划分 |
3.1.4 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 |
3.1.5 家庭成员的职业状况 |
3.1.6 家庭经济年收入情况 |
3.1.7 家庭日常生活的消费 |
3.1.8 家庭成员闲暇时间活动方式 |
3.2 济南市居民家庭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家庭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
3.2.2 家庭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与时间 |
3.2.3 家庭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特征 |
3.2.4 家庭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目的 |
3.3 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调查与分析 |
3.3.1 济南市居民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基本情况 |
3.3.2 济南市居民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类型分析 |
3.4 影响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分析 |
3.4.1 内部因素 |
3.4.2 外部因素 |
3.5 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的促进策略 |
3.5.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家庭收入 |
3.5.2 加强宣传转变居民体育健身消费观念 |
3.5.3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 |
3.5.4 加强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 |
3.5.5 重视家庭体育教育,强化终身锻炼意识 |
3.5.6 加强法规建设,做好体育市场监管工作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学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量表编制及其与自主性的关系研究[D]. 赵伟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家庭资本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杨宁.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3]初中生符号消费研究 ——以Y校两个班级为例[D]. 武海波. 河北大学, 2021(02)
- [4]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D]. 茅铭芝. 浙江大学, 2020(04)
- [5]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6]家庭体育对初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曹胜东. 南京体育学院, 2020(08)
- [7]家庭体育对扬州市城区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王思玉.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驱动路径研究 ——家庭投资视角[D]. 杨真. 山东大学, 2020(09)
- [10]济南市家庭体育健身消费研究[D]. 解际翠.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