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性问题。卒中后一些患者由于出现吞咽障碍,加之患者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下,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极易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与脑卒中的预后直接相关,合理的营养管理和营养支持则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尤其在一些重症卒中病人,由于存在意识障碍、应激性胃肠道出血、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营养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决定病情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方式,但对于重症卒中患者来说,常常不能很好的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和预后。2007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提出“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方式,即首先提供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当EN耐受困难时,可加上部分PN),逐步过渡到胃肠道功能完整后提供含多种膳食物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尚未见相关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序贯营养对重症卒中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0年3月所有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符合入组标准的脑梗死患者,病人分成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先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常规营养支持组直接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观察入院4周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的Glasgow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等,结果应用SPSS16.0软件系统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性别差异。运用t检验分析两组年龄、神经功能评分及营养指标的差异,定义P<0.05为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果]:共收集2008年7月-2010年3月符合入组标准患者29例,肠内序贯营养组11例,常规肠内营养组18例,结果分析,住院4周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常规营养支持组相比,序贯营养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下降程度均较轻(0.653vs2.218,2.866vs5.904),P≤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方面,肠内序贯营养组的感染率为64.7%,而常规营养组的感染率为94.5%,肠内序贯组较常规营养组的感染率有下降,P<0.05,两组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胃肠道出血方面,肠内序贯营养组胃肠道出血率为36.3%,常规营养支持组胃肠道出血率为66.7%,肠内序贯营养组的胃肠道出血率较常规营养支持组有下降趋势。住院第4周肠内序贯营养组NIHSS平均评分为15.7±4.3,而常规营养支持组NIHSS平均评分则为17±4.5,稍有下降趋势。但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及GCS评分、mRS评分两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肠内序贯营养方式可降低重症卒中患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并降低患者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及远期残疾程度方面如能增加样本含量则有望得到阳性结果。总之,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可能是重症卒中病人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康复志愿者个体干预卒中病人负性情绪的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07)
- [2].表面肌电图对卒中病人患侧下肢肌张力评价的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12(02)
- [3].社区康复期卒中病人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 护理研究 2009(27)
- [4].老年男性,要特别关注三种病[J]. 益寿宝典 2018(33)
- [5].出院后慢性病人社区管理系列之七 出院后脑卒中病人社区管理与康复的基本流程(一)[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06)
- [6].出院后脑卒中病人社区管理与康复的基本流程(二)[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11)
- [7].老年卒中病人压疮的早期防治与护理措施[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04)
- [8].出院后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及社会参与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2(02)
- [9].卒中病人居家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 护理研究 2015(02)
- [10].出院后脑卒中病人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1(06)
- [11].更正[J]. 护理研究 2016(05)
- [12].常见的五个认识误区[J]. 心理与健康 2011(05)
- [13].医护技一体化服务模式在早期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8)
- [14].上海市某社区新发脑卒中病人生活活动能力调查[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01)
- [15].出院后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 2013(02)
- [16].卒中后尿失禁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04)
- [17].卒中病人鼻胃管食道内反折1例报道[J]. 实用老年医学 2020(02)
- [18].TCD发泡试验对不明原因青年卒中病人病因检出的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8)
- [19].CT灌注与CT血管成像相比预测卒中病人机械取栓后临床转归的附加价值[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01)
- [20].中医辨证与卒中单元防治卒中的探讨[J]. 家庭医药(医药论坛) 2010(08)
- [21].垂体瘤卒中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2(21)
- [22].卒中的康复[J]. 护理研究 2009(S1)
- [23].1993年—2013年我国卒中病人诊治延迟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护理研究 2015(25)
- [24].多奈哌齐治疗卒中病人早期认知障碍的P300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15)
- [25].出院后脑卒中病人社区管理的基本技巧(一)[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15)
- [26].急性卒中病人并发急性肺栓塞11例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02)
- [27].更正声明[J]. 中外医疗 2011(17)
- [28].卒中单元对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J]. 云南医药 2010(03)
- [29].卒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05)
- [30].心脏卵圆孔未闭对中青年隐源性卒中病人病情程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