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的T-Scan咬合检测及咬肌群肌电分析

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的T-Scan咬合检测及咬肌群肌电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对牙列重度磨耗所致咬合垂直距离降低伴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合理的咬合重建修复,运用T-Scan咬合检测仪和肌电图仪,测定患者咬合重建治疗前后的咬合及咬肌群肌电活动,对比分析确定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10例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列磨耗(其中7例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所致咬合垂直距离降低需咬合重建的病人。先采用暂时性牙合垫升高咬合,1个月后待适应此高度行永久性修复治疗,治疗完成后1个月复查。运用T-Scan咬合检测仪和肌电图仪,分别测量咬合重建治疗前,牙合垫治疗1个月后,永久性修复1个月后的咬合力及咬肌群肌电的改变,对比分析确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面下三分之一高度恢复,患者自觉咬合、咀嚼、发音等功能得到改善,肌肉关节症状缓解。2.T-Scan咬合力检测结果:(1)咬合力大小: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咬合力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2)咬合力中心点: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咬合力中心点位置趋于中央,双侧咬合平衡性增加(P<0.01)。3.Bio-Pak肌电图检测:(1)息止位肌电图:戴用过渡牙合垫一个月后以及永久修复一个月后,患者在息止位时咬肌、颞肌前束的肌电值较修复前均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中牙合位最大紧咬时肌电图:戴用过渡牙合垫一个月后,患者在正中牙合位最大紧咬时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值较术前没有显著性差异。永久修复后最大紧咬时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较术前和过渡修复时均有明显提高,差别显著。(P<0.05)(3)咬肌群肌电对称率:永久修复后在最大紧咬时左右两侧同名肌肉,及同侧咬肌、颞肌前束之间的肌电对称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1.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的咬合力明显增加,咬合平衡性明显增加。2.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TA、MM的息止位肌肉紧张度降低;ICP最大紧咬位肌肉收缩能力以及协调性增加。3.咬合重建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改善,恢复了牙合、肌肉、关节的协调关系。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论文正文: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的 T-Scan咬合检测及咬肌群肌电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T-Scan咬合分析系统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10)
    • [2].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 2016(18)
    • [3].T-scan咬合分析仪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疗美容 2014(04)
    • [4].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的T-Scan Ⅱ系统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 2012(01)
    • [5].T-SCAN Ⅲ系统在种植义齿延迟负载设计中的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4)
    • [6].T-ScanⅡ咬合分析数据作为早期牙隐裂调干预指标的应用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1(06)
    • [7].T-ScanⅢ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7(02)
    • [8].T-Scan Ⅲ系统测量咬合力的可重复性体外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3)
    • [9].T-scanⅡ在老年患者活动义齿咬重建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2)
    • [10].应用T-Scan Ⅲ型系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咬合变化的临床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5(04)
    • [11].T-Scan咬合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咬合关系的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3)
    • [12].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在全口义齿调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02)
    • [13].T-scan咬合分析系统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09)
    • [14].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在修复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18)
    • [15].T-scan咬合力计在咬合板调(牙合)中的应用[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0(03)
    • [16].透明压膜保持器戴用前后咬合变化的T-scan分析[J]. 口腔医学 2020(09)
    • [17].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作用[J]. 北京口腔医学 2019(01)
    • [18].TeeTester与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正常青年学生咬合力特征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51)
    • [19].T-Scan 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3)
    • [20].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合力分析[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05)
    • [21].应用T-Scan Ⅲ咬合分析系统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排齐整平前后咬合功能变化的观察[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22].应用T-scanⅢ系统对楔状缺损患牙接触的研究[J]. 口腔医学 2018(06)
    • [23].T-scan联合生物学标志对牙周炎患牙固定义齿修复的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 2019(05)
    • [24].咬合检测材料对咀嚼肌表面肌电的影响[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3(05)
    • [25].咬合力调整对不同附着水平前牙动度的影响[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05)
    • [26].应用T-ScanⅡ系统对各类错及正畸治疗后患者咬合力分析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07)

    标签:;  ;  ;  ;  ;  ;  

    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的T-Scan咬合检测及咬肌群肌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