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80年代,癌症和艾滋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疾病。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已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桦木醇及其衍生物显示出与以往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在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对桦木酮醇,桦木醇在自然界中含量高,以其为先导化合物,开发高活性的衍生物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桦木酮醇生物活性远高于桦木醇。与化学法相比,微生物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和选择性高等优点。故本研究首先以桦木醇为先导化合物,在众多微生物中筛选能催化该化合物转化的菌株,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其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诱变获得正突变株,系统优化不同反应条件。在所研究的52株菌中,海洋真菌座囊霉Dothideomycete sp. HQ316564是唯一一株能催化桦木醇区域选择性氧化合成桦木酮醇的菌株。其催化桦木酮醇合成的最适培养基初始pH、反应温度、添加剂DMSO的浓度及反应时间分别为6.0、33℃、0.4%(v/v)和6天。在最适条件下,桦木酮醇的总产率达43.4%。为了进一步提高座囊霉细胞催化桦木酮醇合成的反应效率,对原始菌株Dothideomycete sp. HQ316564进行了紫外诱变育种,分离得到一株正突变菌株-Dothideomycete sp. UV14,在上述最适条件下反应1天,桦木酮醇的总产率达23.2%,远高于原始菌株在相同条件下的总产率(13.4%)。该突变株催化桦木酮醇合成反应的最适培养基初始pH、反应初始pH、预培养时间、反应时间、预培养温度和反应温度分别为5.5、7.0、36h、48h、28℃和33℃。在最适条件下,桦木酮醇的总产率达71.7%。相对原始菌株,该突变株的催化效率及桦木酮醇的总产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本研究筛选到一株能催化桦木醇区域选择性氧化合成桦木酮醇的海洋微生物,开辟了一条高效转化桦木醇合成桦木酮醇的生物催化新途径。资源丰富的海洋微生物的应用可望为生物催化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丙酮醇的催化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8(01)
- [2].反应-蒸馏合成双丙酮醇工艺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3].误打误撞的诺贝尔奖[J]. 意林(少年版) 2020(16)
- [4].丁酮醇粗品精馏的模拟及工业实施[J]. 海峡药学 2010(11)
- [5].一种采用双丙酮醇制备双丙酮丙烯酰胺的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8(07)
- [6].一种采用双丙酮醇制备双丙酮丙烯酰胺的方法[J]. 乙醛醋酸化工 2018(06)
- [7].双丙酮醇脱水加氢催化剂的研究[J]. 化工时刊 2016(01)
- [8].来源于西梅的(R)-醇腈酶促立体选择性转氰合成(R)-酮醇腈[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11)
- [9].填料型固体碱催化丙酮缩合制二丙酮醇[J]. 化学工程师 2010(02)
- [10].三氟丙酮酮醇互变异构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1].大肠杆菌Lin43利用甘油产丙酮醇-通过敲除gloB基因改善丙酮醛耐受性[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4(05)
- [12].一株在有氧条件下转化丙酮醇为1,2-丙二醇的大肠杆菌菌株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12)
- [13].例析“羧酸和酯”高考考点[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0(11)
- [14].镍催化合成2-甲基-2,4-戊二醇动力学研究[J]. 应用化工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