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技术,以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广泛的应用于诸多领域。膜污染和劣化则是制约膜分离技术应用的瓶颈,其中分离料液分子与膜材料的交互作用是膜污染和劣化的研究的关键。采用聚砜超滤膜,选取醇、醛、酸、酚四种低分子有机物体系与自来水混合形成有机废水,考察超滤分离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物溶质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产生的膜阻力是膜本身阻力的0.32倍;醇、酚、酸、醛四种低分子量有机溶液的污染程度依照污染因子排列的顺序为:甲醇溶液<苯酚溶液<甲酸溶液<甲醛溶液。苯酚料液的污染超过甲醇溶液,这可能是因为苯酚具有微弱的酸性,而且苯基的憎水性大于甲基所致;甲酸溶液具有很强的酸性,溶液中羧酸根基团增加且带有负电性与膜表面的吸引作用增大了膜污染,是其水通量减小的主要原因;而对于甲醛而言,可能是因为甲醛使蛋白质变性而引起膜污染增大。根据表面活性剂具有特殊的性质,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考察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低分子量有机物溶质对超滤过程的影响以及膜污染表面与溶质之间的交互作用。表面活性剂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膜通量:首先,溶液表面张力会改变膜的亲水性,表面张力降低可以减轻膜污染,提高水通量;其次,表面活性剂加入后会形成临界胶束,膜会对临界胶束产生截留,临界胶束浓度的增大会引起通量的下降;第三,如果表面活性剂带有电荷,与膜表面之间的电性吸引或者排斥也会改变溶液的通量。正是多种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综合作用,使得在不同料液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实验结果说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入四种有机溶液中,膜通量最大值出现在临界浓度条件下,此条件下膜污染最小;对甲醇溶液而言,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没有减轻污染的作用,酸类和醛类降低污染的效果比较明显。对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而言,对于甲醇、苯酚溶液,其最大值出现在1/2cmc处;对于甲酸和甲醛溶液,其最大值出现在cmc处。在醇、酚、酸溶液体系中,污染因子均接近于0.36,但对甲醛溶液,有特殊的减少膜污染的作用。比较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效果,可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原因为聚砜膜显示正电性,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排斥作用使膜污染减小,而使膜通量增大。实验又采用腐殖酸模拟废水对超滤膜进行污染,然后进一步对上述体系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有机物的去除率的分析,可知腐殖酸中的有机物质首先吸附在膜孔内,使得膜孔窄化,加大有机物的截留,进而形成滤饼层,加重膜污染。在腐殖酸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其混合溶液的通量降低,膜污染因子增大,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未能改善膜污染,膜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增加。从膜污染因子的大小可以看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比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污染程度轻。显然,高污染表面的荷电性质受到削弱,膜会对临界胶束产生截留成为主导因素,使膜通量减小,膜污染加大。综合分析可知,在实验涉及的范围内,膜表面活性剂在低分子量有机物废水系统(污染较轻)中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对于腐殖酸体系(高污染)反而使污染加大。正是多种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综合作用,使得在不同料液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论文初步探索的结果和推论为后继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高沸点有机物对沸石转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9(12)
- [2].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12)
- [3].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治理技术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2)
- [4].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上海节能 2020(01)
- [5].石化企业储运系统逸散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J]. 化工管理 2020(06)
- [6].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J]. 矿业科学学报 2020(02)
- [7].同步超声衍生萃取土壤中氯代酸性有机物[J]. 分析试验室 2020(03)
- [8].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9].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0(05)
- [10].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3)
- [11].城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体系构建初探[J]. 环境保护 2020(09)
- [12].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思考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2)
- [13].大连市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调查及相关建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3)
- [14].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与治理[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15].挥发性有机物常用治理技术及其比较[J]. 低碳世界 2020(05)
- [16].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监测[J]. 环境与发展 2020(05)
- [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监管主要问题和对策探析[J]. 环境保护 2020(15)
- [18].浅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危害治理[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19].浅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危害与污染控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4)
- [20].儿童座椅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水平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21].对《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的“印刷式”解读[J]. 印刷工业 2020(04)
- [22].工业区固定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思考[J]. 节能与环保 2020(09)
- [23].大连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防控现状和建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9)
- [24].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探索[J]. 环境与发展 2020(10)
- [25].我国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9)
- [26].沿海地区不同来向气团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1)
- [27].浅谈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现状[J]. 化工管理 2016(33)
- [28].石油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探讨[J]. 化工管理 2017(03)
- [29].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方法比较[J]. 广东化工 2017(08)
- [30].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研究[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