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乳腺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论文题目: 乳腺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苗瑞政

导师: 吴泰璜

关键词: 乳腺癌,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法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上升0. 2%~8%。尽管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总的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改变。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成为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近几十年来,发现了癌胚抗原(CEA),乳腺癌癌抗原(CA155) ,组织蛋白酶D水平等一系列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但其阳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仍在不断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ET)与肿瘤的研究已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内皮素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活性肽,有三种类型:ET-1,ET-2和ET-3,其中ET-1为主要作用分子。ET-1与肿瘤发生,肿瘤细胞浸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对血液中ET-1进行测定,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手术治疗对乳腺癌血清ET-1有何影响?2 ET-1和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指标间有何关系?3 ET-1是否成为一种筛选和辅助诊断乳腺癌的标志物?材料与方法:我们选用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20例。详细记录各项临床病理资料。采集手术前后血液,离心后冷冻保存。应用RIA方法检测血清中ET-1值,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相比较。应用SPSS 11. 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均数比较和配对资料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1.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T-1水平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P<0. 01)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ET-1水平较手术后也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显著性差异(P<O.01)。2.50例乳腺癌患者血清ET--l值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各个指标手术前后血清ET一1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每个指标中,除肿瘤大小<scm和组织学分级I级外,手术前后ET一1值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1或P<0 .05)。在每个指标中,各个因素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肿瘤大小<scm者与)scm者之间ET一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正常人,乳腺癌组织学H一111级及临床分期111一W期明显升高,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 结论:1、乳腺癌血清ET吐值均高于乳腺良险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乳腺癌患者ET一水平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说明ET一1参与了乳腺癌的生长调控,它可能作为乳腺癌肿瘤的一种标志物。2、ET一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ET几对肿瘤的筛选和诊断有一定价值,并且有利于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关键词:乳腺癌内皮素一1放射免疫分析法

论文目录:

论文一: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浆ET-1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二:乳腺癌组织COX-2,ET-1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发布时间: 2005-06-14

参考文献

  • [1].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730例乳腺癌的结果[D]. 范志民.吉林大学2004
  • [2].HER2/neu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对p53的调控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机制[D]. 郑莉.复旦大学2004
  • [3].乳腺癌骨髓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 徐宏.中国医科大学2004
  • [4].蛋白质指纹图谱和生物信息学在乳腺癌中的研究[D]. 胡跃.浙江大学2005
  • [5].核因子κ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促转移作用[D]. 王宏.浙江大学2005
  • [6].TS、TP及DPD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研究[D]. 余之刚.山东大学2004
  • [7].乳腺癌淋巴转移与淋巴管生成的临床基础研究[D]. 马榕.山东大学2005
  • [8].乳腺癌和区域淋巴结中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及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D]. 李海平.河北医科大学2006
  • [9].乳腺癌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评价和近期疗效观察[D]. 郭美琴.第三军医大学2006
  • [10].乳腺癌淋巴引流途径及内乳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D]. 贺青卿.第三军医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抗VEGF治疗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D]. 查小明.南京医科大学2001
  •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以此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D]. 刘晓.南京医科大学2003
  • [3].乳腺癌血管、淋巴管生成与转移预后的研究[D]. 刘刚.复旦大学2003
  • [4].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730例乳腺癌的结果[D]. 范志民.吉林大学2004
  • [5].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范围的分子病理学及临床研究[D]. 刘君.天津医科大学2004
  • [6].HER2/neu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对p53的调控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机制[D]. 郑莉.复旦大学2004
  • [7].核转录因子κB激活是表皮生长因子途径促ER阴性乳腺癌增殖的关键步骤[D]. 王汉晋.南京医科大学2005
  • [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基因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 李国栋.吉林大学2005
  • [9].乳腺癌淋巴转移与淋巴管生成的临床基础研究[D]. 马榕.山东大学2005
  • [10].VEGF-C、FLT-4和nm23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孙百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标签:;  ;  ;  

乳腺癌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