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含摩擦或碰撞等非光滑约束的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背景,且至今仍是国际上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当刚体系统碰撞点随时间不同而变化时,如何准确地确定碰撞点的位置并给出有效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是解决刚体系统碰撞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保留刚性假设的前提下,针对杆状、矩形薄板等具有特殊形状的刚体系统,根据其运动过程中潜在接触点对及其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根据几何体的特性来求解的特点,避免了进入到一般性刚体碰撞识别繁琐复杂的迭代搜索过程,从而实现对该类含有碰撞接触运动过程的刚体系统的实用简单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相同初始条件下,匀质刚性杆、圆板及矩形薄板与地面发生多次非定点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及动力学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刚体因形状不同从而导致接触碰撞模式不同,则即使初始条件相同,相应的碰撞动力学响应也会有较明显的差别,从而验证了刚体系统的几何学研究在揭示刚体系统碰撞运动规律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平面机械臂系统的一般性碰撞问题,该系统碰撞点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在处理碰撞识别及计算碰撞冲量方面的难度。依据机械臂系统的几何特点,得到了相对简单的在运动过程中检验何时、何处发生接触碰撞的方法,运用拉格朗日方法分别推导了非碰撞阶段和碰撞阶段的动力学方程,从而建立了描述含有光滑碰撞过程的机械臂系统运动过程的一般性框架。应用MATLAB对数值算例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同实际物理过程相符,从而间接证明本文所提供的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种测量刚体转动惯量方法的比较[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9(05)
- [2].基于质量线法的塑料挤出机刚体参数识别[J]. 塑料科技 2020(06)
- [3].圆柱刚体滚动的动力学分析[J]. 物理与工程 2016(06)
- [4].均质圆环胎刚体的转动惯量[J]. 大学物理 2017(06)
- [5].线轴状刚体平面平行运动实验简析[J]. 大学物理 2017(10)
- [6].2光年长的棍子,你拉得动么?[J]. 财富生活 2017(07)
- [7].巧算椭类形状刚体的转动惯量[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8].巧用平行轴定理求复合刚体的转动惯量[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5(01)
- [9].圆柱在圆弧轨道上滚动时刚体转动惯量的理论推导[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0].刚体平面运动点的速度推导方法的分析[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2(07)
- [11].《普通物理》教学中刚体平动和转动的对比教学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 [12].大规模刚体碰撞模拟技术在电影后期特效中的开发与应用(下)[J]. 现代电影技术 2010(05)
- [13].刚体平衡问题的一种简单求解方法[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8)
- [14].利用智能手机旋转传感器测量转动惯量[J]. 大学物理实验 2020(02)
- [15].一种基于频率响应函数的刚体惯性参数改进识别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19(21)
- [16].刚体的重心[J]. 物理教师 2014(05)
- [17].基于分层滑模方法的欠驱动3D刚体摆姿态控制[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8].对动点的动量矩定理在刚体平动中的应用[J]. 力学与实践 2013(01)
- [19].3D刚体摆非线性动力学姿态特性研究[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0].关于刚体的基本运动[J]. 物理与工程 2009(03)
- [21].一种面向场景图系统的刚体模拟应用框架及其实现[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S1)
- [22].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J]. 高师理科学刊 2020(02)
- [23].刚体有限元上限法相邻刚体单元的相对运动模式探讨[J]. 应用力学学报 2020(04)
- [24].以常见刚体的转动惯量计算为例谈微元的选取[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 [25].刚体纯滚动时静摩擦力方向判定及其影响因素[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9(06)
- [26].一种线性迭代非刚体射影重建方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5(01)
- [27].刚体平衡问题的一种简单求解方法[J]. 试题与研究 2018(28)
- [28].考虑刚体稳定性约束条件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 工程勘察 2013(08)
- [29].一类带附加装置的特殊刚体的稳定性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30].三维空间中刚体惯性参数的测量方法[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