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社会主义论文-杨玉静

农民社会主义论文-杨玉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社会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代,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民社会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静[1](2019)在《新时代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农民因生活条件、教育水平、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缺乏、践行力不强。在新时代下,研究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现实困境以及培育路径对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10期)

周建明[2](2019)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建构与演变——中国农村道路发展7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解决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既涉及到农村发展的道路、制度、体制和方针政策,国家发展战略中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也涉及到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其中,处理好农民与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关系是关键。从合作化到农业税费改革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农村建设中的集体化机制和以此为依托的国家集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种机制都可以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办好那些一家一户自己办不了、办不好,又亟须办的大事。单靠充分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或靠政府发挥好作用均无法替代这个机制,它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基本途径。(本文来源于《东方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徐忠花,聂家华[3](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要性及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必要性: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新农村政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会遇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系列困境,厘清现实困境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李迎利,王杰[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以安徽临泉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振兴中必须使农民尊崇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调查显示,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基层组织方面、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仍然面临很多的困难。以调查与访谈为基础,归纳了影响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夯实农村和谐发展的经济基础、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等四方面深入探讨了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方珍珍[5](2019)在《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以践行为目的,践行则以认同为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取决于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而农民作为中国民众的一大群体,其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对象,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他们对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整体践行效果。特别是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农民对价值观的认同并使其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农民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研究内容,以期通过研究进一步提升农民对价值观的认同度,为更好地践行价值观提供良好的认同基础。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河南部分农村为个案,考察了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分析了影响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来讲首先是对与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认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即对农民、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价值认同等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增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了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即以国家、社会和个体为切入点,以价值观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为具体内容,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了考察;对考察的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认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认同度较高,当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主体意识不强,认知存在偏差、功利倾向较重以及知信行不统一等;对影响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宣传教育不到位、农民自身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基层党组织现实引领力缺乏、农民正当利益诉求未能得到满足等。最后针对农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五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通过树立价值观教育的长期性意识、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宣传教育队伍人才素质建设等,加大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二是通过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执行力度等,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营造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文化氛围;叁是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完善农村继续教育等,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并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四是通过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发挥基层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示范作用,以引领农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通过密切关注农民的经济诉求、维护和保障农民政治权益等,不断满足农民的各种正当利益诉求,以夯实价值观认同的利益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卢文丽[6](2019)在《认同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厘清农民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把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实际的、每天、具体生活当中,实现农民对其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日常生活理论、认同理论、融入理论为依据分析农民实际、每天、具体的生活与我们一直以来要宣传、要求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在农村在农民实际的每天的具体的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其认同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叁个阶段进行可操作题项的维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一步分析融入与认同的现状情况和融入对认同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我们经常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的实际生活也就是概括的日常生活是有联系的。农民实际的琐碎生活是一个场域,其产生于这个场域,同时我们总是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农民的实际具体的生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认同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497,显着性水平sig=0.000<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与农民认同在0.01水平上呈显着相关,融入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农民对其认同。(3)农民在实际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认同的都比较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的整体状况一般;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可程度较高、内化程度较一般。(4)存在的问题:第一、当前农村消极低俗的文化娱乐活动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不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打牌)在农村风靡盛行,存在一些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第二、乡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个别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理想信念与党性原则有待加强,基层组织动员性不够,组织功能不明显;第叁、理论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难以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形式,使农民完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利益不明显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民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能给自身带来实际的显性的利益。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整合文化环境,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引领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力;叁、重视理论宣传,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四、基于农民需要,夯实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郭蔚[7](2019)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后的几年,我党围绕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对农民的主要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等,这些教育为我们党夺取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16期)

高法成[8](2019)在《农民自组织与村庄文化治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理事会、协会等组织架构为载体的农民自组织,按照自愿的原则建立在乡规民约的基础上,开始活跃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舞台,处理涉及民间信仰、文化活动的集体事件,并对村民自治起到了维护与推动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农民自组织加强了民间信仰对群体的教化作用,也增强了群体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行为,有利于维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组织保障与智力支持。(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19年03期)

侯宁宇,杨洁[9](2019)在《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宏观与微观实践路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个"集大成"的概念,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先进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在宏观上,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微观上,要以教育引导为重心,以维护农民利益为驱动力,以宣传普及为着力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组织保障,以典型示范为突破口,从而使农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军,孟晓冬[10](2019)在《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奋力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4月16日上午,我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叁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对今年“叁农”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书记孟祥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做好“叁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求迫切(本文来源于《秦皇岛日报》期刊2019-04-17)

农民社会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要建设社会主义,解决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既涉及到农村发展的道路、制度、体制和方针政策,国家发展战略中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也涉及到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其中,处理好农民与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关系是关键。从合作化到农业税费改革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农村建设中的集体化机制和以此为依托的国家集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种机制都可以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办好那些一家一户自己办不了、办不好,又亟须办的大事。单靠充分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或靠政府发挥好作用均无法替代这个机制,它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社会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玉静.新时代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学理论.2019

[2].周建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建构与演变——中国农村道路发展70年[J].东方学刊.2019

[3].徐忠花,聂家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要性及困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4].李迎利,王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以安徽临泉县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9

[5].方珍珍.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9

[6].卢文丽.认同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日常生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7].郭蔚.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9

[8].高法成.农民自组织与村庄文化治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9

[9].侯宁宇,杨洁.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宏观与微观实践路向[J].继续教育研究.2019

[10].刘军,孟晓冬.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奋力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N].秦皇岛日报.2019

标签:;  ;  ;  

农民社会主义论文-杨玉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