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 ——再探“柯尔施问题”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 ——再探“柯尔施问题”

论文摘要

本论文围绕“柯尔施问题”,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问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和科学性质的讨论已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的构成成分为我国学术界所关注,但对它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被局限在近代哲学的基本框架内——要么通过强调费尔巴哈而最终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实证科学”或“经验实证主义”,要么通过强调黑格尔而最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支脉”或“一种发展”。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及其哲学意义在当代视域下都无法被揭示出来,而与之相伴的、关于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科学”之关系的“柯尔施问题”也无法加以澄清。为了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也为了强调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与以往哲学的本质不同,本文从马克思思想的一个根本之点或一个核心之点——存在论基础——出发来讨论问题。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科学”之关系问题(“柯尔施问题”)的两种主流看法及其相互间的争论,并从存在论基础出发,提出证明马克思主义之为哲学的新路径。第二章返回到早先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研究他们如何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重点关注以梅林、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和以卢卡奇、柯尔施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的两条阐释路径,并通过探究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而获得启示,得出如下结论,即:把“物质-实体”和“辩证法”作为马克思思想基础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只有首先把“实践”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基础,才能在当代的视域下更好地阐释马克思本人的“历史科学”,并赋予其以哲学的性质和意义。第三章返回到马克思本人那里,继续围绕“为什么‘实践’必须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基础”和“为什么作为存在论基础的‘实践’能使马克思的学说成为哲学”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最终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以人类解放为指向的马克思主义来敞开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哲学维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柯尔施问题"概述
  • 第一节 "柯尔施问题"的涵义
  • 第二节 哲学的"隐蔽"还是"渗透"?
  • 第三节 动摇于真问题和假问题之间的"柯尔施问题"
  • 第二章 使马克思主义之为哲学的两条阐释路径
  • 第一节 第二国际理论家的阐释路径
  •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阐释路径
  • 第三节 马克思的启示:作为"历史科学"的哲学
  • 第三章 回归马克思——敞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
  • 第一节 以实践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二节 以人类解放为指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三节 求解"柯尔施问题"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 ——再探“柯尔施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