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约翰·L·麦凯(John L.Macke)以元伦理学的研究著名。“错论”(error-theory)是其代表理论。“错论”主要探讨道德话语的意义问题。包括道德判断都是真值命题吗?道德判断蕴含了道德实体吗?错论认为:“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是命题,而命题都是有真假的;但是物理世界并无相应的道德实体存在,因而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是错误的。”我们往往认为日常道德判断蕴含了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其实不然。麦凯意在说明:客观的道德真理并不存在。他构造了两个论证来支持错论:1.相对性论证;2.古怪性论证。相对性论证认为现实中道德分歧的存在就已经否定了客观价值的存在;而古怪性论证指出如果存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道德实体,那么它一定是某种古怪的东西。对于这种不同于物理世界事物的东西,我们也必须具备某种古怪的能力来认识它。问题是,我们无法发现这类古怪的东西。由此,麦凯得出结论:“道德只能被发明,而不能被发现。”错论这种独特性使它不同于道德认知主义,也不是某种道德非认知主义。麦凯把错论称之为道德怀疑主义。意思是错论赞同道德认知主义关于道德判断是真值命题的观点,但是却质疑道德实体的存在。错论也遭到诸多批评。以克里斯宾·赖特的反驳较为有力。赖特试图以某种还原论的观点来反驳错论。他认为现实的道德规则都有还原为道德真理的可能。通过构造某种间接的论证即还原道德规则就可反驳错论。但是,亚历山大·米勒却质疑赖特的论证。他认为赖特的间接论证是无效的。如果要成功的反驳错论,那么他必须构造一个直接论证即证明道德实体确实是存在的。从逻辑上而言,要想驳倒错论无疑是困难的。但是这并不表明客观的道德标准就是不存在的。彻底否定客观的价值,容易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等种种问题。如果道德实体的预设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不相互违背,那么我们应当允许它的存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黑尔对道德判断客观性的辩护[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11)
- [2].多元化、功利化:认知结构与动机共同影响下道德选择依据——中国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阶段特征分析报告[J].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2)
- [3].运动道德判断的研究述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03)
- [4].道德判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5)
- [5].元认知体验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 校园心理 2016(01)
- [6].道德判断还是道德引领[J]. 辽宁教育 2008(Z1)
- [7].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实证研究[J]. 文教资料 2015(17)
- [8].旁观角色:家长与老师[J]. 课堂内外(科学Fans) 2017(03)
- [9].道德判断与文化[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6(01)
- [10].社会正念及其与道德关系的研究[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6(01)
- [11].道德判断与文化[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5(02)
- [12].直觉还是推理,道德判断如何形成?[J]. 心理学探新 2019(04)
- [13].论如何避免道德判断中的误判[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4].审慎加工对形成道德判断外语效应的作用[J]. 应用心理学 2018(04)
- [15].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J]. 校园心理 2015(02)
- [16].博识的无知[J]. 学习博览 2010(12)
- [17].运动道德判断的研究评述[J]. 福建体育科技 2014(03)
- [18].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的作用:兼对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的检验[J]. 心理学报 2012(12)
- [19].道德判断测验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06)
- [20].道德判断模式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 中国德育 2009(05)
- [21].道德判断研究述评[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1(03)
- [22].无处不在的伤害:二元论视角下的道德判断[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1)
- [23].非临床抑郁个体对道德判断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7)
- [24].执行者—观察者道德判断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8)
- [25].栗谷思想之主体道德判断意志中心:“思·虑·念”[J]. 朱子学研究 2019(02)
- [26].初显成人道德判断水平研究[J]. 知识文库 2018(06)
- [27].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J]. 中国德育 2009(04)
- [28].浅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道德判断和选择[J].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08(07)
- [29].行为功效与道德判断之区分——消解道德运气的概率论路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9)
- [30].道德事件性质和社会关系类别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