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菊匍匐特性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

地被菊匍匐特性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

论文摘要

地被菊具有株型低矮或匍匐、多分枝、抗性强、适应性广、成型快、覆盖能力强、着花繁密等特点,同时具备绿化、美化、彩化和香化综合功能,园林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本研究以盆栽小菊品种‘早意大利红’为母本,地被菊品种03(6)-12为父本构建F1群体,从F1中选取株型表现为匍匐、直立和中间型的单株分别自交,构建F2群体,并以选取的3个类型F1单株为母本与03(6)-12回交,构建BC1群体,探讨地被菊匍匐性的遗传特点及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匍匐型地被菊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匍匐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以主枝分枝角度作为株型划分依据,统计F1、F2和BC1分离群体中不同株型分离比,推测地被菊匍匐性的遗传特点。通过遗传分析和χ2检验表明:地被菊匍匐/直立特性由一对不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微效修饰基因。2.以F1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株型匍匐/直立基因池,利用200个RAPD随机引物筛选与地被菊匍匐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一个与地被菊匍匐性状控制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A-10555。经过重复性验证和群体单株验证,该标记与地被菊株型匍匐/直立位点遗传距离为7.96 cM。获得的分子标记与株型匍匐/直立位点的遗传距离小,可用于辅助育种。3.回收扩增出的特异片段A-10555,回收片段与pGEM-T Easy Vector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a,成功进行了克隆,并对特异片段进行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在两端设计一对18碱基特异引物,对两亲本及152个F1单株进行SCAR分析验证,其扩增结果与RAPD标记A-10555在双亲及152 F1单株中的分离相一致,片段大小为555 bp,命名为SCA10555,表明该RAPD标记已成功转化为更为稳定和便于应用的SCAR标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地被菊的育种研究进展
  • 2 植物株型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 2.1 分枝性
  • 2.2 分枝角度和枝条形态
  • 2.3 株高
  • 3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3.1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
  • 3.2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 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4 基因标记的策略
  • 4.1 利用一对目标基因间有差异的近等基因系来标记基因
  • 4.2 用分离群体混合分组分析法标记基因
  • 4.2.1 基于性状表现型的BSA法
  • 4.2.2 基于标记基因型的BSA法
  • 4.2.3 BSA方法的应用
  • 第二章 地被菊匍匐性的遗传与RAPD标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溶液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1.3.1 分离群体的获得
  • 1.3.2 株型类型的分级与统计
  • 1.3.3 基因组DNA提取
  • 1.3.4 DNA纯度和浓度的测定
  • 1.3.5 基因池的构建
  • 1.3.6 RAPD分析
  • 1.3.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离群体分枝角度的分布
  • 2.2 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 2.3 基因组DNA提取的质量
  • 2.4 与匍匐性连锁的RAPD标记的获得
  • 1群体中的验证和标记与基因间的遗传距离'>2.5 分子标记在F1群体中的验证和标记与基因间的遗传距离
  • 3 讨论
  • 3.1 地被菊株型匍匐性的遗传规律
  • 3.2 地被菊匍匐/直立相关基因位点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三章 与株型匍匐性连锁RAPD标记的SCAR转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1.4 方法
  • 1.4.1 特异片段的回收纯化
  • 1.4.2 RAPD(PCR)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 1.4.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的转化和重组质粒的筛选
  • 1.4.4 质粒的提取
  • 1.4.5 重组质粒PCR扩增
  • 1.4.6 特异DNA片段测序
  • 1.4.7 SCA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4.8 SCAR-PCR扩增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特异性RAPD标记片段的回收纯化
  • 2.2 重组质粒的筛选
  • 2.3 重组质粒的PCR扩增鉴定结果
  • 555的序列测定及SCAR引物设计'>2.4 特异片段A-10555的序列测定及SCAR引物设计
  • 1单株的PCR分析'>2.5 SCAR引物对亲本及152F1单株的PCR分析
  • 3 讨论
  • 3.1 差异片段的克隆
  • 3.2 重组质粒的PCR扩增鉴定
  • 3.3 RAPD标记转换为SCAR标记的必要性
  • 3.4 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养盆花的株型控制[J]. 中国花卉盆景 2008(03)
    • [2].水稻产量与株型演进特点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5)
    • [3].玉米株型与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 2013(03)
    • [4].抗虫棉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
    • [5].玉米新品种“长糯6号”通过审定[J]. 农村百事通 2012(09)
    • [6].仙客来盆花的株型培养[J]. 北方园艺 2011(20)
    • [7].我国棉花株型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 [8].那些盛极一时的小株型君子兰[J]. 中国花卉盆景 2013(06)
    • [9].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J]. 草业学报 2020(02)
    • [10].油菜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2)
    • [11].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株型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S2)
    • [12].作物株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4)
    • [13].优质棉‘沧198’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8)
    • [14].玉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种子 2010(02)
    • [15].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研究及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11)
    • [16].河南省60a来小麦品种株型和光合特性的遗传改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12)
    • [17].海禾玉25号[J]. 湖南农业 2009(12)
    • [18].氮胁迫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12)
    • [19].加工番茄穴盘苗的株型调控[J]. 新疆农垦科技 2013(03)
    • [20].2007年棉花株型调控试验总结[J]. 河南农业 2008(13)
    • [21].基于玉米F_(2:3)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6)
    • [22].水稻氮高产高效与低产低效两类品种株型特征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 2010(06)
    • [23].少分蘖多产出调控水稻好株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4)
    • [24].少分蘖多产出调控水稻好株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1)
    • [25].玉米的耐密性与耐密株型的性状选择[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4)
    • [26].芝麻三系杂交品种皖芝12号株型特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27].黄土高原棉区棉花高光效密矮群体株型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4)
    • [28].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分析[J]. 考试周刊 2012(15)
    • [29].比久、多效唑、根太阳对金叶假连翘株型的控制效应[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4)
    • [30].玉米产量性状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标签:;  ;  ;  ;  ;  

    地被菊匍匐特性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