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时诗歌与行时歌曲(论文文献综述)
申小龙[1](2021)在《昆曲演唱中的美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历史维度和范式本身两条路径,对昆曲演唱中的美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历史维度的考察包括了昆曲的源起背景、唱法体系的建立以及昆曲演唱的审美演变;范式本身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昆曲字音处理及其展现出来的“声韵”美感,二是润腔方式及其展现出来的“腔韵”美感,三是气—声处理及其展现出来的“气韵”美感,这三个方面在昆曲演唱的美学问题上具有独特性。本文认为,昆曲的演唱是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是“传统声乐演唱的最完备范式”,表现的是文人“雅音”、“正声”的审美品味,体现出“唯美性”的审美特征。第一章认为,昆曲的前身——剧唱的昆山土腔之所以能被文人喜欢和改造的原因是因为其自身“流丽悠远”的特色优势,但因其沿用南戏方言土语、字声不应的“依腔传字”演唱方式,语言音韵还未律化,演唱风格还未雅化,因此文人群体进行了从“俗”到“雅”的改造。改造成功的清唱昆山新腔唱法体系声词相从,合乎格律、采用“依字行腔”的演唱方式。其中魏良辅的贡献最为突出。笔者对他在《曲律》中提出的“字清、腔纯、板正”的三绝曲唱审美标准进行了论述和阐释,并认为“字清、腔纯、板正”的三绝审美标准作为总则,不仅适用于习曲、唱曲方面,同样也适用于听曲、评曲方面。除此之外,笔者对魏良辅《曲律》中涉及的南北曲及其风格差异、曲的修养的问题也进行了阐释;梁辰鱼及其文人群体“考订元剧,自翻新调”,创作了适合昆山新腔演出的优秀剧本,从而促成了作为综合表演艺术的昆曲及其唱法体系的正式成型;昆曲唱法风格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第一阶段是从明中期至明末的“清亮”、“高裂”的雅唱风格;第二个阶段是从明末清初至清代中叶的“咩缓柔曼”、“绵软幽细”的“俗化”风格;第三个阶段是从清中叶至清末民初的“元气漓淋”与“哀秘之声”共存的“雅俗”风格。昆曲演唱美学思想的演进分化为两条路径:第一是昆曲音韵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这是雅唱美学观下的“重律”体现,第二是昆曲唱情美学思想的发展演进,这是雅唱“由雅入俗”的分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审美品位的“俗化”,昆曲的雅唱和俗唱共同讲求“情律并重”、“雅俗共赏”的美学思想。第二章从昆曲字音的声、韵、调三个方面探讨了昆曲字音的声韵美感,认为昆曲在演唱的字音上具有中州韵“南化”的地方特征。尖团音和上口字加强了发音的响度和亮度,赋予音色更多的变化,提高了演唱的表现力;昆曲“切法即唱法”的原则,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是将字音音节拉长,语速变慢,字音立体,能够让口腔中各个器官综合用力,在口腔里形成一个类似于“抛物线声形”的运动轨迹。在字音声响效果上,不仅能够很清楚的传达字意,在强弱和音色变化上也十分明显,这是昆曲字正腔圆、委婉动听的原因。反切唱法也成就了曲唱声情方面的完美表达,同时为字腔长短提供了依据。昆曲的字调腔格方面,北曲多见单音腔格,南曲多见多音腔格。字调阴阳四声为昆曲的旋律走向、旋律组合以及节奏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亦是昆曲演唱美听和动情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将润腔方式按照功能和声情表现的不同分为五类:一是字调走向式润腔;二是换气过渡式润腔;三是字音美化式润腔;四是速度变化式润腔;五是发声技巧式润腔。以上润腔的功能除了美听和正字外,还有表现情感,表现风格,表达韵味等,更重要的是制造声音张力,让昆曲的演唱(尤其是北曲)饱满、坚挺、有“筋”有“骨”。第四章认为昆曲演唱中的气—声处理和其他戏曲和民族唱法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气发丹田,意在气先。独特之处在于,一是昆曲文辞特殊的“文理语气”决定着“曲唱呼吸”,以昆曲文理语气的处理原则对应昆曲曲唱的呼吸原则,即是将曲词词情通过腔音转化为曲情的过程。因此笔者对昆曲曲词中句法的节奏布局和句中字音的平仄组合进行了讨论,再结合曲牌音乐中的具体要素,从中总结出影响曲唱呼吸以及曲情表达的一般性气—声处理原则以及最能影响和体现昆唱韵味和风格的两个因素:嗟叹、感慨的虚字和“务头”;昆曲“气无烟火、渐进自然”的气息吐纳方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道家养气哲学)的影响,具有“道艺合一”的特色。这种气—声特色对于声音的塑造已经超越了年龄的限制,在昆曲小生和旦角的演唱中表现的极为突出。小生和旦角在昆曲真假声混合发音中要做到高位置头腔共鸣,发出“声细如丝”、“裂石穿云”的效果,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昆曲与道家有着相同的“细”、“长”、“静”、“慢”这种渐进自然的“喉底真气”的支撑。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王珂[3](2019)在《《宋诗钞》乐舞史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宋代音乐研究中,宋诗这类文学性资料往往备受忽视,未见专门研究者,其乐舞史料价值更是有待开发。大型诗歌总集《宋诗钞》记录了宋代文人诗作一万二千余首,且底本精善、考校细致,基本反映了宋诗面貌,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乐舞史料进行辑录整理,并由此分析探讨宋代文人群体的音乐生活及审美。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主要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起、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宋诗钞》文本考察。对《宋诗钞》的版本情况进行梳厘,分析其结构编排,并对编者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将辑录整理的乐舞史料按照个人诗集进行数量统计。第二章,《宋诗钞》乐舞史料分类及其内容诠释。文中将史料内容分为乐器类、乐曲类、乐人类、舞蹈类、音乐活动类五大类,通过数量统计、比重分析以及诗作文字解释的方式展现其基本情况。第三章,《宋诗钞》所反映的宋代文人音乐生活及其审美。阐释了以“雅集宴饮寻欢娱”、“交朋结友觅知音”、“修身养性抒情怀”为中心的宋代文人音乐生活,并分析了宋代文人雅俗并济的审美倾向、平淡恬静的审美理想以及儒道并融的审美观照。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诗作为一种抒发情感、言表志向的文学性材料,表面看来,似乎与音乐研究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诗记载了文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文人的视角出发,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且更加真实生动,这与史官笔下的正史资料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文人作为第一主体,通过诗这一媒介所折射出来的生活状态及其审美特点,更是其他史料所不能替代的。类推到音乐研究方面亦是如此,从宋代文人诗作中可以零星搜集到不少乐舞史料,甚至发现新史料,且这些乐舞史料更加直观、准确地体现了文人音乐生活和音乐审美。通过《宋诗钞》乐舞史料的分析,笔者提出宋代文人基本保持着以往文人的气质风格,以“雅”为主,在人文道义上仍然追求清雅脱俗的境界;而另一方面,宋代妓乐文化繁盛,文人亦不能免俗,在生理情感发泄的过程中,妓乐的声色之美则更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宋诗钞》中乐舞史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后人了解宋代音乐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后人窥探到宋代音乐生活的更多细节。
武小娟[4](2017)在《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研究》文中认为横跨明清两个时期的贵州女性作品数量很多、内容丰富,无论从纵向的时间发展中还是横向的诗文本体里都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展现了贵州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贵州女性内心精彩的精神世界。因此,对明清时期贵州女性作品作家的研究,既要从宏观上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特点,从时间的发展中分析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也要从微观上仔细分析每一个作家、每一部作品,力求从细微处展现此作家作品的不同之处。所以论文分为四章:绪论中,对明清时期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的发展进行概述,重点叙述近年来对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女性作品和贵州地区女性的作家作品的研究状况;在研究方法和范围中针对论文本体中一些诗句的选取、人物的安排、字句的采用标准等细节问题进行一一注明;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清两个时期的女性作家作品资料进行全面地搜集整理,并且按照“明——清前期——清中期——清后期”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女性着述的概说,内容包括作家生平简介和作品分析,对人物的生平进行简要的考证,着录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交代作品现存的来源情况,对作品数量较多的作家会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求展现不同时期女性着述的特点;第二章,是对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的个案分析,详细介绍作家的生平,分析她们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包括成桂珍、安履贞、许禧身和罗绵纤,以求更加完整地展现这些德才兼备的女性,以及她们对贵州地区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家族性女性着作《枣香山房诗集》进行整理和研究,主要是对诗集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注评,并给出作者的生平介绍和作品的简要分析;第四章,是从整体上把握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的特点,主要从她们的作品内容中予以分析。包括四个方面:强烈的贞洁观念、地域分布不均、才女式的家族创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特色。在讲述特点时,适当加入图表,以求更直观地分析这些特点及其原因。
管晶晶[5](2017)在《宋代同年集会诗歌汇编注释》文中研究表明同年会是科举考试时代同榜登第进士之间的聚会活动。宋代同年会包括官方闻喜宴与同年私下集会。闻喜宴乃唐宋时期为庆祝士子及第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宴会;同年私下集会则是及第进士各自任职后,有人主动倡导召集同年好友而聚会或是相约游赏而聚会、专程奔赴拜访而聚会以及宦海偶然相逢而聚会。宋代同年集会诗歌是在同年之间交游集会中产生的诗歌,包括闻喜宴诗歌和宋代同年私下集会诗歌。闻喜宴诗主要包括皇帝赐诗、与会大臣和诗以及登第进士和诗。宋代同年私下集会诗歌的内容主要有:描摹聚会场景,表达美好祝愿;阅尽人世变迁,慨叹仕途艰难;回忆科场旧事,抒发同年情谊以及描写交游览胜的秀丽风景,表达惬意与自在之情。此外,还有一些夸赞同年的诗作,希冀得到处于高位的同年的提携与帮助等。这两类诗歌本质上属于唱和诗,产生于同年进士的交游集会、诗酒酬唱中。关于宋代同年集会诗歌的汇编以及注释工作,学术界暂未见有专题研究论文出现,故而本文主要以宋代官方集会诗歌和同年私下集会诗歌作为辑录范围,上编着重阐述宋代官方集会与私下集会及其诗歌创作情况,下编对每一首作品进行注释。
李高[6](2016)在《论魏晋动物赋的成就、成因与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魏晋动物赋作为魏晋咏物赋的重要部分和古代动物赋史的关键一环,对其繁荣特征、阶段演变与原因及其文学影响和文化意义的细致探析,是深入了解魏晋赋坛全貌与厘清动物赋演进历程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魏晋动物赋为研究对象,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五章,凡16.7万余字,随文插入图18幅,表格17个。绪论首先从魏晋动物赋两个方面——作为魏晋赋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古代动物赋的关键一环,分析了研究魏晋动物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继而,对之前的魏晋动物赋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奠定了本研究的基础,确定了研究方向和值得拓深的问题。绪论的最后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先秦动物图像与书写构建了动物形象的基本文化内涵,并由此形成动物书写传统,启益动物赋的兴起。首先,通过对原始岩画、彩陶、青铜器等文物上动物图像的考察,对甲骨文字、先秦着作中动物形象书写的梳理分析,寻绎出动物(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提炼出先秦动物观念的演变线索:以动物为敌→以动物为资→以动物为师→以动物为友。然后,对被误认为是首篇动物赋的《荀子·蚕赋》进行了厘清和探析。《荀子·蚕赋》虽是以赋的形式创作的“讔”,但也有重要的文学影响与文化意义。接着,讨论了兴起的汉代动物赋,研究了汉代动物赋的特征与原因,肯定了其取得的艺术成就。第二章主要从篇目数量、动物(形)意象、赋体、创作方式、艺术风格等五个方面条分缕析地展示了魏晋动物赋的繁荣景象。从数量上说,在魏晋咏物赋中,动物赋篇目数量最多;在古代动物赋史上,魏晋动物赋数量也比其他很多时期要多。魏晋动物赋以骚赋、文赋、诗体赋、俗赋四种赋体形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动物(形)意象,形成了铺采摛文以体物、“以己化物,物以情观”与体物以“喻理比德”的三种成熟的创作方式。比兴、用典、夸饰、排比、对偶等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丰富了动物形象刻画的技巧,而形成环境衬托与细节描写、静态细观和动态展现、物与我等多方面关系的完美统一。再加上,动物赋俗赋的发展。由此,魏晋动物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第三章分析了魏晋动物赋的整体繁荣和阶段化演进的原因,共有六方面因素造就魏晋动物赋的繁荣。第一,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多种多样的作用,是动物得以进入人们精神世界而成为赋写对象的根本原因,也是动物书写传统不绝如缕的根本原因。继而,人们赋予了动物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由此形成动物观念。第二,动物自身的体貌特征与活动习性的特殊性以及人们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作家们赋写动物的重要外在吸引力。第三,从先秦以来的动物书写传统既为魏晋动物赋开拓了咏写方向方法,也为魏晋赋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学资源。第四,魏晋时期,“以动物为友,以动物为师”的观念对“人禽之辨”观念的冲击,成为作家们更多地关注动物特殊性并倾注思想情感的引动力,是作家们塑造形象生动而又内涵丰富的动物意象的重要因素。第五,魏晋时期波谲云诡的时局导致士人们心态复杂多变,而作家们将其丰富多样的情感思理倾注于动物意象的创造中,是魏晋出现千姿百态的动物意象的主导原因。第六,魏晋动物赋作为魏晋文学的一部分,其发展自然离不开魏晋文学的支持与影响,所以魏晋诗赋的发展是魏晋动物赋的重要依撑。正是上述六方面原因的相互纠合、共同作用,促成了魏晋动物赋的繁荣,而各个因素的变化消长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导致了魏晋动物赋出现了阶段化演变。第四章则主要讨论了魏晋动物赋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影响。由于动物赋的繁荣是根植于魏晋社会文化土壤的,所以也反映了魏晋社会中的相关文化文化现象。那么,探讨动物赋中的符瑞文化现象、游艺民俗、动物知识传播以及哲学思潮的演变等文化现象,也是应有之义。同时,魏晋动物赋对南北朝动物赋的意象塑造、创作方式、艺术技巧、风格特征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也对隋唐以后动物赋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还关注了魏晋动物赋对其以后动物诗文创作的影响,以全面体认魏晋动物赋的文学影响。第五章对动物赋有关篇目具体探析,考证它们的创作背景与时间,以此探讨其中蕴涵的作家心态演变,主要包括六个问题。一,曹植四篇动物赋探析与测年;二,应玚、阮瑀、陈琳等人《鹦鹉赋》与王粲《鹦鹉赋》测年;三,曹丕《莺赋》王粲《莺赋》应作于建安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四,傅巽《蚊赋》应作于兴平二年(195年)前后;五,由《猕猴赋》看阮籍尝试“以道统儒”思想转型的痛苦;六,由《鹪鹩赋》与《仪凤赋》看西晋士人人生道路选择。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坚持题材意识、文体意识和文化意识,坚守文学本位、探挖文化内涵、立足历史实际,才能切实全面地探析魏晋动物赋繁荣的原因、特征及其文学影响与文化意义。
张兰芳[7](2015)在《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无数名家杰作之所以为人敬仰,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类艺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创造。追求独创性风格,历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风格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是众多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论题。目前,关于古代艺术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门类艺术的具体研究或断代研究上,而将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对其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至今付诸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古代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影响古代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性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风格的形成与事物发生的原因之间具有共通性,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维度予以思考。风格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创作主体通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呈现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风貌与艺术特色,由此提出地理环境、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艺术风格是三者融会贯通、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从类型学意义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作了研究。本文在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之间具有类型化的趋向,划分的依据与角度不同,所得风格类型也不同。由此提出从“形”、“意”、“文”、“法”、“气”五个方面来建立古代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素朴与华丽、谨严与疏放、阴柔与阳刚,以实现多重审美角度下对古代艺术风格的全面观照。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对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和品评特征作了研究。风格一般特征是各门类艺术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任何层面的艺术风格都必然具备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变异性以及归属性特征;对风格品评特征的概括,基于古人对风格品评的重视,常采用“以物譬喻”、“分级品第”的方式品评作家、作品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话语系统,风格品评的意象化、品第化特征,代表了古人认识与理解风格特征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风格发展的规律、路径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古代艺术风格不断承传发展,符合辩证法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就是“通变”;由于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始终秉持“师古”、“师造化”、“师心”的发展路径,推动艺术风格在保持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不断发展嬗变。古代艺术风格影响后世艺术创作是必然的,且历时越久,风格面目越多,为后世所提供的资源储备与典型范式也就愈加丰厚,受顾颉刚“层累说”思想启发,本文提出古代艺术风格以“层累”态势影响后世艺术创作,且主要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体现为内容的衍生、演变与形式的延续、拓展。
陈新华[8](2015)在《皎然诗集注释》文中研究表明释皎然,字清昼,唐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中唐时期着名诗僧,生年约为唐开元八年(720),约卒于至贞元九年(793)至贞元十四(798)年间。天宝年间出家于润州江宁县长干寺,后受具足戒于守真律师。唐肃宗至德初,皎然返回湖州,此后便长时间居住于此。皎然早年已有诗名,大历八年,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延文士编纂《韵海镜源》,皎然亦参与其中,与一大批南北名士酬唱往来,使其文名更炽。贞元八年,皎然作为江南有盛名的诗僧,唐德宗敕写其文集入于秘阁,天下荣之。湖州刺史于頔编纂其诗文共546篇,并为之作序。今传之诗文多出于此本。皎然诗集版本有十余种,其中最接近原始版本的是《四部丛刊》本《昼上人集》。纵观皎然诗集,在以诗歌为主要形式、高手辈出的唐朝,其诗歌难免些许暗淡,但是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他僧人身份和诗论家身份对其诗歌的所产生的影响。其诗清新自然,格调高古,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世论者,对其诗亦多有赞誉。严羽《沧浪诗话》称:“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胡震亨《唐音癸签》评其诗“清机逸想,闲淡自如”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研究,主要聚焦其诗学理论着作《诗式》上,对其诗歌的研究非常滞后。本论题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以《四部丛刊》本《昼上人集》为底本,对其诗歌进行详细的注释。
杜峥嵘[9](2014)在《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乌拉特婚礼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下城镇中的乌拉特婚礼仪式、歌手与乐手的运作与传承机制、仪式中音乐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与口述访谈,梳理与总结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表演模式与规律,归纳提炼出音乐在乌拉特蒙古人婚礼仪式中的功能、价值与意义。本文的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民间习语概念等内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客观的评价乌拉特婚礼音乐的研究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第一章以宏观的视角对乌拉特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进行全面描述,为乌拉特婚礼音乐的研究提供文化学的联系。第二章从微观的视角,就乌拉特中旗与后旗的婚礼个案进行调查与分析,展现乌拉特婚礼仪式中音乐的具体使用情况。第三章从音乐形态出发,对乌拉特婚礼音乐的构成及其表演模式进行及全方位的剖析。第四章则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就乌拉特婚礼仪式的内容、音乐、传承等方面进行历时性比较与分析,探讨乌拉特婚礼音乐“变”与“不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本文的结论就乌拉特婚礼音乐的功能、价值与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提炼与总结,认为音乐贯穿于整个乌拉特婚礼仪式,其功能不仅为娱乐功能,更是以一种特定的音乐行为秩序化了整场婚礼。
郭丽[10](2012)在《唐代教育与文学》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代教育与文学的关系。在唐代,教育和文学均处于昌盛发达时期,教育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作用于文人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他们具备文学创作能力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极。第一章,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在教育制度方面,唐代有中央和地方的两级官学制以及合法化和多样化的私学。与此同时,唐代具备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教育制度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其显着表现是教育受众的增加和教育普及面的扩大,这是导致唐代文人群体扩大的重要成因。第二章,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尊圣崇儒是唐代的基本教育思想,唐初这一思想的提出强化了部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儒道自任意识,加剧了其人生矛盾,使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高宗后期和武后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尊圣崇儒教育思想被有意淡化,官僚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与仕进紧密结合,教育思想中功利的一面尤为凸显,这对文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盛唐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多,社会能吸纳的人才相对较少,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礼乐之士,官僚系统更需要吏能之士,教育思想和教育结果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实际遭遇因为这些矛盾出现错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中晚唐士人从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教育思想,但所提出的改革策略很难实施,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中晚唐教育的困境。复古思潮中复兴“师道”的思想,是这种反思的延续,它力图发掘教育传承儒家道统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阶层对唐王朝的心理认同。儒道传承的落空以及对政权认同的淡化使知识分子进退失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无所依凭的游移心态。第三章,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唐代经学教育有完整的体系。太宗时期和高宗前期,官方经学教材《五经正义》的编纂使经学简化,教材统一,加以科举试帖经的要求,使得章句成为记诵对象,儒家经典作为语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的知识储备库从而进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盛唐时期经学教育偏重于《孝经》,强调伦理,这与此一时期雅正雄浑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关联。安史乱后经学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学主导转而为私学中士人主导,这带动了士人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使用以表达士人在社会思想领域探索的诗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为诗为文努力创新,很少蹈袭前人。第四章,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唐代文学教育的兴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成因,唐前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发展、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以及科举取士重文学的刺激都是重要因素。唐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类书、《文选》和诗格等,文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就是依托于这些文学教育内容传承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它具有从语言材料到声律规则再到技巧门径的明显上升的层次性,这导致在文学教育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出从阅读积累到模仿熟练再到体会感悟的逐级提高的过程。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在唐人的创作中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迹,在内容的借鉴、题材的取资、典故的吸纳、对偶的采用方面最为明显。第五章,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唐代之所以出现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与他们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密不可分。本章从考察唐代有代表性的三部蒙书——《蒙求》、《太公家教》和《兔园策府》入手探讨唐代蒙书与童蒙教育的关系,并进而对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这两大童蒙教育版块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迥然有别的童蒙教育使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构思上的精巧与随意,题材上的狭窄与丰富,语言上的文雅与通俗,表现手法上的多样与单一的变化。第六章,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唐代教育的普及使女性成为受教育群体的一部分。本章从唐代现存两部女教书——《女孝经》和《女论语》切入,藉以考察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教育的特有方式和女红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女性诗歌中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经史教育之于女性创作最显着的影响是女性诗歌中经史语典的大量化用;道德礼法是唐代女性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表现在道德礼法内容在她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唐代女性受教育的成效,除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之外,妓女传唱和寡母教孤也是两种与唐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展示方式。第七章,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唐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接收留学生是其最显着的表现。与此相适应,唐代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唐代特设宾贡科以满足留学生在唐及第的愿望,对于宾贡及第的留学生,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宽松度。留学生在唐期间与唐代文人多有诗歌交往,这不仅密切了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双方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教育体制构建和汉文学发展两个领域。第八章,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从藏书、授徒和地点三个方面考察,真正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实源于山林寺院。唐五代书院主要由地方士人和地方家族创办,这折射出唐五代时期士从世家大族向地方士人转型的特征。此外,唐五代书院还初步表现出与当时学术思想潮流的密切关联。习业书院的士人习古文,读经典,又不限于章句,自觉阐发儒经精义以求救世治乱,这既凸显了儒家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强烈的拯时淑世精神,也反映出崛起于书院的地方士人受到了当时儒学复兴这一时代新风气的影响。
二、背时诗歌与行时歌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背时诗歌与行时歌曲(论文提纲范文)
(1)昆曲演唱中的美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
二、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 |
三、思路方法和目的意义 |
四、相关术语和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历史与成就:唱法、风格与美学 |
第一节 昆曲起源与流变概说 |
第二节 昆曲唱法体系的确立 |
一、昆山土腔及其声腔特色 |
二、从昆山土腔到水磨调 |
三、从水磨调到昆剧 |
第三节 唱法风格的演变 |
一、明中至明末:“清亮”、“高裂”的雅唱风格 |
二、清初至清中:“咩缓柔曼”、“绵软幽细”的“俗化”风格 |
三、清中至民初:“元气漓淋”与“哀秘之声”共存的“雅俗”风格 |
第四节 美学思想的演进 |
一、雅唱“重律”的美学观及其体现:昆曲音韵理论的完善 |
二、“由雅入俗”、“雅俗共赏”:昆曲唱情美学思想的演进 |
第二章 字音处理及其“字韵”美感 |
第一节 昆曲演唱中的声、韵处理 |
一、五音四呼及其发音特色 |
二、阴阳清浊及其发音特色 |
三、尖团、上口字音及其发音特色 |
四、反切唱法的声音张力和声情优势 |
第二节 昆曲演唱的字调处理 |
一、南北曲四声曲唱语音的异同和特色 |
二、昆曲四声腔格在南北曲中的体现 |
第三章 润腔方式及其“腔韵”美感 |
第一节 字调走向式润腔 |
一、平声字:常用润腔有撮腔、叠腔、阴平挺腰腔、阳平展延腔。 |
二、上声字:常用润腔有撮腔、罕腔、嚯腔。 |
三、去声字:常用润腔有撮腔、豁腔、滑跃腔(阳去声)。 |
四、入声字:常用润腔有断(顿)腔。 |
第二节 换气过渡式润腔 |
一、带腔 |
二、顿挫腔 |
三、连绵腔(滚龙腔) |
四、垫腔 |
五、坐腔 |
第三节 字音美化式润腔 |
一、三叠腔或四叠腔 |
二、掇腔(啜腔) |
三、擞腔 |
四、揉(滑)腔 |
五、叠顿腔 |
六、连腔 |
第四节 速度变化式润腔 |
一、拿腔 |
二、卖腔 |
第五节 发声技巧式润腔 |
第六节 润腔的声音张力营构 |
第四章 气—声处理及其“气韵”美感 |
第一节 气—声处理原则 |
一、气发丹田 |
二、意在气先 |
第二节 气—声特色 |
一、“文理语气”与“曲唱呼吸” |
二、嗟叹虚字在曲唱中的风格构成 |
三、 “务头”在曲唱中的声情特色 |
四、气无烟火、渐进自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宋诗钞》乐舞史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宋诗钞》文本考察 |
(一)《宋诗钞》书写体例及其编者 |
(二)《宋诗钞》中的乐舞史料内容布局 |
二、《宋诗钞》乐舞史料分类及其内容诠释 |
(一)乐器类 |
(二)乐曲类 |
(三)乐人类 |
(四)舞蹈类 |
(五)音乐活动类 |
三、《宋诗钞》所反映的宋代文人音乐生活及其审美 |
(一)《宋诗钞》所反映的宋代文人音乐生活 |
(二)《宋诗钞》所反映的宋代文人音乐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宋诗钞》乐舞史料条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绪论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作品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女性贵州女性文学作品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选题缘起与意义、撰写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概说 |
第一节 明代贵州女性着述 |
1、汪氏 |
2、吴氏 |
3、蔡氏 |
第二节 清代前期贵州女性着述 |
1、李氏 |
2、李氏 |
3、刘素贞 |
4、吴氏 |
5、高氏 |
6、张王姑 |
7、袁淑秀 |
第三节 清代中期贵州女性着述 |
1、刘氏 |
2、王氏 |
3、许韵兰 |
4、何氏 |
5、尹氏 |
6、解氏 |
7、陈淑秀 |
8、郭刘氏 |
第四节 清代后期贵州女性着述 |
1、郑淑昭 |
2、唐贞 |
3、罗绵纤 |
4、华璇 |
5、孙诵昭 |
6、谭兰英 |
7、刘氏 |
8、李瑞莲 |
9、蹇仙桃 |
10、王天真 |
11、杜韫玉 |
12、李有光 |
13、关月仙 |
14、赵锦英 |
15、黄玉卿 |
16、许禧身 |
17、许秀贞 |
18、许梦贞 |
19、许遇贞 |
20、许淑贞 |
21、许芳晓 |
22、许芳欣 |
23、许芳盈 |
24、许芳素 |
25、陈德庄 |
26、刘起凤 |
27、舒芳芷 |
28、骆冰梅 |
29、申辑英 |
30、梅氏 |
31、喻蕙若 |
32、喻桂云 |
33、成桂珍 |
34、陶桂珍 |
35、聂碧云 |
36、钱张氏 |
37、冯复征 |
38、温同瑛 |
39、曾巽 |
40、李秀英 |
41、李玉英 |
42、陈枕云 |
43、周婉如 |
44、安履贞 |
45、王长姑 |
46、传氏 |
47、涂元仪 |
48、彭冉氏 |
49、沈王氏 |
50、杨莲之 |
51、顾四秀 |
52、王文淑 |
53、宣孺人 |
54、丁氏 |
55、陈昌纹 |
第五节 明清时期贵州妇女着作情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成桂珍与《木樨香室诗集》 |
一、成桂珍及其作品简介 |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三、诗歌的艺术韵味 |
第二节 安履贞与《圆灵阁遗稿》 |
一、安履贞家世 |
二、《圆灵阁遗稿》 |
三、彝族奇女,德才并重 |
四、余论 |
第三节 许禧身与《亭秋馆诗钞》 |
一、许禧身身世及作品简介 |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四节 罗绵纤与《香草楼诗卷》 |
一、罗绵纤及作品简介 |
二、诗人的性情 |
三、诗歌的分析 |
第三章 《枣香山房诗集》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枣香山房诗集》整理——枣香山房诗集整理与注评 |
第二节 《枣香山房诗集》研究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贵州女性及其着述特点 |
第一节 强烈的贞节观念 |
一、表格情况概述 |
二、才女中节烈妇女的形象 |
三、才女选择贞烈道路的背后 |
第二节 地域分布不均 |
一、图表情况概说 |
二、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地域分布差异性成因 |
第三节 才女的家族创作 |
一、才女群体的呈现方式 |
二、才女群体孕育的温床 |
第四节 浓郁的地方特色 |
一、贵州的自然环境 |
二、贵州的人文景观 |
三、浓郁的地域文化 |
四、日常生活景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宋代同年集会诗歌汇编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编 宋代同年集会与诗歌创作 |
第一章 宋代同年官方集会及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宋代同年官方集会——闻喜宴 |
一、唐代“闻喜宴”故事 |
二、宋代闻喜宴 |
第二节 宋代闻喜宴诗歌创作概况 |
一、皇帝赐诗 |
二、进士和诗 |
三、与会大臣和诗 |
第二章 宋代同年私下集会及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宋代同年私下集会概论 |
一、宋代同年私下集会原因探析 |
(一)主动倡导召集而聚会 |
(二)相互约定游赏而聚会 |
(三)专程奔赴拜访而聚会 |
(四)宦海偶然相逢而聚会 |
二、宋代同年私下集会方式述略 |
(一)园楼宴饮 |
(二)泛舟游湖 |
(三)观月赏花 |
(四)登山览胜 |
第二节 宋代同年私下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
一、描摹聚会盛事,表达美好祝愿 |
二、阅尽人世变迁,慨叹仕途艰难 |
三、勉励宽慰同年,抒发同榜情谊 |
四、回忆科场旧事,希冀同年提携 |
下编 宋代同年集会诗歌汇编注释 |
凡例 |
第一部分:宋代闻喜宴诗歌汇编注释 |
庚午春观新进士锡宴琼林苑因书所见 |
赐刘辉及第 |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
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 |
题西门亭 |
淳熙二年赐詹骙已下 |
进和御制闻喜宴诗 |
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
绍熙元年赐余复以下 |
和御赐登第 |
和御制琼林宴赐进士余复等诗 |
绍熙四年赐陈亮已下 |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 |
恭和御制赐进士诗韵二首 |
奉和御赐进士诗 |
庆元五年赐曾从龙已下 |
己未唱弟后谢恩诗 |
开禧元年赐毛自知已下 |
恭和御制闻喜宴赐毛自知以下 |
燕新进士 |
嘉定四年赐赵建大已下 |
嘉定七年赐袁甫已下 |
嘉定十年赐吴潜已下 |
嘉定十三年赐刘渭已下 |
嘉定十六年赐蒋重珍已下 |
绍定二年赐黄朴已下 |
绍定五年赐徐元杰已下 |
琼林宴恭和御制并序 |
及第谢恩 |
壬辰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
端平二年赐吴叔告已下 |
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
恭和闻喜宴御制 |
乙未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
嘉熙二年赐周坦已下 |
戊戌恭和御制 |
淳佑元年赐徐俨夫已下 |
闻喜宴和御诗并序 |
闻喜宴恭和御制赐进士诗 |
淳佑四年赐留梦炎已下 |
甲辰恭和御制 |
淳佑七年赐张渊微已下 |
淳佑十年赐方逢辰已下 |
宝佑元年赐姚勉已下 |
恭和御赐诗 |
宝佑四年赐文天祥已下 |
恭和御制赐进士韵 |
恭和御制诗 |
恭和御制诗 |
开庆元年赐周震炎已下 |
景定三年赐方山京已下 |
恭和御制闻喜宴诗并序 |
恭和御制诗 |
御赐琼林宴恭和诗 |
咸淳四年赐陈文龙已下 |
咸淳七年赐张镇孙已下 |
和御赐诗 |
谢恩诗 |
第二部分:宋代同年私下集会诗歌汇编注释 |
和李逢同年水阁闲望 |
和冯中允仙娥峰 |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三首 |
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醒而偶题 |
中牟县旅舍喜同年高绅着作见访 |
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 |
同年魏介之会上作 |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
依韵酬周骙太博同年 |
依韵和同年朱兵部王宾客交赠之什 |
同年毛洵勾簿新建 |
同年梅鼎臣赴凤翔幕兼省觐 |
胡同年恢信州弋阳簿 |
提刑张司封同年垂访别郡以诗为谢 |
同年庞汝弼赴宰临贺见过叙别因成感咏 |
予移守青社同年宋学士代予守璧田会有来诗因成四十言为答 |
依韵奉和留守尚书会六同年感旧诗二首 |
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 |
清暑堂会同年 |
清暑堂中秋夜饮 |
宋君辅许当世陈彦谦苏宣甫自远还乡上元同饮 |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 |
其一 上山 |
其二 下山 |
其三 石楼 |
其四 上方阁 |
其五 伊川泛舟 |
其六 宿广化寺 |
其七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
其八 八节滩 |
其九 白傅坟 |
其十 晚登菩提上方 |
其一十一 山槎 |
其一十二 石笋 |
其一十三 鸳鸯 |
其一十四 鱼罾 |
其一十五 鱼鹰 |
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广爱寺阁寄梅圣俞 |
春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 |
会新都孙直言于成都 |
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 |
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 |
途次金陵逢同年沈五判官 |
和同年祖择之韵 |
和君实同年会作 |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作是诗 |
同次道陪晏琼林 |
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 |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
景仁召饮东园呈陈彦升宋次道李才元苏子容 |
次韵君实内翰同游范景仁东园 |
景仁招游东园马上口占 |
和景仁题崇福宫 |
喜才元过洛小诗招饮 |
和范景仁宿憩鹤寺 |
宿憩鹤寺 |
游喷玉潭 |
和游喷玉潭 |
和景仁喷玉潭 |
和喷玉潭 |
和范景仁游寿安 |
寿安 |
和范景仁叠石溪 |
叠石溪 |
叠石溪二首 |
和叠石溪 |
又和叠石溪 |
喷玉潭 |
和游喷玉潭 |
新买叠石溪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
西湖泛舟辄用前韵寄呈君实 |
和景仁西湖泛舟 |
同鲜于子骏题和乐亭 |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 |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
和子骏约游一二园亭看花遇雨而止 |
子骏君实约游园遇雨而止 |
又即事二章上呈 |
和君实雨中即事二首 |
明日雨止复招子骏尧夫游南园 |
和君实邀游南园雨止 |
奉和大夫同年张兄会南园诗 |
和吴朝议(执中字几圣)同年谢光与景仁同年见过 |
招王阚二同年 |
戏和同年时在荐福寺 |
次韵和王岩夫有美堂会诸年契 |
次韵和卢中甫有美堂会诸年契 |
宿李同年荫碧亭 |
呈范子镇同年 |
再和范同年得厅字 |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
于潜僧绿筠轩 |
刁同年草堂 |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 |
次韵子瞻与苏世美同年夜饮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
次韵冯弋同年 |
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 |
同年兄袁思正江行相遇既别寓诗寄怀 |
南衙寺会宿王鲍二同年 |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 |
和李潜夫同年并简宁文渊时二君在鄱阳 |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 |
戏答李子真河上见招来诗颇夸河上风物聊以当嘲云 |
次韵子真会灵源庙池亭 |
与成太博九同年会饮成四韵 |
西溪酬孙倚李珪二同年依韵 |
次韵和潭州尹节推陪同年运使大卿知府安抚少卿知郡大夫饮会 |
次韵崔同年马上口占二首 |
伏蒙孝立朝请同年赴九日燕集翌日以佳篇须酒谨依韵上谢 |
登第示同年 |
谢同年赵季成通判见访 |
谢同年李提举见访 |
钱塘别诸同年 |
边公式周表卿侍郎同年会 |
次韵同年蔡仲平察院游西湖 |
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 |
因同年见过有感 |
西湖会同年和巫子先(汲)韵 |
同年十人会於湖上巫子先拘台制不来有诗次韵 |
会同年共乐台 |
松峰庵即席示同年 |
次韵张元明同边郎中游西湖二君讲同年之好有此游 |
过华严谒陈季若同年 |
近会同年赏芍药尝樱桃杨谨仲教授有诗次韵为谢兼简周孟觉知县 |
同年杨谨仲教授生日四首 |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汤平甫知县二首 |
次韵徐元敏榷货同年 |
鄂渚和章同年元荣邓教授友龙微字韵二首 |
叶叔羽集同年九人於樱桃园钱袭明何同叔即席赋诗追和其韵和 |
其一 和何同叔韵 |
其二 和钱袭明韵 |
从范至能参政游石湖精舍坐间走笔二首 |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自毘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三首 |
夜饮周同年权府家 |
与赵李二同年夜饮有怀石使君惠叔 |
游天竺赠同年 |
赠阎同年 |
赠梁同年 |
三友堂 |
惠夫子绍二同年怀章过夔宗英赵若拙[1]联舟西上赋诗二首记吾三人会和之异次韵仍简二同年 |
与惠夫若拙小酌郡斋再用联字韵并寄子绍 |
过婺女同年王节推(夷仲)黄教授(万顷)乡人华主薄子周)会饮双溪 |
至福唐乡人丁镇叔张器先甄云卿项用中赵知録薛主簿同年孙彦忠草酌试院 |
溯婺溪同年雍尧佐周尧夫同王与道尚书子侄拿舟相迓 |
次韵喻叔奇松竹图 |
裴园小集郑汝谐同年有诗次韵奉酬 |
三月十四日陪同年十有六人游净慈遂饮於水月居坐中即事三首 |
次韵李同年诚之见贻之什 |
湖上用王茂材同年韵 |
十一月二日与陆明府陈广文黄使君吴都曹江广文同饮于闳中堂年契也酒后耳热因得小诗呈似 |
余同年由试院积俸给买马而归中路几逸戏作长句赠之 |
同张元善集癸未同年 |
姑苏台同年会次袁说友韵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姑苏台同年会次袁说友韵 |
吴下同年会诗 |
吴下同年会诗 |
集同年于聚景图 |
四月晦日袁起岩同年雨中集聚景园 |
湖上次袁起岩安抚韵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父玉簪花韵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父至淮阴县韵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父至宝应县韵 |
袁同年过扬州递书并诗再次韵约同留维扬观春色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文韵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霍希文过楚州韵 |
次韵袁同年回程见示 |
用楼尚书韵饯同年曾寺丞守温州 |
和袁同年接伴谒洪泽镇龙祠韵 |
观新堡寨因登平山堂次接伴袁同年韵 |
九月十一日龙华寺斋宿礼部陈同年见余嵬字韵诗宠和惠示复用韵奉酬 |
会新第进士和陈振享韵 |
和薛子晋来庆癸未登第韵二首 |
丁端叔茶马会同年同庚 |
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张癸未省闱门生也同年进士俱会楼上者七人 |
浙东宪司会同年八人以诗记之 |
题韦同年聚远阁 |
改秩注县西归过上饶见太守同年莫郎中 |
至衡阳谒提刑范右司东叔同年兄二首 |
集同年记 |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三首 |
次陈倅同年琼露酒诗韵 |
次程平叔韵二首 |
阅水教次前韵 |
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韵 |
再次韵 |
约二同年游虎丘 |
游凌云峰答陈同年韵 |
再答陈同年游字韵纪龙岩之集 |
和陈亮功张次夔二同年唱酬廉字诚字之作 |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鉴冰 |
与同年陈公过山亭 |
夔门邂逅同年汪丈奉议示诗和吟三首 |
去年修禊后三日得南宫捷报于家今年是日与同年赵簿同事泮宫感而赋诗 |
九日与同年沈贯卿饮月墅 |
三用韵酬沈同年 |
谒同年许使君德开二首 |
次韵晋三侄招予及同年饮 |
香潭八首 |
次胡余学同年四首 |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 |
过干越宿熊氏澹园偕东采驾阁西玉国正二同年登羊角峰观天池访昌国陆羽茶灶拿船过琵琶洲回延休观听琴记游四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论魏晋动物赋的成就、成因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与选题意义 |
二、魏晋动物赋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动物书写传统的形成与动物赋兴起 |
第一节 先秦动物形象书写传统的形成 |
一、岩画、彩陶与青铜器等艺术中的动物形象 |
二、先秦典籍建构动物形象的基本文化内涵 |
三、先秦动物形象演变规律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亦赋亦讔的《荀子·蚕赋》 |
一、《荀子·蚕赋》是以赋形式创作的讔 |
二、荀子《蚕赋》的创作动机 |
三、荀子《蚕赋》的艺术特色 |
四、《荀子·蚕赋》的文学史地位与文化意义 |
第三节 象其物宜的汉代动物赋 |
一、汉代的非动物赋中的动物书写 |
二、汉代动物赋的概况 |
三、汉代动物赋兴起的原因 |
四、汉代动物赋的艺术成就 |
第二章 魏晋动物赋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意象 |
一、魏晋动物赋总量为中古动物赋的峰值 |
二、魏晋动物赋塑造的动物形象千姿百态 |
三、魏晋动物赋的动物形象特点 |
四、魏晋动物形象演变 |
第二节 四种赋体兼备文赋一枝独秀 |
一、四种赋体兼备 文赋一枝独秀 |
二、“四体兼备,一枝独秀”的原因 |
第三节 三种创作方式的成熟 |
一、铺采摛文而浏亮的创作方式 |
二、“以己化物,物以情观”创作手法 |
三、喻理比德的构思技巧 |
第四节 多种刻画手法与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 |
一、多种刻画手法的综合运用 |
二、比兴、用典、夸饰与对仗等技巧的运用 |
第五节 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
一、动物赋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
二、动物赋俗赋的新变 |
第三章 魏晋动物赋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动物的特殊性是重要客观原因 |
一、特殊的体貌特征是引起作家关注的首要因素 |
二、与人高度一致的生命规律是作家抒情喻理的逻辑基点 |
三、动物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铺写的重要部分 |
第二节 动物观念演变是引动力 |
一、“人禽之辨”动物观念制约了汉代动物赋铺写角度与方式 |
二、“感类伤情”的动物观念促进了三国抒情类动物赋兴起 |
三、“为师、为友”动物观念催生了西晋喻理比德类和体物浏亮类动物赋繁荣 |
四、“自在自为”动物观念是东晋动物赋“境”的基础 |
第三节 文人心态是主导因素 |
一、人才辈出是魏晋动物赋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二、复杂多变的作家心态是意象塑造和艺术风格变化的主导因素 |
第四节 动物书写传统提供艺术文化资源 |
一、《诗经》对魏晋动物赋的创作缘起与意象塑造的影响 |
二、《庄子》中的动物书写奠定了部分动物意象的思想内涵 |
三、先秦两汉其他着作中动物书写对魏晋动物赋的影响 |
四、魏晋动物赋以汉代动物赋为基础继续发展 |
第五节 诗赋发展是重要依托 |
一、魏晋诗歌对动物赋的影响 |
二、魏晋赋对动物赋创作的影响 |
第四章 魏晋动物赋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影响 |
第一节 多重文化意义 |
一、动物符瑞赋的符瑞文化价值 |
二、动物赋反映有关游艺民俗 |
三、以赋的形式传播动物学知识 |
四、反映儒道佛思想关系的嬗变 |
第二节 深远的文学影响 |
一、动物意象种类的奠基 |
二、创作方式对南北朝动物赋创作的影响 |
第五章 魏晋动物赋有关篇目考论 |
第一节 曹植四篇动物赋探析与测年 |
一、《离缴雁赋》作时考 |
二、《白鹤赋》测年 |
三、《蝉赋》测年 |
四、《鹦鹉赋》考论 |
第二节 建安其他作家动物赋测年 |
一、陈阮应等人《鹦鹉赋》当作于建安十六年 |
二、王粲《鹦鹉赋》亦作于建安十六年 |
三、曹丕《莺赋》王粲《莺赋》应作于建安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 |
四、傅巽《蚊赋》应作于兴平二年(195 年)前后 |
第三节 《猕猴赋》中阮籍尝试“以道统儒”转型的痛苦 |
第四节 由《鹪鹩赋》与《仪凤赋》看西晋士人道路选择 |
一、张华《鹪鹩赋》蠡测 |
二、傅咸《仪凤赋》考论 |
结语 |
附录:魏晋动物赋动物分类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风格”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土地各以其类生——自然地理的印记 |
二、声以俗移——人文地理的影响 |
三、江山之助与艺术风格 |
第二节 时代环境 |
一、时代治乱与艺术风格 |
二、经济兴衰与艺术风格 |
三、主流思想与艺术风格 |
四、统治者干预与艺术风格 |
第三节 创作主体 |
一、从类型化风格到个性化风格 |
二、主体个性与艺术风格 |
三、“文如其人”的再思考 |
第二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 |
第一节 占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演进 |
一、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萌芽先秦、两汉 |
二、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形成——魏晋六朝 |
三、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衍展:唐至明 |
四、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总结:清 |
第二节 五对基本风格类型 |
一、简约与繁丰 |
二、含蓄与明快 |
三、素朴与华丽 |
四、谨严与疏放 |
五、阴柔与阳刚 |
第三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 |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 |
一、独特性 |
二、多样性 |
三、稳定性 |
四、变异性 |
五、归属性 |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品评特征 |
一、风格品评的意象化 |
二、风格品评的品第化 |
第四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 |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规律 |
一、“通变”的哲学基础 |
二、“通变”的理论阐释 |
三、“通变”规律的本质:“通”与“变”的辨证统一 |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路径 |
一、师古:尚“古”的文化传统 |
二、师造化:求“真”的现实基础 |
三、师心:创“新”的开拓精神 |
第三节 古代艺术风格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
一、“层累说”的启示 |
二、影响的两种方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8)皎然诗集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皎然生平简况 |
(一)科举考试,名落孙山 |
(二)精神寄托,弃儒入佛 |
(三)诗歌盛会,名达宸听 |
二、皎然研究现状与有待拓展的空间 |
皎然诗集注释 |
凡例 |
昼上人集卷第一 |
五言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 |
五言赠李中丞一首 |
五言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
五言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
五言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
五言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
五言答豆卢次方 |
五言答苏州韦应物郎中 |
五言答郑方回 |
五言答俞校书冬夜 |
五言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聘四十二韵 |
五言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
五言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
五言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论涅盘经义 |
五言酬秦山人系题赠 |
五言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 |
五言奉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故予述其意以答焉 |
五言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 |
五言自苏州访医回酬卢士关判官见赠 |
五言答李师尚 |
五言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
五言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
五言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仍期明日登 |
五言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
五言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和见怀因叙相思之志以寄焉 |
五言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 |
五言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 |
五言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 |
五言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 |
五言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 |
五言答孟秀才 |
五言酬崔侍御见赠 |
五言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 |
五言酬李补阙纾 |
七言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 |
七言春日杼山寄李员外纵 |
七言酬秦山人赠别二首 |
七言山居示灵澈上人 |
七言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
七言释裴循春愁 |
七言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
七言劳山忆栖霞寺道素上人久期不至 |
七言酬秦山人出山见寻 |
七言酬秦山人见寻 |
七言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 |
昼上人集卷第二 |
五言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 |
五言答裴济从事 |
五言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
五言酬薛员外谊苦热行见寄 |
五言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
五言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 |
五言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时中丞量 |
五言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 |
五言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89 |
五言答豆卢居士春夜游东阁见怀 |
五言寄崔万芳夔 |
五言访朱放山人 |
五言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 |
五言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 |
五言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
五言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 |
五言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
五言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
五言寄报德寺从上人 |
五言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
五言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 |
五言题湖上兰若示清会上人 |
五言秋宵书事寄吴凭 |
五言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
五言晚秋登佛川南峰怀裴例 |
五言访陆处士羽 |
五言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赋以眉毛肠心牙等五字 |
五言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 |
五言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
五言和裴少府怀京兄弟 |
五言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 |
五言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盘义兼赏陆生文卷108 |
五言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
七言答李侍御问 |
七言奉酬李员外使君嘉佑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 |
七言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 |
七言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
五言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过寺院 |
五言招韩武康章 |
五言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
五言赠韦卓陆羽 |
五言戏呈薛彝 |
五言赠颜主簿 |
五言赠融上人 |
五言听寒更寄朱兵曹巨川 |
五言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 |
七言赠和评事判官 |
七言酬秦系山人题赠 |
七言酬秦系山人戏赠 |
七言贻李汤 |
七言述祖德赠湖上诸沈 |
七言舟行怀阎士和 |
七言赠张道士 |
七言戏呈吴冯 |
杂言宿山寺寄李中丞洪 |
杂言戏赠吴冯 |
五言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
送陆判官归杭州 |
昼上人集卷第三 |
五言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即陆生所创 |
五言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
五言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 |
五言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
五言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太湖 |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 |
五言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 .. 128 |
五言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 |
五言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
五言夏日奉陪陆使君长源公堂集 |
五言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
五言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 .. 132 |
五言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 |
五言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 |
五言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
五言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 |
五言宿道士观 |
五言冬日天井西峰张炼师所居 |
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 |
五言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 |
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
五言和邢端公登春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 |
五言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 |
五言独游二首 |
五言游溪待月 |
五言西溪独泛 |
五言早秋陪韩明府泛阮元公溪 |
五言九日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
五言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 |
五言自义亭驿送李长史后,夜宿临平东湖 |
五言出游 |
五言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 |
五言奉和颜使君修《韵海》毕,州中重宴 |
五言晦日陪颜使君白苹洲集 |
五言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
五言陪卢判官水堂夜宴 |
五言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苹洲月夜 |
五言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 |
五言与王录事会张征君姊妹炼师院玩雪兼怀清会上人 .. 146 |
五言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 |
五言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 |
五言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赋得,各言其志 |
五言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 148 |
五言寄昱上人上方居 |
五言夏日与綦毋居士、昱上人纳凉 |
五言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 |
五言郭北寻徐主簿别业 |
五言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 |
五言题郑谷江畔桐斋 |
五言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 |
五言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 |
五言寒食日同陆处士行报德寺,宿解公房 |
五言兵马曹季良宅夜集 |
五言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 |
五言题报恩寺惟照上人房 |
七言寻天目徐君 |
七言同李着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
七言题周谏别业 |
七言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 |
七言题秦系山人丽句亭 |
七言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 |
七言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
七言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室 |
五言冬日山行遇薛征君 |
杂言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
五言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 |
五言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
七言夜过康录事造会兄弟 |
昼上人集卷第四 |
五言送梁拾遗肃归朝 |
奉陪杨使君顼送叚校书赴南海幕 |
五言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 |
五言奉陪颜使君真卿登岘山,送张侍御严归堂 |
五言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
答道素上人别 |
霅溪馆送韩明府章辞满归 |
送穆寂赴举 |
送张仲彝归长沙 |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 |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 |
新秋送卢判官 |
奉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效曹刘体 |
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征入朝 |
奉送中丞道昌入朝 |
奉送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 |
五言送关小师还金陵 |
五言岘山送裴秀才赴举 |
五言酬别襄阳诗僧少微 |
五言送契上人游扬州 |
五言送沈秀才之闽中 |
五言送德清卫明府赴选 |
送郑孝廉淮西觐省 |
五言送清会上人游京 |
五言送居士还太原 |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178 |
五言兵后送姚太祝赴选 |
五言兵后送薛居士移家安吉 |
五言送邬傪之洪州觐兄弟 |
五言送乾封李成 |
五言送崔判官还扬子 |
奉酬袁使君西楼送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 |
送清凉上人 |
送李丞使宣州 |
五言送至洪沙弥游越 |
七言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
白苹洲送洛阳李丞使还 |
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
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
送顾道士游洞庭山 |
送邢台州济 |
送柳察谏议叔 |
送柳淡扶侍赴洪州 |
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 |
夏日题郑谷江上纳凉馆 |
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 |
送重钧上人游天台 |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 |
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 |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
送裴邕之上京 |
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 |
送张孝廉赴举 |
送刘司法之越 |
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 |
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 |
送王居士游越 |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 |
送演上人之抚州觐使君叔 |
送侯秀才南游 |
别洞庭维谅上人 |
康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 |
冬日梅溪送裴方舟宣州 |
送韦向睦州谒独孤使君汜 |
送至严山人归山 |
送僧游扬州 |
昼上人集卷第五 |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 |
别山诗并序 |
五言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
五言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 |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
五言今上初登极岁送皇甫孝廉赴选 |
五言同杨使君白苹洲送侍御士佳入朝 |
五言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 |
五言送常清上人还舒州 |
五言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 |
五言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 |
五言送丘秀才游越 |
五言送杨校书还济源 |
五言送杨遂初赴选 |
五言送赟上人还京 |
五言送广通上人游江西 |
五言送罗判官还寿州幕 |
五言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
五言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
五言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
五言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 |
五言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 |
五言送裴判官赴商幕 |
五言送李喻之处士洪州谒曹王 |
五言送唐赞善游越 |
五言送韦秀才 |
五言送陈秀才赴举 |
五言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
五言送李季良北归 |
五言送淳于兰陵觐省 |
五言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 |
五言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
五言送卢孟明还上都 |
五言送李少宾赴举 |
五言留别阎士和 |
五言送李道士 |
七言送裴参军还下邳旧居 |
七言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
七言送维谅上人归洞庭 |
七言九月八日送萧少府归洪州 |
七言同颜鲁公泛舟送皇甫侍御曾 |
五言送孙侍御游越 |
五言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 |
五言送还本上人游江西 |
五言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 |
五言于武原从送卢士举 |
五言送乌程李明府得陟状赴京 |
五言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 |
五言送崔詹事论之上都 |
五言京口送孟明还扬州 |
五言送沙弥文智游五台 |
五言送禀上人游越 |
五言送潘秀才之舒州 |
五言送王山人游庐山 |
五言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 |
五言送沙弥长文游京 |
五言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 |
七言送如献上人游长安 |
七言日曜上人还润州 |
七言寺院听胡笳送李殷 |
七言送僧绎 |
七言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 |
七言送胜云小师 |
杂言诮士和别 |
五言送吴冯游京 |
七言送僧游宣州 |
昼上人集卷第六 |
五言从军行五首 |
五言陇头水二首 |
七言塞下曲二首 |
五言览史 |
五言咏史 |
杂言咏史 |
五言读张曲江集 |
五言奉酬陆使君见过,各赋院中一物,得江蓠 |
五言赋得谢墅送王长史 |
五言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 |
五言咏数探得七 |
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送李侍御萼,赋得荻塘路 |
五言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 |
五言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
五言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 |
五言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 |
五言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 |
五言听素法师讲《法华经》 |
五言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
五言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 |
五言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
五言咏小瀑布 |
五言仙女台 |
五言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
五言潘丞孩子 |
五言南池杂咏五首 |
水月 |
溪云 |
虚舟 |
寒山 |
寒竹 |
望远村 |
惜暮景 |
五言效古 |
杂言古别离 |
五言拟长安春词 |
七言效古 |
七言昭君 |
七言铜雀妓 |
七言长门怨 |
五言哭吴县房耸明府 |
五言哭觉上人 |
五言题馀不溪废寺 |
五言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 |
五言忆天台 |
五言万回寺 |
五言禅诗 |
五言哀教 |
五言闻钟 |
五言溪上月 |
五言山雪 |
杂言江上风 |
杂言山雨 |
杂言问遥山禅老 |
五言禅思 |
七言支公诗 |
七言述梦 |
七言赤松 |
七言戏题松树 |
七言戏题二首 |
五言杂寓兴 |
五言杂兴六首 |
五言偶然五首 |
五言问天 |
五言寓言 |
五言前溪作 |
五言戏作 |
杂言浮云三章 |
七言寓言 |
昼上人集卷第七 |
吊灵均词 |
步虚词 |
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 |
答韦山人隐起龙文药瓢歌 |
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 |
张伯英草书歌 |
寒栖子歌 |
翔隼歌送王端公 |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
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 |
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
郑容全成蛟形木机歌 |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林屋洞 |
戛铜碗为龙吟歌 |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
买药歌送杨山人 |
薛卿教长行歌 |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
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 |
陈氏童子草书歌 |
饮茶歌送郑容 |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 |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
湛处士枸杞架歌 |
观裴秀才松石障歌 |
送顾处士歌 |
水精数珠歌 |
兵后西日溪行 |
姑苏行 |
短歌行 |
山月行 |
顾渚行寄裴方舟 |
武源行赠丘卿岑 |
长安少年行 |
风入松 |
昼上人集卷第八 |
四言讲徳联句 |
四言讲古文联句 |
五言项王古祠联句 |
五言还丹可成诗 |
五言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
五言建元寺皇甫侍御院寄李员外纵联句一首 |
五言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呉兴至联句一首 |
五言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 |
五言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 |
五言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
五言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忆侍御蕚渚山春游 |
五言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 |
七言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一首 |
三言拟五杂组联句八首 |
三言重拟五杂组联句四首 |
三言重拟五杂组 |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一首 |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一首 |
三言喜皇甫侍御见过南楼翫月联句一首 |
七言重联句一首 |
五言送李侍御联句一首 |
五言玩月重送联句一首 |
五言重送横飞联句一首 |
七言大言联句 |
七言小言联句 |
七言乐语联句一首 |
七言嚵语联句一首 |
七言滑语联句一首 |
七言醉语联句一首 |
七言远意联句 |
七言暗思联句 |
七言乐意联句一首 |
七言恨意联句一首 |
六言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 |
七言重联句一首 |
五言与潘述集汤衡宅怀司直纵联句 |
三言安吉崔眀府山院联句一首 |
四言重联一首 |
五言重联句一首 |
六言重联句一首 |
七言重联句一首 |
五言秋日潘述自长城至霅上与昼公汤评事游集累日时司直李公瑕往苏州有阻良会与二公联句以寄之 |
五言喜昼公寻山回相遇联句一首 |
五言道观中和潘丞观青溪图联句 |
五言春日对雨联句一首 |
五言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
五言送昼公联句 |
五言康录事宅送僧联句 |
五言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 |
五言奉同颜使君夜集联句 |
四言与昻上人两字继合四句初字日 |
次日 |
皎然诗歌补注 |
五言题沈道士新亭 |
五言送卢仲舒移家海陵 |
五言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一首 |
五言同裴录事楼上望 |
杂言寓兴 |
七言寄常一上人 |
五言送秘上人游京 |
五言赋得啼猿送客 |
五言南楼望月 |
五言寻陆鸿渐不遇 |
五言怀旧山 |
五言宿吴匡山破寺 |
五言九月十日 |
七言秋晚宿破山寺 |
七言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
七言送僧之京师 |
七言送许丞还洛阳 |
七言题湖上草堂 |
五言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寄长城潘 |
五言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 |
晚秋宿李军道所居 |
五言题沈少府书斋 |
宿支硎寺上方 |
五言若邪春兴 |
五言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 |
五言酬崔侍御见赠 |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
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 |
晚春寻桃源观 |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
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
渡前溪 |
送灵澈 |
寄路温州 |
待山月 |
杂兴 |
舂陵登望 |
投知己 |
答胡处士 |
答张乌程 |
酬张明府 |
送商季皋 |
陪卢中丞闲游山寺 |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
答李季兰 |
酬郑判官湖上见赠 |
送旻上人游天台 |
送别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三 民间习语概念 |
第一章 乌拉特民俗生活及音乐概况 |
1.1 地理特点与历史渊源 |
1.2 民俗文化与人生礼仪 |
1.2.1 乌拉特人的民俗文化概况 |
1.2.2 乌拉特人的人生礼仪 |
1.2.3 乌拉特婚礼概况 |
1.3 乌拉特地区传统音乐的分类及其区域分布 |
1.3.1 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
1.3.2 乌拉特地区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
第二章 乌拉特婚礼仪式的个案描述 |
2.1 个案一:乌拉特后旗塞乌素镇送亲仪式及其音乐 |
2.1.1 仪式展现 |
2.1.1.1 第一场--以城市语境为主导的婚礼仪式 |
2.1.1.2 第二场-以蒙古族传统语境为主导的婚礼仪式 |
2.1.2 仪式中的音乐 |
2.2 个案二: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娶亲仪式及其音乐 |
2.2.1 仪式展现 |
2.2.1.1 第一场—以蒙古族传统语境为主导的迎亲仪式 |
2.2.1.2 第二场—以城市语境为主导的婚礼仪式 |
2.2.1.3 第三场-以蒙古族传统语境为主导的婚礼仪式 |
2.2.2 仪式中的音乐 |
第三章 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构成及其表演模式 |
3.1 乌拉特婚礼仪式的音乐构成 |
3.1.1 仪式中的人声 |
3.1.1.1 祝赞词 |
3.1.1.2 歌曲 |
3.1.2 仪式中的器声 |
3.1.2.1 独奏与伴奏乐器 |
3.1.2.2 多媒体音乐 |
3.1.3 婚礼仪式音乐的“声谱”构成 |
3.2 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表演模式 |
3.2.1 起宴三首歌 |
3.2.2 道·图日勒格 |
3.2.3 专曲专用 |
3.3 民间歌手与乐手 |
3.3.1 配置与表演 |
3.3.2 运作与酬劳 |
3.3.2.1 运作模式 |
3.3.2.2 表演 |
3.3.2.3 酬劳 |
第四章 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传承与变迁 |
4.1 乌拉特婚礼仪式空间与内容的变迁 |
4.1.1 空间 |
4.1.2 程序 |
4.1.3 礼物 |
4.1.4 着装 |
4.2 乌拉特仪式音乐的变迁 |
4.2.1 演唱习俗的变迁 |
4.2.2 音乐形态的变迁 |
4.2.3 音乐形式的变迁 |
4.3 歌手角色的变迁 |
4.4 民歌传承方式的变迁 |
4.4.1 传统传承关系 |
4.4.2 现代传承关系 |
4.4.3 乌拉特民歌的传承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唐代教育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唐代教育与文学:结合的契机 |
第一节 教育与文学: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 |
第一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表现 |
一、 教育受众的增加 |
二、 教育普及面的扩大 |
第二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成因 |
一、 教育制度 |
二、 政治环境 |
三、 经济状况 |
四、 书籍流通 |
第三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背景下的文人实况 |
一、 有关唐代文学家接受教育状况的史料 |
二、 唐代文学家受教育途径及阶层分布统计 |
三、 统计结果的分析 |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 |
第一节 唐初“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文人及文学 |
一、 “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及主要特点 |
二、 “尊圣”与唐初文学观念 |
三、 “崇儒”与文人的人生矛盾 |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
一、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
二、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和时代特点 |
三、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
第三节 盛唐教育思想的社会处境与文人的境遇 |
一、 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的重新繁荣 |
二、 教育与仕进矛盾的凸显 |
三、 教育供给人才和社会需求人才之间的悖反 |
四、 教育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与盛唐文人心态的一个面向 |
第四节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变化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
一、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反思和困境 |
二、 复古思潮中对教育价值的发掘 |
三、 教育思想的多重矛盾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初唐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及对文学的影响 |
一、 《五经正义》的编纂与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
二、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诗文语言 |
三、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文人的人生道路 |
第二节 盛唐经学教育的新诉求与文风之变 |
一、 经学教育的“明理”目标 |
二、 御注《孝经》与经学教育伦理性的强化 |
三、 经学教育的“明理”诉求与文风的“崇雅黜浮” |
第三节 中晚唐经学教育与文学中的创新 |
一、 中央官学中经学教育的衰落 |
二、 私学中经学教育的发展 |
三、 经学教育重心的下移与中晚唐文学中的创新 |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 |
第一节 唐代文学教育兴起的原因 |
一、 唐前文学的高度发展 |
二、 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 |
三、 科举取士重文的刺激 |
第二节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
一、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 |
二、 唐代文学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唐代文学教育内容在唐人创作中的印迹 |
一、 内容的借鉴 |
二、 题材的取资 |
三、 典故的吸纳 |
四、 对偶的采用 |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 |
第一节 唐代蒙书考述 |
一、 《蒙求》 |
二、 《太公家教》 |
三、 《兔园策府》 |
第二节 唐代中原内地与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比较 |
一、 教育内容 |
二、 教育途径 |
三、 教育者 |
第三节 唐代中原儿童诗与敦煌学郎诗的异同及教育成因论析 |
一、 构思:精巧与随意 |
二、 题材:狭窄与丰富 |
三、 语言:文雅与通俗 |
四、 表现手法:多样与单一 |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 |
第一节 唐代女教书考论——兼论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
一、 《女孝经》考论 |
二、 《女论语》考论 |
三、 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
第二节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诗歌创作 |
一、 唐代女性诗歌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 |
二、 唐代女性经史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经史语典 |
三、 唐代女性道德礼法教育及其在女性诗歌中的体现 |
第三节 唐代女性教育成效的别样展示方式:女性的其他文学活动 |
一、 妓女传唱 |
二、 寡母教孤 |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
第一节 唐代教育的开放性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一、 唐代教育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
二、 唐代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唐代留学生与宾贡科 |
一、 “宾贡”意涵的演变 |
二、 唐代宾贡科考论 |
三、 唐代宾贡科及第留学生之去向 |
第三节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 |
一、 以晁衡为代表的日本留学生与盛中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
二、 以崔致远为代表的新罗留学生与晚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
三、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之于双方文学创作的意义 |
第四节 唐代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
一、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教育的贡献 |
二、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汉文学发展的作用 |
本章结论 第八章 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 |
第一节 萧瑟中的新希望——书院起源名与实 |
一、 书院之名的出现 |
二、 书院之实的肇端 |
第二节 从官学到私学——书院与中晚唐士人转型 |
第三节 从山林寺院到书院——书院与儒学复兴 |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附录二:唐代童子科考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背时诗歌与行时歌曲(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曲演唱中的美学问题研究[D]. 申小龙.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宋诗钞》乐舞史料整理与研究[D]. 王珂.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4]明清时期贵州女性着述研究[D]. 武小娟. 贵州大学, 2017(03)
- [5]宋代同年集会诗歌汇编注释[D]. 管晶晶.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 [6]论魏晋动物赋的成就、成因与意义[D]. 李高.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D]. 张兰芳. 东南大学, 2015(08)
- [8]皎然诗集注释[D]. 陈新华.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2)
- [9]乌拉特婚礼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 杜峥嵘. 内蒙古大学, 2014(10)
- [10]唐代教育与文学[D]. 郭丽.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