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土壤学
作者: 张玉革
导师: 张玉龙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营养元素,剖面分布
文献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探索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对土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的影响,本文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41°31′N, 123°22′E)的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0~150 cm土体10 个土层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剖面分布、储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四种供试农田或林地均发育于潮棕壤,以不同方式利用已经达14 年时间。所得主要结果如下: 土壤有机C、全N、全S 含量剖面分布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林地剖面土壤有机C、全N 含量较撂荒地、玉米地、水稻田高。0~20cm 土层,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C 和全N 储量高于玉米地和水稻田,而土壤全S 储量无显著差异。0~100cm 及0~150cm 土层,土壤有机C、全N、全S 储量均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土壤有机C 与全N 极显著相关,且林地和撂荒地土壤C 与N 的相关性略高于水稻田和玉米地。土壤剖面中C/N,无论水田、玉米田,还是林地和撂荒地,均随深度而下降,但同一深度层次比较,林地最高,稻田最低,玉米地与撂荒地居于中。土壤全P 含量在不同深度土层基本呈现出林地>撂荒地>玉米地>水稻田的趋势,0~20 cm 土层土壤全P 储量水田、玉米地、撂荒地和林地间差异不显著,但在0~100cm和0~150cm 深度,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显著高于玉米地和水稻田土壤。林地、水田、玉米地和撂荒地土壤C/P 均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在40 cm 以下有林地和玉米地高于撂荒地和水稻田的趋势。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储量以林地为最高,但不同利用方式间差异不显著。4 种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土壤交换性Ca/Mg 水田最高,林地最低; 水稻田和玉米地土壤交换性Ca/K明显大于的撂荒地和林地。在东北平原南部的气候条件下,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的种类、数量剖面分布等方面差异已经相当明显。土壤DTPA 浸提态Fe、Mn、Cu、Zn 含量剖面分布特点是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降低,且在林地、撂荒地、水稻田和玉米地间也出现明显分异。除DTPA 浸提态Fe 的这一差异主要发生在较深土壤层次外,DTPA 浸提态Mn、Cu、Zn 含量在大多土层中均差异明显。DTPA 浸提态Fe、Mn、Cu、Zn 含量与SOC、全N、碱解N、全S 含量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论文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营养元素循环及剖面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营养元素循环和剖面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维持土壤营养元素平衡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地点概况
第二节 土壤样本采集
第三节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第四节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碳氮磷硫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一节 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二节 土壤氮素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三节 土壤磷素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土壤硫素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五节 土壤有机碳与氮、磷、硫的比值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pH 及交换性盐基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一节 土壤pH 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二节 土壤交换性钙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三节 土壤交换性镁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土壤交换性钾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五节 土壤交换性钠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六节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七节 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比值的变化
第五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 DTPA 浸提态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一节 土壤DTPA浸提态铁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二节 土壤DTPA浸提态锰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三节 土壤DTPA浸提态铜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土壤DTPA浸提态锌的剖面分布特征
第五节 土地利用方式对DTPA浸提态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布的影响
第六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化学性质间相互关系
第一节 土壤化学性质间相关关系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
第三节 聚类分析
第四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潮棕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影响的综合评述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论文图表统计
发布时间: 2006-03-21
参考文献
- [1].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 王莹.南京林业大学2010
-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结构及矿化特征[D]. 何冬梅.南京林业大学2014
- [3].岩溶峡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性研究[D]. 唐夫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 [4].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D]. 张仕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 [5].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研究[D]. 张北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
- [6].太行山南段低丘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通量组成及其影响机理[D]. 赵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 [7].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排放研究[D]. 林杉.华中农业大学2011
- [8].洞庭湖退田还湖区钱粮湖垸景观格局、土壤质量与土地承载力研究[D]. 王月容.华中农业大学2010
- [9].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规律研究[D]. 刘艳.广西大学2016
-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 赵锦梅.甘肃农业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有机碳、氮、磷库的影响[D]. 查春梅.沈阳农业大学2008
- [2].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D]. 刘云慧.中国农业大学2004
- [3].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 文倩.中国农业大学2004
- [4].典型岩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蒋勇军.西南师范大学2005
- [5].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模式与水土流失规律研究[D]. 杨一松.浙江大学2005
- [6].上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D]. 孟飞.华东师范大学2006
- [7].西南山地景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及管理实践对土壤水、养分和有机碳动态的影响[D]. 邵景安.西南大学2006
- [8].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李正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 [9].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有机碳、养分及水分的动态变化[D]. 姜红梅.兰州大学2006
- [10].我国东南水网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D]. 罗春燕.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