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总目标:了解中原某农村地区有偿献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简称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具体目标:(1)了解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状况;(2)了解HIV感染者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探讨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3)初步探讨HIV感染者对心理支持服务的意愿。【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为现况研究,以心理应激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访谈、定量调查和心理学测验等方法学收集相关资料。我们首先对5名HIV感染者进行了定性访谈。在定量研究阶段,我们从中原某农村地区的7个艾滋病村中,先采用系统抽样抽取500名HIV感染者,并对其家庭结构进行摸底,又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200名HIV感染者,对其和一名家庭成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DPtSS)进行心理学测验。每份调查表都经过调查员现场审核、质控员二审和最终三审,将审核好的调查表统一编码,采用EpiData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逻辑检错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200个艾滋病家庭中,有73个(36.5%)双阳户;过去的一年中,49.0%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填写HIV感染者调查表的200人中,女性略多(51.5%);年龄在29~62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42.0岁;文化程度比较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75.0%),20.0%的人没有上过学;全部为当地农民;绝大多数(86.0%)已婚,有18人的配偶死于艾滋病,有6人因艾滋病而与配偶分居或离婚;42.5%的人报告有亲属死于艾滋病。195名家属中,176人是配偶,19人是子女;其中182人(93.3%)检测过HIV抗体,73人为阳性,其中69人有卖血史。本研究中共有269名有偿献血的HIV感染者,包括填写感染者调查表的200人和69名有卖血史的HIV阳性家属。在269名HIV感染者中,既往卖血次数最多的超过400次,大多数人是在2000年前后查出HIV抗体阳性的;至今仍有40人从未检测过CD4细胞计数,其余人的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10;81.4%的HIV感染者目前仍在接受药物治疗,绝大多数免费药物来自县防疫站(96.6%),57.5%的人认为“疗效很好”;过去的一个月中,94.8%的HIV感染者有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症状,24.5%的人有三种以上的躯体不适表现;52.4%的人觉得目前的身体状况对重体力活儿有妨碍。2.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1)抑郁-焦虑-压力情绪及其影响因素:HIV感染者中,抑郁、焦虑和压力情绪的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8分、6分和8分,均高于普通人群的得分(5.04、5.01、7.51),且高于HIV阴性者;分别有71.7%、55.2%、19.6%的HIV感染者有抑郁、焦虑和压力情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HIV感染者抑郁等负面情绪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躯体不适症状、身体状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歧视和社会支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躯体不适症状多、感觉歧视严重、身体状况对日常生活影响大可以增加HIV感染者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而良好社会支持则可以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2)对命运的看法:HIV感染者比HIV阴性者更容易相信宿命和上天的安排,认为“命运决定贫富”(34.5%)、“生辰八字影响人的一生”(24.2%)、“人的才能是天生的”(23.8%)、“世事冥冥中早有安排”(21.9%)、“有些方法可以趋利避凶”(22.3%)。(3)社会歧视:65.1%的HIV感染者感觉别人对他们有歧视,8.2%的人认为歧视非常严重。(4)社会支持:13.8%~38.7%的HIV感染者认为得病后,亲友和村里人对他们的态度不如以前;89.6%的HIV感染者至少有1名关系比较要好、能说心里话儿的亲友;但分别有42.7%和36.4%的人表示“卧病在床时,几乎没有或很少有人能来帮忙”和“有困难时,从来没有或很少有人能提供好的意见”;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家属一直照顾HIV感染者(63.1%),并为他们处理许多日常事务(55.7%),帮他们做许多家务劳动(50.9%),但90%左右的家属没有因此而感到羞耻、厌烦和生气。(5)自杀:过去的一年里,32.3%的HIV感染者有过自杀的念头,16人(5.9%)有过自杀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抑郁情绪是自杀的危险因素(OR=3.175),“家人的态度好”是保护因素(OR=0.331)。3.HIV感染者对心理支持服务的意愿与需求目前,HIV感染者最担心的事情是“孩子的生活和教育”(52.4%),其他依次为“自己的病情”(32.7%)、“怕传染给家人”(7.1%)、“经济收入”(5.2%)等;95.5%的HIV阳性人员表示愿意参加心理支持服务: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心理支持服务方式是跟其他艾滋病病人一起一边活动一起谈心交流(69.9%),其他方式还有跟村里的计生专干谈心交流(43.5%)、心理咨询(26.4%)、跟亲戚朋友交流(2.2%)等。【结论】1.有偿献血HIV感染者中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和压力感等负性情绪理,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自杀倾向;2.有偿献血HIV感染者产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的危险因素有“严重歧视”、“身体状况对日常生活影响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明显降低发生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危险;3.抑郁情绪是有偿献血HIV感染者产生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家人态度好”可以降低产生自杀念头的危险;4.大部分HIV感染者愿意参加心理支持服务,希望能与其他艾滋病病人或亲人、朋友一起交流,并向医生进行咨询,这为今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政策建议】1.农村地区有偿献血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普遍存在的抑郁、焦虑情绪和自杀意念,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HIV感染者提供适宜的心理关爱和情感支持,例如在常规计划生育服务中加入心理支持的内容,或设立心理咨询室,也可以在集体活动加入心理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