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相对于LiCoO2、LiMn2O4等其它锂离子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其理论容量达170mAh/g,并且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突出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然而,磷酸铁锂的电导率低、离子扩散系数差以及材料的堆积密度小是制约着LiFePO4的实际应用。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颗粒尺寸、增加导电相(如碳、金属、空穴等)。而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固相高温反应法很难控制颗粒形貌、尺寸,也难以在微观尺度上保障增加的导电相的均匀性。因此,有必要发展和采用化学法来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本文拟用氧化共沉淀法结合包覆和溶胶凝胶工艺来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并结合相关工艺参数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以FeSO4·7H2O、磷酸、双氧水、碳酸氢铵为原料,用氧化共沉淀法合成FePO4·2H2O前驱体,并以此作为合成LiFePO4的铁源。为了便于制备大量FePO4·2H2O,试验中用近于饱和的磷酸亚铁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重点研究了pH值对合成FePO4·2H2O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FePO4·2H2O呈近球形,无定形态,颗粒大小在0.2-0.5μm,干燥的粉体颜色随着pH值的增加由米黄色向棕色转变,团聚现象趋于明显。综合来看,pH在2-4的范围内,粉体的性能较好,并以此为铁源进行合成LiFePO4/C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以在pH为2.05和3.50时合成的FePO4·2H2O为铁源、LiOH·H2O为锂源,不同的聚合物为碳源,探索性地对原位包覆法制备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pH为2.05合成的粉体都有杂峰相存在,但是用葡萄糖为碳源的粉体相对来讲具有更好的晶型,同时铁峰的存在也表明,原位生成的Fe(OH)3更易转变为零价铁而pH值为3.50合成的粉体则为单一相。SEM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LiFePO4/C呈球形,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从煅烧过程来看,由于煅烧过程中,前驱体分解、膨胀,有大量的粉体溢出,不仅浪费,对真空炉的寿命也会产生影响。正是基于杂项和煅烧问题,溶胶凝胶法和Ar气保护煅烧被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以pH值高于3.50合成的FePO4·2H2O为铁源,在550℃就能够制备晶相单一的LiFePO4/C复合材料,并随温度的升高,多孔结构的LiFeP04/C复合材料的空隙减少。通过对不同碳源的研究发现,加入生成物量的5%的PEG碳源,氩气保护650℃下材料性能最好,在1C放电时其比容量仍高达138 mAh/g。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9(11)
- [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9种杂质元素[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9(04)
- [3].富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01)
- [4].石墨烯/富锂三元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3)
- [5].阿贡团队为生产无钴锂离子正极开发新途径[J]. 功能材料信息 2019(05)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三元正极材料的组成[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5)
- [7].热重法测定三元正极材料中游离锂含量[J]. 电池 2020(05)
- [8].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07)
- [9].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6(11)
- [10].热电池中正极材料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4)
- [11].含硫聚丙烯腈复合正极材料的性能[J]. 广东化工 2017(10)
- [12].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分析[J]. 中国锰业 2017(04)
- [13].锂离子电池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黏合 2017(05)
- [14].三元正极材料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7(18)
- [15].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电源技术 2015(05)
- [16].离子色谱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材料中阴离子杂质[J]. 分析试验室 2020(11)
- [17].锂离子正极材料重点技术专利分析[J]. 盐湖研究 2019(04)
- [18].三元正极材料制备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0(01)
- [19].硒掺杂改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J]. 无机盐工业 2020(02)
- [20].新能源智能化工厂诞生记——记部优工程“车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化及环保技改工程”[J]. 中国有色金属 2020(15)
- [21].优化铅酸电池管式正极制备工艺参数的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20(08)
- [2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包覆与掺杂改性研究进展[J]. 无机材料学报 2020(09)
- [23].利用无序钠空位构筑高倍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04)
- [2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掺杂改性[J]. 电源技术 2019(10)
- [25].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18(02)
- [26].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8(09)
- [27].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17(01)
- [28].普鲁士蓝类嵌入正极材料的发展与挑战[J].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5)
- [29].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 2017(05)
- [30].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