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爆炸(小说系列第5号)

瞬间爆炸(小说系列第5号)

一、爆炸在瞬间(长篇小说连载之五)(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莉[1](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李想[2](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张彩虹[3](2019)在《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文中认为母性一词,在汉语中是母亲爱护子女的本能的意思。而大正时期作为瑞典语moderskap(1)的译词出现的“母性”一词在日语中则有三种涵义,一是女人生育孩子的功能,亦即生育性,二是作为母亲的人,三是女性具有的作为母亲的本能和性质。词语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制度和文化的影响,正是在男权制度和文化中,“母性”一词发展出了这三种密不可分的涵义。女人具有生育繁殖的功能,她天生就是做母亲的人,她具有作为母亲的本能和性质。“母性”这一词语的意义衍变过程背后,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中形成的、由制度和文化维持的、内化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认知----女人的价值就在于生育性,她的天性就是生儿育女并对其倾注本能的爱进行培养。被建构成为女人天性和价值的本是生育功能的母性,把女人牢牢地束缚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这一制度化母性成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到了近现代社会,女性解放运动兴起,要把女人从男权制度和文化中解放出来,使其获得独自自主。但是直到战后,日本尽管在美国托管下建立起自由民主制度,女人仍然被性别化分工安排做贤妻良母,依然没有摆脱制度化母性的桎梏。不但是在日本,欧美情形亦是如此。因此,在波伏娃的《第二性》引领下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兴起,女性开始反抗这一把自己的身体束缚在权力之下的制度和文化。日本女性也加入到这股浪潮之中,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大庭美奈子、河野多惠子、三枝和子、高桥和子等女作家创作的反母性文学。反母性文学从各个角度对传统的制度化母性以及生理功能的母性进行了抨击,对其深恶痛绝。但是否定了女性之为女性的这一肉体功能,也造成了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疏离,这引起了女性主义以及女作家的反思。七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对女性特质和母性的重新肯定就是这一反思的结果,在日本文坛上也出现了津岛佑子,在“反母性”文学之后登场,肯定和歌颂母性。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研究当代日本女作家的母性文学,着眼于母性和女性主体性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考察近现代女性是如何打破男权社会建构的“母性”,从而建立起主体性的自我的。在文本上选择了圆地文子的《女坂》、河野多惠子的《搜罗幼儿》、高桥和子的《相似形》、津岛佑子的《宠儿》。研究方法采用文本细读与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本论文的文本细读主要依托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的方法。而社会、文化语境方面则采用文化批评理论,将母性文学作品中的某些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阐述。本文由绪论、正文部分四章、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首先对“母性”一词在中、日、英词典上的定义以及“母性”在日本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西方女性主义的母性理论进行了考察,继而对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的国内外先行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文本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正文第一章题目为“戴着能面的女人——制度化母性枷锁下的白川伦”。本章考察圆地文子《女坂》中的明治时期女性白川伦是如何在制度化母性压迫下做贤妻良母被扼杀欲望主体性的,她又是如何短暂地获得了一丝自我觉醒又陷入佛教的禁锢之中的。第二章题目为“挣扎于时代的女人——制度化母性的反抗者晶子”。本章考察河野多惠子《搜罗幼儿》中的晶子是如何为了摆脱制度化母性的桎梏而废黜自己生育的母性、用性来对抗他者化的人生、追求主体性的自我的。第三章题为“复制“血”的女人——母性的憎恶者松山明子”。本章考察了高桥和子《相似形》中的松山明子为何憎恶生育功能的母性以及背后的原因。第四章题为“创造新世界的女人——母性的赞美者高子”。本章对于津岛佑子在《宠儿》中是如何对母性进行肯定以及这肯定和赞美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考察。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归纳总结。纵观这四个当代日本女作家的母性文学----在制度化母性压迫下丧失欲望主体性的近现代之前的女性白川伦、试图废黜母性功能利用“性”反抗制度化母性获取自主人生的晶子、在制度之内因为丧失了主体性的自我而对母性憎恶不已的松山明子、确认女性生存意义在于生育繁衍的母性的高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母性从制度中“解蔽”的历史脉络,而女性也在母性“解蔽”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主体性的自我。

刘霞[4](2017)在《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爆文学是指以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原爆文学在日本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涵盖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散文以及评论等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后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战后文学史,是日本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原爆文学的生成语境及发展脉络,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与勾勒,从“毁灭”、“创伤”、“反思”三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日本原爆文学进行纵横交织的研究。简要来说,纵向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日本原爆文学在战后社会的综合语境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文本内涵,三大主题的呈现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蕴藏着一种承上启下且相互并列的内在逻辑。而横向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的文本细读、解析、阐释与比较,考察各个阶段的文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的异同,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蕴和文本价值。具体将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绪论部分首先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归纳和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本章主要以原民喜的《夏之花》三部曲、大田洋子的《尸横遍街》等作品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毁灭的序曲”、“毁灭的瞬间”、“毁灭的惨景”三个层面,探讨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毁灭性”在原爆文学中的具体呈现。原民喜、大田洋子等作家基于自身的被爆体验,肩负着厚重的写作使命,通过记忆的书写和历史的证言,再现了广岛和长崎被爆之前的民不聊生、被爆之时的人间地狱之惨状、以及被爆之后人们在废墟上苦苦挣扎的图景。第二章“创伤主题:呐喊与安魂”。本章主要以大田洋子、林京子、井伏鳟二等作家的原爆文学为分析对象,研究原爆文学中的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具体从“创伤的症候”、“创伤的展演”、“创伤的安度与复原”等逻辑相继的三个方面,对被爆者的肉体之痛和精神之殇进行分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作品中表现的女性被爆者因遭受歧视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不再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主要聚焦被爆幸存者所承受的身心伤害,关注他们战后的生存状况,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拷问作为一个被爆幸存者在战后如何有尊严地存活下去等更深层面的问题,向人们展示了被爆幸存者的战后是一部言说不尽的血泪史。由此可见,原爆文学不仅对被爆幸存者发出了自强不息的呐喊,也向逝者表达了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骨肉同胞的无尽追思。与此同时,它对战后的社会矛盾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也进行了强烈地控诉。第三章“反思主题:痛定思痛”。本章主要以井上光晴的《手之家》《大地的群像》、堀田善卫的《审判》、小田实的《广岛》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原爆文学中的反思精神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这些作品突破以往固有视角——狭隘的民族主义视点或个人体验的宣泄,立足国际视野对原爆这场灾难的实质进行思索和反省。多重主题的交错与民族视野的超越,从广岛体验走向世界和平,是作家们历经劫难后痛定思痛的蚌病成珠。如果说井上光晴通过国内视野对被爆者与部落民歧视等社会问题进行批判的话,那么堀田善卫的《审判》以及小田实的《广岛》则是一种国际视野,对被害与加害的相对性以及被爆无国境等问题进行探讨,触碰到道德根本问题的核心之处。此外,大江健三郎通过一系列核文学作品直击时代命脉,把广岛体验国民化,并把这种“屈辱”附上普世价值从而达到世界化的目的,强烈呼吁废除核武器实现世界和平,向人们提出如何面对核时代这一重大课题。最后为结语部分。该部分主要从文学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评述。首先,日本原爆文学在叙事策略上,纪实与虚构在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早期的原爆文学,偏重个人体验和历史纪实,现实主义气息浓厚。60年代以后的原爆文学基于文学张力的自身需求,不乏作者的虚构想象。在纪实和虚构之间、生活和艺术之间,日本原爆文学通过虚构想象与历史真实,从而达到了平衡且完美结合,实现了作家抒写历史并反思时代精神价值的创作本心。其次,日本原爆文学不仅从形式上与时俱进地实现了过渡,在对核认知这一层面上也呈现出其突出的特征,从唯一被爆国的民族受害情结到对战争责任的反思,从狭隘的民族愤恨到人类永久和平的演进,核认知从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升到全人类的角度可以说是日本原爆文学超越时空最有价值的表现。总之,日本原爆文学将全部的情感与理性思考都放置于文本载体中,树立了灾难书写的典范,在呈现主题的同时满足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心理疗伤和警示后世的功能。其真实性和历史理性,给人们带来的教诲是鲜明和深刻的,从而使日本原爆文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与意义。

冯晟[5](2018)在《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如何从更新民族文化的时代需要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参与现实,面对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是两岸当代作家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作家林佩芬与叶广芩来说,出身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贵族世家,使她们拥有相似的文化与写作起点,在知识结构上有别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当代作家。受到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林佩芬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为“整理国故”,文以载道,将史实考辨与心理剖析融合,力图做到“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在现代性的价值观与运作逻辑下延续中华文化道统,并全力塑造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情怀。而经历过大陆政治运动的风浪,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的叶广芩,则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对社会的深入观察“融化新知”,在看似平凡俗常的生活景象中体现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并摒除了民族主义的狭隘疆界,展现出具有世界性的叙事维度。同样作为满族女性作家书写历史,她们的作品调动了家族及个人记忆,和经典的文史资料并加以创造性重构,富于士阶层的精神传统与审美品格;在有效承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亦能吸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文脉的现代承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都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本研究试图将作品文本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影响状态都纳入考察范围。结合笔者的有关访谈记录,采用全人比较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将林佩芬与叶广芩这两位作家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时代氛围、文学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来省查关照;从而深入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阐释其精神品格与艺术境界,为身处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国人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进行的意义追问与寻求,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构成作家经验世界的空间环境与文化资源,结合对两位作家都深具影响的“王孙画家”溥心畲的生平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本位状态。第二章通过林佩芬创办历史文学研究会的“文人结社”,叶广芩将“文人雅集”拓展至民间的文化活动,总结出她们不同的性格特质与镕冶经典、优游不迫的文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位作家的散文创作加以具体说明。第三章则结合两位作家关于明清历史小说的创作,分析并总结了知识分子通过历史小说创作修复民族记忆,传达个人情怀与文化追求,并发掘民族之魂的创作经验。第四章总结了这两位作家“离散”身份带来的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承袭,以及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中对士君子风骨情怀的坚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重作诠释及拥护的立场上,林佩芬侧重于推广关怀,叶广芩则偏重慨叹深省,都体现出笃情重义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在审美范畴中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诗学的艺术至境。第五章展现了两位作家身处台湾与大陆同中有异的文化语境中,在历史演化中的叙事新质:林佩芬的《洞仙歌》中知识分子兴废继绝的使命感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意义;叶广芩的京味系列小说、《青木川》及秦岭生态小说及日本系列小说中都传递出对传统文化失落的不安与思索,也体现出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龙吟娇[6](2016)在《“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文中指出当代文学发展到90年代,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这变化在80年代中后期就初露端倪,但是到了90年代,这变化更是以剧烈的方式显现,甚至超出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之外,可以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历史上,90年代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与以往时代不同,90年代出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大众文化、消费、传媒、资本等一系列对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的新因素,这些新因素颠覆了封闭、僵化的旧文学场,而形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新文学场,也正是这些新因素以合力的方式共同导致了90年代文学的转型。“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意味着重铸与新生、矛盾与困惑同时并存,意味着在打破传统的过程中又要延续传统,但正是转型的契机为90年代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作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说90年代是一个蕴含生机的“大时代”。所以本论文将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对这个复杂年代的文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对90年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与动力做充分的阐释,另一方面试图找到文学转型与社会剧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在对这些关系的条分缕析中,去把握住90年代文学的来龙去脉。以文学转型的角度切入到90年代文学内部,去重新审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将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以对90年代文学做出更客观和周全的评判,重新发现其被遮蔽已久的文学光芒。本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绪论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其次梳理90年代文学研究现状;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确立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第一章,回溯80年代中后期到市场经济全面展开这一时段的历史,目的是去厘清90年代文学发生的问题,此时段的历史不仅是90年代文学发生的本源,而且还奠定了90年代文学书写的基调。第二章,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市场化的开始作为研究90年代文学的前提和入口,在中国,市场化的过程与社会的转型以同源性的方式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文化语境、文学体制、知识分子的命运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是90年代文学转型的真正开始。第三章,深入又细致地研究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左右着90年代文学的创作与生产,并论述纯文学生产场是怎样向大文学生产场转化的。由于市场的作用,封闭、僵化的旧文学场,已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新文学场,在新的文学场域下,80年代“文学去政治化”、“文学回归自身”等未完成的时代任务得到了新的深化,90年代文学把80年代文学往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至此,现代文学的转向已经基本完成。第四章,全球化的逼近使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一次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和作家的普遍关注,我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发生了“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的转向。在90年代,作家们不再像以往去盲目地追逐西方最新文学潮流,不再生硬模仿西方某一作家或文学派别,而是放开了眼光从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中广泛汲取营养,尤其是注意转化本土资源,重视积累“中国经验”,他们的努力使90年代文学创作取得了新的突破。90年代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从相互融合到建立自身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化时代,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重要转型。第五章,总结90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并进一步论述90年代文学向新世纪文学的过渡,以此为未来文学的发展寻求启示。本文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在三个不同时代的关联中,对90年代文学重新做一个全面的清理,借90年代文学反观八十年代文学,并为将来文学的发展探寻道路。虽然90年代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性的时代,90年代文学与八十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一样,它们都有着同等重要的文学地位,只是各个时代的文学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而已,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层层推进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姜春[7](2014)在《叙事交流视阈下的莫言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巴赫金、韦恩·布斯、西摩·查特曼、里蒙-凯南、雅各布·卢特等为代表的叙事学理论与莫言小说创作实践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为我们研究极具个性的莫言小说叙事提供了难得的视角。以上叙事学理论发展出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在小说文本的外在或内在的不同层面上,认为小说创作及其文本存在一个叙事交流模式。这一模式从“真实作者”始,先后经由“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最后到“真实读者”,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叙事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它也从内部对历史进程做出贡献。莫言小说创作实践与小说文本可以说是此种叙事学理念的生动而独特的体现。莫言的“双重他者”身份、天马行空的叙事、汪洋恣肆的话语、“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标榜、与读者的积极互动,都彰显出交流对话的特征。根据此叙事交流模式,论文从“真实作者——真实读者”构成的现实交流层面(论文前两章与末章),“叙述者——受述者”构成的文本话语层面(第三章),“隐含作者——隐含读者”构成的文本主体层面(第四章)等三个方面,对莫言小说叙事进行多维透视,力图对莫言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第一章“莫言小说叙事生成的内语境”,探讨莫言的成长经历与“双重他者身份”对莫言小说叙事生成的影响。莫言小说叙事“原乡”高密的彪悍民风、“怪力乱神”与伦理道德观念深厚的地理生态人文环境,尤其是民间传说所包含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积淀,以及莫言艰辛的童年经历,是莫言小说叙事的源泉与叙事生成的重要内因。莫言20岁之后从“原乡”到“异乡”的“迁徙”造成的“双重他者”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是莫言小说创作的原动力。“寻找失落的家园或精神的故乡”,是促使莫言以叙事去建构高密东北乡“历史”的要因。第二章“莫言小说叙事生成的外语境”,探讨莫言小说叙事与社会历史文化外语境的关系。这一语境既可以看作是新时期“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当时的文艺现状与西方现代先锋性理论及创作的碰撞,也可以看作是新时期当代文坛总体形态的反映。“文革”独白到新时期“复调”的转变使创作主体强烈地意识到他者声音的存在,以及建立自我主体性的必要,莫言小说叙事具有鲜明的“复调”特征,正是对“独白”文学的一种反拨。异域的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等的现代派创作,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大量运用意识流、隐喻、象征、荒诞、预言等现代主义技巧,给莫言小说叙事以直接的、巨大的启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兴起的各种流派、群体及个体,如寻根、先锋文学,乡土文学及赵树理等,都对莫言小说叙事产生了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影响,莫言小说叙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生态的独特反映。第三章“莫言小说的叙事模式”,探讨莫言小说“广场化的书场”叙事模式。莫言小说将传统小说“书场”格局与现代小说叙事技巧进行杂糅,叙事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与复杂多变,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叙事模式。“广场化”的叙述话语,表现在以倾诉式叙述进行情绪渲染、通过各种感觉进行氛围营造与信口开河的话语状态主导着叙事等方面,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眼球,与受众沟通的目的。叙述代言人的设置与叙述人称的自由转换,形成了莫言小说叙事视角套视角的典型特征,在一种相互的审视、倾听、揣测和叙述中,真实作者和叙述者、叙述者和人物、真实作者和人物、甚至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扑朔迷离,这不仅具有叙事形式更新的意味,也使叙事呈现出交流对话的特征。莫言小说通过多重“叙述代言人”以及“罗生门”与“元小说”等叙事技法,将小说的情境安排在“讲述与倾听”之间,这样既方便叙述者“叙述”,也方便受述者的“再叙述”,促成了叙事结构的多层化,而各种分层又呈现出或隐或显的“对话”情境和对话效应。莫言小说叙事的“镶嵌本文”、预叙与叙事时间三维化,造成时空穿梭的叙事效果,使简单的故事笼罩上了神秘感和时间哲学的色彩,叙事的跨度加大,增强了叙事的陌生化效果,使莫言在沉入传统的时候不失现代的眼光。第四章“莫言小说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探讨莫言小说叙事的“文本意图”。作为叙事文本真正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是“文本间接地、通过结合其所有资源再现或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价值系统的同义语”,是“文本意图”的表达。“作为老百姓写作”是莫言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为老百姓写作”而提出的,是“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进行叙事交流的集中与巧妙的体现,也是莫言式的叙事策略与智慧。莫言的“作为老百姓写作”,继承了现代小说底层叙事的精神实质,却又呈现出迥异的叙事风貌。莫言放下庙堂和知识分子的姿态而还原成老百姓,倡导以感同身受的老百姓体验和底层叙述拓展文学的境界,体现了对平民社会、民族精神以及底层智慧的尊重。“作为老百姓写作”是“为老百姓写作”的一种独特形态,甚至从本质精神上更是一种“为老百姓写作”。“作为老百姓写作”既是一种价值坚守,也是对当下文学创作精英幻觉的破除和对文坛浮躁之风的矫正,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五章“莫言小说叙事与真实读者”,探讨莫言小说的读者接受与批评。文学创作活动在“最终实践意义上”,是“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之间的叙事交流活动,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之间叙事交流的成败,决定着小说叙事的终极意义,直接影响着一位作家的创作命运,莫言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的起伏与此密切相关。纵观莫言小说创作历程,真实读者的公正评价、影视改编(应该算是一种深度阅读与阐释)、热烈赞扬与激烈批判,都对他的小说叙事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他的小说叙事也影响着真实读者的审美与接受。莫言小说叙事以其独特性、驳杂性与争议性,反映了时代的发展、探索、困惑、痛苦和思考,是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文学观念也随之变化的“晴雨表”,从中可以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艺理论与批评发展的种种迹象。

李军[8](2014)在《日本原爆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原爆文学”是核武器带给人类深远影响的艺术投影,至今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七十年的风雨历练,鲜明的题材特征,独特的作家群体以及潜在的发展前景都注定了原爆文学会成长为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罹难“原爆”的国家,日本在对待战争和发展原子能等现实问题上,始终走在一条充满矛盾的路上。在核打击的背景下探寻人类生存与精神危机的原爆文学,由此变成了一块必须坚守的阵地。原爆文学的悲情色彩,同时具备着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的警示作用。日本作家在如何处理好核时代背景下有效利用核能资源、解决人类日益加剧的核能与生存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所付诸的努力,为人类打开了新的思考维度,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本论文的主体由七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原爆文学的缘起、内涵、外延以及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阐述了与先行研究的关联和区别,及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及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以原民喜和大田洋子为中心,探讨了原爆文学发轫之初的轨迹与特点。同时,对原爆文学的“拓荒者”们在创作初期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原爆文学创作与新批评意识。栗原贞子的原爆文学作品由最初的以“体验与记录”为主要特点,逐渐挖掘、发展出新的主题和视角。她开始反思原爆的历史成因,认识到:广岛的悲剧并非美国单方面加害的产物,而同样是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结果。栗原的进步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也受制于日本文化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章:原爆文学的经典之作。本章着重分析原爆文学代表人物井伏鳟二和大江健三郎的艺术成就。经过20年沉淀的岁月,《黑雨》以其对原爆现场细致入微的刻画、原爆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入木三分的揭示,而成为一部真实质朴的原爆受害者心声之作。该作品调子平和,打破了原爆文学和一般文学之间的壁垒。但在“平常心”之中,流淌着不平静,抒发了对战争摧毁百姓生活的愤慨和控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对原爆文学的探索,亦是其持续研究的一个存在。对大江作品中核意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核安全问题凸显的今天,发现和张扬大江文学在核时代的积极作用。第四章:主题的深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随时代的发展,原爆文学大致发生了三种变化:一、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以美国的视角剖析原爆影响的作品,《审判》就是反映日美换位思考的作品之一;二、主题不断深化,并出现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如戏剧、日记体小说及科幻小说等;三、由被爆思考到核意识形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降,原爆文学不再沉醉于悲情叙事,而是更加关注核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核时代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忧思。第五章:原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本章主要从原爆文学的现实意义、精神内涵及文学史价值三个层面解读原爆文学70年来的积极影响和存在价值,为今后的研究打下相对坚实的基础。终章:原爆文学的认知。这一章主要探讨作家与民众讨原爆文学的认知与日本文化的源流关系,在广义的文化背景之下梳理与廓清其局限性。通过解读原爆文学的诸种类型,揭露其批判的盲点,分析隐含其中的民族主义与受害者哲学以此揭示日本原爆文学的短长。为了使原爆文学研究的论题更加立体,笔者将部分先行研究成果以附录的形式附于文后:它们分别是《日本原爆文学大事年表》、《文化因素与战后日本的核政策》、《广岛考察纪实》,希望有助于呈现出原爆文学话题的全貌。

张春[9](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刘红霞[10](2013)在《哈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其创作生涯长达六十多年,出版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八卷诗集和两部诗剧。哈代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现象,既是杰出的小说家又是一流的诗人。他创作的生涯历经了从诗歌到小说创作的变迁,然后又从小说到诗歌创作的变迁这一过程。在哈代创作初期,他的诗歌不被社会接受,倍受打击。那时,小说渐渐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文体,迫于生计等压力,哈代无奈转向了小说创作。然而,就是在小说中,别样的诗情在哈代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暗涌回旋。“性格与环境小说”是哈代精心打造的威塞克斯的田园诗,他的人物祖祖辈辈在这一地区成长生活、繁衍生息,时间在他们身边模糊而停滞,流走又流回,回环反复,主人公也是那些与田园诗相匹配的乡村教师、农民、乡村牧师、石匠等。小说中的语言精雕细琢,趋于诗化,在语音修辞上飞翔着诗歌的音韵美,在瞬间描写上藏匿着短小的诗篇;他在小说中还大量引用诗歌镶入文中,形成卷首语与文中诗与小说的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引入的诗歌为小说所容纳,又超然其上,给读者造成陌生感,也对读者提出挑战,需要读者更多的阅读经验才能理解,打开了文体相间成文的别样审美张力和情趣;小说中的意象叙事,不仅从视觉上展现了画面的美感,而且为小说营造了内在的诗情意蕴,也为小说的叙事别开洞天。从1867年他撰写第一部小说开始,哈代在小说的世界里徜徉了近三十年。小说创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正如哈代的诗人气质一直影响他小说的创作,这么多年小说创作的浸染在他的诗歌上也深深打上小说家的烙印。他会随时在诗歌创作中释放小说百宝囊中的因素,使诗歌汲取小说元素的营养。与其他大多数诗人不同,他诗歌的思想与主题不是主要通过意象与象征,而是通过故事性、人物刻画展现出来,有很强的叙事性。他诗歌中的叙事元素主要包括民谣体和戏剧性。诗歌语言特征具有散文化特征,他以小说家的笔触创作诗歌,诗句自然质朴,很少使用华丽的辞藻,于淡雅中蕴含深重的韵味,而是杂糅了自造词、普通词汇、口语,甚至是地方方言入诗;在诗歌语言音乐性方面,音律不和谐,被一些学者看做“没有歌喉”的诗人;对于大多数诗歌而言,隐喻和象征是诗人的武器,而哈代却很少在诗歌中使用隐喻与象征,但他更擅长在叙事诗中通过情节的戏剧性变化、人物的内心跌宕来体现诗歌的张力。在对日常形象的描绘中,哈代善于在毫无诗意的地方发掘让人意想不到的诗意,以朴素、具体的叙事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19世纪英国的小说创作潮流为现实主义,在哈代看来,作家的主要任务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表现生活。由于社会生活的剧烈动荡,诗人关注事变,时事人生直接入诗,诗歌不仅是哈AI写作作的文体,而且也是他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有助于他更好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多灾多难的人类。小说元素合理地介入诗歌,成为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扩大诗歌的包容性,拓宽诗歌的题材和加强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学类型有一定的秩序系统特征,以一定体裁上的结构方式为标准。然而,哈代本身兼具诗人的气质和小说家意识,他没有受制于文体的分类,在这个秩序系统中,他融入自己个性化的结构和技巧,呈现出一种文体为主,融入其他文体的跨文体特征。创作时,他同时利用和吸收了两种体裁的优势成分:把诗歌的元素应用到小说中,使威塞克斯小说散发着迷人的田园诗情;小说的元素调和在诗歌里,有助于增加诗歌的叙事性、客观性和普遍性,从而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宽题材,突破小说和诗歌固有的表现方式,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审美特征。

二、爆炸在瞬间(长篇小说连载之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炸在瞬间(长篇小说连载之五)(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小结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小结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小结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小结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小结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二、民族魂的书写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3)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绪论
    第一节 关于母性
        一、词典上的定义
        二、“母性”在日本
        三、西方女性主义关于母性的理论
    第二节 日本当代女作家母性文学的研究现状
        一、日本关于当代女作家母性文学的研究现况
        二、国内对于日本当代女作家母性文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戴着能面的女人—制度化母性枷锁下的白川伦
    第一节 圆地文子和《女坂》
        一、圆地文子
        二、《女坂》
    第二节 贤妻良母的典范—伦
        一、凝固的时间与空间
        二、江户时代和明治时期的贤妻良母
        三、作为贤妻良母的白川伦
    第三节 欲望与觉醒
        一、对男女之事敏感的伦
        三、觉醒的伦
    小结
第二章 挣扎于时代的女人—制度化母性的反抗者晶子
    第一节 河野多惠子和《搜罗幼儿》
        一、河野多惠子
        二、《搜罗幼儿》
    第二节 厌恶女童与钟爱男童
        一、波伏娃的他者理论
        二、厌恶女童
        三、钟爱男童
    第三节 彷徨的晶子
        一、与佐佐木的虐恋
        二、彷徨在虐恋世界中的晶子
    小结
第三章 复制“血”的女人—母性的憎恶者松山明子
    第一节 高桥和子和《相似形》
        一、高桥和子
        二、《相似形》
    第二节 憎恶“相似”所为者何
        一、为什么憎恨和“我”相似的“女儿”初子”
        二、为何初子和“我”如此相似
    第三节 复制女人命运的元凶之二
        一、谁复制了“我”的命运
        二、反母性文学的背后
    小结
第四章 创造新世界的女人—母性的赞美者高子
    第一节 津岛佑子和《宠儿》
        一、津岛佑子
        二、《宠儿》
    第二节 “贤妻良母失格”的高子
        一、贤妻良母“失格”
        二、投掷石子的“少女”
    第三节 创造新世界的母性
        一、高子的性欲世界
        二、童话般的“白痴”世界
        三、孕育“宠儿”的母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4)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日本原爆文学
        (一) 原爆文学的概念与诞生背景
        (二) 原爆文学的发展沿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
    第一节 毁灭的序曲
        一、《毁灭之序曲》: 时空维度下的灾难预示
        二、《毁灭之序曲》: 多重视角下的精神幻灭
    第二节 毁灭的瞬间
        一、《夏之花》等: 原爆瞬间
        二、《来自废墟》等: 原爆的次生毁灭
    第三节 毁灭的惨景
        一、《尸横遍街》等: 人的毁灭
        二、《来自废墟》等: 家园的毁灭
        三、《广岛的回忆》: 城市文明的毁灭
    小结
第二章 创伤主题: 呐喊与安魂
    第一节 创伤的症候
        一、肉体之痛
        二、精神之殇
    第二节 创伤的展演
        一、普遍性的个体创伤
        二、独特性的女性创伤
    第三节 创伤的安度与复原
        一、《祭场》: 艰难的哀悼与安魂之路
        二、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
    小结
第三章 反思主题: 痛定思痛
    第一节 多重主题的交织: 井上光晴的原爆文学
        一、《手之家》: 多重主题的反思
        二、《大地的群像》: 多重主题反思之深化
    第二节 战争责任之思: 堀田善卫的《审判》
        一、《审判》: 加害者保罗与恭助的对比
        二、《审判》: 罪与罚
        三、《审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野的超越: 小田实的《广岛》
        一、《广岛》: 民族与种族歧视的交织
        二、《广岛》: 被害与加害的辩证思考
        三、《广岛》的进步意义
    第四节 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世界
        一、《广岛札记》: 大江反核之旅的起点
        二、《治疗塔》: 现代危机的预言
        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五节 原爆认知及战争反思
        一、反对战争抑或反对战败
        二、“请安息吧,战争错误不再重演”
        三、“提起广岛时”
    小结
结语
使用文本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后记

(5)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中国传统文脉的复兴与创造 二、作家创作历程 三、作家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文气养成 第一节
    故都北京: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故乡” 第二节
    文气养成:积理练识,励志尚学的心理建构 第二章
    文人情采与士人德性 第一节
    林佩芬:结社与宗经 第二节
    叶广芩:雅集与优游 第三章
    历史小说的淑世致用 第一节
    士君子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大历史观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与融合 第三节
    典型性格与主观概括 第四节
    民族记忆与创作启示 第四章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一节
    时代困境的精神突围 第二节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三节
    抒情传统与存在观照 第四节
    语言与意象的文化美境 第五章
    历史文化的多棱图景 第一节
    漂泊者的孤独与历史追问 第二节
    平凡世俗生活的温情与超越 第三节
    会通综合的历史真实 第四节
    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命 第五节
    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结语 一
    “归根复命” 二
    创作比较 三
    历史回声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报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论文 二、项目 作者简介 致谢

(6)“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文学的内在之变
    第一节 新写实与新审美范式的崛起
    第二节 新历史与“重述历史”的尝试
    第三节 王朔现象与时代转折潜流的涌动
    第四节 走出新时期与八十年代文学向九十年代文学的过渡
第二章 市场经济确立与文学转型的开始
    第一节 社会文化新语境
    第二节 文学体制新状态
        一 作家身份:专业作家制到自由撰稿人的历史变迁
        二 文学期刊:体制松绑后的刊物改版潮
        三 图书出版:“单纯生产型”到“返回市场”的改革理路
        四 文学中心:“读者是上帝”对“作者为中心”的取代
    第三节 人文精神大论争与知识分子的新选择
第三章 市场化与文学创作的新变
    第一节 市场对文学新格局的渗透
        一 制造文坛热点并引领文学潮流
        二 建立“文学畅销书”的生产模式
        三 改变纯文学的写作形态
    第二节 文学的“祛魅”及其时代美学特征的转变
第四章 全球化对文学转型的促进与文学创作的突破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的追求
        二 文化自主意识与民族身份的重建
        三 反思现代性与理性认识西方的开始
    第二节 回望传统:重新启动传统叙事资源
        一 返本求源:儒家文化的深层回归
        二 诗意之心:“古典”审美意识的再现
        三 文体创新:传统形式的现代转换
    第三节 民间本位:立足于民间的叙事视角和立场
    第四节 守护“神性”:理想精神家园的张望
第五章 走向新世纪的文学
    第一节 九十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九十年代文学向新世纪文学的过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叙事交流视阈下的莫言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莫言小说叙事生成的内语境: 从原乡到异乡
    第一节 莫言小说与叙事原乡
    第二节 莫言小说叙事原乡与异乡的对话
第二章 莫言小说叙事生成的外语境: 从独白到复调与对话
    第一节 从“文革”独白到新时期“复调”
    第二节 莫言小说叙事与异域历史文化语境
第三章 莫言小说的叙事模式: 广场化的书场
    第一节 莫言小说的叙事格局
    第二节 “广场化”的叙述话语
    第三节 “多重性”的叙事角度
    第四节 “多层次”的叙事结构
    第五节 “穿越”式的叙事时空
第四章 莫言小说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作为老百姓写作”
    第一节 “作为老百姓”写作
    第二节 “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作为老百姓写作”: 底层叙事的一种形态
第五章 莫言小说叙事与真实读者:“小说应该给人光明”
    第一节 莫言小说叙事与读者接受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学界对莫言小说的批判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日本原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原爆文学”概述
    第一节 “横空出世”的悲情文学
    第二节 原爆文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方法
第一章 原爆语境的出现与拓展
    第一节 原爆文学开拓者原民喜
    第二节 新闻管制下的原爆作家
    第三节 原爆文学的骁将大田洋子
第二章 原爆创作与新批评意识
    第一节 栗原贞子的文学经历
    第二节 理论呼唤与新批评意识
    第三节 反核文化的主张与局限
第三章 原爆文学的经典之作
    第一节 《黑雨》的叙事艺术
    第二节 经典意义与生活中的原爆存在
    第三节 大江健三郎的原爆考察
    第四节 原爆文明思考和作家的责任
第四章 主题的深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节 堀田善卫的《审判》与思考误区
    第二节 《梦千代日记》与西方的原爆反思
    第三节 井上光晴的核认知与反核立场
第五章 原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原爆文学存在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原爆文学的精神内涵
    第三节 原爆文学的文学史价值
终章 原爆文学的认知
    第一节 原爆文学的类型解读
    第二节 原爆文学批判的盲点
    第三节 民族中心主义与受害者哲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图

(9)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一、研究问题缘起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一、从“选本”到“年选”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哈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哈代文学创作的变迁
    第一节 从诗歌到小说的变迁
        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诗风
        二、出版制度和阅读趣味
        三、小说家身份的确立
    第二节 从小说到诗歌的变迁
        一、对哈代后期小说的攻讦
        二、二十世纪初小说的发展方向
        三、诗人的气质
第二章 哈代小说中的诗歌元素
    第一节 哈代小说中的田园诗和诗化语言
        一、威塞克斯的田园诗
        二、小说中的诗化语言
    第二节 哈代小说中的诗歌引用
        一、诗歌引用的形式
        二、诗歌引入的作用
    第三节 哈代小说中的意象叙事
        一、自然意象
        二、色彩意象
        三、叙事意象
第三章 哈代诗歌中的小说元素
    第一节 哈代诗歌的日常性
        一、诗歌与日常生活
        二、诗歌与现实
        三、诗歌与个人婚恋
    第二节 哈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一、诗歌语言的散文化
        二、诗歌音律的不协调感
        三、诗歌的去隐喻象征
    第三节 哈代诗歌的叙事性
        一、诗歌的民谣体特征
        二、诗歌的戏剧性叙事
第四章 哈代小说与诗歌的关系
    第一节 哈代小说与诗歌的跨文体特征
        一、哈代小说的跨文体特征
        二、哈代诗歌的跨文体特征
    第二节 诗人的气质和小说家的意识
        一、诗人的气质
        二、小说家的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四、爆炸在瞬间(长篇小说连载之五)(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3]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D]. 张彩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D]. 刘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D]. 冯晟. 西北大学, 2018(02)
  • [6]“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D]. 龙吟娇. 苏州大学, 2016(08)
  • [7]叙事交流视阈下的莫言小说研究[D]. 姜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8]日本原爆文学研究[D]. 李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9]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10]哈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研究[D]. 刘红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瞬间爆炸(小说系列第5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