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

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

论文摘要

格范畴是语言形态句法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从古代零散的语文学总结到近现代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阐发。本文主要利用形式句法理论对某一理想化的句法模型进行结构解析,又利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对基于多种语言材料而发掘出的种种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提炼,以迄今最为古老的书面语言——苏美尔语为主线将这种普遍语法的研究模式作一尝试性的系统发挥。以往的苏美尔语语法研究,都是在结构主义框架之下对苏美尔语楔文文献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全面描写的结果,这为本文的解释性研究提供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的研究只涉及苏美尔语名词的格范畴,集中考察的是苏美尔语通格、作格、属格这三个格位。通格是苏美尔语中无标的基本格位,在该语言的基本句法结构中只充任内论元。由此引发对系词、存在动词、自发动词、复合动词、小句套合等一些语法热点问题的普遍性考察,其中最核心的是在区分专任和兼任自发动词的基础上,将自发动词解析为非宾格动词兼并其内论元的结果。作格可算得上是苏美尔语的标志性格位。我们在详尽考察了中文“作格”术语的译介历史之后、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对苏美尔语的作格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描述了苏美尔语作格的结构特征,提出苏美尔语作格在限定动词链上所参与的双重人称呼应实际上是普遍的作格人称呼应的一种简单加合形式——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出普遍意义上的动词及物性分类系统;认为苏美尔语代词带有作格标记的主语形式是作格标记在一定条件下衍推开来的惯性结果;又在分析某些人称特殊的语气形态基础上指出诸如劝勉式、命令式等不应纳入作格性的考察范围,苏美尔语作格性的分裂除了VP方面之外还有在NP方面的体现;最后逐一考察作格标记和具格、属格、位格、与格标记趋同的归并情况,指出苏美尔语的作格归并属于作格标记和与格标记趋同这种相对并不常见的模式,继而提出作格和夺格标记归并的概念并基于此简单讨论了汉语“由”字句的某些特征。属格是苏美尔语中变化形式最为多样的格位。本文由简到繁逐一剖析了各种属格结构,指出了出现频率相对不高的前置属格结构其实正是普通属格结构的基本形式,后者实际上是前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句法层面的移位而产生的。外展领属结构是新近才有所揭示的苏美尔语的一种属格结构,本文在句法层面将其构成形式从属格结构基本模式中推演了出来,再参照多种语言材料初步分析了属格可分性层级的普遍意义。属格的特征还制约了苏美尔语反身代词的句法性质,也制约着关系结构的句法体现,这里初步区分了苏美尔语关系结构中名物化和关系化的不同,以多语种材料为背景给出了关系化结构提取NP格短语的层级序列。对似格和方位格的考察因为时间和资料的局限未能完全展开。本文只是在描述似格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剖析了似格的句法位置、介绍了其平比内涵的类型学背景、附带指出所谓副词格的构词成分性质(而不宜划归格助词)。其他充任附加语的各个格位在方位格的名义之下暂时得以统一处理,本文比较集中地剖析了苏美尔语以格助词为中心的虚词所形成的复合结构,再从语法学中的三个热点话题——使役结构、受益结构和受损结构方面凸显苏美尔语方位格的类型学价值,指出了苏美尔语使役结构中与格助词和向格助词的基本属性,以轻动词为核心归并了使役结构和受益结构的句法类型,将受损结构中表达夺事的苏美尔语诸格位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夺事形态句法表现的类型学意义。本文对苏美尔语格范畴的探讨以格位为中心,相应的句法分析往往辅以类型学的背景,从而使基于苏美尔语的考察结果向语法的普遍性方向趋近;从这个角度上说,苏美尔语也不失为一种体现不少语法特征原始表现的模式语言,非常值得普遍语法研究者参考。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弁言
  • 一、格范畴历史回顾
  • (一) 楔文语法体系
  • (二) 梵文语法体系
  • (三) 希腊—拉丁语法体系
  • (四) 阿拉伯语法体系
  • (五) 中文传统语法体系
  • (六) 近现代语法体系举要
  • 二、普遍语法理论概要
  • (一) 形式句法学
  • (二) 语言类型学
  • 三、苏美尔语格范畴研究回顾
  • (一) 苏美尔语概略
  • (二) Delitzsch 的语法纲要
  • (三) Poebel 的语法纲要
  • (四) Falkenstein 的语法繁简本
  • (五) 两部概略性语法论著
  • (六) Thomsen 的语法论著
  • (七) Attinger 的语法论著
  • (八) Jagersma 的语法未刊稿
  • (九) R?mer 的苏美尔学导论
  • (十) Edzard 的专著及其他
  • 四、本文写作体例
  • 第二章 通格
  • 一、名义及特征
  • 二、不及物分裂
  • 三、系词
  • 四、存在动词
  • 五、自发动词
  • (一) 苏美尔语的情形
  • (二) 类型学铺垫
  • (三) 专任自发动词
  • (四) 兼任自发动词
  • (五) 满语个案研究
  • (六) 汉语个案特征
  • 六、复合动词
  • 七、小句套合
  • 本章要旨
  • 第三章 作格
  • 一、名义考辨
  • (一) 术语源流
  • (二) 内涵剖析
  • 二、特征描述
  • 三、作格结构
  • (一) 句法结构解析
  • (二) 动词分类新探讨
  • 四、作格跃迁
  • 五、作格惯性
  • 六、作格分裂
  • 七、作格归并
  • (一) 作格独立
  • (二) 作格和具格
  • (三) 作格和属格
  • (四) 作格和位格
  • (五) 作格和与格
  • (六) 作格和夺格
  • 本章要旨
  • 第四章 属格
  • 一、特征描述
  • 二、独立属格
  • 三、物主词缀
  • 四、前置属格结构
  • 五、普通属格结构
  • 六、外展领属结构
  • 七、反身代词的照应
  • 八、关系结构
  • 本章要旨
  • 第五章 似格
  • 一、形态功能描述
  • 二、句法结构解析
  • 三、类型学研究
  • 四、关于副词格
  • 本章要旨
  • 第六章 方位格
  • 一、特征描述
  • 二、复合虚词
  • 三、使役结构
  • 四、受益结构
  • 五、受损结构
  • 本章要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西文术语对照
  • 附录二 语言定位索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及物性和作格性的并协与互补——从《继承者》的作格分析说起[J]. 外语教学 2020(04)
    • [2].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的系统功能阐释[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3].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 2016(35)
    • [4].杨松作品[J]. 中国篆刻(钢笔书法) 2017(01)
    • [5].二语习得中英语作格动词的语态误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33)
    • [6].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 [7].汉语作格结构的评价模式[J]. 外语学刊 2020(02)
    • [8].及物与作格系统功能再分析[J]. 外语教学 2015(04)
    • [9].作格[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4)
    • [10].作格性与作格语言的“主语”问题[J]. 外语教学 2020(02)
    • [11].及物分析、作格分析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5)
    • [12].基于英汉对比的汉语使成式作格性分析——作格分析理论视角[J]. 英语研究 2020(01)
    • [13].英汉作格结构句法、语义比较[J]. 语文学刊 2015(06)
    • [14].上古漢語的作格動詞[J].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7(00)
    • [15].及物性还是作格性:从四组汉语句子说起[J]. 对外汉语研究 2018(01)
    • [16].物质过程视角下的英汉作格对比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 [17].名词化结构体现的作格性——以英汉语为例[J]. 长春大学学报 2009(05)
    • [18].作格句的演变与自足[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01)
    • [19].作格性和汉语的相关现象[J]. 外语学刊 2018(01)
    • [20].作格现象的量化研究路径——评《汉英作格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8(04)
    • [21].时制,时态和情态条件触发的作格—分裂现象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2].从分裂作格现象看汉语句法的混合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4)
    • [23].论中美英对同一事件新闻报道的作格分析[J]. 校园英语 2015(11)
    • [24].英语作格现象的形式与功能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11)
    • [25].作格交替语言类型使役性溯源[J]. 外语学刊 2016(02)
    • [26].作格动词致使交替特性的配式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5(02)
    • [27].英语作格句的认知识解[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2)
    • [28].特殊句式作格化的强弱及其类型学意义[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3)
    • [29].汉语三类非作格结果构式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0].基于致使链视窗的英语作格动词教学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32)

    标签:;  ;  ;  ;  ;  ;  

    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